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5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姚钟尧《明代潮阳姚氏“赠员外祖堂”不是姚绍公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14 09:06: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4-5-16 07:18 编辑 ' C2 V3 ~, S% ?. j+ \2 Z" @' ^
5 B; C/ r. x6 l) W
广州姚钟尧《明代姚氏“赠员外祖堂”不是姚绍公祠》
8 E+ _# i2 ]; L0 i& z1 D) n+ Y* ~

. k( P  ?4 L  u% \: b) Y一、缘何写此文
4 a( x8 d1 W  |9 _2 f( N
明代潮阳姚氏出了“三君子”或“潮中三凤”:九世姚琛姚璦和十世姚绍。前二者是堂兄弟,祖父姚从茂;后者是姚琛姚璦的族侄,祖父姚从考(字彦育,号燕山),父亲姚源盛(字惟隆,号诚恪)。姚氏三君子在族谱中有列传,都入祀邑(潮阳县)忠义孝悌祠和乡贤祠;在《潮阳县志》、《潮州府志》和《广东通志》等方志均有列传,当然在《广东省历史人物辞典》等历史名人辞典也有条文。
“赠员外祖堂”,是指位于潮阳县城(棉城)城隍前的八世从茂公祠一乐堂。从茂公以子姚璦(南京兵部郎中贵)贵得赠兵部员外。兵部官员常被称“司马”,故从茂公祠也有“司马祠”之称。新中国后,司马祠一乐堂被充作公产,成为潮阳县布一厂职工宿舍。改革开放后,司马祠回归潮阳姚氏。因文光塔下原始祖祠已变成姚宗侠学校,只好将司马祠一乐堂改变为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也就是说,今棉城中山路的潮阳姚氏大宗祠是原“赠员外祖堂”(从茂公祠一乐堂)。
近日在阅读古埕廿六世姚晓忠(古埕正贤堂派)提供的潮阳姚氏古埕正贤堂支派书表8个字——“自廿一世起是:顺立端经达 文廷邦”,而阅读古埕正贤堂介绍。 其中2段文字引起我的关注,并编写和发表这篇《明代潮阳姚氏“赠员外祖堂”不是姚绍公祠》,期望澄清混淆和消除误会:
时至1602年,介于当时在潮阳各姓氏祠堂盛建,我族为彰显姚姓在潮之威望,合全族筹资以绍公名义兴建【司马祠】作为奉祀姚绍公之祠,即今之【姚氏大宗祠】前身旧址,灯笼高挂(甲第元魁),并于潮阳县治大街前立有甲第元魁坊,致我姚氏在潮邑威望大振,扬我族光。历时十年至1612司马祠晋主,合当时潮阳的姚氏成名绅士一益公操办,取名【一乐堂】。[尧曰:看来正贤堂介绍的撰文者不知道或未读懂明代版族谱的《赠员外祖堂》,将从茂公祠(司马祠)一乐堂误会为姚绍公祠,应该好好读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卷
【正贤堂】前身【壳恭堂】系派内裔孙族彦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时任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倡导,时任古埕乡乡长姚俊崖及众房亲协助于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初三日辰时择选于潮阳县棉城镇岭东宫巷重新修建,并于桂月十一日辰时举行晋祠入主仪式。[ 尧曰:缮县城正祖祠慤恭堂的时间搞错了,哪里是什么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大错特错!为什么正祖祠慤恭堂被称“饥荒祠”?1950年饥荒年?1950年解放了,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国民(党)政府的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古埕乡乡长姚俊崖敢在和能在大陆人民政府管辖下的潮阳县城重修正祖祠!?
以上 2段文字见:路明(又名姚廷明)《中国姚氏祠堂续集》P033-036,祠堂主事人姚达瑞,撰稿人姚桂发、姚汉强,审核:正贤堂理事会。
   (1)
3 H5 e- [+ p9 G! _
$ q' ]# V  |9 o
6 \& w* L. X, }) d# g. y; w5 ]$ j8 \9 n$ P7 M7 P% Y

" W8 ~9 x: J% B! G+ O9 w3 b) |5 i# w  t3 Y, Q5 W
1 n& U5 v2 D% `

1 k- A, H* G# {( S7 o' i7 I# ^/ r! e' K2 G8 n% F. t

' W1 j5 g4 Z/ a% s7 B9 y0 s$ _$ Y7 T5 i1 S# F8 U1 Z

! [" y( [2 c. C/ `8 e2 _/ p) 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23:0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4-5-24 18:19 编辑
5 ~8 h, P- M3 O$ w: P2 W0 ~% |
6 Z7 H: a2 w8 u8 O. ?% j四、六世正叟祠慤恭堂1 k# \# Z8 d- g
        六世正叟祠堂号慤恭堂,在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卷四 P27,有一句话的记载:“季房正叟公祠在东门外岭东巷”。
& X% L! G+ |& Q) W   在潮阳圈中,这正叟公祠被称为“饥荒祠”,因为该祠重修于民国三十二年(也是日寇侵占潮汕时),当时潮汕和广东部分地区正闹大饥荒。: W" O8 S& x( [6 {# G7 Z
) }! t1 [; i6 ?" X3 m  R( `6 R
   姚培才,廿五世佑字辈,棉城兴归乡美归厚里新厝厅人。其弟姚坚是教师和书法家。公元2005年乙酉之前 守司马祠一乐堂10年,同是整理了一批潮阳姚氏族谱资料
" t( O* e% Q1 ~   公元2015年,我从广州到潮阳寻找潮阳姚氏族谱和资料,与姚坚先生一起到棉城北关外养老院探访姚培才老先生,当时他已痴呆。然而,他却将以前不给任何人的族谱资料赠给我。出了养老院,我即将全部资料交给潮阳姚氏大宗祠姚泽嘉会长,只要求他给我一份复印件3 c; M, E/ [$ K- _
   下列是难得的慤恭堂资料【棉城岭东宫附近六世正叟祠堂号慤恭堂的入祠和收费通知】,姚培才老先生手抄和整理。信函纸上方应是“潮阳姚氏宗亲总会”字样。' W( }; W& W: i

: {7 t( r) a1 e. h& F. F, b+ o

" J6 h6 R" o* a5 A+ z! l0 K9 o
+ {! e: ?6 J+ ~9 ^! e5 v  兹于民国卅八年岁次己丑年(公元1948)正叟祠表号慤恭堂在兴工修整重新入主,择定己丑年闰七月初三日(公元1948年8月26日)辰时。+ w7 c6 j& ^* D/ T8 Q0 {% i! s" U
  桂月十一日(公元1948年10月2日)辰时進祠入主陞龛。本派列祖進祠,总主位弍佰伍拾伍主
2 T, t0 B& k+ A, {  p  十世至十五世,每一主派港幣陸拾元,
7 g$ z2 D& N% d1 s1 x5 U+ R9 x# @  十六世至廿世,每一主派港幣伍拾元,, |/ K8 |# N& O' ?* ]' o% T
  少世至廿六世,每一主位派港币勘拾元,
  L" u9 p5 c+ ?) l+ w' x; ?  派孙每一丁派港币伍角。/ T3 I9 B, f$ w- o
9 V0 b1 ~1 k9 P
尧曰:
+ J- d% a. Q% g5 _3 v+ I( |   这个资料可说明,岭东宫附近正叟祠慤恭堂为什么被叫做“饥荒祠”,因动工修整于卅二年饥荒年,民国卅八年岁次己丑年(公元1948)重新入主。所以,古埕正祖派在古埕重建正祖祠后不用旧堂号慤恭堂,改用“正贤堂”。& C9 O1 @7 j: x5 M
' z* k5 z3 |! L' v. T
(4)
  D; G1 b6 x5 g) e3 L! w( l

