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青县忠义堂姚氏家族人文考(姚曾驰 谨按先人所传)
3 g7 U) c, x4 Q9 S$ X6 E
始祖讳敏,原籍江南太仓州嘉定县。青县姚氏宗祠大门的楹联,横联“娄江世家”,证明始祖原籍村庄应在娄江附近。官庄子十八世祖纲公传授其子十九世曾驰说:“咱老家是嘉定姚家村”。曾驰经查阅地图在娄江附近确实有姚家村,但该村现已划归太仓市管辖。曾驰把此情况告诉部分族人。2022年9月17日,十九世金山、二十世东兴、二十一世利新,祖孙三人,前往嘉定太仓寻根问祖,大兴庄姚增明同行。经考察发现,姚家村已拆迁,姚氏人家均搬迁到文渊社区,村庄遗址尚未建设,考察人员带回来了遗址的乡土和娄江水。见到了部分姚氏族人,遗憾该村姚氏族谱失传。 青县忠义堂姚氏寻祖追远之事有待进一步考究。 1. 始祖迁徙与入籍 始祖在明朝弘治初年授泊镇别驾之职,因寄于渤海,后迁于范桥(即今之兴济)置安堵寨田产。至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入籍青县安化里十甲。因嘉定远祖失考,兹以敏公为青县姚氏开基之祖。其后裔世居青县,至今已五百余年,繁衍至今已达二十五世,人口约万人之众,亦为青邑之望族。自始祖至二世分为二门:长门三世两支;次门四世四支。自八世繁衍延居京津燕赵各地。 2. 始祖官职佐证 经查:“别驾从事史,官名,亦称别驾从事,简称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宋代各州的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始祖为河间府通判之职。此石碑于1960年后已毁无可考也。 又,据我姚氏宗祠中有五对官衔灯,首对为始祖官衔,河间府分府,此官衔灯已毁。以上均说明始祖任职河间分府泊头。 3. 祖茔概况 始祖葬于青县城北王家庄村西,癸山丁向。始祖及其后二至八世祖多葬于始祖茔园,葬法为盘龙葬,诸祖坟皆凭坟前石碑辨认。自九世祖分门立祖分茔,但有少数支脉仍附葬于祖茔。始祖茔园原占地约120亩,现不足26亩。 4. 姚氏宗祠概况 本族姚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座落在青县中街,坐东朝西,东隔一户族人家就是运河西岸,门前是中街。有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均为砖木结构,起脊盖瓦,飞檐。西房中间房为大门三步台阶,大门上方高悬“姚氏宗祠”四个大字。东房为供奉祭祀厅,中间房为门口,门口是小抱厦前边两根立柱挂有“礼尚宾贤娄江世泽提姓氏”“明旌忠义燕水家声扬芳徽”,两扇门分刻“宗祧罔替”“祖德常馨”,门楣有“娄江世家”四个大字,三步台阶。占地三分二厘。 建成后曾几次修缮保存完好,族人在此祭祀先祖,也在此商议族事。解放后被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办公用房,大约1964年公安派出所占用。后经族人十八世文宣公等族人交涉,政府给予赔偿,族人用此款捐赠助教。惜哉!此房已拆除,今已无存。 据十八世用立公回忆、十九世孙曾驰所记: - 祠堂正厅迎门壁上高悬匾额“忠义堂”。 - 祠内供奉始祖敏公,二世昂、福二公及奉旨配享诸公之灵位。 - 祠内存有官衔灯五对:始祖官衔“河间府分府”一对,八世祖官衔“陕西临洮府知府”一对,“累世科第”一对,“三世乡贤”一对,“五世忠义”一对。 - 祠堂大门楹联: 礼尚宾贤娄江世泽提姓氏, 明旌忠义燕水家声扬芳徽。 横联:娄江世家 - 另一幅联:宗祧罔替,祖德常馨。 5. 忠义乡贤记载(据康熙、雍正、嘉庆《青县志》) 查康熙十二年《青县志》,对明朝忠义乡贤有记载,清雍正十一年又颁旨确认,故嘉庆八年《青县志》及以后县志均有记。雍正十一年奉旨入祀忠义祠。康熙后历次修《青县志》对我姚氏族人多有记载,其中()内字为吾所注。 