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86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至福州地情网《闽侯县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8 22:2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闽 县2 q( [4 c: o0 h- Y& ^
  $ F/ x- _7 A$ k9 V9 c
$ G0 r, c+ ?5 I+ G% j
  宋代,闽县辖12乡统37里。属于今县境的有崇善西乡(待仕里、清廉里、灵岫里)、崇善东乡(还珠南里、还珠北里、荣绣里、方岳里)、赞贤乡(归义里、积善里)、开化西乡(高详里)。  s, Q2 |5 i. x. h( q
  元代,改待仕里为永庆里,荣绣里为西集里,合并还珠南、北里为还珠里,其余不变。
; r# a/ `6 }' n' {* f# b" {$ K  明承元制,属今县境的行政区划不变。
0 l. [- i; P) O. l$ A$ t5 Y  清仍承明制,至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城内区、南台区、下渡区、白湖区、仁南区、内七里区、外七里区、嘉屿区、琯江区、马江区、东山区。今属闽侯县辖的只有内七里区和外七里区(部分)。
% O3 \3 m# A  E2 W  内七里区。辖崇善西乡的永庆里、灵岫里、清廉里,崇善东乡的还珠里、方岳里、西集里,赞贤乡的积善里。计有49个村:富山、青口、苦竹、庄头、宏屿、山前、青圃、押笼、馆前、陈厝、王厝、白湖、西坑、大田、山后、店屯、大义、方口、石壁、麻溪、溪东、后系、塘下、东岐、上瓜、下瓜、半岭、梨园、山兜、东台、西台、塘头、上尤、下尤、尤树、溪边、石门、尚干、南州、中房、萧家渡、外龙屿、扈屿、六墩、崎头、祜入、内龙屿、洋下、镜上。8 J  f  m/ ]6 f$ Q/ H/ ?
  外七里区。辖开化东乡的至德里、光俗里,开化西乡的高详里,赞贤乡的绍惠里、钦仁里、归义里,晋安东乡的江左里。计有66个村,属今县境的村有高详里的枕峰、泮洋、兰铺、前屿。
! k3 E0 p& s9 ?. r  
4 n, {* T/ `( v9 O( c3 X
7 s# x. x7 [7 V1 Y8 v二、侯官县" p9 |) Y7 D! z8 ^& O
  - k' S* i" x5 ~# w& _! D" E& X6 g- t5 C

