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353|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 的 父 亲 母 亲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16:46: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1-29 16:50 编辑
& M: }' f0 t% N$ |8 G1 L& F" o2 V8 B  ?( b

父亲

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了。二十年来,兄弟五个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父亲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师。1950年从内乡张集简师毕业后,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去,足迹踏遍瓦亭、乍曲、师岗的山山水水——山南、药山、春景、东坡、陈营、红庙、双堰、南庄、魏营、孙岗、庵沟、山峰, 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无不印证着父亲的教学轨迹。父亲的墓碑上,我用“奉书敬业、贫而乐道、勤谨尽责,德铸师魂”来总结,一点儿也不为过。父亲从事工作的第一站是瓦亭。素有内乡“小西藏”之称的瓦亭乡山南村,与淅川接壤,人口不足四百,却有七个自然村落;人均不到一亩地,大多在山间石缝中,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地下水位很低,打不出水井,村民吃水都是靠村边池塘中积存的雨水;交通不便,到乡镇赶集要翻山越岭,徒步二十几里;靠山住,却没有柴烧锅,石头多,却没有利用价值,多年之前一直没有架电,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学校座落在村子对面的山坡上,生活条件比村里更差,没有电不说,吃水也要到村边池塘中去提,由于村民素质不高,放羊娃赶着羊也来饮水,所以羊粪和草芥是常见之物。就在这样的教学生活环境下,父亲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多年,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记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大概是1970年前后的一个春节,父亲到山南去,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无不欢欣雀跃,作为远离尘世的小山村唯一一个“公家人”、大先生,一个比自己年轻却又是老师的人,都以能够请到父亲吃饭为荣,农民们拿出陈酿老酒招待父亲。那都是积攒了一年,平时舍不得喝的黄酒。好像是排好了队似的,一家接着一家,从早上喝到晚上,一天、两天、三天......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酒,没有想到,喝了半碗就醉了,头晕目眩,在一个村民家里睡了一天一夜,第一尝到了醉酒的滋味,也感受到父亲得到了超规格礼遇。1972年秋天,父亲已经调离山南了,山南村的队长为了接济父亲,特意在山坡上划了一块荒草地,父亲领着大哥、二哥和我,一块儿去割荒当柴烧。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份很大的帮助。当时我只有六岁,说是去干活,只能算添乱,可也再次领略了父亲在当地人心目中的份量。2007年夏天,父亲去世后的第十五个年头,我再次徙步翻越山梁,踏上山南这块凝聚了父辈心血的热土,看到似曾相识相识的学校、池塘、房舍,看到村民们已经陌生的笑脸,仍然能够感受到父亲当年的艰辛:每周从家里徙步往返六十里、一个人在这远离村庄学校的孤独、忍饥挨饿食不裹腹的日子。村民们用美酒招待我这位老师的儿子,大家第一杯酒集体献给长眠地下的父亲——父亲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父亲一生勤恳敬业、踏实做事。以力推人才为己任。在1976年以前实行推荐上大学的年代,当时父亲在乍曲陈营教学,连续二年,父亲推荐了本校青年教师陈金闯、许玉兰上了大学,改变了他们个人一生的命运,二人感激涕零、没齿难忘。父亲一生一线教学四十二载,育人无数,桃李盈枝,乍曲境内许多人都是父亲的学生。父亲性情耿直,踏实干事,不善于投机钻营。与他一块儿工作过的刘书章、时海法等老师,升任乡教育办公室主任后,手握工作调动的大权,父亲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关系去走后门,把自己调动距离老家近点的学校,而是依然如故,根据组织的安排,让上哪儿就去哪儿。有时反而主动替领导着想,到其他老师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最明显的标志是离家越来越远了——南庄、魏营、红庙等校,离家都在十几里以上。父亲以教书育人为神圣使命,办公室经常挂着自己书写的座右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由于母亲常年疾病缠身,我及老四身体素质也较差,家里农活较重,父亲虽受拖累,却没有丝毫耽误教学工作。记得在陈营教学时期,有一段时间,母亲病情严重,父亲往往是请了医生、抓了汤药,安排好家里,赶紧去学校。有一天,母亲实在忍受不了,让不到六岁的我去远在三里外的大队部打电话,当我打完电话(当然是大队干部代劳)回到家里时,父亲不仅从学校赶了回来,而且请来了医生。小时候,我的体质较弱,经常发烧,甚至昏厥,有一次肚子疼得厉害,父亲从学校赶回来后立即背上我就向卫生院跑,到乍曲(老街)卫生院时累瘫在地上,使出浑身力气喊“救命”,引起医生重视,使我得到迅速救治。

