姚氏宗亲网

标题: “ 贵州桐梓《姚氏族谱》”姚清世序质疑 [打印本页]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 08:56
标题: “ 贵州桐梓《姚氏族谱》”姚清世序质疑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 08:58 编辑
' M* i5 D' O5 F9 A4 i8 [8 ~9 W) j8 Y4 S7 z* ]/ f
贵州桐梓《姚氏族谱》”姚清世序质疑

; t9 ~9 ~& d& y5 }" n:壬寅正月初三,继我托姚庆礼上网《龙溪凹姚氏族谱·导读》后,姚钟尧教授于初十网上公布《福建家谱目录》。该目录“06漳州市4”,提要云:“106世姚良臣有三子:长子姚仲骥为锦田姚氏开基祖;第三子姚仲节,又名姚清,居龙溪县天宝,后裔有外迁省外,例如今贵州桐梓县姚正洋之族,寻和认是姚清公后裔。”旋即翻阅2003年再版修订本桐梓《姚氏族谱》,寻觅姚清公祖源及其後裔支派流徙过程。惜反复翻检,未能解困,心存疑惑,爰手函三点委托“姚氏宗亲网”转示姚正洋等主纂人员,恭求扫描出示老本旧谱以指明所本所据。迄未函复、赐示,不知何故耶?因作此文,就教于诸位方家。为方便比对,附图片若干;并将桐梓2003年再版修订本《姚氏族谱》,简称“桐谱”;沅州嘉庆版《龙溪凹姚氏族谱》,简称“沅谱”。是为引。
4 K% W( x+ w/ y: s
按“桐谱”P30页叙述:“姚清祖约生于1250年左右【,】与子百万、百乘于1280年左右从福建龙溪县迁浙江省绍兴府兴【新】昌县滥田湾落业。”(句内【】系恩健加注,供酌)时姚清30岁左右,子百万、百乘10岁左右。

% e  R0 B9 Q9 @$ d$ |& O1 F/ a
百万生子四:永仁、永义、永礼、永智;

& h, P& T) @# a, C' a+ j" S
百乘生子四:永孝、永弟、永忠、永信。
8 p+ @: M% Y. q, w, [
“弟兄八人谓浙江八大房也,他们约1300年同迁到江西省南昌丰城二十四都姚家村落业”。
9 ]5 S8 f* `6 `" C0 Q
姚清第四孙“永智娶刘氏生良知、良德、良泽三祖”。此“三祖”,与网上简称“三公”者良能、良德、良珊辈同、名仅“德”同,馀异。
0 N" t7 y: n& g0 Y4 R, H' ?
    “沅谱”记载“三公”与“桐谱”“三祖”,世系亦异,简绘如下:

$ ]7 y  t/ i3 X# _+ A% c$ G
“沅谱”:良能——宗岳——千驷——世龙、世虎——文舒、文树、文秀、文彩、文质、文彬、文森、文聪——思温、思让、思廉、思良、思海
7 f9 ?; J- m6 }+ C1 R0 z  _4 J
          良德——宗嵩——千都——世清——

! [2 [# F  N" H* e' _& O
      
2 e. D# i. Q. g* r8 x
6 J4 n8 n7 V. w) q. _/ x
2 P% p& n4 I. O+ Y# N

* `: @# A0 s5 i: r. G0 V/ L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 08:59
  良珊——宗崙——千邦——世泰、世经——文献——再聘、再榜、再麟、再行——正文、正濬、正富等十三人
0 W# m- M7 o; H, x8 R
' I! P* v$ t+ w! B. A
良德曾孙世清,原名“清”,“后因订派,乃为世清”。泰、经、龙、虎,同时改为:世泰、世经、世龙、世虎。
, L4 H5 G- [& Q
“桐谱”:姚清——百万、百乘——永仁、永义、永礼、永智、永孝、永弟、永忠、永信———(永智生)良知、良德、良泽——

, V- u- k# s5 \0 K) l5 X' t
良知——宗岳——千驷

# P# O6 B# b6 w+ O3 `$ Q
良德——宗嵩——千都

; p$ }& g0 z, U. J% O
良泽——宗仑——千帮——文政、文德——
“沅谱”:“世泰稍长,即归清族谱,与龙、虎、清三公议定:“世文思志子,天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富贵兴。”二十字之派。后嫌興字同于僕辈,不便命名,故更以复、良、宗三字。因即以己身作首字派,此世龙、世虎、世清、世泰之所由名也。·······世清子孙,衍派如之。”
3 a) \; ?7 f- v1 U6 [* o. X
“桐谱”:(字派未归纳,与“沅谱”或同或异,待详)