6 t2 z1 v0 V+ ^4 n) E  宋代,侯官县辖10乡统50里。属今县境的有:东孝悌乡(安平里、驯翚里、处仁里)、西孝悌乡(扬名里、惠化里、齐礼里、招贤里、顺平里)、修仁乡(永康里、迁蝗里、绥平里、灵凤里、海平里)。永安乡(嘉祥东里、嘉祥西里、保安上里、保安下里、永兴里、清化里、守仁里)、石门乡(九功上里、九功下里、归德里)、东太平乡(兴禾里、东安里、安仁里、加川里、畴川里)、西太平乡(仁德里、旗亭里、志节里、惇和里、永宁里)、五芝乡(闽光里、清政里、三秀里、新兴里、吉壤里)。' N3 q- n# M" ?9 Y# n: B9 Z: ]8 t7 O
  元代,废乡设都,除将桂枝乡改为右一厢,右三厢外,其余9个乡改设为37都,统47里。
4 V# I' b& s1 N1 ]  明代,改厢为坊,恢复乡建制,辖10乡、36都、68图。属今境内的有:
* t- Q$ z! }3 V6 e- ^9 F- W  东孝悌乡:一都(处仁里)、十六都、十七都(驯翚里)、三十五都(安平里)。
7 e4 q: u6 C, P3 n. A/ e( ^' J  西孝悌乡:十二都(扬名里、惠化里)、十三都(招贤里、顺平里)、十四都(齐礼里)。
) U8 G# Q2 S& N* ^$ h  ~, B) h. p  修仁乡:三都、四都(绥平里、灵凤里、海平里)、五都(迁蝗里)、十都(永康里)。
* u$ J3 ~6 k, {6 j* z, q  永安乡: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永兴里、清化里)、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守仁里)、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嘉祥东里)、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嘉祥西里)、三十四都(保安上里、保安下里)。6 l, u  T  Z* h" F- c. P
  石门乡:十五都(九功上里、九功下里)、十八都(归德里)、三十六都(万安里)。
/ ~3 e- u1 h$ |$ H7 J  东太平乡:十一都(兴禾里、加川里、畴川里)、二十三都(安仁里)。
; Y( h' F* s# `8 p: w0 e  西太平乡:十一都(旗亭里、志节里、惇和里、永宁里)、二十四都(仁德里)。
0 F1 b+ @$ v; n  五芝乡:六都(清政里)、七都(闽光里、三秀里)、八都(新兴里)、九都(吉壤里)。5 S# h; T+ m$ ?3 h: k8 S  y
  明万历八年(1580年)将怀安县辖区25个都并入侯官县。
  Y* M# x: s! Q  P1 U/ o  清代,仍循明制,侯官县辖4坊61都,统图114。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出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五十三都、五十四都、五十八都、五十九都、六十都、六十一都归大湖县丞管辖,侯官县则辖4坊、49都。% J, R. k8 ^" p( o3 ~. b- j
  清末废乡、都,建区,侯官县分为22个区:城内区、西园区、富村区、大北岭区、小北岭区、西湖区、文山区、洪塘区、甘蔗区、竹岐区、白沙区、官源区、大穆区、穆源区、都巡区、溪源区、浦东西区、凤岗区、上渡区、南屿区、仙坂区、大湖区。今属闽侯县管辖的有甘蔗区、竹岐区、白沙区、官源区、大穆区、穆源区、都巡区、溪源区、南屿区、大湖区、文山区(部分),仙坂区。
/ S1 e' m3 Z, W6 B+ O  甘蔗区(西门外):洲头、洲尾、横屿、昙石、白石头、岭头、店头、联头、青岐、港边、横岐、檀山、鼓山洲、厚屿、小桥、洽浦、西山、溪头港、徐厝墩、中房、桐口、溪下亭。9 R: Y) b/ \% a1 x* r
  竹岐区(西门外):竹岐、唐举、金钟阁、上岐、程湾、榕岸、高河、白龙洲、荷洋、溪口、萧厝壑、潘头、圆厝前、文山下、上塅、南阳、外洋、中楼、东岛、卢里、峰连、山洋顶、中埕、竹桥、汶洲。) L% W3 E" R- S1 P9 u
  白沙区(西门外):白沙、叶洋、可河、溪头巷、厚义、姑物、宝镜、里楼、源格、东溪、秦洋、锄头、澎湖、等毛、碎米石、角洋、云头岭、马坑、仙山边、南山、孔洋头、井下、溪坪、漈上、青坑、半岭、化云、下宅、兰柄、黄溪。4 h( n( B% E7 {# W( x5 H
  官源区(西门外):罗坪、深垅、洲洋、洲满、南浦楼、瀛洲、山蒲垅、黄大坑、龙岩、白箬坑、云坑、下洋、有关防、古垱、大岩下、里店、白石洋、历里、埔后、埔前、坂尾、上宅、沙溪、曲马、下廷坑、对面山、下垅、牛头崎亭、流洋、葛岐畲、官口、下村、大坪、西境、东境、新境、增湾、仁山、安邦、黄坑、牛豆、侯官厝、溪垅、楄坪下、唐田院里、石龟、廷坑、溪尾、溪坪、龙骨、山兜、白大、境厝里、虎仔、溪源里、乌石。0 E# {1 l+ W3 T6 D, j
  大穆区(西门外):溪口、小寨、大寨、大穆溪、潘安厝、铁打桥头、院埕、牛场、程头店、龙峰山、大坑桥、象鼻山、下洋、汤院、石人浦、安仁溪、罗洋、谢湾。3 F9 K$ b% l" U9 ~
  穆源区(西门外):桥头、源口、金沙、奎石、超墘、格里、北山、官路、淡芦、大谟、汉头、过山、院岚、圆坂、岚口、横历、新厝坵、溪源、安章、举口、箬洋、南源、崙中、黄义坑、过溪、鸿尾、南洋、古洋、石门山、古沙里、柏溪、千里洋、湖边、榜上、南坑、石圳、下崎、埕头、青坑、西园、马坪、章洋、石郑、北溪、水井堡、上埔、下埔。- w) `7 P' Y0 y$ z' s  O
  都巡区(西门外):桥头、岐头、袁岐头、陈宅、后山、洋中厝、青仔垱、董屿、郭屿、葛岐屿、浦口、余盛、金桥、厚美、上街、油线、攀埔、邱厨、过洋、石门街、路腰、丰埕、沙墩、沙堤、侯官市、斗米岐、蒙稿洲、堘岸。
% |7 ~8 {! \& ~& \; x7 |$ N8 h  溪源区(西门外):溪源官、庄前、兰柄、超山、罗汉洋、鲤尾、尾垱、陈坑里、上南坝、深巷、可溪、洋中、苦竹、金钩环、叶坂、石壁、石侬、大水坑、坑口、大坵田、池宅、水企、螺头、清饭盘、横楼、陶洋、燕秀、炎山、粗芦坑、上峰、山洋顶、土溪、南楼顶、温洋顶、溪坪里、尾寮。
  s5 s' q& ]# V+ R4 a$ `% a1 {: D" Y8 W  南屿区(西南门外):山境堂(水西林)、溪坂、黄坵、浦口、柳浪、陆拾份、官塘、耿头、后山、北屿、龙骨、五都里、楼前、澳岐、红山党、元丰、东头关、缸窑、马宝、下陈垱、蔗洲、苏岐、尧沙、溪田、下屿、岭兜、玉仕、党上、山兜、下浦、窝梨、薛屿、仓下、黄岸、龙湖、浦口。
3 w% |* S" D/ I; }/ m4 O! B  仙坂区(南门外):仙坂、方村、上洲、芹洲、陈厝、塔兜、下半洋、盛汉、湖刘、淇源、大文山、马腾、仙岐、古城、直厅、镜口、访亭、渡湾、保丰、黄溪、上半洋、小文山、泽苗、帮道、潘厝边、瓜山。% d* Y, `* C$ U  F
  大湖区(西门外):墙坪、东姚、岭头、新岭尾、杨柳桥、东蒙桥、刘源、兰里、后洋头、下壑、清坑、文山岗、南墘、上官、上横、上房、池坑、后坊、象桥、后塘、郎官、箬洋、马墘、吴山、洋下、坑头、蒲山、徐坑湖、天洋、天吴、业山、滂山、等坑、下塘里、前洋、岭下、良地、枝柄、墓头、温洋、广坪、坑尾、曹地、下寮、大陈坪、西坑、黄埔、马厝、郭山、林洋、朱墓、龟山亭、长基、刘洋、坵坪、九透桥、见村、岭上、岭兜、仙洋里、后坑、张漈、浚上、小箬、李园、太平桥、中崇、上寒亭、平坡、火管亭、上格、牛洋、鹅项岭、岭头亭、幼泉、梧溪、猫啼岭、栏桥庵、安仁乡、黑桥、虎齿、溪东宅、坤宅、花桥头、茶苑、平古洋、南山、锡地、绅带、升见、上山门、背楼、五范岭、较场坪、三十六坡、兰田、郑氏秦洋、上苑、西宅、左溪、苑里、三休、水槽亭、伏虎亭、鱼吞岭、际兜、九蒲亭、田墩、文园、洋头、上元、后洋、岩头、潘祭、化城亭、丁山、大坪、双溪。
5 v& ?  [0 D6 L# k$ Z; i6 w9 {  文山区:汶山里、内外浦里、盐船岸、黄店、牛远亭、转官、杜坞、湖头、下屿、程田、大夫岭、后壑、李公山、鹁鸽垅。9 N& B9 V* X. Q$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20:05:07 | 只看该作者
三、怀安县
& B2 U" f" V% u6 r  
9 ]5 i0 D" G7 w: D; R- e+ U2 c( `7 @
& o  x& D) `, R" z1 V" D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九乡八千户置怀安县。怀安县辖9乡44里。属于今境内地的有:感应乡(安康里)、侯官乡(清泰里、北平里、灵运里、安定里、德风里、超胜里、江阳里)、同乐乡(施化里、兴城里)。  D* T  q% s+ i4 ]' i
  元分同乐乡为东、西同乐两乡,统10乡25都、45里。
# [! L3 ^3 r( ?" L# C  明代,乡都仍旧。属今县境的有感应乡:一都(安康里);侯官乡: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清泰里、北平里、灵运里、安定里、德风里、超胜里、江阳里);同乐东乡: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施化里,《八闽通志》作“宋施化、前屯、西屯、后屯4里);同乐西乡: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兴城里,《八闽通志》作“宋兴盛、焦溪、前屯、中屯、东屯5里)。至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全部并入侯官县。( \2 y! Z& t1 G6 c1 z6 W
# _+ l' B% U' Y, J# X# i0 X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J& S0 V0 |& ]% z- ]  
/ T/ e$ I) H# W% U2 L9 P
2 ]' K: Q9 B/ c6 V- Q- c  N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政区仍沿袭清末区划。5月5日,闽县、侯官县裁撤归并,称闽侯府,原两县一切事务均归闽侯府接收管理。闽侯府印信于12日启用,福州府印信于同日作废。同年11月,闽县、侯官县印又重新启用。民国2年3月废府,闽县、侯官县再次合并为闽侯县。民国17年开始实施《县组织法》,县下设区,区下设村里,村里下设闾邻(5户为邻,25户为闾)。民国23年实施《县自治法》,县下置乡镇、闾邻两级(10户为邻,10邻为闾)。同年,又改实行保甲制度(10户为甲,10甲为保)。民国24年,全县设6个区,以序号为区名,均为甲等区。民国28年,各区区署所在地依次为:一区白湖、二区闽安镇、三区南屿、四区甘蔗、五区新店、六区大湖。民国29年,全县辖6区63乡(镇),属今县境内有:
6 [% q3 w4 Z$ H1 t/ {$ C5 O) v  第三区辖扈屿乡、坊西乡、善义乡、尚干镇、凤山乡、文泽乡、南灵镇、瀛芹乡、镜尧乡、窗龙乡、两屿镇、芝峰乡、浦口乡、侯官乡、榕桥乡等15个乡(镇)。
: H) }- P6 q7 B& A7 W  第四区辖九凤乡、关源乡、甘蔗镇、白沙乡、穆源乡、竹岐乡、高何乡等7乡。
) r& u& e: f1 y, h  第六区辖墙雪乡、坂箬乡、后东乡、汶黄乡、双大乡、墙安乡、小漳乡等7乡。
& e/ T! `+ a8 H" n2 ]  民国30年,定第一、二、四、五区为乙等区,第三、六区为甲等区。3 Y3 K! J2 r5 A1 h: x7 q
  民国31年,全县划为4个区:鼓山区(驻魁岐)、南港区(驻新岐)、凤山区(驻岭头)、大湖区(驻大湖)。% |9 S# j8 S# v: D$ Z' P4 W; l. K
  民国32年,撤区并乡。次年10月,国民政府为纪念已故国府主席林森(闽侯籍),改闽侯县为林森县。
$ ^- b* L* @$ a% X! ?  民国34年,林森县辖29个乡镇410保。属今境内的有13个乡180个保。, R% M9 [) F' F7 f1 }* O' n
  甘白乡辖前屿、三龙、双福、长字、岐园、白汶、孔溪、阜宅、穆马、汤埕10保。$ c7 y/ @: U; V" e4 ~5 x
  侯官乡辖节妇、新峰、六桥、中洲、厚美、侯官、金余、浦口、董岐、马洲、新洲、榕桥、美洲、都石、溪源15保。" g/ G( {6 S# K! H0 Z* ^
  南屿乡辖芝田、茂墩、双溪、五都、南井、南园、南前、南后、榕屿、水北、水西、后山、元峰、晓岐、窑岐15保。9 f2 U! ^) L4 G6 F0 k) J5 D1 d
  穆源乡辖源岐、奎石、超墘、模汉、鸿尾、古洋、埕头、湖边、桥头、美大、西岩11保。
4 u: O4 G3 r. v, X- {  南港镇辖银前、银后、苏坑、古灵、瓜山、瓜南、上洲、洲头、芹南、芹北、万洲、泽廷、泽洋、文盛、新腾15保。
) z- o2 {: ]/ V+ L+ ]4 U/ N  扈屿镇辖壶山、玉山、杨庄、宏屿、辅翼、兰圃、青东、青西、青中、梅野、岳峰、大义、船溪、西台、东台15保。
9 P: U3 Y! W# g* X! C( t, l  竹岐乡辖竹岐、竹西、上塅、南阳、罗阳、榕东、榕西、山洋、高洲、龙洋10保。
6 {/ z# Q' R  K, w( f1 {8 }  江滨乡辖榕山、桐山、联村、龙浦、龙际、江前、江中、江后、柳浪、陆份、岭东、浯江、月山、桐叶、榴花15保。
1 @2 Q; v) ~7 Q7 o  尚干镇辖乌门、亭上、红门、过浦、后村、后埕、洋中、浦里、后厝、中屿、门口、禄家、泮洋、枕南、凤港、洋下、澄山、骥琯18保。' |  N* {& x' d$ h  Z
  凤山乡辖玉浦、内墩、三民、桐口、中房、两溪、荆山、连港、白岭、珠冠、吴峰、东山、唐溪、前洋、大仁15保。
6 |4 q  w" c! T9 A# v  大湖乡辖五镜、墙桥、碾东、雪蓝、上洋、双洋、洋头、田垱、珍坪、大目、员山、若后、江田、寨洋、东坂、六境16保。
# }' r: A/ z& J5 p6 R  洋箬乡辖绅带、岭兜、陛见、张际、大池、长基、绅宅、东宅、安仁、梧溪、尚锦、茶泉、小中、湖西、尚格15保。' _5 _6 n" G2 g3 [; ^7 o" |
  东汶乡辖岩灵、黄埔、西坑、常岭、溪坪、流洋、上坑、后溪、里寮、汶洋10保。
& {/ o; k& m/ O! {  民国37年划为41个乡镇,接近县治的松鼓乡、双岳乡、平远乡、开闽镇、西豹乡、净屏乡、金山乡、凤冈乡、小南乡、双湖乡、白湖乡、义序乡、螺洲乡、四维乡、城门乡、永胪乡、江南乡、江北乡、大北乡、小北乡等20个乡镇直属县政府,其余乡镇划为4个区(大湖区、甘蔗区、南屿区、闽安区),属今境内的有:
. N& k& i; K4 ]8 l" |  大湖区:大湖乡、双大乡、东汶乡、洋箬乡,设区于大湖。4 b- e) M" D" i9 z* N" f
  甘蔗区:穆源乡、九凤乡、桐口乡、关源乡、竹岐乡、白沙乡、甘蔗乡、侯官镇,设区于甘蔗。% e& L9 N+ I; V
  南屿区:南屿镇、南港镇、江滨乡、尚干镇、凤港乡、扈屿镇,设区于南屿。
& b( J( L4 i0 u; l  8 o2 n  \7 ]' F* n9 A