父亲精心培育五个孩子成才,经常鼓励孩子们树立理想,要有所追求。他经常念叨,希望每个人各有所长,老大当军官、老二艺术家、老三当医生、老四当司机、老五营业员(当时吃香的几个工作:白大挂、方向盘、绿军装、营业员),唯独没有想过让哪一个让孩子当老师,可见他对教师这一行业辛苦程度的认知。对每个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当时尖子生都集中在魏营学校,父亲利用到县里开会的机会,给我买了一本《中学语文词汇》,对我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生活上关心,记得有一天,在南庄教学的父亲,赶上村里杀猪,割了半斤大肉,给我送来。当时猪肉是一个稀罕物,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当时我在魏营住校,自己做饭,从来没有炒过肉,好像是丢在饭锅里煮熟了来吃的。在我1996年考上农业大学的时候,父亲十分自豪,逢人就说。当时村里有人不理解“学农业怎么还要上大学,祖祖辈辈没有上大学,庄稼不也种得好好的?”父亲不与他们计较,一笑了之。当时民间有一种说法:考上大学穿皮鞋,回家种地穿草鞋。父亲为了鼓励我,特意到师岗街花了半月工资(二十元),给我订制了一双皮鞋,那双鞋一直穿到我上班以后。

父亲热心为乡邻办事。由于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全村的对联几乎都由他包了,一年春节期间,总要忙上两三天的。凡是大家有要求的,一律来者不拒,有的家庭没有识字的不会贴对联,他写好后还要帮助人家贴上。村里有家孩子调皮,不肯正经上学,父亲就带他到自己任教的学校去,精心辅导。

父亲一年到头两头忙,一头忙事业,一头忙家庭。全家孩子都要上学,家中劳动力少,只有母亲一人出工,干了一天活,只能记7分(男劳动力10分),造成年年缺粮,父亲一年的工资收入有一半要交给队里买粮食了,父亲总不气馁,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对待。1970年与爷奶分开单独生活之后,父亲自筹木料,自己脱坯,找人打墙,盖起了三间屋架房,使一家人第一次有了宽敞的安身之地。考虑到孩子多的实际,之后的十余年间,父亲脱坯盖了两间偏房,并先后到庵沟、北沟炸山拉石,积累建房材料。1985年,孩子们大了,三间主房住着已经显得拥挤,父亲铆足了劲,把垒好的院墙扒了,硬是把村子西边的污水坑填了,建了三间砖屋。父亲一生注重栽树,改善生态,营造生活小环境。根据杨树易成活、生长快、木材好的特点,在门前广植杨树,目前门前的杨树已经不小了。既能纳凉,又能成材,一举两得。同时在院子里种了枣树和黑子树,把小院子整理得生机盎然。寒暑假时间,是全家最忙碌的时候,一年两茬庄稼,种子、化肥、种植、收获.......样样都要操心,特别是没有机械,没有哪一样农活是轻松的。尤其是割麦季节,最是紧张,一镰一镰割下来,打成捆,装车运到场里,打晒贮藏,一季下来,人们都要瘦好几斤;收秋季节,刨红薯,切薯片,凉晒收藏,最怕阴雨天气,半夜睡觉都得睁只眼睛,一旦发现有雨,全家立刻起身,抓紧把半干的薯片集中起来,第二天晴了,再分开摆放,直到凉干。一张小小的薯片,不止让人摆弄了多少次。父亲对此从未厌烦过、抱怨过。大学期间,有一次写信,父亲提到:“岁数大了,力不从心了,庄稼活能干多少是多少吧。”其中包涵了诸多辛劳、诸多无奈。

父亲一生没有走出河南。只有一次郑州之行,还留下了诸多遗憾。1986年我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父母相约一块儿去郑州看看,终于在1997年的春天成行,这是父母出过的唯一一次远门。在郑州市区跑了两天,住了一宿,无非是逛逛街、看看商场,没有舍得买什么东西。好在我借了一部120相机,虽说落后,毕竟留下了几张黑白照片。第二天说是去看刚刚建成的黄河大桥,从紫荆山百货大楼到花园路坐九路车,谁知等了半天,竟没有一辆车来,母亲怕我作难,就说算了。父亲幽幽地说:“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呵呵!”