) Y. ?1 `7 C: @4 K- R( o+ `) k
- J& e+ g- W- V

( d0 O. c% Y; Y! e4 E五、古埕重新建正祖祠正贤堂$ K/ C# o0 p'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古埕村姚氏祖祠正贤堂
地理概况
姚氏祖祠正贤堂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古埕村大池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一千三百七十多平方米,三进二格局加厝包,分金为【巽乾辰戌】。
祠堂历史
物本于天,人皆有祖,饮水思源:落叶归根。正贤堂系潮汕姚氏发源地古埕村姚氏一世祖派系季房第六世祖正叟公及派裔先灵奉祀祠。
正叟公,字克性,生年失记,卒于元正月廿九日,祖妈淑节陈氏。传嗣至十世祖姚绍公,明成化十四年登二甲进士第七名,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委管钞关消减商课,升本部员外郎提督四十八卫仓粮储料量,升郎中,监督江西等处粮储,广西布政司参议,是明代“潮中三凤”“姚氏三君子”之一,皇封有“甲第元魁”之雅誉。姚绍公逝后,暨明当时属四品官,对公敬,崇入祀:名宦祠,忠义孝悌祠,乡贤祠,故公有“忠孝名贤”之说。《广东省历史人物辞典》《广东省通志》《潮州府志》《潮阳县志》等史书均有记载。明宰相梁储奉旨为公表其墓,安葬于本里,山名双抱柘榴,墓碑三门四柱,三出手,雄伟壮观。建其祠,曰:【司马祠】塑绍公像,陈列姚绍公生平资料,著作和文书等物品,供后人瞻仰。嘉靖四十二年,倭寇入侵,古埕深受其害,祠宇屋舍全部烧毁,举族播迁,载主入县,于潮阳立基,日渐兴隆,时至1602年,介于当时在潮阳各姓氏祠堂盛建,我族为彰显姚姓在潮之威望,合全族筹资以绍公名义兴建【司马祠】作为奉祀姚绍公之祠,即今之【姚氏大宗祠】前身旧址,灯笼高挂(甲第元魁),并于潮阳县治大街前立有甲第元魁坊,致我姚氏在潮邑威望大振,扬我族光。历时十年至1612司马祠晋主,合当时潮阳的姚氏成名绅士一益公操办,取名【一乐堂】。1958年土改,绍公墓因时代变化被破毁,后由派孙收拾绍公及二位祖妈遗骸移葬于本里(黄蜂采花)旁。于2008年5月,由姚氏宗亲代表,绍公墓移葬于潮阳棉城北关山,并授予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正贤堂】前身【壳恭堂】系派内裔孙族彦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时任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倡导,时任古埕乡乡长姚俊崖及众房亲协助于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初三日辰时择选于潮阳县棉城镇岭东宫巷重新修建,并于桂月十一日辰时举行晋祠入主仪式。其时,国家刚解放,人民还是生活贫苦,壳恭堂建筑也较简单,致使历后风雨洗劫,人为破坏,外围建筑日渐增加,故使祖祠淹没无存。适逢盛世,于2008年9月20日,吾房族彦姚达瑞,首倡慷慨捐资,众房亲踊跃响应。为纪念先祖功绩,联谊族亲,倡导本派旅居海内外房亲,择选姚绍公幼年读书书房旧址,也是古埕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联络点旧址,《潮阳县革命地方简史》有记载,兴建祖祠。遂成立建祠理事会,众房亲推举姚达瑞为永远荣誉理事长,姚控鹅为常务副理事长,率众理事,运筹帷幄,不畏艰辛,尽心尽力,克服困难,终大功告成。历期四年,祖祠集潮汕明代古祠堂建筑于一身,石刻,木雕,嵌瓷,栩栩如生,古朴典雅,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右面练水环绕,青山叠屏,左面南山群峰,龙水汇聚,万派纳祥,前面阳埕,临池而处,近水而衔远山。由本里天后圣母明示,新祠取名为【正贤堂】。于2012年农历四月廿一举行了隆重的晋主仪式,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潮汕风】广东电视台【纵横天下游】也到现场做过专题报道。
2014年11月12日荣获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4月23日正贤堂于白虎畔兴建大灶,七百年如一日,海内外合族同日食一灶,欢聚一堂,号称【姚氏第一灶】之说。堪称供奉先祖联谊族亲之殿堂,此祈列祖列宗庇佑,厚子孙世代传扬祖德,集纳贤能,鸿志海怀,和族睦亲,自强不息,继往开来,努力进取,后发益雄,增光恒续!
宗脉源流
古埕姚氏祖派原为闽莆姚氏天明公第九世孙楶公,宋时携子琳,孙孚至潮阳古埕,楶琳二公暮年归闽,故潮阳姚氏尊孚公为一世祖。潮阳姚氏始祖孚公生子建中。建中公生三子,长鼎,次文规,季洪道。洪道公生二子,长应篮,次应连。应篮公生子津。津公生三子,长贞祥,次祐,季礽。正贤堂为祐公祠,即古埕宗脉六世祖,字克性,号正叟;祖妈淑节陈氏,于1980 年迁塟于华径山(店房小娘)吉穴坐巽向乾兼辰戌分金。七世怀公,字所德,号乐道,祖妈淑德郑氏,大乙黄氏,于1980年同六世祖合葬。八世從考公,字彦育,号燕山,祖妈纯裕林氏,少室李氏,葬于东港大崎兠(今凤岗山)申庚吉向。九世公五位:长源裔,字惟昌,号诚坦;祖妈恭人庄氏,合葬本里官路北,坐壬向丙。次源蔵,字惟仲,号诚素,祖妈慈善郑氏,合葬本里官路北,坐壬向丙。季源郁,字惟文,号诚毅,祖妈金质郑氏,宽和洪氏,葬营前燕山公祖墓右。四源盛,字惟隆,号诚恪,祖妈敦化林氏,少室黄氏,合葬于本里林上,乾巽向。五源勇,字惟刚,号诚立,祖妈正室赵氏,葬于海门山,于 2012 年迁塟于洪洞山水库外。合葬有十三世祖敛寰公,祖妈守勤侯氏。十世绍公,字廷述,号清扬子,祖妈勤贵翁氏,勤懿方氏,合葬于本里, 2004 年由姚绍公裔孙惠来头屯姚炳松夫妇出资由潮阳大宗祠宗亲代理迁至潮阳北关山安葬,同年并授予汕头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十世洁公,字廷高,号质直,祖妈闺秀吴氏,顺淑曾氏,庄懿高氏,合葬于白土山,于 2004 年迁至潮阳北关山,同绍公合一穴。十世绅公,字廷佩,号抱清子,祖妈冰淑人孙氏,合葬白土山,十世祖,东田叟,祖妈内正人周氏。十一世庆美公,字邦治;号葛山,祖妈宜室郑氏,十一世天启公,字邦问,号西泉,葬营前,山甲庚向,祖妈清闲萧氏,葬白土山质直公墓前,续严正林氏,葬大山,坐东向西。十二世希甫公,字齐之,号古逸,祖妈慈静周氏,合葬于本里斗门地。十二世一定公,字鼎,号默轩,葬沙园,南北向,祖妈贞淑林氏,葬营前山东西向。十二世号恭仁,祖妈受清陈氏。十二世号南湖,祖妈少室林氏。于凤南白土围十三世至二十四世先灵祖墓于 2017 年受开发,故凤南书记郑友裕,治安主任阿海,协商配合,开发商黄秋南赔偿我正贤堂先灵八十三位重新安葬于凤南山(土名倒盖鼎)福地,建墓留念,碑文刻:正贤堂先灵八十三位祖墓。暨十三世四位传嗣到今已二十九世,于古埕约人口五千多人。还遍布浦东,潮阳,达濠,惠来(头屯,石佛,华双,象岗),海丰,等海内外,人文鼎盛,族誉馨香。
    这正是:宗祠焕瑞彩, 先德毓后人。 正贤启新泰, 裔孙永昌隆。
1:祠堂内左侧石刻【姚氏正叟祖正贤堂祠誌】
舜裔世泽,源远流长,姚氏宗族, 史谱承传,正叟衍庆,福惠绵延,始祖一世,衍派莆田,古埕发祥。一至五世已于各祖祠奉祀。正叟公为始祖分支第六世。传嗣十世祖姚绍公,少年天资聪颖,明天顺六年(公元一四六二年),中举人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公元一四七八年)登二甲进士第七名,史有甲第元魁之称。先授南京户部主事,后授广西布政司参议,历官十六载。期间廉洁勤政,深受拥戴。是为吾族之荣 幸,尤为后辈之楷模。恰逢盛世,国泰 民安,便有本族裔孙姚达瑞以缅怀先祖 之厚德,激履报本之孝行,毅然倡导族 亲新建正叟祠,且率先认捐巨资,其举引发众力参与踊跃。遂于戊子年九月 二十日(公元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择吉兴工【正贤堂】祖祠。其寓意正本清源,浩气蔚然,厚德传承,贤达辈 出。正贤堂于壬辰年二月十六日竣成,分金为巽乾辰戌。东至老巷,西至老巷,北至大池墘,南至上厝,内门楼。(上厝松清祖居,内门楼达利祖居)。总面积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实建面积一千三百七十多平方米,设计完整,配 置俱丰,落落大方,古朴庄严,堪称供奉先祖之殿堂。遂择壬辰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晋主奉祀。此祈列祖列宗庇佑。愿子孙世代传扬祖德,集纳贤能,鸿志海怀,和族睦亲,继往开来,自强不息,奋力进取,建功立业,后发益雄,增光恒续。
古埕姚氏正叟祠正贤堂理事会 壬辰年四月十五日立
永远荣誉理事长:达瑞
常务副理事长:控鹅
副理事长:达良,友兴,楚金,振福,湖林,大弟,楚武
理事成员:达利,炳进,炳昭,友宣,振钦,汉贞,汉标,廷波,廷金, 达侨,辉顺,锦弟,文周
会计:经智,文强
出纳:松山
资料员:汉强,桂发,经邦。
  
