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太白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31 10: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太白剑》书名之由来% L1 d# Q8 H0 M. a5 I
《太白剑》当成于丁丑、戊寅间。丁丑是崇祯十一年(1637年),康时年62岁,戊寅是崇祯十一年,康时年63岁。时流寇起始于秦(陕西)豫(河南)躏及枞阳。康脱身渡江,窜伏洲渚草莽间,取唐书《黄巢传》阅之,“黄传”所述与当时流寇始末,大抵相类。因思致寇之由,御寇之失,援唐事一一比而论之;其唐事与巢事连者,而与明事无关,复则别论之;其与唐事无连,而古今成败得失,可以互为印证者,亦为之广引旁及。
5 c; r2 `5 _; i- W' Y8 u) [2 Q5 v何为《太白剑》?当时乱时,太白山人,谒见州刺史崔尧封,进言曰:“掘破牛山贼自败”。崔于是发卒掘之,得石匣一、剑一、黄腰兽一,兽见剑自扑死。至秋黄巢伏诛相传。明末秦人掘李自成祖墓,亦得枯骨黄毛脑后一穴,有赤蛇生角。当事者函其颅骨并蛇,腊之以报,而否自成以败。
  _- j0 v/ U; J" |1 q2 n康在本书引言中说到:“唐将帅预破巢者数十家,其鸣剑叱贼,人不啻众,而熟知巢所伏者,固别有剑乎。剑发自太白山人,则太白即剑名也。”
' A& v# d' P4 v* t5 O6 c" n+ w康所以署此书为《太白剑》,又称《黄巢传》自有深意。时秦人尚未掘李墓,李自成亦尚未最后溃灭。康预言似的指出:“而倘有神物之尚存,则有心者亦不可不占其气” 。可见康以《太白剑》署书名之用意所在。
  w* B: `3 C0 ~9 g: R. q《太白剑》内容简要) C; [0 X- ^8 m& b: u
《太白剑》全书分为上、下卷编辑。上卷15章67节41410字;下卷8章43节34880字。合为23章110节约86000字。
# v1 P! {: L, R" U此书沿着阅读《唐书 黄巢传》之先后次序而比论,就《黄巢传》所述事,比明季之现状,论其事非阐其得失,间以古今成败为佐证,广引旁及。其笔法可以说是就事论理。——就唐之事、就明之事、就巢之事、就明流寇之事,论得失之理,兴衰之理、成败之理、存亡之理。援往证今,贯穿错互,骈枝俪叶,然杂而不乱。始终围绕“致寇之由,御寇之失”这个中心。% H1 J0 F1 r( U3 h
在“至寇之由”方面,以黄巢出生地曹县为例,官吏腐败,地方恶势力猖獗,贩卖私盐的富商大贾为富不仁,三股势力当道,官府为其保护伞。他们杀人越货,官府不加追究,有早诉者,反受官府打压;使之入狱受刑,清家荡产。黄巢破城杀人掳掠,时人有称之为“黄打黑”,黄当然指黄巢,而黑则为贪官污吏,地方恶势力,为富不仁的富商大贾。可见民心丧失之甚。
2 w* t; N1 v6 a1 X0 S' k5 }" C在御寇之失方面,(一)、剿抚失当。诸当事者轻剿重抚。贼寇讲降时,往往是贼寇最困蹶的进候,也是剿灭贼寇最佳时机。而当事诸将领往往停剿待降,使贼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而使剿错失良机。是以诸贼降而复叛,叛而又降、降而又叛,时而有之。(二)、攻守失策。唐剿寇主战略大致都放在守城上,似乎以何城为目的,而不是以灭寇为指归。城与城之间又不能互相策应,甚至邻为壑,让道引贼寇他域,坐失战机。(三)、对宋儒的批叛。①、范仲俺不杀降贼大臣,说是宋家家法;②、欧阳修《唐书》为臣贼大臣李都开脱——“贼甚张,节度使李都不能支,臣贼。王重荣‘断桥撄域自守’,都以节使重荣奔行在”。