父亲一生心态平和,从未过高要求。我1990年大学毕业之际,当时有两个好的选择:一是留在郑州编《河南农业》杂志;二是去洛阳市二商局下属单位工作。征求父亲意见,父亲说:“回来吧,我看在县城工作就不错。”当我揣着派遣证回到内乡,父亲与我蹲在县畜牧局对面好久好久,父亲说:“能在这儿上班,值了。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工作啊!”没有想到,两年之后,父亲的最后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

父亲一生俭朴,唯一的奢侈品,也是工作的必需品,就是年轻时花了一百多元买的一块瑞士手表,父亲戴了几十年,到老也不曾换掉。可惜的是,已经老的不成样子的这块手表,竟被人偷了。父亲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到走时工资也才210元,最后的丧葬费也为孩子上大学交了学费,可是父亲却培养了五个孩子全部成才,老大职级至县团级,老二、老三也都是正科级(通常县里称的局级),老四、老五是高级教师,更重要的是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如今子孙满堂,虽说分散在各地,可也都拥有了自己的房产,甚至买了小轿车,看到这些,父亲也该含笑九泉了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1:34:37 | 只看该作者
姚凤阁 发表于 2013-1-30 10:53
( e6 d+ Y# f  r# d  ?值得珍重的天地              —
* d& D0 `4 J/ x8 _1 p* c5 L/ ~3 |
               —忆我的父亲

! [5 i- i$ S* b% p# ]" ~

4 Y3 A/ d, f8 W3 r/ T: x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3-10-14 15:06 编辑
+ }$ M* f$ a, n" ^1 k3 b, Q. }) z, E1 u
深切怀念我的母亲!
/ u2 M8 V$ C3 D$ o7 S) Z姚先登    文1 W$ Q. `. b9 X8 V