2:【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原文】
潮阳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古埕联络站 旧址【正贤堂】  汕头市人民政府  2014 年11 月12 日公布,2015 年 4 月 8 日立。
【正贤堂】潮阳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古埕联络站旧址(正贤堂)位于潮南区井都镇古埕居委四中队。始建于明,坐南向北,面宽 32.2 米,进深 28.2 米,占地 9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1300 多平方米,为二进祠堂加拜亭格局。据中共潮阳地方史记载:抗战时期,正贤堂是古埕乡青年乡民开展抗日活动联络站,开展威震潮汕、影响粤东的抗日斗争,成为潮阳青年抗日运动重要平台,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该堂还是明代名臣姚绍少年读书处,为官清廉勤政,受百姓爱戴,《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广东通志》和《潮州府志》均有记载,正贤堂对于研究潮阳抗日斗争和革命旧址及明代名贤有一定价值。保护范围:从文物主体东北方延伸 2米,向西南方延伸2米,向东南方延伸1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以外向西北方延伸20 米,深42.5 米。
祠堂主事人:姚达瑞
撰稿人:姚桂发,姚汉强
审核:正贤堂理事会

" T! S$ U1 K1 G
: A0 M  v' S: c! z1 U
广州姚钟尧点评上文中的2段文字

, e' a6 K0 f0 |6 Q
时至1602年,介于当时在潮阳各姓氏祠堂盛建,我族为彰显姚姓在潮之威望,合全族筹资以绍公名义兴建【司马祠】作为奉祀姚绍公之祠,即今之【姚氏大宗祠】前身旧址,灯笼高挂(甲第元魁),并于潮阳县治大街前立有甲第元魁坊,致我姚氏在潮邑威望大振,扬我族光。历时十年至1612司马祠晋主,合当时潮阳的姚氏成名绅士一益公操办,取名【一乐堂】。
[尧曰:看来正贤堂介绍的撰文者不知或未读懂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的《赠员外祖堂》,将从茂公祠(司马祠)一乐堂误会为姚绍公祠。应该好好读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卷
【正贤堂】前身【壳恭堂】系派内裔孙族彦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时任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倡导,时任古埕乡乡长姚俊崖及众房亲协助于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初三日辰时择选于潮阳县棉城镇岭东宫巷重新修建,并于桂月十一日辰时举行晋祠入主仪式。
[尧曰:缮县城正祖祠慤恭堂的时间搞错了,哪里是什么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大错特错!为什么正祖祠慤恭堂被叫做“饥荒祠”?1950年“饥荒年”吗?1950年是解放了,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国民(党)政府的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古埕乡乡长姚俊崖敢在和能在大陆人民政府管辖下的潮阳县城重修正祖祠!?
  p" p; x! K  i% a" k$ L

% P9 X7 a$ o, e1 P/ T/ ~(5)5 W- V( P; X5 o! R& F0 e6 Y( G

" Y$ e; d/ l6 D& b
/ Z/ {; H' e  z; \% b3 T( o+ y8 b- v( ]3 V$ H, h8 y, k
. Z& V0 f% [; j* v5 C& e8 H3 |
8 w& `5 o+ L" }, `2 D% b! s

9 Y0 a- q$ D# f: Y3 h" }8 P8 K0 y6 w( _  E3 U" ~"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3:13:07 | 只看该作者
" v1 y) w( `9 M$ v6 G6 i
% Y3 U5 P% U9 X3 }+ ~
五、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古埕村姚氏祖祠正贤堂【见:祠堂续集P033-036,祠堂主事人姚达瑞,撰稿人姚桂发、姚汉强,审核:正贤堂理事会。 8 F7 Q; k% n) r7 G
   这篇古埕正贤堂介绍中的 2文字段刺激了我编写和发表《明代潮阳姚氏“赠员外祖堂”不是姚绍公祠》这篇文章。这里引用了古埕正贤堂全文,只点评相关 2文字段而不及其他。
  @7 p' N) ]0 o9 W7 Y/ U6 `5 q3 O' Q9 K8 c  P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古埕村姚氏祖祠正贤堂