欧阳大书于纪曰:“河中都虞侯王重荣逐其节度使李都。”③、宋威以狗脊岭之事杀降,见中于杨复光,欧阳非之;④、李德裕以维州事(杀降)见中于牛僧儒,司马光非之。康慨叹曰:“至欧公司马公之论出而是非乱矣。”“士之所以敢为此者(指降贼降臣),大底根本宋儒,如张浚之党汪、黄晦翁之右秦长脚。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日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来者何?宋儒是也’”。四、珍贵的历史实录。康以62岁高龄,经历明季相枞流寇躏袭,同当地避寇逃难者一起辗转颠波于枞阳白荡(现为义津)、高甸、竹隐、长河口、及江南乌沙、清溪、贵池等地。以其耳闻目睹之亲历——民众抗寇杀贼官军避贼害民、官吏敲诈勒索等等笔之于书。作为枞阳地区之今人,犹感珍贵。
姚  康  伯7 u3 w! j4 C  K: K. f  X8 b
姚康(一五七八-一六五三)原名士晋字休那,一字康伯,皖桐城(今枞阳会宫老桥)人。明万历末年诸生.崇祯十三年(一六四零年)举贤良方正。史可法镇皖时,单骑拜访,自荐入幕。史可法赴扬州督师抗清前,姚康因先期告假返乡,得免于难。家人以为幸,姚康却以自己不能与史可法共救时艰而引以为憾,常悲吟云:“鼎沸未能成席卷,不无遗恨裂双牟”。明亡后,屏居乡里,抑郁以终。生前史可法曾预提其墓曰:《明读书人姚康之墓》。他自作墓碣云:“吊有青蝇,几见礼成徐孺子;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姚康工诗文兼工绘事。同邑丁倬有《题姚休那先生松鹤图》,诗云:“谁人不读先生诗歌古文辞,先生丹青妙手无人知。试看此图松与鹤,苍凉神骨墨淋漓;龙鳞冉冉生烟雾,一片空明老双树;羽衣丹顶两翩迁,恍惚毫端欲飞去”。世传姚康与何如宠交最笃。如宠于崇祯初年入相,延之入都,如宠为吴江周忠憨公宗建墓志,世称其文,明史据以为传出姚康之手。如宠告归数年后被召,又邀康同行,康知世不可为,赠以扇,上画枯藤朽木,一童卧其下,题诗云:“饱食安衣乐以哉,这场大梦几时回。而今要醒而今醒,莫待藤枯树倒来”。盖知朝政不可为,劝其早归也.著有《忍死录》《白白斋货殖传评》、《姚休那遗稿》十二卷(内附诗集一卷、外集三卷)、《太白剑》二卷。今人邓之诚评《太白剑》云“援黄巢以论闯、献,间涉政事及兵祸之烈,闻见颇有足存”。载《桐城耆旧传》、《安徽画家汇编》。
姚康伯天池遇仙) c- x8 N4 Z: ~
  明代有个秀才姚康伯,他是何宰相的密友。祟祯末年,史可法镇皖时,聘他为记室,参谋军务,为史可法所景仰。他临逝自题墓碣一副,碣曰:“吊有青蝇,几见礼成徐孺子;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该联刻在姚康伯的墓碑上,至今保存完好。他的家在浮山西边的麻溪河畔,其墓距浮山约十公里。( c" t8 L" g2 \3 {+ k. \* N/ t
传说,他少时常坐在浮山岩洞中读书,勤奋好学,,因年幼体弱,其家人不让读书。但他还是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一日,他坐在天池边苦读,夕阳西下了,却忘记回家。天黑下来了,他才站起来往回走。然而在天池周围走来走去,却寻不到下山的“百步云梯”。夜幕笼罩着浮山,他正在焦急之中,突然西边亮出了灯光,他向灯光走去,却见一所漂亮的房屋,正门半掩半开,见一美妇坐在灯火之下,看着一本无字之书。姚康伯立在门外,干咳一声,妇人抬头起身相迎,问其来历,姚康伯实情相告。妇人先以酒食招待,后取凉水一盆,命其清洗胸背。姚康伯洗毕,自觉全身透凉,心胸豁然开朗。即问妇人:“此水为何水!”妇人答曰:“此天池之水,可洗心!”言毕即关上房门不出。姚康伯坐堂中读书达旦。天亮后,蜡烛、房屋和妇人都不见了,自己坐的地方却是一个高高石台。从此,人们称这地方为“遇仙台”;称大天池为“洗心池”。自那以后,姚康伯身体康复,也十分聪明,读书时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后来成为有名的才子。
