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n0 z0 ]8 M4 o/ l' W6 Y# j5 \ 姚冶诚何许人?是大名鼎鼎蒋介石的二夫人也。1927年,蒋介石为了获得国内大财团、即江浙财团的帮扶,巩固其统治地位,决定与宋氏家族联姻。在这之前,蒋介石必须与前三位夫人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离婚。一经确定,蒋介石便在上海、宁波等各地大报上刊登离婚启事,声明今后这三人的一切行动均与蒋氏无关…… y* n8 y6 f- `8 k7 q/ }0 X" z
) v6 g) ?! d1 D 有关姚冶诚女士的生平,曾有不少传闻。据说,姚冶诚小名阿巧,出生在江苏吴县冶长泾河北古老的南桥小镇上,后又迁居冶长泾河南的庄浜乡。父亲名叫姚阿宝,小叔名叫姚小宝。姚家祖籍安徽,兵乱中逃难迁移江苏,历经数代,族谱称谓是吴兴郡南熏堂。阿巧是独养女儿,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幸父母早故,生活无着,依靠叔叔姚小宝为生。暑来寒往,阿巧出落得十分喜人,虽称不上是绝色佳人,却也生得明眸皓齿,面目娟美,皮肤白皙,修长适度,体态丰腴。加上她心地随和,聪明能干,做得一手好女红,青春妙龄时备受女伴的钦羡、小伙子们的青睐。阿巧到及笄之年时,宝叔膝下并无所出,就将侄女认做自己女儿,准备赘婿成家。漕湖畔上方港村的沈天祥三兄弟子嗣众多,世代以种租田为生,生活拮据。姚宝叔托人介绍撮合,沈天祥同意将次子沈天生入赘姚家,沈天生随即易姓叫姚天生,与阿巧婚后夫妇感情尚好,双双去沪谋生。姚天生在西藏路八仙桥一带跟随叔父奇祥、云祥从事殡葬、脚力等体力劳动。姚阿巧则去做娘姨。这时的姚天生生活较富裕,常到浙江路宁波路口朝阳楼吃茶,吸鸦片烟。他渐渐地染上了这些恶习后,既花尽了血汗钱,又耗身损志,喝醉了酒,稍不如意就对娇妻阿巧拳打脚踢,毫无怜惜之情,由此夫妻感情日益恶化。随着烟瘾越来越大,姚天生入不敷出,终于穷困潦倒。后来阿巧到上海五马路群玉坊的一家堂子里做娘姨(又称大小姐),那爿堂子只有一个“先生”(对高级妓女的称呼,这种妓女能吟诗作词、弹唱应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两个娘姨服侍她,阿巧负责管理“先生”的衣物首饰,为“先生”梳头,并做执行客人等轻巧活,俗称“细作娘姨”。 7 C% N5 G0 @' V; A
# W. h8 u9 n7 c
话虽这么说,蒋介石也确与毛福梅、陈洁如断绝了关系,却与二夫人姚冶诚藕断丝连,甚至“金屋藏娇”,恩爱有加。 这是为什么? : p* B+ i; B; k3 I7 E
* c3 J0 P) F, A% K
患难之交 , t1 q% x5 q0 B. X" M; i* T
& M! d) _, a5 K) ~4 w4 Y5 ~ 原来,蒋介石与这位二夫人有着一段为常人所不知,非同寻常的交往。 1 @0 Y& S1 W' p, F0 }& g5 H2 c
+ R( U" f/ A& x- {1 ^6 x% H9 k 早在1911年,蒋介石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蒋介石一直在上海、杭州一带活动。他当时在上海的革命党首领人物陈其美的领导下展开地下工作,如帮助陈其美营救被关在监狱里的同盟会骨干张恭等人;秘密谋划惩处出卖张恭等人的叛徒刘光汉、何振等人;在上海招募士兵,成立革命军沪军第五团,并由蒋介石担任第五团(该团后改编为步兵第九十三团)团长等等。由于蒋介石的地下工作过于频繁,接触的人员又多,终于被当局所察觉。当局决定对蒋介石等人进行了暗中盯梢,一旦发现便立即逮捕、处置。
' p: x* Z. m3 T; r! G) ~" v