明旌三世乡贤、五世忠义人物 - 姚庆,字君锡(四世)。以岁贡授山西阳曲县训导。该县评其“素以为清风霄汉,宜为百世之师,尸祝明礼,允称一乡之善”,祀之乡贤。雍正十一年奉旨入祀忠义祠。子泳、孙同伦从祀。 - 姚泳(五世),廪膳生。富而好义,万历年间岁欠,捐粟千石赈济流民,全活甚众;又山东奇荒,流民载道,煮粥救济,三阅月活流民万余;捐学田地十顷,以瞻贫士,立有碑记。雍正十一年奉旨入祀忠义祠。 - 姚同伦(六世),泳次子,光禄寺署丞。性慷慨施舍,济众毫不吝啬:冬施棉衣数百件,夏施锄数百握,贫民德之。乡饮大宾二次。雍正十一年奉旨入祀忠义祠。 - 姚廷栋,字国柱(七世),任鸿胪寺序班。公入寺即以丰采殊众,为礼署玉笋注视经筵,每当视朝夙兴栉沐、肃衣冠先入以为常。大鸿胪杨公京察考语云:“奉职贤劳,禔躬谨饬,宜登上考。”时魏珰擅权,公叹曰:“时事若此,恋恋鸡肋何用”,遂拂袖归。公见几之哲、立朝之品如此;又慷慨磊落,戚党待以举火者无筭。值岁祲,庄佃疫死者十数,公悉棺给之;居恒有聘不能娶、婚不能嫁者,视公若外府焉。因子思虞登科,焚债券约千金。疾恶若浼,至奖藉后进者,则不遗余力,如李世显、安宅心、戴凤翀、诸茂才等皆赖公馆谷得以卒业。乡序真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雍正十一年奉旨入祀忠义祠。 - 姚思虞,字元逊(八世),以举人授兰阳知县。值流寇屡犯,曾炮毙渠魁,孤城保全;邻封有大狱,上台每批行讯,咸服明决,且谳语精确,檄令各州县为式。抚军李公以公博学能文,委修两河文献,寻升临洮府同知。清顺治元年征召入京,托疾不赴。雍正十一年奉旨入祀忠义祠。 6. 仕宦文学记载(据《青县志》《畿辅通志》) - 姚铉,字山泉(四世),以举人任盐城县知县。天性仁慈,用刑杖时,掩目不忍视,遂致仕归。 - 姚池(五世),明万历岁贡生,授大明府训导。器宇端凝,师范肃然。 - 姚廷赞,字念襄(七世),清顺治丙戌科明通进士。公生而颖异,十二岁登科。隐居不仕,以博综群书为娱,一邑咸称纯良,载县志。 - 姚廷佐,字公良(七世),以乙酉科副榜考中通判,改授河南布政司经历,署陈州、原武、宜阳、确山、息县篆。履著清慎之誉,宜阳士民以“豁除河地杂徭”立石颂德。升云南腾越州知州。值吴逆之变,公以大义激腾越营副将周元、守备苏辅臣等十七人,同原任天津卫总兵田进学举义,扫除田兵败,被擒,举家锁解永昌监禁,几至不测。吴逆平,乃脱于难。公载康熙志,并载《畿辅通志》先哲传,列忠义门。 - 姚命禹,字劬生(七世),清顺治乙酉科拔贡生。考中通判,改授山东盐运司经历,署历城、乐安、莘三县篆。兴利除害,果于任事,所在着有异绩。升广东饶平县知县,即致仕归,恬退可风。 - 姚应虞(八世),岁贡生。公生平以乐善矢志、著作畅怀。黄公筑张文桥堤碑、王公改正浅夫碑文,皆出公手。着有《云窗诗稿》。景焘、景骥、景默(犹子行)俱有文名。 - 姚景图(九世),明崇祯癸酉科举人。慷慨尚义,参与组织仗义社捍卫乡闾。因县志记载文太长,本文故略,详见载县志和《畿辅通志》。 - 姚溥(十世),拔贡生。学问宏博,人品端方。公在邑主社学三十年,及门之士沐熏陶以成名入泮者七十余人。 - 姚谧,字潜斋(十世),乾隆五十五年恩贡生。优游林泉,不求仕进,设馆受徒,诱掖后进,故门下极盛。每逢讲授,词源倒注、滔滔靡穷,即命生徒以所讲授者录集书之眉端,其门人因推崇师说汇而成册,名之曰《四书批讲》。今邑人士犹仰慕不置焉。 - 姚譓(十一世),副榜贡生。公淹贯经史,不屑屑以时艺显,而董醇、贾茂能兼其长。生平制行无所苟,孝事继母、友于兄弟,终其身婉曲将顺,以全母之慈,其天性然也。一时从游甚众,皆有以自立;有渭阳氏,以受业成名进士,于其殁也,哭之以师生礼,可想见矣。 - 姚名儒(十一世),公质敏勤学,十岁能文章,十四岁补弟子员,试辄冠军,肄业于保定莲池书院。当道深器之,旋以疾归卒,惜不永其年。 孙鲲化特为公撰小传如下: 姚名儒,直隶青县人。质敏勤学,十岁经传毕诵,秦汉以下古文辞皆能通晓大义。