' o) A% ?7 l5 }, T& L+ E   地理概况$ r2 l: n: P) J6 B, A7 Y
   姚氏祖祠正贤堂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古埕村大池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一千三百七十多平方米,三进二格局加厝包,分金为【巽乾辰戌】。( b$ g7 o6 Q+ r4 @- m
   祠堂历史' G8 j7 o8 C% n) X' [
   物本于天,人皆有祖,饮水思源:落叶归根。正贤堂系潮汕姚氏发源地古埕村姚氏一世祖派系季房第六世祖正叟公及派裔先灵奉祀祠。
. `# ~- [* `. y6 p   正叟公,字克性,生年失记,卒于元正月廿九日,祖妈淑节陈氏。传嗣至十世祖姚绍公,明成化十四年登二甲进士第七名,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委管钞关消减商课,升本部员外郎提督四十八卫仓粮储料量,升郎中,监督江西等处粮储,广西布政司参议,是明代“潮中三凤”“姚氏三君子”之一,皇封有“甲第元魁”之雅誉。姚绍公逝后,暨明当时属四品官,对公敬,崇入祀:名宦祠,忠义孝悌祠,乡贤祠,故公有“忠孝名贤”之说。《广东省历史人物辞典》《广东省通志》《潮州府志》《潮阳县志》等史书均有记载。明宰相梁储奉旨为公表其墓,安葬于本里,山名双抱柘榴,墓碑三门四柱,三出手,雄伟壮观。建其祠,曰:【司马祠】塑绍公像,陈列姚绍公生平资料,著作和文书等物品,供后人瞻仰。嘉靖四十二年,倭寇入侵,古埕深受其害,祠宇屋舍全部烧毁,举族播迁,载主入县,于潮阳立基,日渐兴隆,时至1602年,介于当时在潮阳各姓氏祠堂盛建,我族为彰显姚姓在潮之威望,合全族筹资以绍公名义兴建【司马祠】作为奉祀姚绍公之祠,即今之【姚氏大宗祠】前身旧址,灯笼高挂(甲第元魁),并于潮阳县治大街前立有甲第元魁坊,致我姚氏在潮邑威望大振,扬我族光。历时十年至1612司马祠晋主,合当时潮阳的姚氏成名绅士一益公操办,取名【一乐堂】。
2 Q7 T& N9 M0 b# X+ b# J
   1958年土改,绍公墓因时代变化被破毁,后由派孙收拾绍公及二位祖妈遗骸移葬于本里(黄蜂采花)旁。于2008年5月,由姚氏宗亲代表,绍公墓移葬于潮阳棉城北关山,并授予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9 C: l% C6 @% ?/ n) n4 c4 A
  【正贤堂】前身【壳恭堂】系派内裔孙族彦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时任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倡导,时任古埕乡乡长姚俊崖及众房亲协助于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初三日辰时择选于潮阳县棉城镇岭东宫巷重新修建,并于桂月十一日辰时举行晋祠入主仪式。其时,国家刚解放,人民还是生活贫苦,壳恭堂建筑也较简单,致使历后风雨洗劫,人为破坏,外围建筑日渐增加,故使祖祠淹没无存。

. m- N0 T3 Z" @  w% E   适逢盛世,于2008年9月20日,吾房族彦姚达瑞,首倡慷慨捐资,众房亲踊跃响应。为纪念先祖功绩,联谊族亲,倡导本派旅居海内外房亲,择选姚绍公幼年读书书房旧址,也是古埕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联络点旧址,《潮阳县革命地方简史》有记载,兴建祖祠。遂成立建祠理事会,众房亲推举姚达瑞为永远荣誉理事长,姚控鹅为常务副理事长,率众理事,运筹帷幄,不畏艰辛,尽心尽力,克服困难,终大功告成。历期四年,祖祠集潮汕明代古祠堂建筑于一身,石刻,木雕,嵌瓷,栩栩如生,古朴典雅,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右面练水环绕,青山叠屏,左面南山群峰,龙水汇聚,万派纳祥,前面阳埕,临池而处,近水而衔远山。由本里天后圣母明示,新祠取名为【正贤堂】。于2012年农历四月廿一举行了隆重的晋主仪式,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潮汕风】广东电视台【纵横天下游】也到现场做过专题报道。
# C! M. a/ S6 v; ~8 k. W6 E8 A+ t' P   2014年11月12日荣获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4月23日正贤堂于白虎畔兴建大灶,七百年如一日,海内外合族同日食一灶,欢聚一堂,号称【姚氏第一灶】之说。堪称供奉先祖联谊族亲之殿堂,此祈列祖列宗庇佑,厚子孙世代传扬祖德,集纳贤能,鸿志海怀,和族睦亲,自强不息,继往开来,努力进取,后发益雄,增光恒续!
  d) E/ E. g' u& g& @' l' t$ w  宗脉源流
4 `$ {  d' \% ~& |; G$ [0 z  古埕姚氏祖派原为闽莆姚氏天明公第九世孙楶公,宋时携子琳,孙孚至潮阳古埕,楶琳二公暮年归闽,故潮阳姚氏尊孚公为一世祖。潮阳姚氏始祖孚公生子建中。建中公生三子,长鼎,次文规,季洪道。洪道公生二子,长应篮,次应连。应篮公生子津。津公生三子,长贞祥,次祐,季礽。正贤堂为祐公祠,即古埕宗脉六世祖,字克性,号正叟;祖妈淑节陈氏,于1980 年迁塟于华径山(店房小娘)吉穴坐巽向乾兼辰戌分金。七世怀公,字所德,号乐道,祖妈淑德郑氏,大乙黄氏,于1980年同六世祖合葬。八世從考公,字彦育,号燕山,祖妈纯裕林氏,少室李氏,葬于东港大崎兠(今凤岗山)申庚吉向。九世公五位:长源裔,字惟昌,号诚坦;祖妈恭人庄氏,合葬本里官路北,坐壬向丙。次源蔵,字惟仲,号诚素,祖妈慈善郑氏,合葬本里官路北,坐壬向丙。季源郁,字惟文,号诚毅,祖妈金质郑氏,宽和洪氏,葬营前燕山公祖墓右。四源盛,字惟隆,号诚恪,祖妈敦化林氏,少室黄氏,合葬于本里林上,乾巽向。五源勇,字惟刚,号诚立,祖妈正室赵氏,葬于海门山,于 2012 年迁塟于洪洞山水库外。合葬有十三世祖敛寰公,祖妈守勤侯氏。十世绍公,字廷述,号清扬子,祖妈勤贵翁氏,勤懿方氏,合葬于本里, 2004 年由姚绍公裔孙惠来头屯姚炳松夫妇出资由潮阳大宗祠宗亲代理迁至潮阳北关山安葬,同年并授予汕头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十世洁公,字廷高,号质直,祖妈闺秀吴氏,顺淑曾氏,庄懿高氏,合葬于白土山,于 2004 年迁至潮阳北关山,同绍公合一穴。十世绅公,字廷佩,号抱清子,祖妈冰淑人孙氏,合葬白土山,十世祖,东田叟,祖妈内正人周氏。十一世庆美公,字邦治;号葛山,祖妈宜室郑氏,十一世天启公,字邦问,号西泉,葬营前,山甲庚向,祖妈清闲萧氏,葬白土山质直公墓前,续严正林氏,葬大山,坐东向西。十二世希甫公,字齐之,号古逸,祖妈慈静周氏,合葬于本里斗门地。十二世一定公,字鼎,号默轩,葬沙园,南北向,祖妈贞淑林氏,葬营前山东西向。十二世号恭仁,祖妈受清陈氏。十二世号南湖,祖妈少室林氏。于凤南白土围十三世至二十四世先灵祖墓于 2017 年受开发,故凤南书记郑友裕,治安主任阿海,协商配合,开发商黄秋南赔偿我正贤堂先灵八十三位重新安葬于凤南山(土名倒盖鼎)福地,建墓留念,碑文刻:正贤堂先灵八十三位祖墓。暨十三世四位传嗣到今已二十九世,于古埕约人口五千多人。还遍布浦东,潮阳,达濠,惠来(头屯,石佛,华双,象岗),海丰,等海内外,人文鼎盛,族誉馨香。
4 j  L# y! r. N$ i" q+ n    这正是:宗祠焕瑞彩, 先德毓后人。 正贤启新泰, 裔孙永昌隆。 . E0 a) @6 _* S' O0 A+ C