8 |4 |! R/ |2 G6 D' C' L 有一天,蒋介石外出活动,突然遭到追捕。蒋介石匆忙逃跑,他东躲西藏,与追兵们捉起了“迷藏”,却始终也甩不掉“尾巴”。就这样,一直相持到天黑。这时,蒋介石躲进了一条深巷。他见有一座深宅大院,便攀墙跳人。当时,追兵们已经赶到,突然不见了蒋介石的踪影,便挨家挨户地砸门搜查。形势十分严峻,蒋介石几乎成了瓮中之鳖。 9 U4 b; K' n. D! f
1 F* k5 ^( e+ L7 v 蒋介石跳进大院,才发现这里是一家妓院。心急慌忙之间,他跑到后院,推开一间房门冲了进去。只见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从容地站在面前,蒋介石来不及多讲原委,只说后有追兵,要躲藏一下。那女子不由分说,连忙将蒋介石带到里屋的大床后边躲藏起来。那女子则不慌不忙地从里屋走了出来。
1 p9 e3 }: {, J/ |" W* A( d- p' L P' K$ }$ l" O
这时,追兵已用枪托砸开了院子大门,闯进来满院子乱翻,一间间房间搜查。查到后院的那一间时,只见那位好看的女子笃笃定定地迎上前来,毫无惧色地回答追兵的盘问,还镇定自若地领着二名追兵察看堂屋和房间,竟然并不费劲地将追兵们打发走了。 % `- L( P8 s2 M9 \/ q3 A4 W2 c
! Y6 q4 ]) l7 p& B, [ 追兵们走后,那女子掩上门,唤呼蒋介石出来。惊魂未定的蒋介石这才从床后爬出来,对救命恩人连连道谢。蒋介石深深敬佩她临危不惧和镇静自如。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女子名叫姚冶诚,是苏州人氏。
( p5 \& ?& k+ _: ?
/ @0 s+ F3 {: S: A. T: e 事后,蒋介石得空便来姚冶诚处会面。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之间便无话不谈。原来姚冶诚出身在苏州的一个南桥小镇上。她自幼父母早逝,由亲叔叔扶养长大。早年,姚冶诚嫁给姚天生为妻。婚后,夫妻双双到上海来立脚谋生。这个姚天生没有什么本事,在西藏路八仙桥一带帮人家干干抬轿子、扛棺材等粗杂活儿,捞点“外快钱”。姚冶诚则专门在妓馆里做娘姨。小夫妻两人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也还算过得去。
& B0 E% ` W* ]" j2 G r
' F3 c& S" @7 e6 ]' `' N: | 可是,姚天生不学好却学会了酗酒、吸鸦片,久而久之成了恶习。姚冶诚规劝他,他非但不听,还时常对姚冶诚拳打脚踢。日子一长,夫妻关系每况愈下。最后,姚冶诚实在忍 受不了姚天生的凌辱,终于断绝了夫妻关系。
, H9 A1 c! W" b6 m1 i5 H
3 q2 g B, Q( ` 不久,姚冶诚就到叫“群玉芳”的堂子里做娘姨。因为姚冶诚心灵手巧,很得管家的赏识,很快姚冶诚就不再干粗活,而专门从事管理管家们衣服首饰、梳头盥洗之类的“细活”,故而姚冶诚又有“细做娘姨”之称,还被管家取了个花名叫“怡琴”。 s; X# M' X. ?2 E6 ]
6 Y4 i0 U/ U, h: s+ X 蒋介石与姚冶诚之间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弥深,终于结成了鸾凤。 ( M$ T- F5 ?6 |- x Z, h
- j, Y _/ V5 `7 s 自从姚冶诚追随了蒋介石后,便一心一意扑在蒋介石身上。她甚至把自己节蓄下来的“私房钱”资助蒋介石。蒋介石始终对姚冶诚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十分尊重姚氏,他常常念叨:“如果没有姚氏相救,我蒋介石决不会有今天……”
- K: ?% c& I1 w, _& @; S
' x/ A$ g9 K. J' f( U! {: M6 c 辛亥革命后,蒋介石积极参加反袁世凯的护法斗争,经常长途跋涉,奔波于日本、江苏、浙江与山东等地,踪迹不定,生活时常没有着落。为了不让姚冶诚吃苦受累,蒋介石亲自安排姚冶诚到老家浙江奉化与母亲王采玉同住一起。 : e: e+ Z5 O" G$ K5 \
