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元代词曲家姚守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31 21:4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元代词曲家姚守中
     姚守中(?1290),字不详,洛阳人。姚枢之孙,姚燧之侄。曾官平江路吏。约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在世。
   近人孙楷第先生新考出姚守中名埭,其先世为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人。
《录鬼簿》将其列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第二十四人。从其所选的题材来看,他的剧作还注重昭彰社会名分和个人道德,颂扬清正廉洁的官吏。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曲词如秋月扬辉,有清丽之风。贾仲名《凌波仙》挽词评其《申诉冤》为巧用工之作。《申诉冤》入选《元曲三百首》。
贾仲明为其补有挽词:《挂冠》解印汉逢萌,扫笔成章姚守中。布关串目高唫吟,《牛诉冤》巧用工,扯诏谏《持立中宗》。麒麟阁,狐兔冢, 怨风雨愁。所作杂剧三种,即《郝廉留钱》、《逢萌挂冠》、《扯诏立东宫》等剧,惜均失传。
姚守中尚存散套〔中吕·粉碟儿〕《牛诉冤》,全套用颇有寓言意味的拟人化手法,以一头将被屠杀的老牛的控诉,抒发了作者对是非颠倒的人间社会的愤怒。全套手法新颖,构思巧妙,在整个元散曲中,不失为上乘之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月扬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蓬安姚波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1:50:40 | 只看该作者
套数+ U: l% ?* x0 z. f
) }* Q. Q- Q" Y" d4 q) Y7 V# y
  【中吕】粉蝶儿
) L+ v6 M/ d  k. v: I' }7 Q
; B5 }3 E9 [8 ?# a( [6 Z  牛诉冤
, O* B, N0 I% E. N( `; [6 z4 A          姚守中
" m4 P% v' p4 X$ ^2 U2 x" U
  性鲁心愚,住烟村饱谙农务。丑则丑堪画图,杏花村,桃林野,春风几度。疏林外红日西哺,载吹笛牧童归去。) t, [3 {1 q5 T7 a( Z2 t4 v( Y

! ~1 z9 h4 e7 z3 h- c  【醉春风】绿野喜春耕,一犁江上雨。力田扶耙受驱驰,因为主甘分受苦,苦、苦。经了些横雨斜风,酷寒盛暑,暮烟晓雾。
* G( p  _7 z# X) f/ O7 f
0 I" c: ~+ t$ |2 \  【红绣鞋】牧放在芳草岸白蘋古渡,嬉游于绿杨堤红蓼平湖,画工描我在远山图。助田单英勇阵,驾老子蓦山居,古今人吟未足。
" U+ ^* @# z* l5 P+ M/ [# n- Q+ e' y$ ~
  【石榴花】朝耕暮垦费工夫, 辛苦为谁乎?一朝染患倒在官衢,见一个宰辅,借问农夫,气喘因何故?听说罢感叹长吁,那官人劝课还朝去, 题着咱名字奏鸾舆。
( _4 z. Q: f+ W6 H3 [! j/ U
' f/ {& i9 [: O! C  【斗鹌鹑】他道我润国于民,受千辛万苦。每日向堰口拖船,渡头拽车。一勇性天生胆气粗,从来不怕虎。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 `9 X9 Y- x+ p) B+ Q2 m( e5 ?1 q' i
  【上小楼】感谢中书部,符行移诸处。所在官司,禁治严明,遍下乡都。里正行,社长行,叮咛省谕:宰耕牛的捕获申路。
: n3 x% f4 l: ]  F( G( b3 _  f! d% d% B4 I
  【幺】食我者肌肤未肥,卖我者家私不富。若是老病残疾,卒中身亡,不堪耕锄。告本官,送本都,从公发付,闪得我丑尸不着坟墓。3 o, O2 K  b5 V7 A: V
- m6 G, I! p8 w3 O/ {, E
  【满庭芳】衔冤负屈,春工办足,却待闲居。圈门前见两个人来觑,多应是将我窥图。一个曾受戒南庄上的忻都,一个是累经断北氵畺王屠。好教我心惊虑,若是将咱卖与,一命在须臾。0 J; T  i3 r9 u' S4 A& |. ~

) S# A5 \' t/ j  【十二月】心中畏惧,意下踌躇。莫不待将我衅钟?不忍其觳觫。那思想耕牛为主, 他则是嗜利而图,被这厮添一买我离桑枢,不睹是牵咱过前途。一声频叹气长吁,两眼恓惶泪如珠。凶徒!凶徒!贪财性狠毒,绑我在将军柱。
3 Z8 ^) `& p2 W  U; t6 H; G) N% f# f; b; r
  【耍孩儿】只见他手持刀器将咱觑,唬得我战扑速魂归地府。登时间满地血模糊,碎分张骨肉皮肤。尖刀儿割下薄刀儿切,官秤称来私秤上估。应捕人在傍边觑,张弹压先抬了膊项,李弓兵强要了胸脯。& |6 {% A# A& {: Y0 T

/ n- y$ H+ p# V" T  【二】却不道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刬地加料物宽锅中烂煮。煮得美甘甘香喷喷软如酥,把从前的主雇招呼。他则道三分为本十分利,那里问一失人身万劫无。有一等贪餔啜的乔人物,就本店随机儿索唤,买归家取意儿庖厨。( E' P: U0 j1 Y( q% K7 W
( b3 c1 t' ~" c  w4 C( G
  【三】或是包馒头待上宾,或是裹馄钝请伴侣。向磁罐中软火儿葱椒火乌, 胜如黄犬能医冷, 赛过胡羊善补虚。添几盏椒花露,你装的肚皮饱旺,我的性命何辜。
- |- s/ w; e0 a) P0 |
5 e  A+ y. u1 ]+ u5 z  【四】我本是时苗留下犊,田单用过牯。勤耕苦战功无补,他比那图财害命情尤重,我比那展草垂缰义有余。我是一个直钱底物:有我时田园开辞,无我时仓廪空虚。- ?5 M- N/ x: a' ~1 ?