2 l. z9 V5 V  N$ }7 C& k7 A附1:祠堂内左侧石刻【姚氏正叟祖正贤堂祠誌】 . K6 N- Y& ^( k
   舜裔世泽,源远流长,姚氏宗族, 史谱承传,正叟衍庆,福惠绵延,始祖一世,衍派莆田,古埕发祥。一至五世已于各祖祠奉祀。正叟公为始祖分支第六世。传嗣十世祖姚绍公,少年天资聪颖,明天顺六年(公元一四六二年),中举人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公元一四七八年)登二甲进士第七名,史有甲第元魁之称。先授南京户部主事,后授广西布政司参议,历官十六载。期间廉洁勤政,深受拥戴。是为吾族之荣 幸,尤为后辈之楷模。恰逢盛世,国泰 民安,便有本族裔孙姚达瑞以缅怀先祖 之厚德,激履报本之孝行,毅然倡导族 亲新建正叟祠,且率先认捐巨资,其举引发众力参与踊跃。遂于戊子年九月 二十日(公元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择吉兴工【正贤堂】祖祠。其寓意正本清源,浩气蔚然,厚德传承,贤达辈 出。正贤堂于壬辰年二月十六日竣成,分金为巽乾辰戌。东至老巷,西至老巷,北至大池墘,南至上厝,内门楼。(上厝松清祖居,内门楼达利祖居)。总面积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实建面积一千三百七十多平方米,设计完整,配 置俱丰,落落大方,古朴庄严,堪称供奉先祖之殿堂。遂择壬辰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晋主奉祀。此祈列祖列宗庇佑。愿子孙世代传扬祖德,集纳贤能,鸿志海怀,和族睦亲,继往开来,自强不息,奋力进取,建功立业,后发益雄,增光恒续。 & k) {5 e% q; N6 J6 _
          古埕姚氏正叟祠正贤堂理事会 壬辰年四月十五日立
; F( A% W/ n! W0 w( L. i6 N          永远荣誉理事长:达瑞
7 q( k) N- S$ R. t; N          常务副理事长:控鹅 8 N6 P5 y9 `; F2 j
          副理事长:达良,友兴,楚金,振福,湖林,大弟,楚武
% s$ F4 b* B7 I0 X, D# V          理事成员:达利,炳进,炳昭,友宣,振钦,汉贞,汉标,廷波,廷金, 达侨,辉顺,锦弟,文周   ?: ?; ?8 @+ H6 k/ Z( \/ d" N% {
          会计:经智,文强
/ W! H6 L; C) V+ D          出纳:松山 1 A- Y0 Y( q6 {, `5 x
         资料员:汉强,桂发,经邦。 ! C/ `! e* y# l1 O7 S6 [1 O3 J, l
  
. F- C) G* _9 ^7 C# _4 L附 2:【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原文】 * J1 t) |2 q2 L* e; v
    潮阳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古埕联络站 旧址【正贤堂】  汕头市人民政府  2014 年11 月12 日公布,2015 年 4 月 8 日立。
0 R% W$ {0 f6 ~; A5 Y1 {+ L3 A/ U; Q  B    【正贤堂】潮阳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古埕联络站旧址(正贤堂)位于潮南区井都镇古埕居委四中队。始建于明,坐南向北,面宽 32.2 米,进深 28.2 米,占地 9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1300 多平方米,为二进祠堂加拜亭格局。据中共潮阳地方史记载:抗战时期,正贤堂是古埕乡青年乡民开展抗日活动联络站,开展威震潮汕、影响粤东的抗日斗争,成为潮阳青年抗日运动重要平台,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该堂还是明代名臣姚绍少年读书处,为官清廉勤政,受百姓爱戴,《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广东通志》和《潮州府志》均有记载,正贤堂对于研究潮阳抗日斗争和革命旧址及明代名贤有一定价值。保护范围:从文物主体东北方延伸 2米,向西南方延伸2米,向东南方延伸1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以外向西北方延伸20 米,深42.5 米。 $ {8 |* |1 V2 B. z2 x! m
+ n/ c: ?- E- f) D5 U% h( h

7 g' k, r: Q$ ^8 {: {. l( A          祠堂主事人:姚达瑞
( h1 v9 h) {3 c1 |$ |$ ]3 j  c6 U          撰稿人:姚桂发,姚汉强
, R; H$ l( t) }! h# c, I          审核:正贤堂理事会 6 ]$ p3 x3 y% i! I  {. g! Y

! [" |2 K, H9 x8 b0 T! w/ z) Q广州姚钟尧点评上文的下列2段文字:
% P/ n. E/ m  u& ]   ●时至1602年,介于当时在潮阳各姓氏祠堂盛建,我族为彰显姚姓在潮之威望,合全族筹资以绍公名义兴建【司马祠】作为奉祀姚绍公之祠,即今之【姚氏大宗祠】前身旧址,灯笼高挂(甲第元魁),并于潮阳县治大街前立有甲第元魁坊,致我姚氏在潮邑威望大振,扬我族光。历时十年至1612年司马祠晋主,合当时潮阳的姚氏成名绅士一益公操办,取名【一乐堂】。
2 P3 y9 @" w7 p  f   [尧曰:看来正贤堂介绍的撰文者不知或未读懂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的《赠员外祖堂记》,将从茂公祠(司马祠)一乐堂误会为姚绍公祠。应该好好读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卷4 P59~63。]

7 A" H- p1 i  w
9 l+ @( Z0 Z- \: s1 p   ●【正贤堂】前身【壳恭堂】系派内裔孙族彦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时任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倡导,时任古埕乡乡长姚俊崖及众房亲协助于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初三日辰时择选于潮阳县棉城镇岭东宫巷重新修建,并于桂月十一日辰时举行晋祠入主仪式。! @( ?, I8 P) a2 [+ h0 ~6 P
   [尧曰:修缮县城正祖祠慤恭堂的时间搞错了,哪里是什么“民国三十八年(1950年)己丑年润月”,大错特错!为什么正祖祠慤恭堂被叫做“饥荒祠”?1950年是“饥荒年”吗?1950年是解放了,香港督察姚木(姚佑邦),国民(党)政府的潮阳县公安局局长姚辉乙和古埕乡乡长姚俊崖敢在和能在大陆人民政府管辖下的潮阳县城重修正祖祠!?]
0 V/ [8 Z. j# `( ]3 J2 s7 e
+ F7 D+ T& l3 C(5)
  B% y1 j. s4 q& F- F/ U     