7 i% b5 l& E" }2 U: I6 v8 x 在溪口老家,姚冶诚对婆婆十分孝敬,婆婆也非常喜爱这个嘴勤手勤的媳妇。更使婆婆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媳妇姚氏与自己一样,也是个吃素念佛之人,这自然会平添了许多共同的语言。在这个家庭里,姚冶诚对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也是极其尊重,对蒋经国也视同己出,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 Q; ]# H4 G! a! t! z; z- o) D
9 a; `4 L4 b( v7 ?. v8 I5 Q4 z
为了报答姚氏的恩情,蒋介石亲自在奉化请了一位极有影响的先生,这位先生是县里女校毕业的陈志坚,专门教授姚冶诚识字习文。姚氏也极聪慧,很快便识了许多字。半年后,有长足之进,她能阅读书信和报章上的许多文字了。
; F; Y" H( T% g, X
4 u: h1 Q2 A& r$ W. s2 q, d) w) O# H苏州“蒋公馆”的女主人 & r3 @! M; X0 \! ]
9 P8 [8 @7 G# S3 ^2 ]
蒋介石为了达到同宋美龄结婚的目的,不得不与前三位夫人离婚。对于这三位夫人的善后处置,也是颇费蒋介石一番周折的。原配夫人毛氏,蒋介石考虑到她是家乡人,又与蒋母相处惯了,所以仍旧让她留在老家丰镐房。三夫人陈洁如也是苏州人,为了避人耳目,蒋介石给陈氏一笔巨款后,便让她乔迁美国居住。惟独对于二夫人姚冶诚,蒋介石则作了特别精心的安排。 ' d) ~% _* r! q7 C$ p" u: o& h2 m
1 n( ~) w3 `/ M* e+ K2 o
为此,蒋介石将姚冶诚连同儿子蒋纬国一起嘱托给留日同学吴忠信(曾任贵州省主席),让他们从上海移居到苏州。
( b$ \: `' ^8 l l) a6 w5 Z1 D# Q" ~: H
当时,和姚冶诚一同迁往苏州的,有蒋介石的胞妹蒋瑞莲一家人,还有从宁波跟随而来的家庭教师陈志坚和张家瑞。由此,足见蒋介石对姚冶诚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 j( G& H/ E, _/ N' O+ v# \: J+ G
到苏州后的初期,姚冶诚居住在吴忠信的家里。姚氏觉得这非长远之计,何况又有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便想建造一座宅院。姚氏亲自察看地势,在苏州南园的蔡贞坊巷看中了一块地皮,这里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实在是建造宅院的好地方。
0 L0 u: h4 }) w- @8 T n' I
$ w7 x. |2 V4 O# X* H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连忙派亲信颜芝卿操办建造宅邸之事。这个颜芝卿是清末江苏省督抚程德全的幕僚,为人忠厚老实,办事泼辣干练,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在颜芝卿十分用心的督办下,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即于1929年,苏州的“蒋公馆”便告落成。 & u0 x; G8 o# [