0 ]0 d, B5 G$ e' k  |* `! I+ r
母亲于2011年农历正月初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令人痛彻心扉!% X: c3 L' d* A6 }7 ^8 B
我的母亲,名叫朱荣廷,出生于1930年农历十一月初三,她小我父亲两岁,属于那种大家闺秀型的,虽识字不多,但能读书、看报;母亲精于女红,剪花画鸟,描龙绣凤,打毛衣织线袜,裁衣裳做布鞋,样样为人称道。因此邻里婶子大娘、小媳妇大姐姐,经常到我家找我母亲帮做各种针线活,母亲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时候为邻里做活,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母亲具备我们东方女性的美德,勤劳、善良、贤惠,孝顺父母、尊敬公婆,姑嫂、妯娌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平日里,相夫教子,料理家务,还要下地帮父亲干农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物质条件十分贫乏,有时真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活儿,从不说苦,任劳任怨。母亲生了我们兄弟四人、姐妹二人,六个孩子让她操劳了一辈子。
% e5 Z. Y0 O1 Q0 C; U记得小时候,每当秋去冬来,母亲为父亲和我们兄弟姐妹缝补浆洗,把我们的棉衣棉裤做好,让我们先穿在身上保暖御寒,而她自己的棉衣总是最后很冷了才做出来,每每看见母亲寒冷的样子,我的心就揪得紧紧的。4 G5 u8 P( W! A% D3 l! z
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一个地长大了,母亲就变老了,而且她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头发开始白了,背也开始有些驼了。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每次回去再返校跟家人告别时,母亲总会流着眼泪站在大门口,一直望着我走到胡同头再拐弯离去。这时候我总是一步一回头,心里酸酸的,禁不住两眼泪水长流。回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给娘打电话、报平安,耳朵听着母亲的声音,心里暖暖的。有一次回家返校后,因为有事暂时忘了给母亲打电话,后来听说母亲竟为了等我的电话连晚饭都没心思吃。结婚生女以后,母亲来大学里帮我们照看孩子,两年多的时间与母亲朝夕相处,那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幸福的日子!
: {" h, w9 r/ \4 X5 ^0 Q9 p母亲最后一次来临沂,是我把她接来去市人民医院查病,本来想让母亲在这里多住些日子,或是住院疗养一段时间,都八十多岁的人了,来一趟不容易,可是母亲坚持回去,说家里的鸡鸭还要她回去喂养。拿了些药以后就把母亲送回了沂南老家。
9 u7 g% a( a* O3 k' [$ X公元2011年农历辛卯年腊月十五,中午时分,像往常一样,我在沂蒙路中段兰山区图书馆附近用一部公用电话给父母家中打了一个电话,拨通后,接电话的是母亲,我很高兴,因为前几次电话都是父亲接的。在电话里,母亲也显得很开心,还是像往常一样跟母亲拉着家常,母亲笑着说,听到我的声音就像在眼前一样。这次打电话像平常一样,在我和母亲温暖而平和的对话中结束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次的通话竟然是我和母亲的最后一次对话!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能听到她那好听的话语!4 q; e+ f" n0 [
就是这一天,2011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五,晚上半夜以后,母亲突发大面积脑堵塞,失语而几近昏迷,被紧急送往县中医院,经医生抢救暂时稳定病情。我在学校接到四弟的电话通知以后,火速赶往母亲所住的医院,看到娘十分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母亲的神智一度还是清醒的,她看到我来到身边以后,用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那慈祥的眼光里,是说不尽但说不出的慈爱!遗憾的是,母亲住院治疗后一直不能说话,而且身体机能每况愈下,到了春节后的正月初六,眼看着母亲的病情没有恢复的可能,在医生的叮嘱下,我们怀着沉痛而绝望的心情,将母亲接回了家。正月初八夜里十二点前,母亲,我最敬爱的母亲,驾鹤西去!让我终生遗憾的是,在母亲去天堂之前,我没有能够再次在母亲面前亲耳听听她老人家那最温暖最甜美的话语!" k  D& a3 l3 D( N; q6 R
呜呼!我已经写不下去,我不能再说什么!

* ]& ^0 q  E9 j/ z9 c
% [& |0 h7 q8 ~4 L1 o- y

签到天数: 3850 天

连续签到: 234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3-10-20 15:3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3-10-20 15:40 编辑 ) B5 I! i4 R5 P+ Y4 C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29 16:48
2 W  s# v3 [9 y9 U$ J1 ~3 N: |

6 c2 H( U( l  ^9 J1 R+ Q* [- f, G0 H. C& w- d
读罢文书宗亲的文章《我的父亲母亲》,我竟一时无语,真是感慨万千!字字句句都充满着对父母的一片深情,一直感动到我的灵魂深处!文书啊,你写得太好了,您的文笔让我感到望尘莫及,您的这篇文章,我一口气读了两遍!感慨系之,也想到了我的父亲母亲,继而我想到了千千万万人的父亲母亲,做儿女的在父母相继去了天堂以后,除了到坟前摆摆供品,烧烧纸钱,焚香祭拜,说几句他们听不到的心里话以外,还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在这方面,文书宗亲做得最好,蘸着浓浓真情,为父母写下了洋洋洒洒长篇文章,而且还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让老人家的感人事迹去感动无数的世人,同时以此昭示后世,为万世之表率!文书宗亲,我们向您学习!

签到天数: 9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推荐
发表于 2014-3-1 10:06:46 | 只看该作者
姚闻闻 发表于 2013-1-31 12:58
  |- R' Q* h/ ~6 X- K回复 13# 姚闻闻
. [/ G9 ?5 S, ^& O: a& K                                                                    父   亲
2 N# |5 P4 r5 I父亲 ...
+ j% _" i& Q/ b
很男人的父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3-10-20 13:53:17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29 16:48: Z' [2 H  p1 y+ k7 _8 d- z
# s; }$ s3 n& c/ {' ~