2 a& L* F: l, \, t2 r$ `7 Y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
7 f/ m/ P; ]# h. V  
' U$ \$ l5 z# R- p$ A
- }) J' n) _- Y6 g0 b  民国38年(1949年)8月17日,闽侯县全境解放。9月中旬,县人民政府划分全县为9个区,以序号为区名,区公所驻地依次为:一区白湖、二区双岳、三区闽安、四区尚干、五区南屿、六区洪塘、七区甘蔗、八区新店、九区大湖。12月,二区全部,一区的白湖、双湖,八区的平远、开闽等乡划归福州市,同月,析第三区嘉登乡为第二区(驻嘉登),析第七区白沙、穆源、竹岐乡及第九区双大乡的大坪、珍山2村设第十区(驻白沙)。
0 r* Z. g3 `! z9 Y+ o  1951年4月,析第九区双大乡和洋箬乡部分保设十一区(驻小箬),析第五区南港乡设十二区(驻南通),析第六区侯官乡设十三区(驻上街)。* n4 \' Y0 f  b8 P* {
  1952年5月,析第四区沪屿乡设十四区(驻沪屿),析第七区穆源乡设十五区(驻鸿尾),析第九区东汶乡设十六区(驻廷坪)。8月,对区辖乡镇进行调整,原有的214个乡(镇)合并为184
5 X' M+ Q) X, Q& _个乡(镇)。' F& O4 d6 x" l! u' h
  1953年7月,增设水上区,管理自福州市划来的渔民,区公所驻六区凤塘乡。  I& _1 F0 h5 T9 ]( a) Y
  1955年7月,各区委、区政府以地名称谓代原来数字称谓。8月进行区划调整,由16个区改设为13个区。
$ c! r. W( r. H: a+ E  1956年4月,全县13个区合并为7个区:城门区、马尾区、南屿区、白沙区、尚干区、雪峰区、石牌区。
( z2 M! @% v9 \* A" j) t  1958年5月,全县进行撤区并乡,成立6个镇、11个乡。6个镇是:马尾、亭江、琅岐、祥谦、南屿、白沙;11个乡是:城门、南通、竹岐、上街、鸿尾、荆溪、大湖、廷坪、洋里、建新、石牌。8月22日,城门人民公社成立,9月中旬全县实现公社化,全县原有595个农业社合并为17个人民公社:城门、祥谦、南通、南屿、竹岐、上街、鸿尾、荆溪、大湖、廷坪、洋里、建新、亭江、琅岐、石牌、马尾、白沙人民公社。
: X1 B8 b) o# K1 G, ^/ G1 M  1959年1月,石牌人民公社改名为北峰人民公社。9月,增设闽江人民公社。; v, t0 F) j4 m% ~) _" x
  1960年1月,马尾公社划属福州市。1961年11月,建新、亭江、琅岐、北峰4个公社划属福州市郊区。0 C/ f" a: a3 l
  1962年10月,恢复区建制,全县设12个区:城门、尚干、南屿、荆溪、大湖、白沙、竹岐、南通、上街、洋里、鸿尾、廷坪。同时设1个县人民公社,即闽江人民公社。0 [8 Q7 u& T4 w/ v, `1 i
  1964年9月,撤区并社,设立城门、祥谦、南屿、上街、荆溪、竹岐、鸿尾、洋里、大湖、廷坪、南通、白沙、闽江等13个公社。 2 q* Z# O- N4 t/ j* ]1 _8 u/ ^