4 O( P/ R6 @& F9 ]- g3 h& C5 k9 s 这座“蒋公馆”占地十余亩,耗资达二万银洋,负责施工的队伍全是宁波帮匠人。“蒋公馆”实际的建筑面积有一千四百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幢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楼房。底楼中间是宽敞明亮的会客室,东厢房是书房兼休息室,西厢房是西餐厅和食品室。二楼全是卧室。三楼的房间因比较低矮,但由于通风而干燥,便用作库房,存放箱笼、杂物、书画、衣料之类的物件。主楼的建筑材料均选用上等材料,楔口地板,柚木护墙板,楼梯则平坦而宽敞。主楼的北面还有一幢二层的红砖结构楼房,称之为北楼,主要是女佣们居住的地方。宅院的厨房和餐厅也建在那儿。宅院的东面有平房三间,是姚氏念经诵佛的佛堂,姚氏每天都要手持佛珠在这里烧香敬佛。另有几间平房是男佣们居住的地方。整个公馆由高大的围墙围住,大门在蔡贞坊巷内。平时,门口大门紧闭,并由苏州警察局专门派两名警察值班守护。
. q( w1 E0 O/ O$ R, M3 V( J" y' ?. V- R4 D( X
由于整个公馆仿照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馆内假山、亭台楼阁俱全,光大小池塘环绕主楼就建了三个。李、梅、桃、杏、枇杷等果树遍及全馆。这里,春季百花吐艳,夏季睡莲出水,秋季丹桂飘香,冬季则松柏常青。
. w4 p3 \% Z- h6 j2 `5 h, E9 w5 T( o' @" W- Q3 d7 \
人们只知道这里是蒋介石的公馆,但蒋介石究竟在这里露面没露面,就全然不知道了。
" Y4 Y4 K% L$ n& o6 ?+ F! H( B9 M( h$ M7 N( W: n- m% v5 L `, s
姚冶诚对这座住宅非常满意,日子也就过得清静安逸。姚氏平时很爱干净,穿着打扮也颇讲究。她专门雇用了三个女佣,贴身服侍的梳头娘姨叫新兰,是苏州本地人氏。下厨房做饭的娘姨是吴县光福人,叫阿金。专门干粗重气力活的,如洗衣、揩地板、打扫卫生的娘姨是宁波人,叫阿娥。姚冶诚还特地请了一位当地的私人医生叫庞新声,内科、外科都在行,负责姚氏的医疗保健。后来,此人深得姚氏信赖,便成了公馆里的大管家。此外,公馆里还雇用了黄包车夫、花匠等,共有十多个佣人。
7 k; C) W5 [ Y( v5 E% F
5 }2 c+ C5 B$ e9 I* K' B/ C) r 附近的人们都知道这座“蒋公馆”里的女主人,平时,姚氏出门时,左邻右舍都会注意她,只见她面容清秀,皮肤白皙,待人十分和气,见人总是笑眯眯的。逢到菩萨生日或其他斋日,她就让女佣们把菜肴准备得丰盛些,送给左邻右舍尝尝。平时,姚氏也会常让女佣们把煎得喷香的臭豆腐分送给邻居。每逢宅院里的桃子、李子、梅子、枇杷结果后,姚氏会让女佣们采摘下来,分送给附近的孩子们尝尝鲜。 , I) i) q+ Y& n4 h6 H8 T U/ i8 ~
0 f9 X! R5 {( s+ T( Y! c( t2 Q h; L 姚冶诚居住在苏州“蒋公馆”,蒋介石虽然不能直接去看她,但是,经常有书信往返。尽管信中大多讲的是蒋纬国的学业与生活,然而蒋、姚之间却依然情意绵绵,尽在不言之中。有时,蒋介石路过苏州,便会通知姚氏。姚氏连忙带着蒋纬国赶到车站会面。有时,姚氏也会陪着蒋纬国到南京与蒋介石会面。 4 _- I2 N1 Z9 e/ A
7 V1 M2 s7 S5 Y [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姚冶诚心急如焚,生怕丈夫出什么差错或意外。不仅在家中整日烧香,还迈动小脚走到十里以外的灵岩山去烧香。她请求高僧印光大法师为蒋介石斋戒三日,念三天佛经,求佛保佑蒋介石平安返回。后来,蒋介石果然平安返回了南京。姚冶诚欣喜万分,专门派人送重金给印光大法师,请大法师替寺里菩萨添上金身以还愿。从此,姚氏更加信笃佛法无边了。
! |2 H* K& z) M \
; ]* V3 ~2 G% E3 h 在苏州“蒋公馆”,姚冶诚居住了十年光景。 7 V- W! B! c P4 X$ d2 Q( r) h( [% |
. Q5 Y; b' p3 J- r9 n
6 A4 c, \( U7 e5 ?( c2 Z7 z!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