姚康作品名录. v+ P) {% u' S4 d1 U) J4 r
《筹债堂集》总集,未刊印行世;
2 P* U0 f7 W/ c# Y) u' o《货殖传评》已刊印行世,今收集在《休那先生诗文集》下集中;$ J5 Q. a& H) _; c7 {8 O
《太白剑》刊印行世,未见到刻本,今存三校稿,系已按电子版整理;
. ?# r6 b/ B. I. U+ q《忍死录》未有刊印本,今按宗宗谱所载录在《休那先生诗文集下集中;
( u8 h8 |5 N8 Q7 [: O《江淮集》未有刊本,内容不详,可能已录入《休那先生诗文集》中;3 K: d1 ]! ^' Z9 {
《浑茶草》未见刊印内容不详;
9 f8 r. f; p/ K9 X《红亭本草》未见刊印内容不详。据传是医学著作,康亦通医学;
1 n" U- R# u7 l《宋史改本》未见刊印,历史著作。康长于史学。5 V" u/ {' v3 p% {4 e
历史文化明人——休那(姚康伯)先生诗文集节选
/ R: R  k( o' p初  雁
- i& J* ^' m- \6 ^$ o4 j% e云路俄添此,秋光一倍非。何当闻最早,只是和犹稀。寒月沉山冷,吴田傍水肥。知君初作客,珍重向南飞。
  R6 {' @8 V8 w- C新 荷
- k7 V. s' v8 M如盖复如钿,初生雨后天。叶低浮水上,茎弱袅风前。乍覆游鱼戏,难藏宿鹭眠。佳人休便折,留荫采莲船。 8 Z3 i* e' i* `, d3 h6 q
渔 父
4 K" e  \) [" O篮里无鱼欠酒钱,酒家门外系鱼船。徘徊欲抱簌衣当。又恐明朝是雨天。 - U4 \: ?" C6 n& @7 N
失 题9 s1 q* u: a0 f* t
三生情业几时消,算得蒲团足下稍。梦我不须来半路,相逢只在赵州桥。
4 ?2 M2 a$ z4 T* A春 菜
: T% X6 \2 Q% `春盘细剪碧丛丛,消息先于鼻息通。却忆平生姑负处,木犀花下海棠风。
7 i/ H& K' o3 x6 ]: d) S+ U$ k6 h雪 路
' r; Q3 m5 ?2 k7 `8 a风寒乍刺雪如针,扑面蒙头不可经。不知几世修行到,得作红炉暖阁人。
* h9 L# p+ |6 w! Q浮渡赠豫张0 W  Z8 j; f. G& t
此人此地此周旋,坐近梧桐试煮泉。莲社漫寻三世约,管城先有七年缘。 ¬莺求是处诗为界,羊后随机靹作鞭。文畅卷中能著我,数行题字幔亭烟。
6 ]# n& u5 f$ t黄州赤壁2 s) C+ G- e- E3 B5 l& K. L
此山称赤壁,荒榭带斜晖。暮柝城头急,轻帆夏口稀。周郎犹在梦,苏子不须讥。俯仰兴怀者,何劳辨是非。 * n' Q/ h6 c0 f; \6 Z' M
皖 山9 U8 U) S0 \% R6 O1 V
皖宫突兀笔如橼,雨点云钩法更妍。莫惜为侬挥一幅,青天便是蜡花签。 , x) N2 p4 c) s6 T$ V
天柱峰" Z- \' ~  O: H' V0 U+ Y
万仞峨峨笔倚天,丹霞横展蜡花籤。不教一字输人世,欲觅嫦娥买赋钱。 4 S/ B' }8 l2 q( O+ f
登九华" L6 v8 J0 H0 Q: p
行经百折得僧家,僧指东崖石径斜。九子直难为品藻,六郎不是似荷花。峰能骨立偏宜雪,辖有神通幻出霞。诸佛慈悲为善巧,夜泉绕寺转三车。 6 A0 m1 |6 I2 Z