# O0 K$ z: v- p, L) B/ @0 q( _ 表1-11964年区划情况表7 U3 z* q7 Z: K. l9 ^3 q
  ) S. n/ ?& u3 A9 ^; A( ^

  Y9 L7 H7 q3 q. r
6 X1 r' W. W& {& P0 Y0 P* ]
: ^/ v4 O5 H  e8 h9 R# I$ {3 T/ P  Z% }2 f. f2 d) n0 v
公社
$ T0 Y4 b! i8 z- `- @+ b$ E- g名称
( z4 ^3 n: K% e1 D. Q 大队2 s7 M6 ?* p: J4 g' n6 m
3 f3 q% e4 g2 \' Q6 q3 q
大 队 名 称% e! y2 Q2 d' _8 x2 A4 u
* t" o8 ^9 v( T; d
城门# ~/ W# r9 t3 Q" N+ i- d
17  g, k! T$ B* |+ l7 |
螺洲镇、城门(乡)、乾元、卢上、红山、连坂、潘墩、林浦、樟岚、湖际、谢坑、梁厝、上洋、卢雷、峻边、龙江、敖峰
9 w/ A* @, L  ?$ t1 |1 d4 t/ h$ O
" ]- C; ?/ c' ]2 v* i* [3 G4 r祥谦3 F# Y! d4 b( A+ R! V
15
# B! Y) A! K+ R7 o" T3 O3 E 尚干镇、禄家、联星、枕峰、青圃、傅筑、大义、东台、西台、洋下、山前、辅翼、扈屿、宏屿、兰圃
' w/ F4 y3 D; Q  [$ v
# ?" C( J8 ]' l! `2 \南屿# ?# W0 Y6 G2 u" l* ?: g
130 C: @) D8 J6 `
南屿、双龙、双溪、窗厦、桐南、芝田、新联、中溪、岐峰、三岐、联洲、江口、尧沙# I5 n4 a  }9 d  \0 Q
' N4 A" `7 ]8 K: b7 G. y
南通8 E) Z4 P" l0 ^0 X
118 U' y  I- I2 M4 u1 ]% @
双洲、银安、建南、古城、陈厝、南通、泽洋、泽苗、罗洲、瓜山、马腾  T1 y" V7 \, I5 C5 G9 F2 }

, o$ W0 c8 V7 R* [上街! m5 F4 k2 {: f8 F  n
13/ d8 N, d" N4 h( ^  A  i# f6 _
侯官、后美、上街、沙堤、榕桥、溪元、美岐、岐安、金屿、建平、新洲、新峰、马保8 {" B2 I- b& h. z

- n7 v9 ]' z6 h% L4 v$ L荆溪
3 M( b, \! E* A; D4 Y 139 m6 g1 `! Q* w* j# S1 z8 r# ?+ e
仁洲、关中、关西、埔前、关东、甘蔗、恒心、关口、荆溪、港头、光明、桐口、永丰
" ^' a' N0 ^& d2 X6 | 7 e5 i0 W9 h8 d, W! f
白沙$ s% W/ E2 f+ x. O
7
. n# B: O, U3 V( p, d! g 白沙镇、溪头、上寨、唐举、大目埕、汤院、大目溪0 }* B$ {( }$ }" P% \
: B! t. e8 Q9 j! ]
竹岐
: i/ K0 ~& N* A1 e4 q 81 J$ Z6 |9 z& @2 @. w: O( {2 Q
高洲、榕岸、山洋、竹西、上段、罗洋、叶洋、春光; L/ O5 P" A( S3 c* P7 {! p
- i0 {- E' i3 e1 \. z" |; J& o
鸿尾
# Y6 ]' H" {5 Q$ m6 ]& K* x0 B 10& m! {* ^% R& F
鸿尾、安樟、溪源、桥头、南坑、大模、超墘、奎石、埕头、古洋
- Z) F1 |  d! R) o; _. X4 ] - ~# |2 q" a8 |' H: ~% A/ ?
大湖
: ], h! I2 {) F# W& M 10
3 P& F9 c; L9 u# v" m+ E; ~ 新塘、东姚、岭头、坂头、六锦、大坪、洋山、兰里、上苑、大池
8 \& h) K1 E' j2 W+ B 7 E2 U0 X$ R8 y- C$ \, w
洋里! c% K8 l, a! ?+ E
12
5 f' I1 g% O# [" R' W 小箬、尚格、尚锦、梧涨、安仁、洋里、绅见、岭兜、长基、张际、洋头、田垱. j& X- O9 q) R; d& E  l( q
2 R' U$ A, ?0 D% W( A, _
廷坪
0 o! t8 p% V% S  { 11
7 }  E% t& E2 y 廷坪、西坑、黄埔、洪山、盘岭、焦溪、汶合、石洋、尾桥、后溪、池坑9 V3 ^, A& ?1 ^2 @$ Z: ~
- i* ~) {" ~" n
闽江0 t" x$ h9 l- B% @
13
. r2 ~, C: T+ _8 [$ K8 R9 k 胜利、和平、双星、红旗、前进、运输、驻沈、闽亭、公婆、螺江、洪江、建亭、峡南
0 a# E4 _5 x2 L* o2 Q
% ?- E: E* ?7 L6 b. ~% v3 d" [+ x* ]4 y, K3 \

