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霍邱县风俗 《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0 16:5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六安姚远铸 于 2013-10-10 17:32 编辑 2 B% w- R( p4 H8 t3 P% i8 o

1 u5 A4 a/ |( E5 w$ i: Z0 U6 X; e6 K' Z. R! x/ r

9 B" h+ g) d1 R' x8 S5 C% n9 K
! _- s, M  p' T/ O; x
                                                       霍邱县风俗《二》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民国年间称“诗人节”。是日,家家门前插艾,以示“驱邪”。户户吃粽子、鸡蛋(把鸡蛋和粽子放在锅里一块煮,煮熟的鸡蛋好吃);烧菖蒲根熏蚊虫;用雄黄酒擦小儿的耳、鼻、肚脐处,防蚊叮虫咬;将中草药配制的“香荷包”戴在儿童胸前,以示“避邪”;旧时,这一天多接新女婿过节。
  新中国建立后,通行接未婚媳妇过节。门前插艾,早食粽子、鸡蛋,仍沿袭至今。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日,在旧中国时期为“长工节”,又叫“穷人节”。30年代、40年代,又称“教师节”。是日,长工半年工满,东家与长工结工帐,决定其去留,是长工难过的日子,又叫“断头日”。长工下工和新长工上工都由东家设酒席招待一顿饭,名曰:“洗腿”。县境偏南地区叫“过半年”。
  农历十月十五日,长工一年满工,形式同六月六日一样,也叫“长工节”。此俗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土改”而消亡。
  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日,为“牛女节”,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过银河相会的日子。是日,年轻未嫁的姑娘,晚上用五色丝线对月穿针,以卜终身。穿过者,谓之“得巧”,即如意的意思,故也叫“乞巧节”。此俗民国初年已消亡。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七月半”,又称“盂兰节”、“鬼节”等。是日,上坟祭祖;丧家于此日做“七月半”,亲友送纸;富者要做隆重祭祀,请道士做“盂兰会”,俗称“斋孤”,设道场、诵经超度亡灵;道士放路灯、荷花灯(河灯)祭鬼。
  建国后,带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自行消亡,但上坟祭祖在农村仍旧保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日,中午过节(县东乡早上过节),午餐丰盛,阖家团聚;晚上在院内摆设月饼、瓜果“赏月”,谓之“圆月”,以求全家团圆和睦,多系妇女主持,俗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晚间城乡有玩火把、“摸秋”的习俗,到田园里摸农作物不算偷,摸到高粱是“钱串子”,摸到丝瓜要“倒霉”,摸到冬瓜送给久婚不育的妇女,谓之可生男孩等。
  建国后,玩火把、“摸秋”、赏月之俗仍保留。现盛行接未婚媳妇、新女婿过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时,是登高、赏菊的节日,文人墨客即兴赋诗,佩茱萸,意在祛除病邪。“重阳”与“虫莺”谐音,故又称“虫莺节”。是日,农家有炸糍糕粘虫莺嘴的习俗,谓之不糟踏庄稼,还有“拾霜花”的习俗,即拾人家未摘尽的棉花。建国后,此俗已废。
  腊八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大吉大利结婚喜庆的日子,俗称“老日子”。此俗今在农村仍盛行;吃“腊八粥”的习俗建国初已消亡。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了腊八,家家开始筹办年货。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为“祭灶日”,又叫“小年”,俗有“庄祭三,买祭四”之说。旧时,厨房锅灶上砌有一个神龛子,叫“灶王庙”,上面贴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像,里面放着木质的灶神牌位,上写着:“东厨司命九灵黄帝灶君位”,两侧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水火平安”。晚间,家主用黄表纸写上全家人数(要多报)、户主姓名、居住地址,叫“灶书”。然后,放鞭炮、烧灶书、剪马草于灶前,并祷告:“剪马草、备马料,大马喂得咴咴叫,小马喂得满岗跑。上天好话多多讲,坏话莫要提,下界多带米少带柴,多多带些小红孩,多带跑马射箭的,少带穿针引线的……”送“灶神”上天,又叫灶奶奶“走娘家”(传说灶奶奶是玉皇太帝的女儿)。送“灶神”时,还用糯米饭和灶糖粘灶王爷、灶奶奶的嘴,意思是上天言好事。俗说:“老灶爷上西天,好话多讲。”
