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历史上的姚姓女子7 @: m: S4 t' C# a2 l1 m$ l6 ^) }
: v: v# z% N, U% A) U" t& C6 e, c7 D' Y6 ^) T7 I
巫山神女——姚姬(战国时期) ,楚国人。7 a3 {6 n6 D" G7 u1 T' W
' ]* R$ e& L2 o* F9 `& ]姚姬为虞舜后裔,世居河畔,是一位长得非常美丽的民间女子。 ]# z$ X' Q/ |* {0 s
( A2 Y1 r/ A+ t2 {1 A0 M/ q+ ` d' l0 c* H" o
楚怀王执政时(公元前328—公元前299),信重屈原,任屈原为三闾大夫。楚顷襄王(公元前298—公元前263)继位后,听信谗言放逐屈原,屈原作《离骚》,自沉汩罗江。 5 l/ w) n% U, y2 z
' C; w, f a! x1 R) s
! q* G: ]- Q4 X% v) \8 u 顷襄王悔悟后,带屈原弟子宋玉(楚兰台大夫)、唐勤、景差同游云梦台。宋玉怀念恩师,触景生情,作《高唐赋》。宋玉在云梦台与姚姬相遇, 两人一见锺情,他被姚姬的美貌吸引,惊为天上仙女 。姚姬读了宋玉的《高唐赋》,也爱慕宋玉英俊风流, 文采华章。再读宋玉作的《巫山高赋》,更是倾仰其才华出众。后两人共饮合卺交杯酒,奏同心乐,结为伉俪。宋玉为姚姬而作《神女赋》,成为千古美谈。姚姬也因此被传说为巫山神女。
. u1 y9 y; F* Y# G- m6 `. ?8 q) |* o5 x/ f) N2 ~9 Y3 i
; l2 c5 e' ~ I( y姚娘庙的主人——姚贞淑 Z2 W1 m4 ?2 M c' k+ l7 ~ S
- ]2 z* o1 ]4 z v* _
# |2 V: |1 ^2 n) w0 S
姚贞淑(汉朝时期) 广东惠州府博罗人。姚贞淑,又名姚娘。
+ b7 e. W% j @- f7 S) O$ C' G' i. z3 p6 B+ y. v# X& V, \
在汉成帝河平年(公元前28年至公元前25年)间,广东惠州府博罗有一位民女叫姚贞淑,姚姑娘奉侍父母,逊顺孝敬,为乡里称道。惜于妙龄如花之际突然身亡。去世后她却有灵神,之后人们在博罗的盘陀乡东莫村边为其立庙祀祭。 , q- f6 F1 T! e4 u! E, i# N- Y: Y9 T$ g
. E2 `* b5 |* `3 j# p' }2 s
到了宋代,陈尧佐奉命驻守惠州,自京城出发,及同潮士许申等人同行。将要到达驻地的一天,他们将船泊于东莫村河边过宿。夜间突然见到披甲戴盔的军队有数百人之众,隐约听到有人呼喊:“今夜丞相漕使会宿于此地,对百姓少有疏忽损失,不必宥。”陈尧佐觉得甚为惊奇,第二天到村中寻访,才知道原来这里有座姚娘庙。 $ N6 ?% _- M! F4 ]% Q
. d" P0 `$ S* I6 k& s
后来陈尧佐果然仕途顺直,屡获升职,直至官拜宰相。许申也任转运使等职。这真是应了当初的预言。
5 V( Y) p7 h+ H1 X) k
8 }/ O# s8 g: o: e( f
2 _( X; _, v+ [( C4 V& M西平公主——姚氏(十六国时代) " {1 f$ ]" M/ K# R7 I
. ^5 H- y0 r7 _7 K- B+ m% t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今甘肃省陇西西部)人。羌族。魏明元帝拓跋嗣夫人(昭衷皇后)。
# K- H H% U. E; b+ p# h+ s4 M7 ?+ {8 K5 D1 a# b
姚氏是后秦国的公主。为了国家的利益,她嫁给了魏明元帝拓跋嗣。虽然她没有当上皇后,但是姚氏与魏明元帝真情相爱,无悔无怨。姚氏实为难得的好妃子。她更是深受到拓跋嗣的喜爱,尽管她的婚姻是政治联姻,可是他们的爱情却是真挚的。
6 ~) I5 d1 \5 Q" F# f3 y; i( L$ c; h: o0 t) `: r