: M( r- z7 ]2 D2 b8 @/ _5 N' e: m  1970年6月,城门公社划归福州市。3 P+ C0 f3 Z4 E  @+ m5 e3 z
  1983年3月,祥谦公社分解为两个公社一个镇,即祥谦公社、青口公社和尚干镇。2 K) q$ F- [( n, X/ L
  1984年7月,撤销公社建置,全县设4镇11乡:甘蔗镇、白沙镇、尚干镇、南屿镇、青口乡、祥谦乡、南通乡、荆溪乡、上街乡、竹岐乡、闽江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鸿尾乡。) C" y& I, J  a. b  o
  1992年8月,上街、青口、祥谦、南通、荆溪5个乡改为镇建制。
4 ^- k4 X- r7 h1 Y8 r3 Z/ x3 T  1993年,全县共辖9镇6乡、31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 z& W/ V5 D* t
  甘蔗镇:五福、青岐、大元、十字、长江、双池、化龙、三英、山前、横屿、福龙居委会。* u$ A8 s6 |4 Q( x
  青口镇:镜上、前洋、杨厝、青口、团结、文华、青秀、红旗、升旗、幸福、青布里、青布岭、船尾、长楼、后街、坊口、大埕、溪东、村里、壶山、农光、宏一、宏二、宏三、宏四、吉山、后福、庄头、沪屿、莲峰、傅筑、梅岭、梅溪、西台、联光、联丰、东台、青林、前街。' L7 Y/ l5 b! X6 N. F; F9 O7 ^
  祥谦镇:禄家、江中、萧家道、门口、中院、枕峰、泮洋、琯前、双龙、山后、岐尾、澜澄、兰圃、洋下、凤港、辅翼、卜洲、三溪口。* n1 K: q6 m8 m/ j+ s; {6 Z7 m" e6 F
  尚干镇:东升、过浦、洋中、后村、乌门、亭上、红新、龙醒、后福、后浦、浦里、后厝、尚干居委会。2 U+ v! ]: p: w" s
  闽江乡:峡南、新建、和平、红旗、兴星、前进、闽亭、建亭、胜利、公婆、建星。
9 g+ N9 d8 F$ A, p  南屿镇:葛岐、五都、高岐、晓岐、六十份、中溪、流洲、元峰、柳浪、后山、南旗、南前、南井、江口、茂田、芝田、玉田、新联、尧沙、桐南、窗厦、九都、南屿居委会。
8 R4 C: p2 R; J4 ^  南通镇:南通、新岐、马腾、文山、陈厝、罗洲、洲头、上洲、泽苗、泽洋、桥街、廷宅、银安、瓜山、建南、古城。, e4 S7 v. V+ }& r2 r: |7 q  x
  上街镇:上街、侯官、沙堤、新峰、厚美、庄南、红峰、榕桥、联心、金屿、溪源宫、青洲、美岐、浦口、岐安、岐头、中美、建平、厚庭、蔗洲、新洲、马保、马排。- g. [/ v% n, A  A/ K: I
  荆溪镇:荆溪、仁洲、六垱、关中、埔前、关西、关东、荷洋、坛石、洽浦、关口、港头、溪下、光明、桐口、后屿、古山洲、桃田、永丰、南山。; x7 W) b5 ?" ^6 d0 Y. R
  竹岐乡:竹岐、竹西、源格、汶洲、榕西、榕中、榕东、春风、白龙、苏洋、火炬、半岭、山洋、南洋、罗洋、前山、春光、蒲洋、叶洋、溪南、里洋、天台。
: n1 D6 P, E& x  鸿尾乡:青马、埕头、古洋、南下、源口、奎石、鸿尾、超墘、官路、大坑、南坑、大模、桥头、汉头、溪源、南园、安樟、里头、大罕、岩石。
+ u, N$ h1 U5 S* G( a  白沙镇:白沙、联坑、院埕、林柄、井下、汤院、大目埕、新坡、上寨、孔源、梧桐下、溪头、楼格、大濑、马坑、上岐、唐举、汶溪、坑头、大目溪、洋石、白沙居委会。
! G) R  Y3 ?# J" W) I6 k  大湖乡:大湖、碾坑、大池、岭头、六锦、雪峰、东姚、兰田、墙坪、上苑、茶坪、后洋、双溪、新塘、坂头、东墘、马坑、箬洋、大坪、洋山、仙山、珍山、后井。
  t7 C1 w; w3 w, ]. ~  洋里乡:花桥、刘洋、长基、刘地、林洋、张际、仙洋、岭兜、绅见、洋里、绅带、仙门、安仁、锡地、友泉、茶苑、梧溪、洋头、田垱、廷洋、尚锦、梧洋、金田、小箬、中平、湖柄、大岩、尚格、西林、福田、后坑、洋里茶场。3 j/ h) C% x' W7 M6 R4 P, @
  廷坪乡:廷坪、洪山、西山、岩头、下洋、文山岗、马厝、黄埔、西坑、池坑、盘岭、石井、赤坑、溪坪、石洋、曹地、流源、后溪、蕉溪、罗桥、石坑、尾桥、溪坪、塘里、汶合。4 n& }' ^7 B- V& J- |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20:05:47 | 只看该作者
三、怀安县" d2 ^3 j! B8 j. k# q  Y
  