  座落在城外东南隅的“灶王庙”,逢到腊月二十三日,阖城人家都去烧香化纸,顶礼膜拜。建国后,不但此风已绝迹,就连“灶王庙”也成百姓家了。祭灶各俗,建国后一段时期已经消亡,80年代初起,城乡又有恢复。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除夕,又叫“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日,从早晨起打扫卫生,洗刷家具。备祭品,煮菜肴。中午便饭;饭毕,贴春联(也叫门对子),多用“斗方”写福字,并喜倒着贴,寓意“福到了”。春联贴上,要债的也不再上门讨要。老人去世的当年不贴门对,但也有用一张黄表纸或白纸写“守孝”两字,第二年贴蓝色门对,第三年贴绿色门对,第四年才恢复红色门对。回族贴春联只贴门对,不贴门头、门方。要挑满三天用水,并在井旁烧香、放鞭炮“封井”。晚间,堂上烛火通明,供品齐备,即放鞭炮,烧香叩头拜家祖,长辈先叩,女的不叩。拜毕,全家团聚,吃年饭。碗筷要多拿,预示添人进口;菜要十碗,鱼和圆子不能少,谓之”十全十美”,全家团圆,年年有余;煮够三天饭,示意三天不下生;碗内要留点饭菜,叫“留仓底”,预示来年丰收。除夕不留客,但也不在外作客。饭后,晚辈给长辈“辞岁”,老人要给“压岁钱”。夜间,阖家围着火盆“守岁”,称“一夜年双岁,五更分二年”,是民间的一种心愿,表示一年太早地度过,迎来人勤春早,喜庆丰收的一年。此俗沿袭至今。除夕夜有给耕牛喂饭的习俗。俗说:“打一千,骂一万,只要年三十晚上一顿饭”。此俗至今在农村仍存。夜近五更,用香、烛、纸、炮接“灶君”回来保“平安”,叫“接灶”。此时,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到拂晓,与接年炮、开门炮首尾相应。
  除夕夜,若听到大雁叫,谓收老人魂”,听到猫叫、狗叫,谓之“小孩不安”。因此,在春节后,清明前,有出嫁女儿送面制大雁(无女者,侄女送)给老人吃。出嫁女有小孩者,父母则送面制的小猫、小狗给小孩吃,以保“平安”。此俗在农村仍存。
  南部地区,在大年三十有供奉木炭之俗,将挑选好的粗炭裹上红布或红纸供奉,谓之“舒坦”,预示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建国后,“接灶君”、烧纸叩头、祭祖等封建陋俗已废除;贴占春联、挂年画、辞岁、守岁等习俗一直相沿至今。70年代后期,城镇电视机已基本普及,除夕夜除放花炮、焰花外,城乡居民多阖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节目。零点钟响,联欢会节目主持人向全国人民恭贺新的一年来临,城乡鞭炮齐鸣,达一二小时之久。
  回族节日 回族人有三大节日:一是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在回历十月二日,此节一年一次,都在晚间,白天一天饮食不进。二是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传统年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回民将准备过年的鸡、鸭、鹅等送到清真寺,请阿訇宰杀。三是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在回历三月十二日。相传此日又是穆罕默德逝世之日,故又称“圣忌”节。此节多数回民不过,仅阿訇和年长回民到清真寺聚礼,以示庆贺。
  此外,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汉族传统节日,回民都宰杀鸡鸭牛羊改善生活,以示庆贺。但回民不烧纸,不敬鬼神等。
  法定节日 “元旦”、“三八”、“五一”、“国庆”为法定节日。多在机关、单位实行,民间过的甚少。
  阳历1月1日为“元旦”,又叫“阳历年”,法定假一天。新年伊始,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和教训,制定新的一年工作计划。
  阳历3月8日为国际妇女劳动节,县妇女联合会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和会议。妇女放假一天,看电影或看文艺节自。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法定假一天。县总工会举行纪念活动。