0 J* ?# X  @( _5 x: S2 K8 w  【五】泥牛能报春,石牛能致雨。耕牛运土遭诛戮,从今后草坡边野鹿无朋友,麦垅上山羊失了伴侣。那的是我伤情处,再不见柳梢残月,再不见古木昏乌。
( n' v1 R0 k0 {& B) N- Z8 e/ w1 T( t- o
  【六】筋儿铺了弓,皮儿鞔做鼓。骨头儿卖与钗环铺,黑角儿做就乌犀带,花蹄儿开成玳瑁梳。无一件抛残物,好材儿卖与了靴匠,碎皮儿回与田夫。( W0 m& P, r' `, l. a
" k- _8 g, H2 d* v/ C7 _, u7 V
  【尾】我元阳寿未终,死得真个屈苦。告你阎罗王正直无私曲,诉不尽平生受过苦。( U  W/ B% T+ K

' X5 E& |0 v0 I2 l1 [
3 X$ \4 i( L7 T1 n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发表于 2013-8-31 23:10:45 | 只看该作者
改版后发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2:14:15 | 只看该作者

现再上传一位网友读姚守中散曲的读后感,供大家赏览。


9 |  y" |4 e& T( c; w9 F. O

  元曲很伟大,但一如汉赋,不如唐诗宋词般普及,但这并不影响其经典的价值。近读姚守中《[中吕·粉蝶儿 申诉冤》,又名《牛诉冤》,很有无限感触。古今一体,人心系之,能无共鸣吗! 


- P* A# U' ^6 N

  姚守中(?—约1290) 河南洛阳人。元代杂剧作家。 姚守中为著名词曲家姚燧的侄子,生平不详,仅知其官至江平路吏。贾仲明为其补有挽词:“《挂冠》解印汉逢萌,扫笔成章姚守中。布关串目高之吟,《牛诉冤》巧用工,扯诏谏《扶立中宗》。麒麟阁,狐兔冢,怨风雨愁。”钟嗣成《录鬼薄》将其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中。姚守中所着剧作,现仅知有《神武门蓬萌桂冠》、《汉太守郝廉留钱》、《褚良扯诏立东宫》三部,俱不存。此外还有[中吕·粉蝶儿《申诉冤》套曲。 从其所选的题材来看,他的剧作注重昭彰社会名分和个人道德,颂扬清正廉洁的官吏。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曲词“如秋月扬辉”,有清丽之风。


1 r% j( f: [' O$ M9 b4 z! K- I3 I

  《申诉冤》入选《元曲三百首》。贾仲名《凌波仙》挽词评其《申诉冤》为“巧用工”之作。全套用颇有寓言意味的拟人化手法,以一头将被屠杀的老牛的控诉,抒发了作者对是非颠倒的人间社会的愤怒。全套手法新颖,构思巧妙,在整个元散曲中,不失为上乘之作。

元散曲套数作品中同类的有:姚守中的《牛诉冤》 ,曾瑞的《羊诉冤》,刘时中的《代马诉冤》等近于比喻和寓言之间的一类作品。比喻中的隐喻与寓言之间有时的确是难分难解的,在姚作 [ 中吕·粉蝶儿 ] , 牛被描写成 “一勇性天生胆气粗, 从来不怕虎”的无所畏惧者。它“为伍的是 伴哥王留, 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牛在曲中显然是被人格化了。 从前三曲来看, “杏花村, 桃 。林野, 春风几度, 疏林外红日西晡“ 以及 “横雨斜风”,“暮烟晓雾”“芳草岸白苹古渡”,“绿杨堤红蓼平湖”的描写, 正是元曲家们在归隐类曲子中反复讴歌的环境。看其中二曲:[ ( ) ] 泥牛能报春, 石牛能致雨, 耕牛运土遭诛戮。从今后草坡边野鹿无朋友, 麦垄上山羊失去了伴侣, 那的是我伤情处。 再不见柳梢残月, 再不见古木昏乌。[] 儿铺了弓, 皮儿鞔做鼓, 骨头儿卖与钗环铺。黑角儿做就乌犀带, 花蹄儿开 成玳瑁梳。 无一件抛残物。好材儿卖与了靴匠, 碎皮儿回与田夫。”


+ I9 ?$ |2 R4 I2 \

这样的下场是令人伤悲的, 曲子嗟叹再三, 曲折倾述的仿佛正是元代士人的不幸命运。而且曲语平白, 丝毫不作修饰, 然就里透出的悲凄哀怨, 却不能不令人去作许多联想。


& w" E7 @5 n( \$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6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