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57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金璧故事》由来和故事选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5 15: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6 11:01 编辑

粤东潮阳姚氏和潮汕姚氏》专板有点冷清,发点 《金璧故事》来凑数。

《金璧故事》由来和故事选录

《中华蒙学集成》([明]佚名撰,金璧故事,来自辽宁教育出版社(印数为:1-1000册)

《金璧故事》明刻本(或抄本)估计在明朝中叶就已亡佚,一直没有单行本流传。所幸者,亡佚前,整部书抄入《永乐大典》诗字韵卷904中。清乾隆间修纂《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已将该书辑出并进呈,但清高宗认为“皆非要书,毋庸刊刻”,由是该书连《四库全书总目》存目类亦未著录。因此,世人都以为《金璧故事》早已不存世了。幸得《永乐大典》卷904并未亡佚,今仍藏于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应当是昔日八国联军劫走之物。

故《金璧故事》是一部失而复得的书。

   《金璧故事》是一部发蒙读物,供幼童学习作诗和对对子之用。该书将前人故事或诗文佳句融化为七言绝句,每两句为一联,互相对仗,又在其下注明该诗本事或用典出处,容易读懂。共记载自春秋以来有史可载的人物故事二百五十余条。有人认为:熟读该书,可训练学童的智慧才思,为做诗对对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5:4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5 18:49 编辑

在另帖《有关[唐]顾云的故事》,便是录自(明 《金璧故事》,但不能全面反映《金璧故事》的叙述结构,现在补全。
      顾云是为姚岩杰题诗者。


1  啼春妖鸟须知避; 离席青蝇却被驱
    啼春妖鸟须知避——方圭好诗,宋公庠知扬州,圭来谒,乃宴于平山堂,圭诵诗不已,宋欲他辞已之,乃见野牛就木挨痒,谓坐客胡恢曰:“野牛恃力狂挨木。”恢应曰:“妖鸟啼春不避人。”宋公大笑,圭悟其意,饮至客散,欲奋臂击恢,众救而免。
    离席青蝇却被驱—— 唐人罗隐与顾云同谒淮南高骈,云为人素雅律重而性傲睨,高公留云而远隐,至武陵饯云于亭。时盛暑,青蝇入座,高命扇驱之,谑隐曰:“青蝇被扇扇离席。”隐见白泽图钉在门,应曰:“白泽遭钉钉在门。”乃讥云也。

    上联“啼春妖鸟须知避”,下联“离席青蝇却被驱”。各自可独立,各有一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2-8-5 15:57:53 | 只看该作者
总是教授在这个板块独唱,希望团结的潮阳宗亲在此共鸣。顶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8:4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5 18:51 编辑

2  湘竹斑成悲泪染;海裳睡起醉魂归
    湘竹斑成悲泪染——昔舜巡狩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娥皇、女英求舜泪下,染竹成斑,妃死为湘神。杜甫题其祠云:“苍梧恨不浅,染泪在丛筠。”筠者,竹也。又元微之诗云:“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泪魂。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海裳睡起醉魂归——《杨贵妃传》:明皇尝召太真妃,妃被酒新起。帝曰:“此乃海棠花睡未足耶!”    东坡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满廊。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1:37:48 | 只看该作者
已发了2联4个故事。原本要将2联首发,因“湘竹斑成悲泪染”是讲我姚太始祖妈(娥皇女英,湘妃)故事的嘛。考虑到有关[唐]顾云的故事“啼春妖鸟须知避”一联已先发,便将顺序调整一下。
      顾云是为姚岩杰题诗者。这个联事也看出当时人对他的器重。半对联,寥寥数语,故事生动幽默有趣,不需灌笑声,却叫人忍俊不住。古人开玩笑也很有才!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2-8-6 12:28:2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学习拜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39:32 | 只看该作者
已发了2联4个故事。原本要将2联首发,因“湘竹斑成悲泪染”是讲我姚太始祖妈(娥皇女英,湘妃)故事的嘛。考虑到有关[唐]顾云的故事“啼春妖鸟须知避”一联已先发,便将顺序调整一下。
      顾云是为姚岩杰题诗者。这个联事也看出当时人对他的器重。半对联,寥寥数语,故事生动幽默有趣,不需灌笑声,却叫人忍俊不住。古人开玩笑也很有才!pszyyao 发表于 2012-8-6 11:37


     [唐]姚岩杰,何许人也?引来了贵池谱的姚岩杰行实,引来了人物辞典的“姚岩杰”辞条(姚岩杰,姚崇裔孙),引来了顾云为姚岩杰题的诗——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九华太守行春罢,高绛红筵压花榭。四面繁英拂槛开,帖雪团霞坠枝亚。
              空中焰若烧蓝天,万里滑静无纤烟。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
              主人怜才多倾兴,许客酣歌露真性。春酎香浓枝盏黏,一醉有时三日病。
     鼋潭鳞粉解不去,鸦岭蕊花浇不醒。肺枯似著炉鞲煽,脑热如遭锤凿钉。
              蒙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展开一卷读一首,四顾特地无涯垠。
              又开一轴读一帙,酒病豁若风驱云。文锋斡破造化窟,心刃掘出兴亡根。
     经疾史恙万片恨,墨炙笔针如有神。呵叱潘陆鄙琐屑,提挈扬孟归孔门。
              时时说及开元理,家风飒飒吹人耳。吴兢纂出升平源,十事分明铺在纸。
              裔孙才业今如此,谁人为奏明天子?銮驾何当猎左冯,神鹰一掷望千里。
     戏操狂翰涴蛮笺,傍人莫笑我率然。
                         (见全唐诗 卷637-6)

