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4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原姚姓第一村—三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6 18:2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原姚姓第一村—三山

姚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口众多,分布面广。至今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华夏姓氏中,居于62位。我姚姓从五帝之一舜帝得姓传至八十五世姚刚。姚刚祖居浙江吴兴,名门望族。其子宣业,南北朝时任北魏征东大将军。因官北,来到陕州,在此定居,另立祖谱,称一世宣业。是为陕郡姚姓始祖。

隋唐时期,二世安仁,三世祥,四世懿,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五世姚崇,在唐代功勋卓著,被誉为唐代四大贤相之一。居官洛阳几十年,可谓开元盛世时期的“国务总理”声名显赫,有“救时宰相”之称。

至二十二世姚才,世居山西洪洞县柳沟村。时值明初,刚刚建立的明王朝,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于是,在全国招贤纳士。此时,当地众百姓便推举仗义疏财的姚才入朝为官,为民造福。而聪明机智的姚才却忧心重重。一忧:因其父是前朝(即元朝)大将军,怕受其牵连,将有家灭九族之险;二忧:拒不当官怕寒了众乡亲的心。他思之再三,不如一走了之,也正应了洪武年间的大迁民,趁夜色,拖家带口,带领五个儿子,和一个年幼的弟弟,悄悄地逃出了山西洪县柳沟村,一路向南奔走。他想走的越远越好日夜兼程,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夜,走出了山西,进入了河南。又走了多天,到了洛阳。啊!大唐东都,五世祖姚崇曾在这里为大唐建功立业,是他展现才华,鞠躬尽瘁之地。他又向都城西南走去,半天时间,到了一个较为偏僻安静的地方。他举目观看,西有巍巍山岭,东有滔滔河流,有丘陵、有平川,真乃风水宝地,世外桃源,是理想的安居之所,这就是被后人命名的三山村。

当姚才在这里安顿下来没多久,他又考虑到一个问题: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树大招风,一旦被朝廷得知,举家性命仍有危险,如果被杀,我们这支姚姓根就断,还是分散居住好。想到这里,他把五个儿子恭、宽、信、敏、惠,及幼弟钦,召到一起商量这事。最后决定,长子不离父,其余四子分东、西、南、北四面出走,在那安家,自己作主。

后来的定居分布是:才公之弟钦,随二十三世敏定居巩县鲁庄镇。

恭:幼习诗书,文理通晓,不以章取仕,故隐居乡村,展宏志,居洛阳三山村。

宽:善诗词,好琴瑟,不务科第,仍复陕地,居渑池谷水。

信:辅明建文惠帝。朱棣灭建文惠帝,信被株连,死者众。景新公因父难,复回洪,适逢迁民返孟县西村。

敏:自幼聪颖,笃学慎行,以孝悌忠信为本,孝顺父母和睦昆仲,以诚待人,居巩县鲁庄。

惠:教读襄城,居住郏县茨芭乡东姚村,现分居河南二十多县市。外省有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甘肃、四川、陕西等地。各支姚姓,落地生根,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大的贡献。

明初迁洛阳始祖才公居洛三山,兴家立业,遇饥荒年,捐资输米,赈济灾民。洛府郡守除匾额奖励并报上酌用。朝廷恩赐才公寿官终身。才公殁后,葬于秦岭脚下,三山村北,截龙引孙葬。

才公墓至今已六百多年。昔,墓园宏大,柏树成林,俗称“柏树坟”。后遭破坏,柏林伐尽,凋敝荒芜。今逢盛世,族人为纪念先祖,宏扬先祖精神,纷纷捐资,重修墓园,便于后裔寻根问祖,祭祀活动。

三山这个古老文明的村庄,已有六百四十多年的历史。由迁洛阳始祖二十二世才公至今,已繁衍至四十六世,人口约四千多之众。而由三山迁出的姚姓各支总人口约八万之众。三山可谓中原姚姓第一村。

在这个中原姚姓第一村里,还孕育出众多精英。代的有:抗日将领陆军15军军长姚北辰,解放时期刘邓大军警卫营营长、建国后曾任中央委员的姚书灿(化名刘民已故,葬于北京八宝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如学西安空军副师干部姚尚文等等。他们做出的光辉迹,使我们感到光荣而自豪。还有许多县处级干部文化、教育、企事业单位的精英、骨干,劳模不一而足。

三山姚姓家族,还有着重视教育,热爱文化的传统。

教育方面:古有私塾,学习传授孔孟之道;今有学校,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这条线未曾断过。家族中普遍受过小学、中学教育;而年轻一代,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从事教育工作将近百人之众(估计)。

方面:自清末至解放前夕,成立有戏班高跷社火、奶奶社解放初期至今,村里成立有业余剧团、秧歌队,学校组织有文艺演出队,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

三山姚姓家族,十年前以农业为生,而今,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田地已不复存在,已逐渐融入城市,变成了城镇居民。然而,三山这棵大树适逢盛世,古木逢春,枝繁叶茂,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只会更加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 O* F3 G: P3 ]+ x
四十二世% k2 W7 [) k, i9 j
姚友爱


7 ~, a: m+ `) W# ^' U- F4 B! ]( S四十三世, W; E5 W0 N2 A
姚孝民

2013年4月23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发表于 2013-4-27 19:07:41 | 只看该作者
62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3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