北魏神端元年(414)春季的一天,后秦国君姚兴的女儿西平公主不安地来到父亲的病床前。她刚刚坐定,父亲就开门见山地说:“孩子,前几天北魏国君拓跋嗣派使者来向我方求婚,我已经答应下来了。说心里话,开始时我不想答应这门亲事,后来我仔细琢磨一番,觉得仍是应该答应。因为想起十二年前,我们后秦是十六国中比较强盛的国家。弘始四年(403),北魏拓跋圭派北部大人贺狄干带着五百匹良马作聘礼向我们求婚,当时我们答应了。但是,拓跋圭不讲信用,说好了我们的人去了当皇后,可是他却把慕容宝的幼女立为皇后,我气疯了。马上派你叔叔姚平率领四万大军向北魏开战。没想到柴壁一战,我方被打得一败涂地,四十余位大将被俘虏,四千多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跳入汾水。败得很惨啊!自此,我们与北魏结下了不解之仇。几年来,北魏明显比我们强盛。所以,我时常这么想:如果再与北魏赌气,跟它对抗,我们得不到任何利益,况且也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拓跋嗣向我们求婚,这正是我国与北魏和好的良机。既然我已经答应了北魏的使臣,只好委屈你了。” , u- t- m3 s s5 e
" ?0 z' [9 }4 m' V4 q 公主她自然明白联婚对巩固后秦国家政权的重要性。为了国,为了家,她只好从命。可是作为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女孩,她还是鼓起勇气问父亲:“如果北魏再食言,如果他们仍然不支持后秦呢?” |+ n# M% s* Z7 k8 e$ n
" C7 e$ z" {. r6 w5 z 恰在这个时候,平阳太守姚成都回到了长安,姚兴即刻把他召到病床前,焦急地问:“你长期在东藩,熟悉北魏的情况,前段时间,北魏派人来求和结亲。我已经允诺。当时我的动机是希望因此而得到北魏的支持,减轻我的心病。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姚成都说:“北魏自柴壁之战以后,兵强马壮,士气正旺,现在他们要求和亲,主动建立姻亲关系,这不仅是减轻你的心病,而且对国家来讲,也不失是一条长治久安之计。”姚兴听罢,即作决定,要西平公主作好出嫁北魏的准备。并派吏部郎严康出使北魏,约定西平公主出嫁的有关细节与具体时间。 ; H# O% B7 v! v' t* I$ q, p$ L
* W& f( F4 G6 k. m
神端二年(415),西平公主在东武侯姚敝,尚书姚泰的护送下,出嫁到了北魏。 ! J, q% V' l) U6 S7 Y
- e' O/ ^7 e T0 C. t2 M; y+ B
北魏鉴于上次和亲失误所引起柴壁之战的教训。因此,他们对这次和亲相当重视,以迎娶皇后礼仪的规格迎接西平公主的到来。
7 r( J$ ]/ K6 b9 F: p3 F" V! @% G
西平公主嫁到北魏后,并没有即时被立为后皇,只是被立为夫人。作为拓跋嗣来讲,就是真心想立西平公主为皇后,但他也无法抗拒老祖宗立下的现定:要立谁为皇后,就必须让她亲手铸一个铜人。如果成功了,就被认为大吉大利,可立为皇后,若是铸不成铜人,则被当作不吉利,不能立为皇后。 0 T% x3 N T. f n! {
# c- C/ h) i7 [$ t( x 结果西平公主没有铸成铜人,只好屈居皇后之下,当一名夫人。对此,不仅西平公主无可奈何,拓跋嗣也非常遗憾。尽管她只是一名夫人,可是她与拓跋嗣情深意笃,十分和睦。西平公主始终获得拓跋嗣的尊重和宠爱,成为无其名,却有其实的皇后。 5 j5 ]' l- v% u% Z% ]5 x! M5 c
0 {- _+ i' R) W+ t1 m
拓跋嗣虽然无法挽回当时的局面,但他一直以皇后之礼对待西平公主。为此做了许多努力,准备让西平公主坐上皇后之位。
3 ^7 g3 e- _/ G0 L" W% `
4 b" o B2 U5 e" _) B' Y 而西平公主也宽容谦让,与世无争。她体谅拓跋嗣的难处,数次向拓跋嗣表明瞭自己并不在乎皇后的名份,要的是彼此之间的真情挚爱。这样,她更受到了拓跋嗣的尊敬与深爱。
, v/ y' r+ ?; H; U6 l
8 y( N6 t) u; `7 P; J) ~ 泰常五年(420),西平公主不幸谢世。拓跋嗣悲痛欲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一时茶饭不思,无心朝政。 3 [/ M* [3 w( K- {6 N& P
6 F+ t/ z; L: Y5 p$ I 为了追念西平公主,拓跋嗣给她“昭衷皇后”的谥号,并葬于云中金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