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姚钟尧发现了湖南宁远县湾井镇姚家村姚氏更多情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昨天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广州姚钟尧今晚(2025-07-05)无意间发现了湖南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姚家村姚氏更多资料()

       湖南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姚家村,距县城20公里,距千年古村下灌7公里,位于山脚下,山环水绕,风景如画,与蓝山县接壤。千年古村下灌至姚家村有十余里,沿途形如峡谷,道路沿河而上,一路上风景如画,两边是延绵的山脉,相距约三四千米,一直向前方延伸,山不高,大多是三四百米,均郁郁葱葱,河岸上也均是水桶粗的大树,密密麻麻,望不到头,让人产生一种置身森林的幻觉。这段路,因长约十里,并且绿水青山相伴而行,当地人称为“十里画廊”。而姚家村,就位于十里画廊的源头。
       姚家村始祖姚荣原居蓝山县,在康熙年间屡屡取道姚家村前往九疑山祭祀舜帝,因姚家村位于山脚下,紧邻东江,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这里踞舜帝陵较近,祭祀舜帝方便,遂迁居姚家村。经过三百余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五六百人的小村落。
       姚荣一族定居姚家村后,宁远官方却一直未将姚氏一族编入黄册,姚氏族人始终无法参加科考获取功名。光绪年间,官方建宁远文庙书院,因资金缺乏,官方遂召集姚氏长者,商议捐资入籍事宜,姚家村村民纷纷响应,踊跃捐资。应捐后,光绪二十二年,姚家姚氏合族入籍。姚家村宗祠重华堂内至今留存一方清代光绪二十二年所立的“合族入邑民籍”石碑,记载合族入籍一事。



光绪二十二年所立的合族入籍碑-姚楚阳摄,照片复印到此显示不出来


       虽然姚家村是一个小山村,但村落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村落的形状,村落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姚家村的宗祠名重华堂,重华堂周边分布着许多旧民居,以青砖房居多,也有部分土砖房。



(姚家村的宗祠重华堂照片,复印到此显示不出来)


      姚家村姚氏家规朗朗上口:“祖宗当敬,父母当顺。族亲当和,职业当勤。伦理当正,交游当择。词讼当慎,贤才当重。”完美地体现了舜帝道德文化思想。姚氏族人恪守家规,三百余年来,姚家村始终清静,祥和,令人称羡。



(姚家村家规照片,复印到此显示不出来)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永州市非遗工作者在湾井镇姚家村发现一座道光年间的惜字炉。惜字炉,又名化字炉,因其形似塔,故名惜字塔炉。惜字炉为尊崇仓颉,敬惜字纸而建。



(姚家村惜字炉照片,复印到此显示不出来)


     姚家村村民重贤才,重教育,姚家村村口至今还遗存一座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建造的惜字炉,惜字炉材质为青石,刻有图案和文字,傲立村口,历经了150余年的风霜雪雨,留下了岁月的沧桑,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发奋苦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普及义务教育,姚家村的学子读书更为刻苦,恢复高考后,这个五六百人的小山村先后有四十余人考上大学,其中不乏清华大学等名校。这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学子,在各个行业工作,经常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成了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文作者姜国平,作者单位宁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片作者姚楚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13 | 只看该作者


YC湘029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姚家村姚氏宗祠重华堂——始迁祖选金公,清初由宜章迁来(宁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姚楚阳提供)

     这个 姚家村姚氏宗祠重华堂未入姚廷明的两祠堂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6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