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的家族嗓门大
- i, T) D" v+ |& d 我的家族粗喉大嗓,话出口嗡嗡如钟,父亲即使到六旬以后,中气已衰,但声音还是那么响。我家小孩子出生,哭声也比他人亮。事实上,我曾追根溯源,找出一些依据,但没有把握是否正确,好在我不是生理学家,不是遗传学家,不需准确到一丝儿一点儿不差.文学允许想像。 y# {7 h) I3 |1 s1 y% y/ R9 s+ ^
我的嗓门大与我的老祖宗有关,这就是根吧。我的老祖宗在山东省海阳县甲简(音)社姚家庄,这是父亲在我儿时就灌输的,他怕我忘了根。每个人的根儿不是想忘就能忘了的,每个人都离不开根的影子。( i* O1 P6 y/ @% o( q1 R" N) C
山东人,自古就有山东大汉之美称,既然“大”,就必然是身高膀阔,粗胳膊大腿。听,一曲“风风火火闯九州”,可嗓门吼,可耳根灌,这是纯山东民歌,自然源于人民大众之基础。由此联想,山东根的嗓门大也是自然,<水浒传>这一伙大汉,动不动就呐喊一声“砍他个鸟人,”真够个“彪”了!
$ c, z& p0 k! F1 r 想当初老祖宗从山东迁徙东北,推车、担担,拥拥挤挤于迁民浪潮之中。相互招呼着,照顾着,怕丢下一支半支的,粗喉大嗓便起到了呼应的作用。然而,在迁徒中,或遇兵匪、或被逃难者冲散,便有一家一族走失,苦苦的呼唤声沿途皆是,怀于娘肚里即在进行着大嗓门的胎教。8 w+ ]. K1 r# h
到了东北,北大荒,以荒芜著称,早就听说北大荒肥田沃土,插根烧火棍都能活,奔北大荒来就是奔土地而来,奔一日三餐饱肚子而来。可是来了方知,还要租人地种,还要饥一顿饮一顿,而此处,屯与屯之间相隔甚远,见个人都极难,田垅更是极长。镐头一下一下地刨着荒地,锄杠一下一下地量着日月,盼望快些到地头上,而心急更觉垅长,惆怅之极,便想要喊上一声,“喂”、“噢”,以解心中之苦闷。
& ]! f3 F# h8 t0 e' p 北大荒极荒僻,走多远也不见一村。那会运载工具清一色铁轱辘大车。车老板赶大车于荒僻的古道上,太寂寞,也太单调了,憋闷。夏日里,阳光灼灼地舔着,窒息中有野花野草芬芳浓浓地熏蒸,人便有了瞌睡。而赶车者最忌睡觉,落于车下,或被车碾,或被兽夺,十有八九难以活命。于是寂寞了,孤单了,胆怯了,就想大喊几声,壮一壮胆,逞一逞威;或哼上一段二人转,前车喊了,后车也喊,呈现瀑布状一路喧喧而来。头车老板大吼一声“驾”!
7 M' Z" l7 d A" x+ U) M8 X声起鞭落;后车老板也不敢怠慢,“叭”的一声响鞭,马们撒开四蹄,花轱辘大车轱轱辘辘前行,车队过后,烟气滚滚,寂寞和害怕就被抛于脑后了。( a/ B/ E5 D9 n& _5 K$ k
岁数超过五十的人都会记得,东北大车马笼头上多有马铃铛,3——5个,黄铜的,马一跑起,串铃叮当,十里八里,都能听见,这也与北大荒有关,在老官道上行车,两侧都是蒿草、柳条通、高粱林、玉米海,看不见人烟。且野狼出没,于是便创造了串铃,问起一些当年大车老板子,老板子说一是壮行色,大鞭一甩,串铃响起,好威风呢;二是在荒僻的野地,野兽听了吓跑了;三是解闷啊,有铃声,一路响来,像唠喀,像听歌……说到当车老板,那些现在已经没有精神头的人,忽然声高一倍,“啪,那会儿老板子,吃香的喝辣的,进店有人接,有的喀是:”大车进店,亚赛知县,大鞭一撮,亚赛令箭,嘿嘿……瘪了嘴,七老八十也是那样的粗喉大嗓,表明了东北人的大嗓门。 ~5 h: n; M( Q( S
君不见“东北二人转”,演员们皆张开喉咙喊,敞口音,响亮,火爆,粗犷。多种曲调如“文嗨嗨,武嗨嗨,”“八板胡胡腔”,皆高音区。二人转产生于东北,东北人大嗓门就是产生它2 `0 y/ r4 Q6 q1 z C, Y
的源头,或叫基础了。
9 I i, f; C; F0 R, R9 P/ a 源于山东又到东北生活的姚氏家族能不大嗓门么?3 d: |, ~, b% @$ X
我是大嗓门,不信吗?那我就给你喊上一嗓子,“——呼嗨啊, 呼嗨,——嗨——嗨又
" v" x3 h. q; ^一嗨啊,你不呼嗨,我呼嗨……”1 v, B7 D* |% j* u# u
北大荒那片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回荡着激昂的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