放笔为文,疏朗有奇气。学使者来,大器之,欲厚养其才,补博士弟子员,年十四岁矣。后试辄冠军,食廪饩。宫保方制府振兴文教,创立莲华书院,举畿辅文行兼优之士,甄拔而裁成之,名儒与焉。既一载遘疾旋里,少痊,檄速者三四,儒父顾爱怜之不释,儒体亲心婉辞假居,其孝思可慕也。丁丑予授书于青署,青令江君,以名翰林出宰,剧治凡邑子弟之可范冶者,旬课月试,乐于奖掖,尤爱名儒,属予详画,与谈如对老成人,扩其材质,因已学以勤乎其未学,盖进道之器也,岂仅功名士哉。天顾不永其龄,踰弱冠而忽夺之去,为叹美材之不易得,既得而始终之又难也。闻儒亡之日,与父居于外,篝灯跌坐,尚执史编凝视气绝,帙犹在手。其勤学生死不渝,如此不徒,惜其质也。予曷忍没儒之志行,为述其略以表之。姚生卒于乾隆二十四年,时年二十有二。 - 姚可魁,字擢英(十三世),邑之中街人。有兄二:长可对,次可大,公其季也。勤学问至老不辍,卒以副贡终(清嘉庆癸酉科副榜)。少袭先世遗业,兄弟怡怡自乐。家道渐中落,以县南塔寺庄有地不百亩,将以乡居谋衣食,兄弟不忍终离,约以五日回家欢聚,至期晨饭毕,伯仲相将出街望,及公至,兄弟携手言笑归舍;遇事爽期,两兄必俟至日暮,十数年常如斯。南街陈公合亭异之,尝语人曰:“若此者可谓真兄弟矣。”子致,字结密,县学生。两伯俱无嗣,致为三人所子。家计甚寒素,养亲教子、南亩东葘皆一身任之。为人方正,不苟笑言,惟遇亲朋事侃侃而谈,不阿人是非。继母刘氏性严厉,遇之恒过礼敬承,无违人,无间言。 - 姚观民,字保庶。兄弟四人,惟观民业儒入庠,后即以课读攻举业。光绪乙未就馆于邻村,以父老多病心恒忧之,每于生徒课期命题毕,即徒步归问病侍药,至晚回馆。其父久不愈,而观民之病转剧,年终解馆家居。忽一日咯血数升、汗如洗,几殆,是皆忧其亲之所致也。其于兄弟之间友爱尤笃,和睦推让终身无间,所谓“惟孝友于兄弟,诏厥子孙”,姚氏有焉。(撮录姚观峰撰《姚氏三世孝友家传》) - 姚茂坤,字仁溥(十四世),仪表轩昂,不苟言笑,见之者起敬畏心,然实平易近人。领同治癸酉乡荐,授定兴县教谕。雪窗萤火,授课修文不异寒畯;既告归,设馆献邑,门下蔚起,屡擢高第。生平所为诗文极富,然帖括时艺不甚爱。惜晚年游心易理,欲有发明,未几而卒。 - 姚观峒,字同山(十五世),清咸丰乙卯科举人。幼聪颖,读书永安书院,院长南皮刘镌山先生极赏其才。后以举人大挑知县,历任山东莒州知州、高苑、朝城等州县,果断有能名,烦剧事上官每委任之。朝城地居曹北,民风强悍,匪首李三元啸聚党徒为害济西,邻邑悬赏捕缉莫能得,卒以是罢去。观峒甫莅任,侦知其迹获之,其党羽聚集数千尾追谋劫。观峒急讯状斩决,始报抚按,匪气夺散去,于是邻邑稍安。后以忤旨上峰归,优游林泉,以诗酒自娱。着有《红榴翠竹轩诗集》。 - 姚观峰,字莲舫(十五世),恩贡生。公学养纯深,莫窥涯际,蓄道能文,士林咸仰,得其门者熏陶渐染俱为佳士,奖掖寒畯尤殷。家庭和让,子孙蔼然,宗族乡党莫不钦敬。年八十有九,五世同堂,蔚为一朝人瑞。着有《忠恕堂诗文集》。 - 姚毓兰,字晓江(十六世),廪贡生,道光己酉科挑取誊录。公天资聪颖,少负文名,有声黉序。性刚毅,律身綦严,不随俗阿世,遇义举事毅然任之,艰巨坦如。任肃宁县学教谕,教诸生以伦常为本,先实学而后科名,士风丕变。以礼去官,不复问世,优游终老林下,吟咏自娱,着有《澹雅斋遗稿》。 7. 族谱修撰情况 吾姚氏入籍青县已五百余年,期间吾族先人多次修谱,均为手抄本未及刊印,惜哉!现均已失传。 1. 乾隆末年,十三世可魁公和十四世纶公、秉钧公按前人手抄本编修,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阳月镌印,共五本。此乃我姚氏入籍青县的第一部族谱。 2.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癸亥),十五世维锦公、十五世曰焜公、十六世酝芝公等续修,于民国十三年春月镌印,计十六卷。 3. 欣逢盛世,国修史、方修志之际,吾族有十八世文宣公向全族倡议续谱,一呼群起,捐款出力踊跃。