5 k' S7 n. p* {6 |+ l
' u; V6 }; O- v% Y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九乡八千户置怀安县。怀安县辖9乡44里。属于今境内地的有:感应乡(安康里)、侯官乡(清泰里、北平里、灵运里、安定里、德风里、超胜里、江阳里)、同乐乡(施化里、兴城里)。
/ L0 q( m9 `- f; t. u/ ~8 ?+ I  元分同乐乡为东、西同乐两乡,统10乡25都、45里。
$ G6 q* k) ]6 n( ~  明代,乡都仍旧。属今县境的有感应乡:一都(安康里);侯官乡: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清泰里、北平里、灵运里、安定里、德风里、超胜里、江阳里);同乐东乡: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施化里,《八闽通志》作“宋施化、前屯、西屯、后屯4里);同乐西乡: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兴城里,《八闽通志》作“宋兴盛、焦溪、前屯、中屯、东屯5里)。至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全部并入侯官县。
' U. L( J4 z! R& x) w* O6 C" K) W" I9 j( s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H) ~7 a9 \( s! q0 w4 a- L2 \4 q! t  9 s& p# J$ y( w$ ~
: J/ }) D! W! T+ w0 p$ U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政区仍沿袭清末区划。5月5日,闽县、侯官县裁撤归并,称闽侯府,原两县一切事务均归闽侯府接收管理。闽侯府印信于12日启用,福州府印信于同日作废。同年11月,闽县、侯官县印又重新启用。民国2年3月废府,闽县、侯官县再次合并为闽侯县。民国17年开始实施《县组织法》,县下设区,区下设村里,村里下设闾邻(5户为邻,25户为闾)。民国23年实施《县自治法》,县下置乡镇、闾邻两级(10户为邻,10邻为闾)。同年,又改实行保甲制度(10户为甲,10甲为保)。民国24年,全县设6个区,以序号为区名,均为甲等区。民国28年,各区区署所在地依次为:一区白湖、二区闽安镇、三区南屿、四区甘蔗、五区新店、六区大湖。民国29年,全县辖6区63乡(镇),属今县境内有:
% R1 A% I; x; i6 Z  第三区辖扈屿乡、坊西乡、善义乡、尚干镇、凤山乡、文泽乡、南灵镇、瀛芹乡、镜尧乡、窗龙乡、两屿镇、芝峰乡、浦口乡、侯官乡、榕桥乡等15个乡(镇)。
- G' y6 }' J7 I1 P9 S$ |7 p9 y  第四区辖九凤乡、关源乡、甘蔗镇、白沙乡、穆源乡、竹岐乡、高何乡等7乡。
- g8 @6 Y* \8 U- V7 l/ ?" o! N* D  第六区辖墙雪乡、坂箬乡、后东乡、汶黄乡、双大乡、墙安乡、小漳乡等7乡。! z- {9 f: i/ `) M) ~8 T1 l
  民国30年,定第一、二、四、五区为乙等区,第三、六区为甲等区。. l+ U+ x: z. D3 g3 Q
  民国31年,全县划为4个区:鼓山区(驻魁岐)、南港区(驻新岐)、凤山区(驻岭头)、大湖区(驻大湖)。- G. M9 Z0 u, J2 R$ Z( m
  民国32年,撤区并乡。次年10月,国民政府为纪念已故国府主席林森(闽侯籍),改闽侯县为林森县。
$ d/ Y8 N3 _1 b  民国34年,林森县辖29个乡镇410保。属今境内的有13个乡180个保。
+ `9 x& ?0 @' s* n  甘白乡辖前屿、三龙、双福、长字、岐园、白汶、孔溪、阜宅、穆马、汤埕10保。
7 S9 W" I* g' e. Z* ~  侯官乡辖节妇、新峰、六桥、中洲、厚美、侯官、金余、浦口、董岐、马洲、新洲、榕桥、美洲、都石、溪源15保。
+ N. I" l; D# v3 `3 q( \- z  南屿乡辖芝田、茂墩、双溪、五都、南井、南园、南前、南后、榕屿、水北、水西、后山、元峰、晓岐、窑岐15保。
6 w. U0 `0 g# [' _  穆源乡辖源岐、奎石、超墘、模汉、鸿尾、古洋、埕头、湖边、桥头、美大、西岩11保。: N2 U6 y$ B5 X( U
  南港镇辖银前、银后、苏坑、古灵、瓜山、瓜南、上洲、洲头、芹南、芹北、万洲、泽廷、泽洋、文盛、新腾15保。
; G6 F) r% T% U8 H( X8 `% N  扈屿镇辖壶山、玉山、杨庄、宏屿、辅翼、兰圃、青东、青西、青中、梅野、岳峰、大义、船溪、西台、东台15保。9 s& C5 Z; l% w5 O2 |) T
  竹岐乡辖竹岐、竹西、上塅、南阳、罗阳、榕东、榕西、山洋、高洲、龙洋10保。
5 H: y% y; J! X* }, D' J' t  江滨乡辖榕山、桐山、联村、龙浦、龙际、江前、江中、江后、柳浪、陆份、岭东、浯江、月山、桐叶、榴花15保。3 ?; \/ t+ f+ n$ l4 |4 o0 |
  尚干镇辖乌门、亭上、红门、过浦、后村、后埕、洋中、浦里、后厝、中屿、门口、禄家、泮洋、枕南、凤港、洋下、澄山、骥琯18保。
9 {* g( ^% C7 s. p3 ]9 S2 B( o( m  凤山乡辖玉浦、内墩、三民、桐口、中房、两溪、荆山、连港、白岭、珠冠、吴峰、东山、唐溪、前洋、大仁15保。
% D6 U( [2 a" H( U& F  大湖乡辖五镜、墙桥、碾东、雪蓝、上洋、双洋、洋头、田垱、珍坪、大目、员山、若后、江田、寨洋、东坂、六境16保。
: e4 D, `" c- M! b  洋箬乡辖绅带、岭兜、陛见、张际、大池、长基、绅宅、东宅、安仁、梧溪、尚锦、茶泉、小中、湖西、尚格15保。1 @5 }9 j1 U9 p! W
  东汶乡辖岩灵、黄埔、西坑、常岭、溪坪、流洋、上坑、后溪、里寮、汶洋10保。# M" i' H" |+ G
  民国37年划为41个乡镇,接近县治的松鼓乡、双岳乡、平远乡、开闽镇、西豹乡、净屏乡、金山乡、凤冈乡、小南乡、双湖乡、白湖乡、义序乡、螺洲乡、四维乡、城门乡、永胪乡、江南乡、江北乡、大北乡、小北乡等20个乡镇直属县政府,其余乡镇划为4个区(大湖区、甘蔗区、南屿区、闽安区),属今境内的有:0 {/ J2 K& T; g- a: S
  大湖区:大湖乡、双大乡、东汶乡、洋箬乡,设区于大湖。
$ @# Z5 L/ p! g; z' O9 B  甘蔗区:穆源乡、九凤乡、桐口乡、关源乡、竹岐乡、白沙乡、甘蔗乡、侯官镇,设区于甘蔗。' s8 P$ g; f1 C6 _  J
  南屿区:南屿镇、南港镇、江滨乡、尚干镇、凤港乡、扈屿镇,设区于南屿。
5 G! r2 o, ^5 h5 l0 f0 H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20:06: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4 |6 ~  M0 U- |
  
7 Z1 i" u- Z% {- D' ?' L) }0 q" r
  民国38年(1949年)8月17日,闽侯县全境解放。9月中旬,县人民政府划分全县为9个区,以序号为区名,区公所驻地依次为:一区白湖、二区双岳、三区闽安、四区尚干、五区南屿、六区洪塘、七区甘蔗、八区新店、九区大湖。12月,二区全部,一区的白湖、双湖,八区的平远、开闽等乡划归福州市,同月,析第三区嘉登乡为第二区(驻嘉登),析第七区白沙、穆源、竹岐乡及第九区双大乡的大坪、珍山2村设第十区(驻白沙)。. W$ W6 F) \8 V% X; \
  1951年4月,析第九区双大乡和洋箬乡部分保设十一区(驻小箬),析第五区南港乡设十二区(驻南通),析第六区侯官乡设十三区(驻上街)。1 u- e) {7 q9 a$ X
  1952年5月,析第四区沪屿乡设十四区(驻沪屿),析第七区穆源乡设十五区(驻鸿尾),析第九区东汶乡设十六区(驻廷坪)。8月,对区辖乡镇进行调整,原有的214个乡(镇)合并为184 4 A4 ^6 \; k. u/ L' o6 G6 H. J+ P! i' k
个乡(镇)。
0 j; o$ X$ i$ y  r3 Y  1953年7月,增设水上区,管理自福州市划来的渔民,区公所驻六区凤塘乡。# H1 ]0 S  N8 k, `2 u) c5 f
  1955年7月,各区委、区政府以地名称谓代原来数字称谓。8月进行区划调整,由16个区改设为13个区。
0 V5 @' K' u% `! F1 U( M  1956年4月,全县13个区合并为7个区:城门区、马尾区、南屿区、白沙区、尚干区、雪峰区、石牌区。
. v& _* r2 N/ _% x; ^  1958年5月,全县进行撤区并乡,成立6个镇、11个乡。6个镇是:马尾、亭江、琅岐、祥谦、南屿、白沙;11个乡是:城门、南通、竹岐、上街、鸿尾、荆溪、大湖、廷坪、洋里、建新、石牌。8月22日,城门人民公社成立,9月中旬全县实现公社化,全县原有595个农业社合并为17个人民公社:城门、祥谦、南通、南屿、竹岐、上街、鸿尾、荆溪、大湖、廷坪、洋里、建新、亭江、琅岐、石牌、马尾、白沙人民公社。% _6 L) b% R9 P, _: {
  1959年1月,石牌人民公社改名为北峰人民公社。9月,增设闽江人民公社。
& k4 t& G! i2 w$ {6 X1 f  1960年1月,马尾公社划属福州市。1961年11月,建新、亭江、琅岐、北峰4个公社划属福州市郊区。
' J5 B4 Y" ]+ s  1962年10月,恢复区建制,全县设12个区:城门、尚干、南屿、荆溪、大湖、白沙、竹岐、南通、上街、洋里、鸿尾、廷坪。同时设1个县人民公社,即闽江人民公社。
& |$ N& ?9 b) {# h  ^  1964年9月,撤区并社,设立城门、祥谦、南屿、上街、荆溪、竹岐、鸿尾、洋里、大湖、廷坪、南通、白沙、闽江等13个公社。 / Q6 K7 H/ v5 n