+ h; J4 }3 `9 g" e
比对“桐谱”与“沅谱”可知:A,“三公”“三祖”,辈字皆“良”,名仅“德”相同;B,子孙2-3世相同;C姚清(世清)世序颠倒:
( T% E( o% O& k, L# }
“沅谱”:    良德——宗嵩——千都——世清(清):清是良德曾孙

* C3 A# d7 O, t' g: v# a3 _% V; g
“桐谱”:清——百万——永智——良德——宗嵩——千都 :清是良德曾祖

' `; @5 `" j) y7 A
) j( s8 X' I) Z2 ]4 B, V3 e
0 U4 C: F/ w' X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 09:01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 09:27 编辑 , r) q* A; `' _  y1 i- M
1 p1 g0 N& ?1 p5 y3 q- D! q1 o3 F
史学界讥“族谱不靠谱”,指民间瞀儒为祖宗乱戴官爵、乱认名人为宗祖,一般不否认世序。民间族谱世序颠倒,罕见;见之,亦多为乱谱。因为谁都不会将父认作子、翁认作孙。代远年湮,世序失记以致断档,则常见,亦无奈。但如“沅谱”“三公”与“桐谱”“三祖”世序如此颠倒,颠倒竟达四世,极其罕见。二者必有一误。欲辨之,案头缺古本“桐谱”;犹令望谱兴叹者,再版修订本“桐谱”不影印、不征引古谱原句,致无法比对、揆别、分析正误;对姚清(世清)世序质疑难释,惟待桐梓姚氏将老谱见示、剔明。殷望焉。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 09:03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 10:46 编辑 $ n# ]+ o6 A0 P0 E% l
  d0 \6 Q$ p- Y% i1 y6 o
图片上传出现问题,更多内容待后上传。
4 A3 |; w* W7 t% s

7 V* W* A# H% p& E" r8 s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2 09:51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3-2 10:04 编辑
& W( b4 s! g; f4 ]3 Y% }' I9 \
yqllz 发表于 2022-3-2 08:59( b# P: R' j( Y- c, `
良珊——宗崙——千邦——世泰、世经——文献——再聘、再榜、再麟、再行——正文、正濬、正富等十三人/ r% g3 ?  ~4 e
...

: Z' ?5 U7 ^. b$ ]7 Z/ V此谱三公后裔家谱爱好者曾经讨论过,首先辈分倒置,多数人是不能接受的。我也有此观点。其次最主要的是该家族修谱时间太晚,目前发现的该谱序最早的是清朝光绪年间所撰。从时间逻辑方向考证让人无法下手。
" @7 `) K* ~8 b* z! e就如目前三公后裔谱局混乱一样,后来修谱者好事,徒增自己观点而导致乱局。所以三公后裔谱局只能从头查起,从根源查起,还原老谱才能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也是我反对恩健老翻印嘉庆七年版族谱的主要原因。
* _9 B! H2 E9 p8 ~4 k川蓬安波爷有其族谱,据说是美国犹他州馆藏本。从发出来的谱序页面来看是比较正规的印刷本。感兴趣的可以找他试试。6 K5 N3 \* Z- r, y: ~% b1 @
8 m# W6 ?# ^7 V) Y
2 @4 B+ T3 O' Q5 B2 r