+ S. Q* j. D" C+ X9 C3 d
) D* [9 y% }( ^+ E! R3 B: g
文书宗亲叙述的自己父母的人生经历,我们都有共同的经历,当我们父母离世以后,回想起我们从小到大,在父母呵护下的成长的点点滴滴,心情无法形容。虽然我们相隔千里,总感觉我们姚姓家庭性格品质基本都一样,可能我们炎黄子孙,特别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都差不多。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1:30:30 | 只看该作者
姚元周 发表于 2013-2-2 02:38
0 R% s7 v. O& x8 r/ p$ Q7 w. \眼含热泪读完了三篇写父母亲的文章,文书宗亲的《我的父亲母亲》勾起了我对远逝父母的无尽思念;凤阁宗亲《 ...
  I1 r2 c8 c: {9 S' L; Z# H: B
先登宗亲又有一篇美文出炉了。
4 q, E1 e1 i0 p. S$ Q深切怀念我的母亲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120&page=4#lastpost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6:48:47 | 只看该作者
; @4 s/ h$ i% a! d! w  C7 p% n
8 U! C' h  h& y- b" X& l
: L9 Z8 j! G7 I' a/ p" _) [$ G

8 n! l6 ~& G$ g9 U如果母亲知道我要写她,而且能够变成铅字,她一定会说:“你这孩子......”带着几度嗔怪,几度赞许;一点儿谦逊,一点儿欣慰。一如二十年前当她看到大学文学社刊《黄河浪花》上著有我名字的文章时,那般惊喜,那般期许。% b" S! ], J, v; z