自 吟 ( [& v# P/ T0 X
鸿雁无家春也归,堂深燕子傍人飞。头颅带得江湖雪,仍是桐山一布衣。
/ a% {. \# i5 Q+ B2 x3 n" U红 莲
4 Q# V" d7 ?2 w; z3 Z# x" K红衣落尽翠眉低,尚记分香水殿西。残月晓风何限恨,亭亭依旧若耶溪。 9 }; J! J: A0 U
金陵即事  @+ P3 K7 o9 _( l
有客摄裘隔翠微,雨花台畔弄霏霏。笔花如具天花雨,一叶芭蕉是佛衣。1 U  P! N; B7 P
江干闲钓+ `+ c6 H3 S. j9 F5 T, o) w) f
月薄江涛欲泛天,秋光夜色落吟边。闲中权势丝纶手,一线轻风坐钓船。
6 S3 D8 n9 U' w南都送友之西湖
6 B5 h# ?! I! L/ L: [2 d片帆已似倦飞鸿,犹有余杭引兴浓。去国几人衣尚白,开樽何处叶题红。和诗僧里求临海,跨犊儿中问泽公。莫向芙蓉惜摇落,萧萧九里正摩空。- d* ^. D6 y: e" t4 T1 t* L- g' S, E6 a
牡 丹+ |/ `: D, j# e/ Q3 ?
卜筑幽栖傍水涯,我来恰看一栏花。好将从事酬倾国,差胜平章不在家。魏野诗边红袖影,兴公赋里赤城霞。沉香亭子今零落,千载风流问鬓华。
  

/ K7 S0 _: F6 c# K3 j0 v# V$ B7 o6 _" p/ {0 O6 w5 i- M8 x

1 W* d! q( L* X1 r0 k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宿松姚维平 + 10 --------
河南姚亚峰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3-8-31 14:19:20 | 只看该作者
[明]桐城姚康《太白剑》。' D, v2 o) r! q1 U

5 r" J( W( A* B6 d7 T6 j$ T    姚康(一五七八-一六五三)    原名士晋,字休那,一字康伯。皖桐城(今枞阳会宫老桥)人。明万历末年诸生。崇祯十三年(一六四零年)举贤良方正。史可法镇皖时,单骑拜访,自荐入幕。史可法赴扬州督师抗清,姚康因先期告假返乡,得免于难。家人以为幸,姚康却以自己不能与史可法共救时艰而引以为憾,常悲吟云:“鼎沸未能成席卷,不无遗恨裂双牟”。明亡后,屏居乡里,抑郁以终。  o1 Q7 {3 ]6 ]7 W0 F2 R
$ T5 s4 E3 R6 r+ j0 N( D! P
    姚康自题墓碣一副曰:
. o) K7 g- \1 A% w3 t        吊有青蝇,几见礼成徐孺子;
; }7 d! m' C! X$ J" I& m3 h        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6 o' r+ }7 H' T/ [. J$ g; }
该联刻在姚康的墓碑上,至今保存完好。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3-8-31 15:02: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好的内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发表于 2013-8-31 23:14:42 | 只看该作者
姚尚全是64岁了吗?如果是请站长颁寿星勋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4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