. q  V/ V/ `; K2 I' Q  m. P
7 T( G5 w4 P, A0 J9 Z/ z) X1 P补充内容 (2022-3-2 15:18):# g! V. s9 O  P5 b3 a1 A
三公后裔族谱,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已经明确三公:良能公、良德公、良珊公为新昌烂泥湾迁楚辰州府的始迁祖。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且三公墓,特别是良能公墓现在在世的辰溪一带的人记忆犹新。而良德公墓至今完好在沅陵。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2 15:27
# E9 e$ b1 f: Z" C- D* R1 _) ~+ B: e5 \
三公后裔族谱,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已经明确三公:良能公、良德公、良珊公为新昌烂泥湾迁楚辰州府的始迁祖。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且三公墓,特别是良能公墓现在在世的辰溪一带的人记忆犹新。而良德公墓至今完好在沅陵,历代几经修缮,祭祀从未断过。族谱记载珊公殁归葬老坟侧左。据珊公后裔介绍,良珊公葬良能公墓旁,该墓地葬了十余位能、珊二公后裔前几世祖先。而且近几年能珊二公后裔在辰溪,因为二公墓受损并肩维权是事实。
7 G) y1 U( m  G" W' s$ x
& ]  z5 t. t$ M9 P1 Q/ o' f. L  p) F( J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3 07:39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3 07:43 编辑 ; i; n7 K1 B( N1 ?& g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3-2 15:27
7 u7 l5 n! Z  \3 K0 W三公后裔族谱,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已经明确三公:良能公、良德公、良珊公为新昌烂泥湾迁楚辰州府的始迁祖。 ...

  M. @& H/ L4 b( Q7 j7 v
2 K5 ^% n: o$ M/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2-3-3 09:36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3-3 11:42 编辑 + i$ ?9 s) Q( J# [# |9 y8 A9 l* E  {
yqllz 发表于 2022-3-2 08:59/ J! \. u( ~2 t/ N* _8 w1 B
良珊——宗崙——千邦——世泰、世经——文献——再聘、再榜、再麟、再行——正文、正濬、正富等十三人2 L/ d7 Y& t/ B( Q4 p6 ]
...

3 d+ C; J4 ?7 D9 K2 [4 O1 L: w2 t! T/ a
姚钟尧教授于初十网上公布《福建家谱目录》。该目录“06漳州市4部”,提要云:“106世姚良臣有三子:长子姚仲骥为锦田姚氏开基祖;第三子姚仲节,又名姚清,居龙溪县天宝,后裔有外迁省外,例如今贵州桐梓县姚正洋之族,寻和认是姚清公后裔。”. K: o5 o5 [9 w* L6 b0 @1 y

" ]6 l9 j  x  S; X$ |0 w% I尧曰:原文有错有漏,应修正为:
, W" F! ~  u; o" v6 T0 R# u姚钟尧《福建家谱目录》。该目录“06漳州市4部”,提要云:“102世姚朝珪居住漳州开族,其五代孙姚清(106世姚和元的第三子)居龙溪县,后迁浙江新昌,后裔再迁江西。今贵州桐梓县姚正洋认姚清公“乃我支始祖”,到漳州龙海锦田寻根问谱。
* K6 i* A: p) n5 k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3 15:48

: S/ C0 c( `1 m9 k
  A- ]3 R) n  E5 f& a
) ^" s9 c( o) h" J……吾宗姚氏系出蒲阪,世代暨纓。時則由周遞宋,地則自閩及越,代有偉人載在冊譜,昭如也,茲不贅述。獨憶我始祖,良能公兄弟三人,俱以武功顯當世。應先朝大明詔入衛楚辰,卜居羅依溪。與乃弟良德、良珊二公,一居灰窯、一居西溪,若列為鼎足者然。能公一再傳而為宗嶽公,公識天文、精地理。復遷江東沙堆角。閱四傳而世龍、世虎二公出。龍公舉二子為上裏六都五圖五六七十甲之祖。虎公舉五子為上裏六都五圖三四八九甲之祖。……. [% s6 a: _0 L! q  Q7 F/ a

6 W/ ~/ M- k5 |* x( W$ Z
) c- x: V5 \3 M雍正元年春二月谷旦
: F: a% l" v' S! o! O, ~道光廿五年夏四月重刊
5 n% b; e5 F! V, e1 q4 G# z6 J/ }% i9 R  y- H/ V: |8 L7 \" }% z
( A; n/ ^' |) V0 U! o6 y' Q) Q
  E2 S$ f0 m& M. D$ r2 A
此文碑刻于江东姚氏宗祠内,石碑至今保存完好。3 V) r. j$ p+ @  l- m2 ?