5 H( f% B" c. o' z4 D9 W母亲生于永青山北麓、刁河岸边的黄楝树洼,娘家是当地大族胡姓,世代农民,虽说三个哥哥中的两个进了社队企业——内乡锁厂,可最后还是因为厂里经营不善而回归农村。9 P  V  s, ~7 d+ v* H: }" D' X6 r$ H
* a# A  i6 w$ D, D) l) ]" a7 k5 ]
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苦难中度过。当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兄妹四人当中,她最小,虽然得到了三个哥哥的百般呵护,可是毕竟是没妈的孩子,那份痛楚、那份孤单、那份无奈,是正常家庭孩子所不能体会得到的。多少年后,当她实在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就咬着牙挺下去,她总是说:“没妈的孩子太可怜了,不能让我的孩子从小没有妈呀!”所以,当她病魔缠身的时候,她能坚持下来;当她疼痛难忍、满地打滚的时候,她能坚持下来;当她中风之后,生命垂危,只有五分之一生还希望的时候,她仍能坚持下来;2002年从医院回家时仍然神志不清,用担架抬着,然而,几年之后竟能站立起来,而且始终不要拐杖,回娘家、到老家,住了一段时间,我知道,那是在感恩:“我何德何能,让大家都来看我!”中风之后坚持了九年,在她的信念中,要坚持见到老五的孩子,要看护老五的孩子,她真的做到了。
5 V* Q5 g' A/ _( q) Q; x
8 y/ o3 M- f& V# a3 h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楷模。五个孩子,而且都是男孩子,从小到大,吃喝拉撒、洗洗涮涮,哪样不要母亲操心?衣服、被褥、鞋子,哪样不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特别是一头沉的家庭(夫妻一人务农,一人在外工作),母亲不仅要承担家务,而且不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在生产队大集体时,要出工争工分;联产承包之后,要在责任田里耕作,养活一大家子;经济搞活了,又多种了烟叶等经济作物。母亲刚强惯了,种的庄稼绝对不让人说个“孬”字。记得小时候的一天,大概是两三岁的光景,老四文波只有几个月大,还不会走路。母亲一人上地里干活,留我在家照看弟弟。我看到门前枣树上爬过来一只螳螂,就把老四放在地上,拿棍子去够,结果一转身,发现老四昏了过去,吓得我哇哇大哭。西院三老婆(建法妻,姥姥级别)过来抢救,看看掐人中不行,就按土办法,也不嫌脏,用嘴咬住老四的脚后跟;其他人赶紧去北沟地里叫喊做活的母亲,还有人跑步去给父亲捎信。等到父母回来的时候,老四已经缓过劲来。现在想想,当时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地身体虚脱,年岁大点就好了,可是当时的确是吓破胆了。2001年母亲中风的那天,也是在给孙子做棉衣,也许是低头时间太长了,栽了跟头,差点儿要了性命。母亲在六十岁的时候,已经提前给自己把老衣准备停当了,为的是将来老去的时候,怕孩子们手脚荒乱会遭罪。的确,有了母亲的安排,当事情发生时,我们真的从容了许多。
" V; G1 U* ]' n, P! Z+ R# R" c5 n$ H& V  l' {
母亲的言传身教,在五个孩子的成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有一个信念,就是让孩子们念书,读书是她对孩子们的唯一要求,只要哪个孩子说是看书、做作业,不管地里活再忙、自己再苦再累,也决不让孩子丢下书本去帮忙;只要是孩子们的事情,她一定会全力以赴去解决。记得那是1977年的秋天,当母亲听说停止了十年的国家大考开始报名的时候,就连夜赶到师岗街去通知大哥。由于胆小,走夜路害怕,就让我跟她做伴。当时我也只有十岁,也仅仅是壮壮胆而已。赶到师岗镇南头锁厂见到三舅四舅时,我已经累得不行,吃了饭就睡在厂里。母亲和舅舅们一块儿去通知位于街西岗高中里的大哥。1980年前后,二哥在乍曲高中读书,我在魏营初中上学,都在能吃饭的年纪。每个星期天都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天下午,她要蒸两锅红薯面馍,二哥带一篮,我带一篮,够我们吃一个星期的。1985年秋天,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由于底子薄,我决定在家复习,迎头赶上。母亲怕我泄气打退堂鼓,鼓励我重振士气,家里没有时间,她就到熊家三叔家借来全村唯一的闹钟,叮嘱我科学安排好时间,做好高考准备。正是在母亲的细心关怀下,当我几月之后回到学校时,成绩竟然突飞猛进,1986年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这个结果真的不敢想象。老四老五读高中时,父亲已经去世,母亲遵循父亲“不让一个孩子在家种地”的遗愿,竭尽全力让他们读书,创造条件使他们最终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 v; [% `+ n9 j
5 |) `9 W- u8 ^5 v4 I! V母亲待人平和,上奉下养,内贤外明。过去日子穷,借粮、借面、借油、借盐是常事,母亲总以感恩的心对待亲朋友邻。母亲经历过借粮不能的尴尬,所以如果借了粮米,还时一定会超过借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感谢人家的帮助。与邻里相处,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住在村头,安全问题是首要的,家里曾经养过一只狗,记得有一天,唐家老太从门前经过,这只狗不知道突然从哪儿冒出来,咬伤了人家,母亲懊恼极了,立即让人把那只狗处理了,并上门向唐家老太道谦赔偿医药费。此后再也不养狗,改养白鹅了,当陌生人来时,鹅的警觉性很强,既能起到警醒作用,又能产蛋,贴补家用。对待邻居如此,对待朋友更是实诚。大哥的一位初中同学——孙岗的忠贤哥,在校时交往甚密,大哥参军入伍后,父母视如己出,小弟几个也当作大哥一样对待,大小事情总能相互帮衬,成为居家的重要帮手,让邻居羡慕不已。与公婆相处,没有见过吵架的场景。带头赡养老人,母亲与父亲商量,爷爷的后事由父母具体独立操办,而且还要为祖父立碑,虽然父亲没能完成,最后还是母亲在病中亲自操办,竭力促成了此事,而且连祖母的一块儿立了,标准很高,说起这事,家乡周围没有不敬佩的。母亲脾气很好,父亲说话从不反驳,处处维护父亲的尊严,从没有与父亲闹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处处体现出亲情和关爱。国家供应给父亲的细粮,父亲贴补了家里,经常吃红薯引起了胃病,家中改善生活或者有什么好吃的,母亲总是让孩子们先拿给父亲,甚至在大锅饭不好的时候,单独给父亲开个小灶,给予特别关照。记得在魏营初中上学时,学校周六上午蒸了白面馍,我多买了一个回家,晚饭时,这个馍就成为父亲的专享食物,当时感到不能理解,母亲以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关爱父亲、心疼父亲。在母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弟几个都能相互谦让,遇到事情一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特别是形成了哥让弟、弟弟关爱大哥的好风尚。家里气氛融洽,在外也不会惹是生非,甚至在各自成家以后,也能相互照顾,赢得邻居同事们的赞扬。母亲从来不会因为个人的事情影响别人,也不想影响到孩子们的工作生活。在晚年独居的一段日子里(不到俩月),儿子们为她配备了手机,一般她也不会主动打电话。只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一晌之中连续给我打了三个电话。接完之后,又拨了过来,接着说;说完挂断了,又拨了过来。我理解儿子不在身边的寂寞,放下手中工作跑了过去。每每想起此事,总是忍不住地心酸。希望天下儿女们千万莫让老人独居啊,老人需要的亲情要胜过优裕的物质生活千倍、万倍。! L+ {0 Z3 p- P& z& g6 Y6 I
% n' x5 M, B1 F
母亲总是乐观开朗,在儿孙面前从来没有表现出悲观和失望。2009年春上,由于长期服药的副作用,母亲记忆力严重衰退,已经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了。我把母亲接来时,稍稍装修了房间,安装了两个红灯。当我把墙灯打开后问她像什么时,母亲幽默地说了一句“旭日东升”,字里行间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这是我听到的,母亲病了九年去世之前,唯一清醒的一句话吧。母亲对父亲的后事安排得相当周密,修整了坟墓,多次一个人到父亲坟头烧纸填土,而对自己的后事却从未说过半句,她不是没有话说,她是怕给儿子们增加心理负担啊!
7 n. N5 i# I1 }  g) G+ N; }2 C
* `, o4 [6 x7 y1 j2 ?母亲走了,三年来,她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眼前,母亲的品德修养对儿孙们的影响是永远不会消褪的。, m/ g1 a; t' z9 e, o# v6 |, v

