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22-3-6 15:0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3-6 15:13 编辑
9 b! m- W3 L! _0 ?8 w) O& f7 y4 L- h, A" f+ m# ^
从该文风格来看,与一龙公另一篇谱序是明显有区别的。但末尾写的很清楚,是“笔记”。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 x/ Q- x6 t3 E6 I
) ?2 A0 I) O0 y4 x5 | Y0 [% H笔记提到祖源认瀛洲学士思廉公为始祖。经考证,思廉公没有到福建的记录,并且去世后葬西安的皇室陵园昭陵。“庭叱百万无虓雄”的事件发生地也不在福建。
' z5 Z; F- c, I& [据考: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镇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巡幸晋阳,拜太原郡守。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拥立为帝,年号义宁。大业十一年(615年),杨侑跟从隋炀帝巡幸晋阳(今山西太原),拜太原太守。不久,镇守京师。7 G; s t5 `. X0 A. f3 c! g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攻入隋都大兴(今陕西西安西北)
/ B& I/ T* Y! }. d- S! ]6 G0 D1 _8 L1 r4 t0 | [! M+ @
不管史料记载李渊攻克的京师是长安还是大兴,都可以肯定“京师”不在福建。
4 h; |1 ~. g$ ]/ O4 l宋兴,公裔孙荣,宦居江西新昌许家巷(坊,有谱记为坊。)繁衍数世,第及状元姚勉。5 a5 U% ~. E) W r
6 E4 i- }- R4 ^1 T: C) A
宋兴,公裔孙荣宦居江西。这与姚勉家族的墓志记《姚勉集》里提到的“南唐仓监,五季之乱,避地灵源。”是不一样的。
7 a9 r5 V6 W- M3 s
! R3 K0 e- n0 q以上俱载姓氏考。这个“姓氏考”在康熙五十三年次元公作“资考姓氏说”一篇。其中提到“黄聀是而有世谱之续焉。不惟续之而已,且从而增益之。或掇拾亲友之殊文或斩衰,有道之墓志,或为皇祖妣暨皇父母所家传而庭训,或为内族长、外戚老所称道。……”说明次元公修谱之前是有谱的,次元公修谱不是随意而为,也有收集资料考证等行为。
- N; o6 n2 u0 A. e1 X3 A: L0 p! o M文末“爰列资考姓氏於云端。”紧随其后罗列30余位姚姓名人,并附传。其中两位:姚思廉,明确标明是吾宗始祖。姚勉,即我宗姚荣公裔孙。
/ {* X3 E7 b, U5 G% `7 k% \6 L一龙公笔记内容对错在此不再分析赘述。三公迁湖南1416年后198年首创族谱,我想一龙公还是能搞得清楚自己的祖源的。如我支迁永顺260余年,始祖良能至我始祖清楚明白,迁出地也是清楚明白。只是虽然一龙公语文水平比现代人强,但信息接受能力是肯定不如现代人的。记错在所难免是正常的。
+ [: j! z, l5 x, h N! {* }' ^1 x1 _, c! e2 a
但乱认祖宗,无的写出有的来,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接受的。6 G0 x9 Z5 f: X4 f u/ `7 m& h8 L9 C
什么有世系的没得没世系的火,说这句话的人是不负责任的,还把次元公定十六字派,被认为是家训,可以说他是不懂家谱的。* K; Q3 h; A( M- ?" E0 a
; p) o6 }/ R) ?: s1 i7 I3 m
! L, t9 @& |" ^. g& I9 \ i4 S( X2 z) D-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