( E2 L5 j1 v; G  @$ ?/ U6 I并在该文置顶纂刻了从良能公至世龙公、世虎公世系,含各祖妣氏。
: W+ e5 @/ k, w9 x* y
' ^+ {% B/ }# N$ j/ M" r* A. q1 E/ l因三公后裔谱局长期混乱,没有系统的清理过,2020年我支谱修完后,才发现原来我晓寨姚氏是良能公后裔中的最长房,居七甲思济公后裔。" J- r. A" q, c2 A5 h/ b

( m/ \8 M$ v$ j4 b" j% R8 z+ a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3 17:53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3-3 17:56 编辑
* M  X7 t; X9 H! \6 j( J- a. |
! u& o* x4 Y4 x; `( ~0 G; g( Z" e* T文贤公谱主要几个原则性错误:
1 p6 H; [. i& h1 N9 L3 B% a1.修改三公迁出地。
. T5 j* _2 F2 N2.在一龙公笔记内容基础上,扩展内容误导后人。如天宝山、近则祖於坦荣,远亦宗於期伷。
& n- V1 }; M. C7 a# [' K7 ~' Q3.龙虎二公的儿子完全接反了,且弃录思字辈住几甲,让不用心的修谱人以讹传讹。; _* Y2 v) n) ~; L. j$ `2 R

" s  B* E, m- t* ]如果再翻印嘉庆七年谱200本发下去又不知道要误导多少人?误导三公后裔几百年。
1 l* n9 n: C! W! q1 b9 f其实爱好家谱的人都知道,叶公好龙的多,真正钻进去研究的少,能看出问题的更少。, Q+ V, O( `: d8 Z* C+ Q% X
现在人修谱,你把你的研究成果告诉他,他根本不会细看,即使细看遇到转不过弯来的问题也会直接选择忽略。并且心里想:反正我按老谱抄,错了也不是我的错,错了我也没得责任。要不然,我支谱成之前,费了半年的时间讨论,还有人还没搞懂,还死认嘉庆十六年荣恭公谱。
* }5 W7 [9 j/ T: i所以,恩健老如果真的翻印200本下发的话,如果影响我三公后裔祖源方向,肯定会是给我三公后裔家谱添乱的历史罪人。& p5 w3 E2 Y: P3 |" L, J8 |& E
7 s6 i4 n* }( @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3 19:24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3-3 20:03 编辑
: r# R. p! q6 l5 i7 V  Z$ t
yqllz 发表于 2022-3-2 08:595 C5 `- A0 {8 k* q( Q7 g
良珊——宗崙——千邦——世泰、世经——文献——再聘、再榜、再麟、再行——正文、正濬、正富等十三人
- j: P9 M) R1 e3 z6 S6 T ...

  b, I) B: T, L9 y1 D/ I1 `沅州府
0 |  F! v; w. Z7 R6 p, A" [% L/ j沅州,因沅水而得名。地处湖南省西部。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升沅州为沅州府,置芷江县附廓沅州府,属湖南布政使司。府治芷江(在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下辖:芷江(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黔阳(县治在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麻阳(县治在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共3县。% q2 L/ p6 X# o3 Y$ \5 P+ k
5 p/ l" `1 K+ v- \
明代初期至清乾隆元年(一七三六)的沅州。明初改沅州路总管府为沅州府,但不久又降为州,领黔阳、麻阳二县,隶属於辰州府。此沅州延续了三百六十九年。
* @: D! S; x4 k  n% Y5 \1913年,民国废沅州府。: r2 `& q6 J$ ^7 b) o5 n! Y0 \3 k

7 G6 R7 t3 T  p, X& J( G6 j2 V4 e
新晃
; |, f9 ]0 R) \. h- d1 I8 G0 u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县,凉伞坪添驻通判一员。乾隆三年裁晃州驿设凉山巡检司。嘉庆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抚巴、贵州巡抚文合同勘察,从芷江县划出六里置晃州直隶厅,属辰沅道。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置晃县。0 i- t% }8 B5 ]* e( ?9 M

4 j( ]" O1 p1 Q, L" E
  P4 S" q, o& G- G新晃归沅州府管,但乾隆三年已脱离出来,嘉庆22年新晃扩大地盘,从芷江划出六里置晃州直隶厅。
* F( H( K4 [5 X! p3 S: y9 K% s! S( x' i+ `3 [
不管是嘉庆七年文贤公修谱时间,还是嘉庆十四年胜玢公发谱时间,新晃都不归沅州府管。
# f' r1 i4 R5 N3 W仅凭一个发谱人住沅州晒网坡就把该谱归于“沅谱”实在太不严谨了。
. e8 t; p3 z5 f+ E$ d- x; P! J3 z再说把该谱划归为“沅谱”,叫良珊公后裔祖源地新晃情以何堪?下次我再翻印后在末页签上我的大名,再注明发谱人住永顺县晓寨,是不是以后得称“永顺谱”或“晓寨谱”?& Y7 l+ i! @8 e& k. T$ d  C