/ B$ _1 d) w9 R# g2 d(2012年12月发表于《内乡人物》)
. D; Q( y( m* ?2 c% k
. j3 p1 o+ p  lPower by YOZOSOFT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3#
发表于 2013-1-29 16:53:1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父亲母亲一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了。二十年来,兄弟五个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子欲 ...4 c6 O) d3 A, [- G# x5 S# s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29 16:46

8 M( p- [' l$ X' W7 w
- v) d7 p; b4 }2 O% z* o. |: t3 Z9 }5 W/ |; a
    好贴,请总斑主加精.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4#
发表于 2013-1-29 18:53:54 | 只看该作者

文书宗亲好文采啊!写出了对去世父母常有的怀恋和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9:3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4 R& i2 y9 c9 g: E2 H- [& X! |1 e
谢谢双全宗亲的夸奖,有感而发罢了。相信大家对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情怀!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3-1-29 19:4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29 20:09 编辑 % Y& G1 c  A$ T$ |9 m/ l

! P3 o7 b9 W! _# \0 _5 @5 V回复 2# 南阳姚文书
( J$ F, v# |! X' \; P8 V' r7 m! `+ T# o+ P% ^
+ L" }2 H/ Z/ g, b
    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在文书宗亲娓娓道来,直抒胸臆的文字中,我看到了文书父母淳朴,善良,厚道的优秀品德,看到了父母含辛茹苦培养了五个优秀的姚家后代,他们一生的艰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是幸福的,他们是孩子们的好老师,值得我们所称道。

签到天数: 3596 天

连续签到: 1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3-1-29 21:28:36 | 只看该作者
平凡中见伟大,琐事中显真情。如果我有一天回到内乡,一定去拜祭两位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宗亲。

签到天数: 15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3-1-29 22:06:46 | 只看该作者
亲情永在、故土难离、故人难忘、血浓于水;同感!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2:25: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蓬安姚波、绍弦 、道海 、姚冰宗亲的关注,如果有机会,请一定来内乡,我陪各位看县衙哦!