6 Q' L# i0 O3 D/ {" a7 o9 }4 a+ M5 D. f)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22:3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4-5-16 13:54 编辑
/ H3 I: L6 Y  v- ]9 u5 T4 m  z8 R6 }1 Y* K1 k( }/ U  k
二、解放前潮阳县城(棉城)有哪几座姚氏祠堂?1 ^* m' z: n; f* m: q& _
      有人说有12座姚氏祠堂广州姚钟尧却只知有下列7座:
1 E) f% n2 i6 Z( `   ①始祖祠保元堂(原址是今文光塔下姚宗侠学校)8 d/ i. P: `8 u- I$ @- t4 y% N) q
   ②六世正叟祠堂号慤恭堂(今不存在)
5 b' E" t4 j' H5 ~0 p   ③七世祖祠埕翁公祠(原址是今文光塔下姚宗侠公园)- U. _$ V9 O' P" p/ j
   ④八世祖赠通判公祠(“西门内际留仓后”,今罗汉松巷,但不存在了。)
" ?5 w- B3 {# ^   ⑤八世祖从茂公祠【或称司马祠】一乐堂(原址是今棉城中山路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 C6 ~& s7 @, l0 i. \! i/ b
   ⑥后池巷姚氏祠堂(新中国50年代曾是潮阳县幼儿园)- [4 f% \1 S( ^. }& ^
   ⑦桃园乡内姚氏祠堂(曾是民国时期姚亚民先生任校长的潮阳县小学)。
如果算上当年的城郊,则还有3座:
   ⑧城南凤岗乡姚氏祠堂(今又另建了1新祠堂)
   ⑨⑩城南小南塘乡,2座姚氏己房祠,都曾用作学校:新三房祠光合堂是分校,新二房祠是总校。【今时小南姚氏宗祠长兴堂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
族谱记载了上列祠堂①②③④⑤,其中只有祠堂①③⑤有长文祠堂记:
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卷4开头P26~31,罗列了当时潮阳在城所有姚氏祠堂,包括赠员外祖堂⑤(从茂公祠一乐堂,同祀父子兄弟四宗的祠堂),没有记载姚绍公祠:
' L/ w) W1 j1 z& Y4 X
P26,塔下始祖祠①保元堂图。

3 h8 {8 }0 B$ |6 K" X+ M2 i  P27,塔下始祖祠图的说明:
右祠在塔下 西边正寝祀始祖宣教公二世祖致政公 左室祀孟仲二房公 右夹室祀季房公。尧曰:二世祖致政公三世孟仲季三孟房祖知县公姚鼎(字宪民,号宗公),仲房祖閤们公(讳文规),季祖云心公(讳洪道,字宪安,号云心)都入祀始祖祠不存在抗元英雄公姚鼎公入祀司马祠一乐堂。    季房正叟公祠②在东门外岭东巷

- Q6 [2 U+ r" d. A4 o
  P30,赠员外祖堂一乐堂⑤图
" B: ^3 G7 J# L, a9 T# X' j
  P31,赠员外祖堂一乐堂图说明 右祠在东门内城隍庙,左祀员外祖并祀列子四房公。, R, V( v( j3 r. b$ c# |

+ P- x' W4 |4 O( ~- O) R, K
(2)
: A, G% X+ ?9 |8 z2 E% O  R/ h/ s' \

9 @0 Z3 G5 o6 {* R8 N# S6 O2 {  K: d; B6 V: C
三、《赠员外祖堂记》
$ X. t8 j, x' l- o8 i- N   潮阳姚氏族谱卷4 P59~63(5谱页),《赠员外祖堂记》。
+ L  `5 X3 [' {1 J   赠员外祖堂是祀从茂公及其四房儿子的一乐堂也。从茂公子姚璦是南京兵部郎中,以子贵得赠员外。兵部官员别称“司马”而祠亦被称“司马祠”。
2 F  I! R% m9 v/ [8 i! c* x' e
# x2 k5 L# Z, L' ]/ ~
; Q0 G, P: C/ n- z; b7 @- C( L

) |( a/ @  H0 l" h5 o8 ~+ \; o: g+ }$ ~2 P

$ k' r9 ]! z+ Q% x8 Y 2 ^8 T% T/ k8 r! {* t
, {1 w  H. M; D  D

" y( A' J3 B; E1 I1 q
. |4 U6 x9 h0 T  h4 |; `4 X+ o6 t. Y- m2 M8 m
9 l; L9 ]) Q! i$ J5 W3 w3 e