7 p' g7 R* s1 G7 {' w6 z/ ~: @( f3 w# w& ~  [2 O& T5 K
姚胜玢住沅州晒网坡,系首士玊才之次子。而玊才公参与了嘉庆七年修谱,请看续派序的落款。
) ^; X" _8 B; y9 @1 }这关系明摆在这里,老子修谱,岂有儿子不拿谱的?退一万步说不拿谱,是不是要传谱给他?他去“梓行”有必要吗?
" i# U$ w1 u  J) q沅州晒网坡有人参与修谱,难道村里人都不知道在修谱?非得等谱修好了再过七年没有差评再去翻印?
/ f5 b, j) X6 [2 y! }# y这是逻辑,所以说研究家谱不是文化水平高就能搞得懂的。4 R) C( V5 N" J/ ]9 a

9 A1 I# c, F" r% L% q一个父亲参与修谱而已,谱的版权就归沅州了?什么逻辑?
( A2 M% q7 o& W: Y& B* L& ^5 R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3 23:11
谱封面注:版藏龙溪凹上姚氏祠内。
* j0 a, X4 V4 e9 [( y敦伦堂梓行  P. f+ s# Q* `% ^3 f# M1 M4 [' X
; K0 ?9 W+ p0 K2 r( w% d% l: F/ [: s  F! t
即使要去梓行也得经过祖源地同意才能拿得到版。就算拿到版,版权也是新晃祖源地的。- |' M/ v' f3 S4 i: U
谱末誓词,其中有几句:领此谱本,不得䙝秽、謄写、射利。如有此情,自招殄灭。
2 @6 M+ G& J4 r6 s6 f2 Y9 E, s4 }
# ]7 s1 O, m# ?& l; m如果私自抄写翻印,我想那肯定不是胜玢公的风格,更犯不着去违背誓言去做违心的事。7 {7 }7 B" @6 O, _0 b5 G! }4 i

! Y, x% f6 v) N7 t3 `" I研究家谱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I9 G6 g3 w" d, G0 N% I$ S, u+ p