! P* S4 N, [2 U. b4 _ 表1-11964年区划情况表
. q0 }, s! Q# H% |, U$ U( t  
3 B: c: q, L8 }- @0 s2 B) }& E 9 V7 ~! n$ @" E5 Z0 q
0 c9 i/ e9 d4 B7 U5 g! X

1 U) H1 G9 I7 r" {4 R. [% P
6 h4 R2 l! e! p! T, v公社
$ t2 @1 j" m5 D1 u8 |名称& p# _% n% l& V% l4 C
大队
) m6 S& C1 u, {9 s4 T% B, D$ @* \0 y
大 队 名 称
- q& h+ l, Q' M) s" u2 V7 g8 k
* r/ [% t3 Y5 n城门
3 @9 h  ~3 I( p3 n+ h6 S2 ?: ? 17& ?9 M5 J2 Q) \) w+ G2 i
螺洲镇、城门(乡)、乾元、卢上、红山、连坂、潘墩、林浦、樟岚、湖际、谢坑、梁厝、上洋、卢雷、峻边、龙江、敖峰1 _4 T, |1 m# W8 [
5 J% T# N/ B; {! \; o
祥谦
9 e4 S- t$ T8 \ 15
/ O6 G% P9 P! ?% s' {5 G5 `# Q8 w2 A 尚干镇、禄家、联星、枕峰、青圃、傅筑、大义、东台、西台、洋下、山前、辅翼、扈屿、宏屿、兰圃# \# |7 C) J" R8 ~
3 C. z. a8 o0 q" P7 B: [
南屿
: J( V. Q' r' Z$ m1 [& N. y2 N) X 13; k# }3 z% [$ W' E1 \
南屿、双龙、双溪、窗厦、桐南、芝田、新联、中溪、岐峰、三岐、联洲、江口、尧沙
2 }0 U, F$ D) B$ Z+ A
. Y: }! _; z: s) H5 s+ P7 q  z南通* n5 N* O8 \* O8 B1 w/ v
11
4 H: _( D% x4 B) {  g  X 双洲、银安、建南、古城、陈厝、南通、泽洋、泽苗、罗洲、瓜山、马腾3 _' u3 h; V4 l. s: i
% A: w* d' ~6 X5 q  D4 o
上街
- S: Z1 ~# F. ~  j( i 13
6 c4 v3 w/ q" ]& ~ 侯官、后美、上街、沙堤、榕桥、溪元、美岐、岐安、金屿、建平、新洲、新峰、马保4 n) Y2 f* m% P. l; y4 ]
( q; N: K6 j  g9 A. d( O; r: T+ w
荆溪8 B* h: _! m4 r, N
13) i; [) T4 U- m9 t
仁洲、关中、关西、埔前、关东、甘蔗、恒心、关口、荆溪、港头、光明、桐口、永丰
/ R" J- R' V0 \' O9 D0 |
+ \  s$ p6 c5 x) O白沙
9 j: t% @7 [& ] 70 F4 [! J- }6 U2 ?( K: L
白沙镇、溪头、上寨、唐举、大目埕、汤院、大目溪3 N4 Y* b$ v  u- b0 a0 T' C* Y4 r8 N9 `
+ F6 b' _0 R7 @6 x  @1 P% C+ H
竹岐0 a0 y0 Y- M8 ~- O
82 g. {8 Y0 ~  S# V7 d
高洲、榕岸、山洋、竹西、上段、罗洋、叶洋、春光" I% ], K( z' ^7 ~

8 @1 Q6 r! n2 z, @- o鸿尾7 Q) r$ S- k' P- K( \
10
' i/ M* w6 B1 }2 i6 W 鸿尾、安樟、溪源、桥头、南坑、大模、超墘、奎石、埕头、古洋
; {( z( c& {3 E( D. d8 J4 |# P ; \- I# H" j" g  S- @2 `1 F9 B
大湖! Z  f7 N, o# U+ J
104 o- k  d4 o% e0 e# j' a0 l
新塘、东姚、岭头、坂头、六锦、大坪、洋山、兰里、上苑、大池, T/ k5 s! J  U, z+ ~