签到天数: 1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10#
发表于 2013-1-30 19:53:0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珍重的天地              —
9 f4 X. v! d* }! j
* F; R4 e8 y. [7 a) {               —忆我的父亲: Y( g) A5 X, Q# i' i5 h9 G; F
    父亲去世好多年了,昨夜我却真真地见到了他。依稀是个场院。父亲手握木锨,锨起处,黄澄澄的豆雨从天而落,砸在我亮亮的秃脑袋上,酥酥的。父亲还是过去那身装束,雕刻似的皱纹里藏有汗迹和灰尘,一锨连着一锨,出手还是那么有力……
: i9 k1 n) c- N  l+ j5 l. J    醒来,我好痛苦,好难过。父亲一生劳作,活着出力,过世了,我还见他出力。
, p8 V% V9 T. c: d    父亲姚启,生于黑龙江绥化市太平川镇北呼兰河岸边姚家窝棚(姚家移民来东北住此),父亲八岁开始放猪,大一点放牛放马,后来给地主家当打头的,再后来又给生产队当打头的。当年他的一手硬活强活令呼兰河咱两岸绥化望奎的乡亲们折服,至今仍难以忘怀。
9 ]& [9 N# T- v7 ~4 G2 ^  }     岁月的磨刀石能磨平一切痕迹,但永远也磨不平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他,高高的个子,肩宽体壮,大脸盘,一身健子肉,典型的东北农民。一双粗糙的大手掌里总是茧花常开。晚年的他瘦得筋骨分明,总是咳嗽,那是多年辛苦伤力落下的。但父亲一直没有撂下手里的活,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时至今日,我看到黑土地上劳动的老人们,便会想到父亲,想到他出过的力气,眼泪就止不住了。
* P2 u! S" V: C) e& R' C+ Y+ d. b  夜深人静的时候,父亲总好向我讲起山东那块祖地:登州府海阳县九甲简社姚家庄.那块令我想象的神奇土地.如果没有他的常常说起,我不会记得这样清楚.1 @' w0 |: S( @" j+ u; L
    记忆深处唤来的印象最深的要数每天夜半最清晰了:父亲哼哼着醒来,然后是一阵咳嗽。母亲替他捶背,数落他不会悠着劲干活。十几岁的我已有些懂事,睁开圆圆的眼珠儿,又闭上了,一阵阵难受袭来,恨自己长得迟。9 K. i6 ]6 e8 n" z& H* e
    想来,生产队是照顾父亲吧常让他一个人去干零活。如“大帮哄”无法排的“抹斜”、“夹瓣垄”。时间是父亲一个人的,活也是父亲一个人的,父亲什么时候想抽一支烟就抽一支。按说父亲该轻快多了,但每天夜半,他仍哼哼着醒来。一次,从队长跟别人唠嗑里才知道,他说派别人干零活,说不定磨蹭个三天两天的,而派老姚头,一点也不误。原来,父亲一个人干活也总不闲手。我们劝他,他说,人家信着咱了,咱能混
, t- A5 a( y1 [   我开始在大队里有点权力了,我悄悄地运用我的影响。我跟队长说,安排老爷子去积积肥吧。现在想起来,跟着一头瘦得不能再瘦的老牛拉着一台破胶皮轱辘车,其实就是将就这些本该撂下活却撂不下的老人们,给他们退到“二线”的机会,或说白了,是“大锅”就将就他们一碗饭吃。5 x% K( Y6 r, M6 q
   可是,父亲去积肥后,半夜时还是累得哼哼着醒来……# E- R" {# U# r
   我暗暗地注意父亲干活。见他一锨接一锨地往车上装粪,还像以前一样。晚上,我告诉他,“爹,到岁数的人,活不能那么干。”他笑一笑说:“我也没怎么干,就是不行了。”我说:“你没见王二叔,扔几锨拄一会儿,多缓劲,你就不会藏藏尖儿”如此多次,父亲说:“开始也想缓缓劲,但干着干着就忘了,唉,干死手了。”( K, ~, e% P9 h4 H
   父亲实实在在地干了一生,习惯了,经我这劝说,也曾有过藏尖儿的念头,但终藏不成。而我们闲散惯了,虚虚假假惯了,也就看不惯实实在在的干了,以至把父辈的实干看成了可悲。- c" j+ K5 a! N0 {+ x& s
    父亲一生只照过一次像,还是黑白的。那是身体不行的时候,队里安排他看菜地,他坐在田头上,镜头的延伸处,便是肥沃的黑土地和碧绿的白菜……父亲的形象永远雕在黑土地上了。
! t: E: ~8 g' S我在照片后面写了这么几句:
5 F1 a1 r# h& Z“父亲总是搓他那宽阔的胸脯,泥却总也搓不尽……我想,父亲的胸脯,就是那片黑土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7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