# B5 h. Q& G/ o; [/ ^0 P$ l+ Q, U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13 11:48
yqllz 发表于 2022-3-2 09:03
0 R$ j) p- Q+ F1 X$ \2 [图片上传出现问题,更多内容待后上传。
% ^1 k% O& V( }" y. l
               “桐谱”姚清迁徙质疑* z) p8 c0 K/ y# }- a1 H
          “桐谱”P24页“表”记云:姚清,“从漳州龙溪迁浙江绍兴新昌县滥田湾后代迁江西,乃我支始祖”。这段叙述简洁而明晰,明晰竟至小村落“滥田湾”。请问:这段话,出自龙溪新谱,还是桐梓古老族谱?浙江新昌县有滥田湾?在何处?不会是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之误吧?不会是江西新昌、浙江新昌之混淆、误判吧?
) [1 ~& @$ @; e& y       莆仙姚氏古谱、姚天赐所编,都有“慈溪宗支”、“剡溪永富宗支”、“会稽山阴草藐桥宗支”,独未见“桐梓宗支”,或相关迁徙桐梓文字,尤未见类似“迁浙江绍兴新昌县滥田湾”文字,不消说辨析浙江“新昌”、“滥田湾”,还是江西“新昌”、“烂泥湾”者。# C; Z% G) l. e& t# B
龙溪县今为龙海县。龙海紫泥锦田姚氏族谱毁于文革。上世纪九十年代姚溪来、姚振波等重修,已不明鼻祖,遑论姚清及其迁徙?因此对“桐谱”陈述“从漳州龙溪迁浙江绍兴新昌县滥田湾后代迁江西”、“他们约1300年同迁到江西省南昌丰城二十四都姚家村落业”云云,不能不令人疑问:这概念怎么来的?是桐梓“老谱”上有此记载吗?若有,何不将“老谱”原文影印或征引见示,留贻後裔乃至史学研究者?
8 [+ X1 I7 [1 x; X9 \       根据“桐谱”P30页书“姚清祖至内江八房发展迁徙概况”首几段表述,姚清约生于1250年(淳祐十年),与子百万、百乘于1280年左右(元中统前后)自龙溪县迁滥田湾。算起来,此时姚清30岁,若20岁结婚生子,则其子百万、百乘才10岁左右。
8 k2 e+ _, y; q3 @# @% w+ i3 {+ {       百万生子四:永仁、永义、永礼、永智;百乘生子四:永孝、永弟、永忠、永信。& m. f+ L/ S9 n: p4 M
“他们约1300年同迁到江西省南昌丰城二十四都姚家村落业”。1300年(元大德庚子四年),百万、百乘也才30岁左右,30岁生子各四个?奇迹;至1300年,这八子才几岁?“八房之幺房永信约生于1290年左右”,算来百乘29岁时生,参与“同迁”时,或未生或才一岁。这里时间安排,似欠周全。看来,姚清生年、迁徙流程,值得推敲。. Y1 C; Y4 c4 p2 s
        “沅谱”记“良珊元顺帝至正十二年生(1352)宣德癸丑(1433)九年迁沅州岩子坪住”。未记良德生年,但作为良珊二兄,年长3-5岁差不离,则可能生于1349-1347年,约元至正间。古人早婚早育,按四世约80-90年匡算,则其曾孙清(世清)大约生于明宣德(1429-1437年)间,出生于“分居沅陵一都灰磘长田”后。此与“桐谱”书姚清大约生于1250年(淳祐十年),生在福建,时间相差一百八十年上下,出生地迥异,大相径庭,时空差距太大。判断是非,惟待桐梓姚氏老谱见示比对。企待焉!
9 X- p+ V/ L* K: Y+ @% ?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22-3-13 12:58
研究三公后裔家谱十余年,其实三公后裔家谱、福建部分地区姚氏族谱、万盛姚氏族谱、铜梓姚氏族谱、常德姚氏族谱等家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仅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是会影响读者判断能力的。
) n! |! X2 H, `5 G据我个人判断,这些地区的姚氏在过去肯定有来往联系。不排除互相抄谱或互相交流时介绍自己祖源信息时,被对方讲给本族人听后误导旁人的可能。
% q! X% `" n3 |% b0 S8 l不管怎么样,看家谱时,如果发现有类似记载时,首先得把家谱纂修时间搞清楚,理出个先来后到才好判断。如果一本谱摆在面前,连什么时候修的或者在别谱几百年以后才修的,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样的逻辑来判断谁对谁错的,如果没有判断能力的话,一本乱七八糟的谱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比正宗的还可信,更吃香。6 W. F) i0 e7 y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2 08:45
yqllz 发表于 2022-3-13 11:48
, G' [. G3 }' I% e* }“桐谱”姚清迁徙质疑4 A7 j9 w5 r5 s; \6 R
          “桐谱”P24页“表”记云:姚清,“从漳州龙溪迁浙江绍 ...

1 o+ L# G* _0 ^* ^& U7 s$ |3 _2 B* m. X3 Y: t
桐梓姚清所自质疑

1 y. B; f5 A3 `8 R( q
按“桐谱”,姚清生于福建、迁自福建。姚正洋1997年去了涵江找到姚天赐,从姚天赐“谱料上”“就是接不上姚清祖”。1998年3月摸到龙溪,“我的心落实了”,如同陶渊明发现渔村,豁然开朗,确认“我支属朝珪之后代是绝对正确”的!真的“绝对正确”吗?
/ V; C! y% [3 n; r
朝珪何许人也?请看莆田《姚氏族谱》“世系表”描述:天明公仲子七世孙是朝璋、朝嗣、朝珪。其谱注朝珪云:“闰三子,初入释,往漳州从师力学,改名邦宪,登进士第,因赘漳城颜氏,遂居焉。系后详。  是所皇清诰授荣禄大夫、福建、广东等处水师提督,军门晋一品,讳堂公之祖也。”
4 ~( r, {: ~* \- H
此注后半句荒诞不经,与本文无关,不展开批驳,有专论,可查阅。解读前半句,明眼人即明姚朝珪:初姓姚,禅姓释,赘姓颜——是“三姓怪胎”。
. w% U2 ]' N- C# X6 q
龙海县锦田姚氏族谱毁于文革。上世纪九十年代姚溪来、姚振波等发起修谱,访问姚天赐,搭上释子姚朝珪,认作“开漳始祖”,本身就是极端错误的。我写有九篇论文通过“姚氏宗亲网”“中华姚氏网”论证其谬误,亦可查阅。今仅就“桐谱”认和尚姚朝珪为祖,再予简析,奉与桐梓姚氏宗亲探讨:

( p  a& a5 Z- k9 S  F" M0 f) P% {. O0 M: w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7 08:10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7 08:14 编辑 7 o! v3 y: q, z" F
yqllz 发表于 2022-3-13 11:48
4 F! L. A; O8 b! O7 P2 S' M“桐谱”姚清迁徙质疑
+ n: ?/ T" B0 K- `          “桐谱”P24页“表”记云:姚清,“从漳州龙溪迁浙江绍 ...

5 z0 Z# S  H: D9 b5 K3 e2 A& c# y) Y
/ i2 m% u! g- C7 R

untitled.png (82.42 KB, 下载次数: 228)

untitled.png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7 08:16
yqllz 发表于 2022-3-27 08:10
  k1 y2 a5 u( {

+ V( r2 ], U0 |6 B3 z  l0 R$ b4 z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7 08:18
yqllz 发表于 2022-3-27 08:16
- c* \8 v7 V* |5 @
. @7 k" W+ K; k9 V! G! F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8:57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9 09:01 编辑
: c" }5 ?. I) K4 b& O
yqllz 发表于 2022-3-27 08:18
# L8 X, @- S0 X/ Z" n
                              
0 w) }. e/ ~# B. G6 [) q2 |
4 \! V$ J1 {1 t" ]5 ^
- ?3 v+ S4 r/ @2 B  ^

8 J5 N* y/ y% y
& K& b1 T& U( r

  d3 \( n! w7 x- S
6 {+ y9 V. j6 H% U, i' ^: w
$ l: P4 U! l# R
9 ]$ P, t' J- z; O) b% K' u2 C
% O( ~: S7 @/ j8 @

untitled.png (46.47 KB, 下载次数: 232)

untitled.png

untitled.png (71.24 KB, 下载次数: 221)

untitled.png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00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9 09:10 编辑 6 V- D& Y6 R& P0 A# u% R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8:57
  e5 t* _. C/ A+ V
                3 `+ i8 o  z- P8 S' E% I( n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14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00

% X2 D" s! z  c( a/ C$ {5 t            
* L4 {7 C# ]( I. v& U1 }

untitled.png (19.23 KB, 下载次数: 198)

untitled.png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16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14
, _5 I" l- V! s8 w- h

4 t1 @+ ^1 N4 o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18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16

3 ?5 N7 H4 M) S( Y) X2 M& c
8 y# T/ Q% }) y
桐梓姚氏清祖之我见
8 t9 y4 w& K8 P. o5 C! [; K/ [
读“桐谱”,不难看出:有不少词语与“沅谱”呈现相似,乃至无异。例如:“三祖”“三公”相似,姚清世系中良德及其子孙相同,滥田湾、滥泥湾一字之异,犹见“从蒲坂迁福建漳州”,“孝贤坊”等概念。从“桐谱·后记”文句所裸露蛛丝马迹推测,窃以为“桐谱”老谱与“沅谱”一脉相承于明清之前更老祖谱。“沅谱”记载“三公”祖源、迁徙、衍派颇为详细,近几年我陆续撰有文章上网,可以调阅,此恕不赘。兹摘录嘉庆版沅州《龙溪凹姚氏族谱》若干句,以资比对、辨析,详待本人翻印奉赠。诸如:

8 C, t! `  Z* b: T1 O' A& y/ j0 A! ~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21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18
6 G7 Q8 N7 s$ ^3 Q% F桐梓姚氏清祖之我见
, ]$ H! X% B  j; V' g读“桐谱”,不难看出:有不少词语与“沅谱”呈现相似,乃至无异。例如:“三祖” ...
( A- g6 b2 \5 g6 l  x' \9 M" l
, P' p! H' N8 o$ d3 ~: V& z/ S- A
4 X( U* n0 l6 |8 [

& ?4 [+ j1 o1 S/ x! a1 N* E5 y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23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9 09:28 编辑 6 o" e& q6 P$ H! V* x; ~6 h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21