2 l( H4 U" A& G$ [$ E洋里9 [7 m' }5 U( n" A
128 s2 g1 B. F, r- d% {) f
小箬、尚格、尚锦、梧涨、安仁、洋里、绅见、岭兜、长基、张际、洋头、田垱
2 J: o. E  ]% B 2 `3 @9 `$ }! d6 j
廷坪
: W/ X! }7 ^) E; T! X! q 11
& L* ]& {% v% Z& E% K 廷坪、西坑、黄埔、洪山、盘岭、焦溪、汶合、石洋、尾桥、后溪、池坑
% p8 c8 S# K/ `6 T9 U4 O0 J* s 9 y: k* _. ~! L  @' G2 B
闽江
/ r$ {. C" F2 m. ` 13
5 e5 I7 X' @; ` 胜利、和平、双星、红旗、前进、运输、驻沈、闽亭、公婆、螺江、洪江、建亭、峡南
9 t1 U; Q8 j6 Y+ X* ?
6 L6 A$ ~6 x9 J; ]8 n+ s2 k' }% K. L- n( G
1 }8 x2 `& H, y7 d
  1970年6月,城门公社划归福州市。
8 P0 ]8 f4 f) X6 j  1983年3月,祥谦公社分解为两个公社一个镇,即祥谦公社、青口公社和尚干镇。
4 {4 J0 c  w! q" v# `  1984年7月,撤销公社建置,全县设4镇11乡:甘蔗镇、白沙镇、尚干镇、南屿镇、青口乡、祥谦乡、南通乡、荆溪乡、上街乡、竹岐乡、闽江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鸿尾乡。
, X6 [' C! z5 E! B- u  1992年8月,上街、青口、祥谦、南通、荆溪5个乡改为镇建制。
9 ?' y% |9 I3 F1 D- u  1993年,全县共辖9镇6乡、31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 c) t; S: l" z$ z2 g+ @. O8 @  甘蔗镇:五福、青岐、大元、十字、长江、双池、化龙、三英、山前、横屿、福龙居委会。
! t/ V& o, [3 I  青口镇:镜上、前洋、杨厝、青口、团结、文华、青秀、红旗、升旗、幸福、青布里、青布岭、船尾、长楼、后街、坊口、大埕、溪东、村里、壶山、农光、宏一、宏二、宏三、宏四、吉山、后福、庄头、沪屿、莲峰、傅筑、梅岭、梅溪、西台、联光、联丰、东台、青林、前街。
2 e7 ^; ~+ ]$ T; F  祥谦镇:禄家、江中、萧家道、门口、中院、枕峰、泮洋、琯前、双龙、山后、岐尾、澜澄、兰圃、洋下、凤港、辅翼、卜洲、三溪口。$ z$ P" I  i$ k. O
  尚干镇:东升、过浦、洋中、后村、乌门、亭上、红新、龙醒、后福、后浦、浦里、后厝、尚干居委会。8 p; q4 \& o+ h/ a+ U: Z
  闽江乡:峡南、新建、和平、红旗、兴星、前进、闽亭、建亭、胜利、公婆、建星。
0 L6 b( c) v/ x! D1 o  南屿镇:葛岐、五都、高岐、晓岐、六十份、中溪、流洲、元峰、柳浪、后山、南旗、南前、南井、江口、茂田、芝田、玉田、新联、尧沙、桐南、窗厦、九都、南屿居委会。" c  b( _$ R% e6 r8 Y
  南通镇:南通、新岐、马腾、文山、陈厝、罗洲、洲头、上洲、泽苗、泽洋、桥街、廷宅、银安、瓜山、建南、古城。6 N7 h* p  ^2 P% y) M
  上街镇:上街、侯官、沙堤、新峰、厚美、庄南、红峰、榕桥、联心、金屿、溪源宫、青洲、美岐、浦口、岐安、岐头、中美、建平、厚庭、蔗洲、新洲、马保、马排。( V6 G! d" a5 L# j
  荆溪镇:荆溪、仁洲、六垱、关中、埔前、关西、关东、荷洋、坛石、洽浦、关口、港头、溪下、光明、桐口、后屿、古山洲、桃田、永丰、南山。: W# C$ D. h9 Y- P( A
  竹岐乡:竹岐、竹西、源格、汶洲、榕西、榕中、榕东、春风、白龙、苏洋、火炬、半岭、山洋、南洋、罗洋、前山、春光、蒲洋、叶洋、溪南、里洋、天台。9 k2 ?% C8 m" A/ I& r4 G
  鸿尾乡:青马、埕头、古洋、南下、源口、奎石、鸿尾、超墘、官路、大坑、南坑、大模、桥头、汉头、溪源、南园、安樟、里头、大罕、岩石。
& c  I- f' x8 `. F  `# H% t1 n  白沙镇:白沙、联坑、院埕、林柄、井下、汤院、大目埕、新坡、上寨、孔源、梧桐下、溪头、楼格、大濑、马坑、上岐、唐举、汶溪、坑头、大目溪、洋石、白沙居委会。: r! C# Z3 m; }  |# m* X
  大湖乡:大湖、碾坑、大池、岭头、六锦、雪峰、东姚、兰田、墙坪、上苑、茶坪、后洋、双溪、新塘、坂头、东墘、马坑、箬洋、大坪、洋山、仙山、珍山、后井。
8 A( e+ q5 E# z- F  洋里乡:花桥、刘洋、长基、刘地、林洋、张际、仙洋、岭兜、绅见、洋里、绅带、仙门、安仁、锡地、友泉、茶苑、梧溪、洋头、田垱、廷洋、尚锦、梧洋、金田、小箬、中平、湖柄、大岩、尚格、西林、福田、后坑、洋里茶场。+ e( N! F* Y# H2 w% R
  廷坪乡:廷坪、洪山、西山、岩头、下洋、文山岗、马厝、黄埔、西坑、池坑、盘岭、石井、赤坑、溪坪、石洋、曹地、流源、后溪、蕉溪、罗桥、石坑、尾桥、溪坪、塘里、汶合。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发表于 2012-12-29 21:25:21 | 只看该作者

: u4 `$ I2 }2 N  L, d
; i# x7 r' W7 d) l  c  谢谢!学习了。
) `" j5 B7 J0 `  我多么想去八闽姚姓居住地走一趟,可惜没时间。
# h7 n% V, Q# ^5 |: s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17:21:4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宗祠落成典礼时可以来看看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17: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姚克毅 # o' ~  C% k& j+ y7 R" V; y

" a" c' @4 X. P. |% t
1 x# d: |% o. E7 I' s! q1 G   我们村宗祠落成典礼时可以过来看看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17:25:49 | 只看该作者
三、大湖乡
* n$ Z& k8 ~  r  ' a2 ]' z) x1 }4 [$ B
) a. @* K/ ~  u! v7 S' A
大湖乡地处县北部山区,东部、东北部与罗源县毗连,西邻洋里乡,南接白沙镇,北以山东梯岭山峰为界与廷坪乡接壤;面积327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计有6988户,31261人。乡政府驻衙前村。
: {* _1 y2 ~3 ]! M7 Z  境内古有百亩大湖,称“大湖洋”(《三山志》),乡因而得名。宋为侯官县永安乡嘉祥东里、嘉祥西里,怀安县同乐东乡施化里。元、明时一部分属侯官永安乡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一部分属怀安县之都(具体不详)。清时分属侯官永安乡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和同乐东乡的五十三都、五十四都。雍正十三年(1735年)侯官县丞驻此,清末属大湖区。民国29年属第六区,民国31年属大湖区,民国34年为大湖乡,民国37年为大湖乡、双大乡,均属大湖区。民国38年9月属第九区,1956年4月为雪峰区,1958年5月设乡,9月成立大湖人民公社。1962年10月恢复区建制,1964年9月撤区为社,1984年7月撤销公社,恢复乡建制,至90年代不变
' _" y, k- R9 \" {) S: }
1 V5 z3 w8 k4 n$ l7 _5 z转至福州地情网《闽侯县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12-30 21:33: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宗祠落成典礼时”: O  m4 q) B: E3 X" N0 u
  什么村?今名和旧名?什么时候?; ]; u  I; o8 t9 _) v! j
  《三山志》,三山指哪里?什么时候的《三山志》?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发表于 2012-12-30 21:4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pszyyao + ]! F6 |+ [1 x* f' u& o3 F2 a3 L
2 P- i& j+ n" ?: A
教授:
/ }8 O, |1 ^3 u+ B! V$ k) P
   
1 S- S8 B+ v8 T# m. B; T 刚才,我小叔,翻出十几年前叔公写的一张纸,我们是吴兴,耕历堂,排辈子行:书、经、传、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7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