由文宣公掌管修谱全面工作,十六世孙汝楫,十七世孙中琈、炳潭、熙墀,十八世孙裕如等族人齐力办理修谱事宜,于1989年手书复印而成。本次修谱仍以八世为纲领,八世以下分门续之,于后加住址,俾读者了然于心。 4. 2020年,我族又组织第四次修谱,由十九世孙金元倡议,十六世孙松宝、十七世孙立纯、十八世孙得焜等诸族人齐心协力办理修谱事宜。由二十一世孙利新负责搜集资料,整理编排打印,正待刊印。 8. 字辈排序 吾族五百余年以世为伦,十七世中琈公在族谱序言中提出七言诗排字顺序。因现在二十一世多按“广”字起名,且前辈多有按“恩”字起名的,为避免与祖同讳,十九世曾驰建议把前两个字改成“广仁”二字,自二十一世排“广”字,即: **广仁建善复丰祥,崇大维良晋永昌。遵守和平申正义,绍承祖国继书香。** 9. 家族人才概况 吾族五百余年人才辈出。自四世庆、铉二公登科入仕起,至清光绪年(公元)废止科举四百余年间,进士三人(七世廷赞、九世景瑄、十二世学纯);举人14人、副榜3人;拔贡6人、贡生40人;廪膳生35人、增广生36人、文庠生75人、武庠生50人,得“累世科第”之誉。奉旨入忠义祠乡贤者5人,成“三世乡贤、五世忠义”之望族。 自民国以来,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硕士不乏其人;直考本科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甚多,是我姚氏之荣也。 10. 家族名人记载 (1)民国时期名人:姚文林 姚文林,字南枝(十七世,1897—1980),近代实业家。 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22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深造,翌年获化学硕士学位;后入伊利诺大学进修,再入美国钢铁公司炼焦厂任技术员一年,在美国冶炼公司研究室工作。 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转河北省立工学院制造学系任教授兼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南京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部专员,后调军事委员会属工矿调整处中南区办事处任主任等职,驻桂林,并任广西纺织机械工厂经理;1940年奉兼第四战区经济委员会委员;1944年赴美国考察化学重工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召回国接收大连肥料厂,后改接收津沽一带化学工业,合并成立化学工业公司,任总经理,并兼葫芦岛硫酸厂厂长及耀华玻璃股份常务董事;1948年春,接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1949年任资源委员会委员兼工业处处长;1950年任台湾纸业公司董事长;1951年任台湾碱业公司董事长。 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化学会”及“中国化学工程学会”永久会员;1955年及1956年连续两度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66年因病退休;1980年在台北逝世,终年八十三岁。(摘自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第1075页) (2)现代名人(选录) - **十八世素薇(女)**:和睦庄文涛公三女。天津大学化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任天津大学纳米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电镀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政协委员。