  10月1日为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法定假二天。国家规定: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大庆时,机关、团体、厂矿、学校扎彩门,挂彩灯,插彩旗,举行大型群众集会和游行。晚间演出文艺节目,以示庆贺。小庆举办一些小型庆祝活动。
  另外,3月12日为植树节、5月4日为青年节、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为教师节,节日期间均举行纪念活动。80年代起,青年男女结婚,不少选择在法定节日举行。
  二、生产习俗
  (一)农事习俗
  开耕 农谚有:“正月十五大似年,吃块肥肉好种田”。农历正月十五后,择一日叫牛(使牛),也叫“开耕”,即春耕开始,首次使牛。套牛时,择牛头方向,哪方犁(利),将牛头朝哪方套。叫牛后,可以随便使牛。此俗50年代消亡。
  请长工 旧时大户种田,一般要请长工。先由介绍人引荐,定好工价,东家同意后,备一桌酒席,请介绍人、长工入席,名曰“候伙计”。规定农历二月二日上工,十月十五日下工。为一年。若中途长工辞工,或东家辞退长工须到六月六日下工。双方愿意继续“圆好”,也在六月六日这一天重新设酒席一桌,饭毕谈妥继续打工到十月十五日下工。其它时间不得擅自离退。
  插秧 旧时,插秧第一天早上,农家放鞭炮和烧一炷香,富家则放土枪二至三响,名曰“发黄”,也叫“开秧门(田)”,以示庆贺丰收。东家选好“埂师”(插秧里手),到田间须谦让几句,然后“埂师”首先下田,领头插第一趟秧。随后一些争强好胜者纷纷下田追赶“埂师”,若能超过“埂师”者,名叫“钻堵笼”。这时,后人可随打前人的小腿,叫“打蚂蟥”,一般的力争不换趟,形成你追我赶热闹的竞争场面。插了秧请“蟆师”和亲朋好友吃酒,谓之“吃秧碟”。撒秧把时,不得将秧把甩在插秧者身上,意防“生灾”。建国后,此俗已废。
  求雨 天久不雨,沟塘干涸,禾苗枯死,农家有向龙王求雨的习俗。抬龙王泥像,赤膊光脚,头戴柳条圈帽在烈日下曝晒,焚香跪拜许愿。若遇降雨,认为是感动龙王,于是焚香、唱三天大戏还愿。新中国建立后,提倡人定胜天,兴修水利,此俗50年代初已消亡。
  收获 收获时,打下的粮食堆放场上,将草木灰撒在粮堆上,以防“天狗”吃。此俗建国初已消亡。
叶集柳树乡土地多系沙湾地,适宜种植大麻。大麻成熟时,东家在请人砍麻前为庆贺丰收,放土枪或鞭炮,谓之“打麻炮”。请人吃酒席,叫“吃麻碟子”。此俗50年代初已消亡。
  (二)渔业习俗
  旧时,本县渔民在开网捕鱼时,习俗甚繁,择其主要者述之如下:渔船上的部件各有不同的别名。蓬桅上的提头,叫“替死鬼子”;小蓬索,叫“老鼠尾巴”;船头上的两个木桩,叫“呲牙鬼子”,又叫“大王耳朵”,船头上两个木墩子叫“将军柱”等。
  农历正月初五日为“五风头”,是开网好坏的预兆,决定一年生产丰歉的日子。是日风好,意为大吉大利,生产景气;风头不好,谓之“不吉利”。是日不管风头顺、逆,都要放鞭炮、行船、开网(即开始捕鱼)。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用麻秸扎两个火把燃着,从船头向船梢燎照一遍,叫“照船”,意为可驱逐邪秽。农历正月初一日尤其隆重,鸣锣,焚香,放鞭炮,船头披红挂彩;船上放猪头蹄、糖果供品,宰只大红公鸡,将鸡头的血靠船淌浪板往下滴到水里,谓之“大吉满湖红”。
  风网船上的新旧网,每年用猪血染后放在锅里蒸一下,则可下湖捕捞。捕捞前在船周围的水面上撒些锅底灰或者草木灰,意为迷糊鱼眼,使鱼辨别不清网眼,鱼容易上网。
  农历九月十七日,为“大王”生日。俗传大王是条大蟒蛇,又叫“金龙四大王”。是日,大王庙举行香火会,所有停泊在附近的船家,扶老携幼,都去烧香跪拜,祈求保佑“大王”平安。此俗建国初已消亡。旧时,忌妇女从船头上船。此俗至今在部分船家仍有。
  (三)商业习俗
  旧时,商店开业均在农历正月初六。开业时,焚香、放鞭炮,叫“小开市”,也叫“开门”,以示开业大吉。
  农历二月二日,叫“大开市”。是日清晨,米坊经营者焚香、放鞭炮,把常与粮坊行有来往的人请到店中,中午款待一顿饭,叫“贺坊子”。年终停止营业,进行盘存。并两斗对合,外封“斗大元宝”封条,算盘上贴“黄金万两”;米蜇上贴“五谷丰登”等吉利条文。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第一个到店里打酒或买其它东西的人要是男的(图个吉利),不管酒壶大小都得灌满,给钱多少不问;到药店第一个买药的人,既不收药钱,还要管一顿饭。木工开工一般在正月初六日,意为一六(路)逢生;开工时,先讲做棺材,示为一年好财气。木工及其他手工收徒分门里和门外两种,自己小孩学徒为门里,外人投师者为门外。门外投师又分两种:一种在师傅家吃住的,时间三年,送师一年,计四年,出师后,师傅送给全套工具;另一种不住宿生活的,出师后不送工具。新中国建立后,旧俗已废。拜师学徒尚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12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