( i) {( I4 b( H, H0 T
  X: y7 M3 B# m' R6 n
摄自“闽仙游度尾洋坂姚厝《姚氏世谱》”旧谱复印件
- y" @" x8 G2 t

: d* Z; V4 g" [% r5 t% f; |0 G
摄自莆田姚天赐1992年编纂《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2014年3月闽南姚斌复印、潮阳姚廿七世姚钟尧编“目录”第389-390页
0 d: y4 z% M5 d3 B) t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27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236 y- D: x* q7 n7 n& P9 c; ]
摄自“闽仙游度尾洋坂姚厝《姚氏世谱》”旧谱复印件
) P( a& X7 j6 K$ ^
) v3 B5 s: n4 n; C$ O
8 N! g. W" ~5 [% Q: G* a
摄自2016年莆田新修《姚氏族谱》第一卷第37

1 ~# Z& T! P) Z
6 C2 E3 C2 J& f8 S" E7 t0 N
! I  G& j3 @, B1 K# T
摄自桐梓2003年再版修订本《姚氏族谱》第24

# j" @( S5 u) u& S2 R9 p* Y% u
" |8 w% X# c2 _! M& F2 s& k
+ ]8 t3 a4 ?( q- `, D9 O$ e
4 O. G, x2 y) r4 p. j9 \6 _1 B. X

+ B; W0 O2 x2 g0 h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31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3-29 09:32 编辑
9 E7 O# r7 {  b& _! A4 H% t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27: W, D# Z( S* Q3 `) k- Q. ^1 D3 {" D
摄自2016年莆田新修《姚氏族谱》第一卷第37页
" Q$ r/ y0 i8 Y- n! R

8 V, F# I, `" g% }( L/ y/ N4 e) M2 }% W& |5 Q6 C2 l  N# U* R; z: u

8 q$ ^+ o& A; \
) M* m9 z4 N) m* j! P, V+ g2 M4 N; k  B7 z

$ e! r' j% ~6 r3 T/ K: m+ W( Y
/ K& Q" g% J4 r# ^: u- {
摄自民国三十三年《云霄厅志》、《陈氏族谱》
" l* K7 T8 n/ ]/ b0 w* }7 H0 ~
% J) k, W- K( v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36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31
( ~: D9 q0 K: g# \8 \# _% K摄自民国三十三年《云霄厅志》、《陈氏族谱》

) F# C+ k! z- i% C8 \       5 r6 U( T) D2 n
1 G& G8 R* k) q, Q4 u$ h( ]4 y

; `! T8 k1 d( Q! v' L" S' n 5 K& L7 L4 I. b4 ^
, H5 |% x$ Z9 q# Q  l9 \3 ^3 O

2 R' J' e- X7 {, A3 ?8 G
+ Y* h) u6 y  o
摄自光绪三年《漳州府志》、嘉庆十九年《云霄厅志》

4 b$ s+ h2 f3 m" f) ^5 ?

# u6 j4 I/ ]' U( u' w
作者: yqllz    时间: 2022-3-29 09:38
yqllz 发表于 2022-3-29 09:36
% s- b) a& o% g( Z摄自光绪三年《漳州府志》、嘉庆十九年《云霄厅志》

" B( N, f8 t$ R- @. K- d- ?# b + W0 C4 ^  H4 a* E6 I1 b2 D
6 M* d. E  g9 Z% h0 O) Z3 ^

: V" m/ c4 M7 q4 w. M( X8 J

' m! x3 u/ T1 a2 g( l4 K7 V3 T
摄自拙作2002年出版《八闽姚氏源流》,时据1994年河南出版社出版谢钧祥《中原寻根》编写。其第470页书云:“唐初,陈政、陈元光奉命率部入闽开辟漳州,光州固始人、任府兵队正的姚廉洁随之入闽。”2007年林殿阁主编出版《漳州姓氏》“姚氏”开篇破题第一段是:“姚姓入闽,史籍记载始于唐初,河南光州固始人姚廉洁随陈政入闽,任府兵队正,后落籍于闽,在漳州开基。姚廉洁为姚姓入闽第一人。”

& F/ i3 [5 `$ C% d4 Z; F$ u# {
+ x9 k% g1 B" a6 z& G  U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s://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