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二等和三等奖、轻工部科技进步奖,获专利四项,主编《现代功能性镀层》等四部著作。 - **十八世得骥**: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 - **十九世树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两弹一星”功臣,海军工程学院教授、院长,海军工程大学校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退役。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和研究:1954年研制成海水消盐剂;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时,加入钱学森领导的火箭与卫星攻关小组,承担研制火箭燃料任务,一年内研制出一吨偏二甲肼液体燃料(1958年底制造出中国第一滴可储存高能火箭液体燃料);1960年转向研发固体燃料聚胺酯;1980年后指导研究成乳胶体火箭燃料;1985年指导研究成IPN阻尼材料、宽温域高阻尼材料。一生未出国,却精通英、德、俄、法、日五国语言。 - **十九世增义**:后勤指挥专家,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 11. 家族著作留存 族人耕读传家,好学相贤,多有著作,列举如下: - 八世思虞公:《姚思虞诗文集》 - 八世应虞公:《云窗诗稿》 - 十一世谧公:《四书批讲》 - 十四世家驹公:《传家醒世录》 - 十五世观峰公:《忠恕堂诗文集》 - 十五世观峒公:《红榴翠竹轩诗集》 - 十五世奉宸公:《有竹居诗集》 - 十六世毓兰公:《澹雅斋遗稿》 - 十七世文林:《电石分析法》 - 十八世得騄:《退庐诗草》 - 十八世素薇:主编《现代功能性镀层》等四部著作 - 十八世伟:《基于知识治理的竞争情报协同模型研究》 - 十九世曾驰:《知味斋诗记》《知味斋新韵》 - 十九世曾权:《湿烟气的抬升与凝结》 - 十九世金安:合着《农业经贸原理与农业推广》《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国际投资学》 12. 结语 续谱记载先人功德,明析繁衍支脉,树立人物业绩,供后人学有榜样。幸喜此次修谱发现吾族有诸多在祖国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人士,以上四位(素薇、得骥、树人、增义)是全族人称赞学习之榜样,希望各界族人,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在各行各业为国争光。 十九世孙曾驰谨叙 壬寅公历2022年10月20日于知味斋 编者简介 穆国联,河北南皮人,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出版著作:《沧州古今书征》(1996年内部出版)、《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策划主编《沧海书系》(团结出版社)、《大运河书系》(团结出版社)、《华夏园丁文丛》(团结出版社)、《文苑书香文丛》(中国电影出版社)、《沧州骄子》等40余部。 待出版著作:《沧州古今图书集成/沧州著作家传略》、《沧州谱牒序跋集》(寻出版合作商)。
* H$ O) f8 x7 P. l: M, G&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