这首诗明白无误地表明姚岩杰是姚崇裔孙。姚岩杰是以姚崇为荣的,他写了有关姚崇和他本人家族的我十轴文向顾云展示。顾云读后写了读后感——赋诗《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读到这首诗,联系到网上正在讨论的“思廉后?姚崇后?抑或既非思廉后也非姚崇后?”,我是喜忧参半:多了信息,却也要“劳烦我们”;果然。
     宗亲们,你要寻宗问祖,你要讨论祖源;你准备好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50:09 | 只看该作者
3  鸟喙越王休与共;鸡鸣齐客去难追
   鸟喙越王休与共——春秋末,范蠢与大夫种言事越王勾践。时越王为吴王夫差所败,栖于会稽。蠡、种二人相与报吴。及吴灭,蠡乃乘扁舟泛五湖,至齐,与大夫种书曰:“越王为人,如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乃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子可以去矣。”    后人《题韩信庙》诗云:“筑坛拜日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鸡鸣齐客去难追——春秋战国时,齐公子田文,号孟尝君,养宾客数千人。入秦,秦昭王囚,欲杀之。孟尝君献狐裘于王,幸姬为言,释之得出。夜半至函谷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有客能为鸡鸣,野鸡闻之尽鸣,遂得出关而去。    《咏史》诗云:“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下联讲的是我姚春秋战国时,齐孟尝君田文过函谷关的故事。你讲田文是我姚?没错!须知,春秋战国时我姚的主流是齐国的田姓,舜后,夺得齐国的田姓,齐王,田文,田单,等等,是妫汭五姓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0:3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8 19:52 编辑

4  逢春须问牛何喘;遇雪方嗟马不前

  逢春须问牛何喘——汉宣帝时,丙吉为相,出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驻车,使吏问逐牛者,曰“牛行几里矣?”或讥言道中群斗死伤,前后失问。言曰:“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太热,恐有伤害。宰相典调阴阳,职当忧,故问之。”    又江南李璟登台见牛晚卧,曰“牛且热矣”。有乐部头李进明曰:“臣不学,敢上绝句云:“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背夕阳咀枯草,而今问喘更无人。”

   遇雪方嗟马不前——唐韩文公侄韩湘,落魄不羁。公勉之学,湘曰:“予之学与公异。”公令作诗以见志。湘乃诗曰:“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公览诗戏之曰“子能夺造化权乎?”湘曰“此事甚易。”公开樽,湘聚土以盆复之,良久发视,乃出碧花二朵,花间拥出金字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公未晓其意,湘曰:“事久可验。”遂告而去。未几,公为佛骨事谪潮州,在途中遇雪,俄有一人冒雪而来,乃湘也。问公曰:“忆花上之意乎?正今日之事也。”公询其地,即蓝关也。嗟叹久之曰:“吾为汝足成此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事,岂期衰老送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子远来深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前一个故事,讲汉宰相丙吉巡行,不管死人只问牛事。儿时读过,不解;长大后懂了,宰相要管生产和民生大事,死人自有地保里正管。
    后一个是韩愈及其侄的故事,与潮州和潮阳有关。韩愈刺潮八个月,仅仅八个月,为当地做了好事,主要是教化和兴教育,结果:潮州山水俱姓韩,韩山,韩江;一千多年来,潮州人念念不忘他,纪念他。
    潮州有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可是潮州人(潮汕人)只叫湘子桥,说是韩愈的侄子、八仙的韩湘子用神力建的。不管真伪,这是民心和民意。
    潮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名胜古迹民俗等等,值得游值得看,当然包括湘子桥——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景,中国唯一。在本网已发过帖,不赘述。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20: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10 13:48 编辑

5  座上真龙谁起舞;枥中老骥谩雄思
     座上真龙谁起舞——汉高祖为沛公时,与项羽鸿门之会,羽臣范增数目击沛公,羽不应,出谓项庄曰:“汝入以剑舞,因击沛公。”庄入为寿,请以剑舞。时项伯与公约为婚姻,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唐人李长吉作《公莫舞歌》云:“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龙赤帝子。”
    枥中老骥谩雄思——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屡欲篡汉祚而自立,尝作乐府辞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  《世说》:王莽大将军,每醉后以铁如意叩壶而歌此词,壶尽缺矣。杜诗云“长歌击樽破”。

    诗言志。同一首诗,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很出名。金璧故事的作者认为是有野心的诗,王莽与曹是同一类人。而毛泽东是赞许的,“东临碣石有遗篇”。
    这位王莽也是舜后。田齐完蛋后,有的改姓王。新莽王朝,沩汭五姓和王姓,相互之间不能通婚的;王莽封姚姓人为代睦侯以祀舜。新莽完蛋后,害得代睦侯后避难到吴兴,改姓妫。




     发了此帖后,总觉得不妥。原来下联故事有错,古人也在玩穿越:
     王莽是西汉时人,公元8或9年篡汉。阿瞒曹操是东汉末人,西汉时人怎么就歌此曹操乐府(词)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5 20: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