8 b. f7 A0 V. u! K2 I0 x$ ?$ z
1 O3 Y+ S$ T  ?2 ^* I2 m4 R

$ M! C, A. J0 z' i# L4 o, ]
: }# x) k; _' s. F: B* ^: K# X) b' R& d

% r! W' Y* F% R3 @; I
广州姚钟尧录出编辑注释《赠員外祖堂记》,2024-01-11
員外祖堂记
(见:明萬歴年版《潮陽姚氏族谱》卷4 P59~63
  聞诸孝莫大於顕祖榮宗,尤莫大於建祠宇增祭業,令前後永永攸赖焉。故蕴孝思而無所用者虚生也,食租衣税席其餘荫而不知所以报者忘本也。
  自始祖暨列宗已各有祠宇矣,獨我赠員外祖可少缓乎?先年祠於古埕,今其遗址尚在。追惟嘉靖中葉倭寇蕩我梓里。延我祠宇子孫载主入縣。逓奉於辦祭者之家,知禮者僅端一榻,貧而罔识者混襍殊像,廟貌不脩,心實痛之。萬歴年间,诸前辈以子孫盡鼎食縣内、無復返还故郷之思,議就辦祭者俭其餼牽,啬其享馔,抽其羡餘,公糶公聚,亦既積有数百金矣。初卜於西门城隅,繼卜於縣西巷囗,屡卜而屡弗就。虽云艱於籌画,而實龜筮共违,别有司以俟我者也。
  萬歴)三十年公元1602一益,獨義激心先,以纷纷舍终底绩,首决土之谋。盖東方獨□气,於时为春,於象为文明相,视脉络乃从鳯凰山北迤而来,先为縣治,次为学宫,绵延至此开曠而陽,河水東过,而南朝城隍廟,与鐘鼓楼对峙若龍虎然,诚百世不拔之基也。詢謀僉同,一ト習吉。迺蠲六百金竟就鄉賢林先生家而求可焉。夫先生有地弗用,天實留意之矣;且幅員四畝可從容綦布者也,姑待二三年始得革故而經营之。第中多卑洳,須費百金覆而後平。幸遘海輪,王公募民濬河迺謀之派下晋璞成學編督。水流坑口於祠地較近,设法板水去鹹積淡,取其潔壤相繼轉輸,不日而卑者隆隆然高。遂諏日攻位,揣高低度厚薄定寝堂於地之中。遠鸠巨木連筏而來時,百堵具興,工師骈集,支消繁劇。置公簿两扇,此支而彼收,明眎眾耳目之,不盡經一人手。即竹頭木屑什器徒庸,莫不勾查而登記之,稱無脱漏,并無雜沓,無乾沒,并無濫觴。日輪二人,辰督而暮返,罔不踴躍恭事。計費千餘金,積六七年,始焕然一新。最後為寝堂三間,中為拜堂三間,前為石三山門,門外釣金青石獅二焉。縁職分以成象,匪敢僭。
萬歴)四十年公元1612入祠,中龕奉我員外祖,左右二龕納四宗焉。父子同堂,兄弟并躋,即起九泉而有知,不啻怡怡如矣,故扁之曰一樂堂,政象其生存也。
夫為祖宗建祠宇,至懿事也。從既廢而復興,亦我後人责也。况費出公帑,不及子孫錙銖胡為。夾籌者,僅僅数家,僅僅二十餘人。更不識當買創時敢倡為罷棄者何心;業已宅中時,敢倡移偏□者何心。即今祠宇已成,復力主重聚八年以附益之。苟不詳為之記,則日後之瞻廟貌者不知祠宇之所由建,□厚利者不知祭田之所由增,且始終舉大事者一益之功為多,同時夾輔如存仁、存苞,今皆不復見矣。衆慮時久事煙,乃共立石碑記云。
尧曰:
  八世祖讳從茂,字允腾,號蘭畹。有四子:姚瑁,姚璦,姚琯,姚玺。姚璦公官奉直大夫南京兵部職方清吏司員外郎,從茂公因子姚璦贵,也得赠奉直大夫南京兵部職方清吏司員外郎,被称为員外祖(见《潮陽姚氏族谱》卷四 P18~20 诰敕)。
  明代一益等诸公所建赠員外祖堂一樂堂,祀从茂公,也祀姚瑁、姚璦、姚琯、姚玺等四兄弟。故曰:父子同堂,兄弟并躋,一樂也!
当年修谱建祠積极分子是:十二世一益和一兊,十三世存仁、存苞,都是茂公的玄孫,是茂公裔孫:
从茂→琯→明聪→繼睦→一益、一兊
从茂→璦→明体→繼業→延派→存仁
从茂→璦→明体→繼元→一介→存苞
十二世一益和一兊公,十三世存仁和存苞公,四公都是野叟祖派下从茂公裔孫,不是正叟祖派(昔日棉城岭東宫附近慤恭堂,今时古埕正贤堂。),与九世姚源裔和十世姚绍公父子是族亲,是旁系关系。
潮陽縣城明代“赠員外祖堂”,就是八世从茂公祠(司马祠)一樂堂,不祀十世祖姚绍(广西参议)公;不祀九世祖姚琛(顺天府治中)公;不祀三世祖知县公姚鼎(抗元英雄)。
; W9 i5 C: q! ~

7 ~9 t  Z$ K) H) ^9 H: _4 |9 y(3)7 p/ U$ \+ R0 F

, n! C! G* R" R& T( B2 `* ^

" L+ J) h. A3 W* O
+ a' a) Y& y1 [* _  I' d  x
1 U1 j* w# P) Y4 c+ B5 n
' e  q4 ^. r3 \
7 K, t0 n9 J2 o4 l/ h* f4 X' ~3 o

1 j" r1 Y$ g1 E, [7 R5 e8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22:3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4-5-17 23:50 编辑 6 b3 A: `6 ~& |2 q% ?7 L" M
pszyyao 发表于 2024-5-14 22:32
) u2 U: U& r) w2 F2 i7 D9 Q二、解放前潮阳县城(棉城)有哪几座姚氏祠堂?
+ I* A0 v. r+ G& W+ g8 }- _      有人说有12座姚氏祠堂而广州姚钟尧却只知有下列7座 ...

" T  \3 {, h( d6 v: X: Z5 s   图1、文光塔,千年古县潮阳县城的地标,国家级文保单位。始祖祠保元堂(原址是今文光塔下姚宗侠学校) 七世祖祠埕翁公祠(原址是今文光塔下姚宗侠公园)就在文光塔下,而八世祖从茂公祠【或称司马祠】一乐堂(原址是今棉城中山路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距离文光塔不远。; l( c- u( ^- {

. F6 n$ o* D% b* c% |- m
2 u! I6 }# c' R- `+ E, \" ]8 D6 j

1 I& f$ v( S- S6 I0 [8 ]/ y) C1 n3 X+ o# m( Z$ S7 }
' b/ w- q% Z. @- B

5 W; Q4 Q0 k; i; S
5 H, y2 X7 s1 ^. v0 o( J" l

. k! c& d+ _. m  T. ? 图 2 、今时的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本是明代的“赠员外祖堂”【八世祖从茂公祠或“司马祠”一乐堂】& u2 c  ?$ r+ M9 A; B
1 N  Y: t: e* I$ h6 P: O! s& D

" j" D- h  h, l6 N
" Y: q& `& v9 S
$ W& D9 [: h' I/ \' A( l
; w+ W2 w# J; k! f, o2 U
  图3文光塔下姚宗俠学校,原潮阳姚氏始祖祠保元堂旧址。今学校楼顶层设置了姚氏世保堂,神龛中供奉潮阳姚氏前5世诸公神主牌。
) D4 J' r# U/ b% q! `2 U' \
0 V+ c1 R0 A# Y: S7 L0 c- U" |
7 W' N7 R+ Y- B+ D
( Y3 `# G* R. B( [3 j! Q& R, T
# ^. B6 M0 o9 X) \) `

5 M6 P) T* e. ]! B  H7 S2 a   图4、文光塔下姚宗俠学校楼顶层设置了姚氏世保堂,神龛中供奉潮阳姚氏前5世诸公神主牌。# S- ?! ?' f; c
; O9 \6 z6 t( B# c. @
, ]( R6 e! S) T, c/ [
% E  h- U; a8 D, u5 c: |
( _5 C( E) T* w
2 Z3 B2 P: U; `- J: Q2 X
    图5、文光塔下中华路姚宗俠公园,是潮阳姚氏七世祖埕翁公祠旧址。对面一路之隔是姚宗俠学校) X; M) p9 v8 B1 s

( B. b. ]' C* J9 W; g) n/ W( L( d- q
4 Q$ ?" y: M; i. {# q/ X, \1 I  Z5 H

1 b& S2 L. L" q0 s+ c5 b& ^4 g2 n

% c; Q+ g" q  F! e7 I   图6文光塔下中华路姚宗俠公园内东侧建了七世祖(埕翁公)纪念亭。
" H; r3 D7 c: n0 d$ _# b3 X
6 j, g: H$ @4 k; g( x, b6 l
- [, y* \0 Z& [7 }% v

  @  U4 G7 ~( K  I5 K/ e- f, w" w8 ~8 X7 q4 D6 C% M7 k, x
% i4 m+ b! \' p0 Q

! i7 C1 Y& c$ l, W7 Q1 g解放前潮阳县城的姚氏祠堂,明万历年版潮阳姚书族谱卷四有记载:
/ L  |/ F  f6 g8 m+ l1 E
       ①始祖祠保元堂(原址是今文光塔下姚宗侠学校)
. O( m* d) \3 \; {! y, ?
       ②六世正叟祠堂号慤恭堂(今不存在)0 K! o$ a$ A, C9 p. @  h# [' p
       ③七世祖祠埕翁公祠(原址是今文光塔下姚宗侠公园)  ~! f8 d  j; U5 q% S
       ④八世祖赠通判公祠(“西门内际留仓后”,今罗汉松巷,但不存在了。)" k2 Z' r$ ^$ L. \) A' d
       ⑤八世祖从茂公祠【或称司马祠】一乐堂(原址是今棉城中山路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

