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1# pszyyao
: v! b7 Z6 ~- ?9 W5 Q {
. ^, h6 ]6 `1 y% j2 O% V' [教授,本来我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垣坦”的论文,呼应你的信之六,信之七出来后,我放弃了写完的念头,直接告诉你我查阅的文献情况。6 K, y2 w i l b0 M- @
1. 《隋书•经籍三•子经志》:“《姚大夫集验方》十二卷。”没有明确作者,道是 《集验方》为姚僧坦 。
9 Z/ R5 v( @# ~! i- t2. 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中《姚大夫集验方》为作者姚僧坦 。( q. A* z: \/ {" |
3. 《 三国典略》作者为唐朝的丘悦,此书辑自《太平御览》卷371-卷380,在(卷三七五) 一一九“内史柳升私问姚僧坦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何如?”为姚僧坦。6 w! c3 q. h! `4 t ~
4. 元張鉉撰《至大金陵新志》“姚僧坦 【 八世祖信父菩提子察最孙思廉】”# j2 O1 }& U3 N8 e1 c/ x1 _
5.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多处为姚僧坦。2 r5 ]1 c0 `- t v0 R
6.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傷寒 卷八》“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姚僧坦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梁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坦曰:脉洪而实,”
, B5 h# s" D+ T9 F+ T: |/ b* X( a. O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多处为姚僧坦& Q( {, G0 u+ z' G7 D M: A
8.清代史学考据三大名著之一赵翼撰的《廿二史札记 》卷十三 魏齐周隋书并北史,北史改編各傳 “周書藝術傳,冀雋、蔣昇、姚僧坦、黎景熙、趙文深、褚該、強練也。”也为姚僧坦。但是另有他说,也是放弃写作的直接原因后叙。: E/ m" t* _# d% J" s+ t S9 ^
9.《陈书》《梁书》为姚僧坦,姚思廉的《世谱》也是姚僧坦,这你知道。
1 g6 ]5 C! C& R8 Y9 s% |10.李光的序,也是姚僧坦,这你也知道。 w6 {. C! X1 r& ]; W+ l' s1 Y0 y% S
问题:1.《隋书•经籍三•子经志》《集验方》为姚僧坦 。而《旧唐书经籍传》《集验方》则为姚僧垣 ?
) g8 T* ^1 N, m K# X& ? 2.《隋书•经籍三•子经志》:“《姚大夫集验方》十二卷。”没有明确作者,则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中《姚大夫集验方》为作者姚僧坦,为什么?" d6 Z' }# _" H4 e0 y4 q `
3。《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是学术有名的类书,多用于校正古籍,很多古籍能留存下来全靠有了他们,而他们是姚僧坦,而不是姚僧垣 ?
, M- k) k+ q7 \3 f; }1 B 4.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和李时珍《本草纲目》都是著名的医学家,这两部古籍都是姚僧坦?' z8 m7 J) h1 B& K/ e
5.假如姚察有误,为什么姚思廉也有误,难道他自己的爷爷的名字是姚僧坦或是姚僧垣都不知道吗?而且时间只有两代。且另一部他写的《世谱》还是为僧坦?如果一部古籍是刻印时出了错,难道三部古籍刻印时都在同一处出错?如果这些原因都不是,只有一种可能“避讳”,可我查了陈垣的《史讳举例》,姚思廉所处时期并不严格,而“避讳”最严格的是宋元明清。: O0 O* T1 F) [! y
所以,我过去说过坦垣之争还将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