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
7#

楼主 |
发表于 2013-1-3 15:21:18
|
只看该作者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古建筑元地姚氏祠堂
0 [# B0 Y: Z' w) {; K" V4 h$ a4 N2 {; }: [% N! J
福绵区新桥镇的古建筑元地山姚氏古祠堂,建于清朝乾隆廿一年,到现在已有近二百六十年的历史,祠堂的建筑艺术风格别致,具有研究欣赏历史的价值,是祖先创造的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集文化、书画、艺术、雕刻壁雕于一体的古建筑,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力量,积淀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象征着元地山的传统文明,蕴含着元地山的风彩内涵,展示出元地山的灿烂辉煌,造就出了不少英才,人才辈出,在清朝已出过五位举人,进士数名,其中姚绍禹是雍正壬子科第十四名武举,姚文全官至江西吉安府御千总,民国时期有姚光祚系黄埔军校第九期学生,军衔上校,玉林手工业创始人之一姚美南(其事迹在玉林市志有记载),解放后有姚德章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85医院政委,姚德治任福建前线师部参谋。7 [$ p- A) W: f/ @5 R# ^; H
元地山的姚氏古祠堂已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赏识,玉林市文化局和玉林市博物馆的领导曾多次到来访谈,拍照存档。% f- A- t4 h# h, ?, F/ C1 k2 S
玉林市电视台景点节目组已于2010年10月到来旅游采访,并在电视景点栏目中重点播放几次,进行景点推介报道,体现了古祠堂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x; x" S7 b) l6 `3 G 福绵区工委宣传部和区文体局的领导对维修古祠堂,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很关心、亲临现场指导。4 i" |' E0 e4 t7 M' t& q
回望古祠堂在修缮前,由于历经多年的风雨,所有的木料大部份出现腐朽,不能继续使用,部分壁画和壁雕已残缺,为了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建筑艺术独具一格的古祠堂,对全面修缮古祠堂是一件时不宜迟的大事,维修古祠堂、古建筑的责任和义务历史赋予给了我们这一代人。话说维修、保护古建筑。在新桥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维修古祠堂理事会精心组织和策划,按照上级的有关指示要求,确实发人思议,内心的感慨、执着的信心凝聚成强大的力量,启动了维修古祠堂的工作。经过大家兄弟、叔侄、姐妹凝心聚力,集资捐款共三十六万元,其中捐款超过万元的有:德洲捐19300元,健明捐15000元,德旗(塘平)捐13000元,德敏捐10000元等。 & Z3 }. |9 M: v4 w8 C. ^& S! D+ C+ C
前后历经三年时间,已经完成了保护古建筑、古祠堂的大业,可谓是我们的一个敬祖范例,传承了祖先的遗训:“有福人必知敬祖,无私者方可处家”,同时也体现到了我们姚家兄弟、叔侄、姐妹精诚团结,有相当大的凝聚力,真正地发扬了我们姚家的优良传统,弘扬了文明美德,我们深感到高兴自豪和欣慰,希望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光大,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S/ z2 Y+ E2 f3 v3 _. c8 Z! X$ \/ Q$ _! [
——摘自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元地山重新修缮 姚氏祠堂庆典上姚氏族长的致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