& y) ?& c, K3 |7 g2 p( |! O
; W0 G" B; z# v9 [

% {  x" X0 p9 n3 g/ T2 I) ]) J! _: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7:29:3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5-14 22:32
3 r; @+ L7 b8 J5 Q二、解放前潮阳县城(棉城)有哪几座姚氏祠堂?
0 v# ?; d% C: h) B+ V      有人说有12座姚氏祠堂而广州姚钟尧却只知有下列7座 ...
& S% |" a/ J6 ?6 i& W3 t
% o: f) G& T4 T! P# b

) \. L7 E! A. P- I* s  U6 }* L
. _8 S: B% N2 s9 t
9 Z. d6 q+ ?( f$ {1 R; o2 V
+ l1 z6 A0 Q" S
   潮阳棉城城隍前,今时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本是明代的赠员外祖堂(八世祖从茂公祠或司马祠)一乐堂。' s8 {0 U& O$ d" f1 ?
   因文光塔下原始祖祠保元堂变成姚宗侠学校,只好将司马祠改名改堂号改变成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也是世姚会驻地)。: b' m: A' j" ^
) d+ \5 [& C1 }
2 T) l/ ~- |0 G! Q' u& k

) A! [' z6 {2 `3 h; l6 x7 c0 ]% A: }8 a% t

1 [" s. T7 y0 g    改革开放后,古埕村的从茂公派孙,自筹资金,在古埕村重新建了从茂公祠一乐堂,公元2023年癸卯岁九月初一落成暨晋主庆典了。# f8 J' O- U5 S

  _8 K/ z8 O: S4 I4 Z4 G; S" k9 H: x7 l; J% N- g1 @

2 k0 _5 ~" B9 M" j  ?1 o* A;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21:4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4-5-18 08:19 编辑   x" m# E" z3 S& `9 f. R% s% C0 g0 z
7 _! q# {5 M' R0 w6 W
# z. y3 N; C+ n8 m, v
六、古埕村从茂公祠一乐堂

$ v; t' t1 C* W: t$ K$ \   潮阳县城的“赠员外祖堂”历经沧桑,变成今时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而古埕村(今属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的从茂公裔孙 姚钦德等宗亲自筹资金,于2017年在古埕村动工重建从茂公祠一乐堂,2021年竣工,癸卯岁九月初一(公元2023年10月15日)举行落成暨晋主庆典。! Y  q; T1 s7 S% Z3 }; \, t$ U
   广州姚钟尧编写了《潮阳姚氏八世祖从茂公祠堂记》,作为入了路明《中国姚氏祠堂续集》P027~029 的古埕村从茂公祠一乐堂的介绍,见: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2869&fromuid=171653 \/ u- [; J7 g4 P+ g

/ ]  S- B4 F! Q: j9 B( f6 G- {5 p

  j9 f( c% s" m3 q: F+ v1 |' i2 H3 L  G: S6 }' f" n/ Q( i
(6-全文完)
) n& T% U: G! P+ H
6 B! o! j7 R7 |7 P/ n& q& I
# e% C: D2 Q" t4 ^! Y   
* @  I3 _: Z. n6 j: w& }9 n1 R
: a9 ~, u. E* e1 D/ z6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7:33:1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5-14 23:08
3 E! T+ L9 k3 |# x四、六世正叟祠慤恭堂
( J, l1 A$ l4 ]+ u. j7 R        六世正叟祠堂号慤恭堂②,在明万历年版《潮阳姚氏族谱》卷四 P27,有一句话 ...

" ~! E1 M3 o- c' G! h! C9 M0 l; ?3 s, u: u3 M' R5 a6 [

& f# G6 E% q! y' O- O
9 I5 @! M$ j8 q# W

3 r, T; o3 [7 S3 ~/ v$ o& M- ^3 ?
* J% P, N# N) K; m( ?
    潮阳县城(棉城),岭东宫附近砻臂巷的六世祖正叟公祠慤恭堂不存在了。改革开放后,在古埕村新建了六世正祖祠正贤堂。
/ z6 v) n: d5 O( q' Q8 i8 I6 m1 K- s
9 ?& v$ `' A5 \# Q% k* G
! M2 L' I3 ?& n1 o; K! `$ c/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8:13:14 | 只看该作者
3 H# k4 H9 H( A( a. p- S0 S

9 B8 U: l3 [# S, K

# a3 h! l8 l% x  k1 X    潮阳县城城隍前明代的赠员外祖堂(八世祖从茂公祠或司马祠)一乐堂,改名改堂号变成今时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改革开放后,古埕村的从茂公派孙自筹资金,在古埕村新建了八世祖从茂公祠一乐堂。公元2023年10月15日(癸卯岁九月初一)落成暨晋主庆典了。0 u# q% d7 M: a2 S4 y7 M
0 X; z2 \; w6 S" D6 M

& X* l! H1 v5 S$ m7 {6 K
( e& ]' C  _* i  j' _: G" ]' W
' C1 N2 f. G1 d  D: G9 \: S
1 B# G$ C' a1 Q# E% v
3 Y' H+ U7 o, ~% X5 h, r1 F' |$ Y- o3 J2 ]3 y
1 s; ^! F2 N2 _( }  W' Z  J

9 S% t! c/ i2 E# B& Y2 n% _% \  F! _/ l, P+ r

4 w$ @$ s) s' W. e2 { , }; n4 l, i% B' y
# J4 w2 {& v7 U9 m, B4 s7 x9 X) J
- S4 I/ k+ k' b4 E6 s' z# g4 R
8 q- X9 y. h; U( p' n

! e1 W; R$ t0 z0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8:38:2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5-16 21:46/ P( ~9 V& G+ l, I4 O
六、古埕村从茂公祠一乐堂( b, h' t! _3 m# [( J8 K. b+ y
   潮阳县城的“赠员外祖堂”历经沧桑,变成今时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而古 ...

  N5 ]+ y! {5 X4 \1 f5 f: {2 c( a
) ?  x8 N1 O* u; s
: _  J3 G" c0 w/ m6 {) Q
   YC粤Y046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古埕村从茂公祠一乐堂
    见:祠堂续集P027~029,撰稿人广州姚钟尧、古埕姚德鹏,联系人姚钦德
   潮阳棉城中山中路原八世祖从茂公祠(也称司马祠)一乐堂改为潮阳姚氏大宗祠保元堂(世姚会驻地),故异地重新建古埕村从茂公祠一乐堂

' I! ^9 u, q$ _" D! B
) p8 W4 j# _' R5 W0 ]7 z
  X( j( n' }2 p1 ]: U9 ?) u) U3 M4 z- p$ \( L

4 x" C' n: Z0 ?8 S0 y) f1 a5 a9 x& C% B+ W6 a

5 O0 g! Z7 n4 |/ A
$ S2 S" b2 @; s+ @* V! E, { 5 w6 B9 A0 s$ G' D( M0 T$ ]
+ y5 P" ~* ^5 g2 }% _7 }" {
$ y1 v$ P/ x' l" P3 r8 Z
- o+ g7 X7 _6 r3 f- `( ]5 g

( `- @: h0 s+ z7 T# I: Q3 S- W$ N4 e7 Z9 `& \  w* q' q.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0 1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