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3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 日日有讲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67 天

连续签到: 2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4 15:0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4-2-4 15:13 编辑
& k+ k% L; _, Q: u% P( g6 `
" G- q" r  p5 J1 d8 H5 u年初一:贺新岁
- j; e$ f" {# z) d8 b1 E/ Y9 k& y
农历的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这一天,人们凌晨起来祭祖、拜神、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
, V1 [7 W2 F2 I  正月初一这天历来是拜年的高峰,人们互相拜访,名为“贺新岁”。拜年时,长辈还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叫做“利事”(也叫利市、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晚辈。在初一这天一般吃斋,祈求来年更顺利,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L: ^; e7 x/ g4 p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俗传正月初一是扫帚生日,所以忌动扫帚,否则会扫走好运,引来“扫帚星”。另外,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7 n! `! l7 U6 J5 F年初二:回娘家% R/ M3 k0 v, L- n- G& C
初二一大早,家中妇女就要主持“开锅”。接下来是“开年饭”,这也是新年伊始最隆重的一顿。农历正月初二又有“姑爷节”的俗称,是民俗中回娘家的日子,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回娘家时,一般带水果、年糕、冬菇等年货。9 S* |3 d) x& V1 \
  年初二,很多地区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举行简单仪式之后到河塘放生。: l( c% ?: {+ ^
  年初三:赤口日
5 |+ t+ s& g! O. g7 F- ?- B: K
  在初三这个穷鬼日,家家户户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扫穷鬼”,把初一起囤积下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和穷根。8 `% P( J6 V6 P* L, b* v, h
  这一天,人们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为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到就容易引起口角争执,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会比较在意,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而如果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但是,“赤狗日”的观念在现代人眼中也逐渐淡化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还是照常出门游玩。
( }# M4 d. K* F( H2 }8 M9 M( Z  年初四:接财神6 M- r' _3 f" r9 N: `- C- b" r0 ~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接神仪式一般在下午四时到晚上进行,准备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9 |( ]. u* v  u& `4 \
年初五:破五
- R6 V$ x: G* U+ b& k
  传说中的牛日:东南西北中,路路遇财神7 k4 z% G, ^1 N+ |8 i9 H% V  Y% p( H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
* j% x& m$ I+ G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2 \2 Y. n6 z4 b  v# y: P3 W
  正月初五财神生日
% L/ x9 r5 u* R- w  农历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资料来源:《春节》新华社发)% @  f/ v3 Z/ G' f' n
  正月初五牛日:东南西北中,路路遇财神。7 M) ^1 {( u( F1 w) U
  年初六:送穷出门
3 c# ?3 x# A) m, j' w
  送穷出门: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或穷神,这些不好的东西又称“穷子”。据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d# r& E5 X6 U, @, I- Q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也该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 m0 z0 G! r2 F' U  年初七:庆人日( B- H1 D  B  [: c: y- M
  正月初七为“人日”,俗称“众人生日”。一般在这天早饭时,要设丰盛的家庭筵席,以庆贺“人的生日”。; w7 ~% @" n6 L. Q
  据说在民国以前,这一天年轻人结伴游花地,选最美的姑娘——“人日皇后”。
6 ^' I# r4 R3 U  年初八:不回家

: e7 h# E, J) q# {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初七出门探亲等人,初八不能回家,要留在亲戚家。; f, `2 m( `# o+ x  F" K' F
  年初九:九皇诞" _- f* v: f( b- q: r" Q
  祭拜玉皇大帝。0 A4 T9 ^" E, z; D
  年初十:打春去
6 R3 ^5 V+ f, ~3 g. {4 H, e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 f) b; U( r  |8 ]: u7 c" a  正月初十是地日,年初十,打春去,开春旺地好收成。
% x& H5 \0 M* B. E" @0 B6 |+ w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两天农家会到田里旺地耕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5 y/ E+ @, V) x! f
  在目前来说,有地就好,就是旺地,地值钱呀。6 B8 N( A7 n8 n! W* B
  年初十:石头生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
% K7 O. C" H# {6 t
  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在广州郊区的农村,相邻两个村子的小孩要在这两天掷石子“打春”,哪个村子赢了,新年会更好。( a/ ~; L  V$ B4 p
  民间主要风俗有:
1 J- \4 s" K/ H" Z' O' Y$ H! t  石不动、贺老鼠嫁女。
7 [. M1 B/ [8 K5 f- f6 G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忌动用,甚至烧香、设祭、拜祀石头、石具,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j  W7 e$ n) N
  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在广州郊区的农村,相邻两个村子的小孩要在这两天掷石子“打春”,哪个村子赢了,新年会更好。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l% L! p8 N- R, O% I. e& ~  _
  也称“老鼠娶亲”。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此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催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 K, E7 Z4 ~' S. k7 k5 w  我建议《地日节》不妨这样过:
0 B6 q! S) a# ~# N. f4 y( a  ①举家着汉服,登山,赏山石。亲近自然,感受大地的开阔和博大。$ }4 Z" v6 [# B& D: c
  ②亲手雕刻各种石头工艺品,着汉服相互馈赠。也可以购买。
! A# a( {/ _! a: Y# U  ③绘画“老鼠嫁女图”,在家中张贴。家长带小孩画更有意思。( W" Q" h* S% J2 y
  初十一:打石仗
$ g  \6 Y5 E( J2 V/ ^
  相邻两个村子的小孩要在这两天掷石子对打,哪个村子赢了就代表新年会更好。初十一,家长要把这些对打的孩子赶回家。
1 q8 m! X/ p; G, i: u2 d  正月十一舞“炮龙”2 X4 E6 B' O: `5 \
  “炮龙”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有些地区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炮龙比一般常见的舞龙大许多,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龙身长约40米不等,舞龙者自愿组成,随时可以更换,轮流举舞,舞龙的人被称作“勇士”。0 a0 ?/ `5 N! x' O0 d* a6 U+ d
  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炮龙因承载着众人的梦想,年复一年,代代起舞,终成独特的地方文化。
5 Z; F' G2 {  m- d. M" |3 F9 `' Z  初十二:点新灯
+ Z# O& z3 R  g* V) _
  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要点满灯。
- e: ]* `4 j) X# E# L) n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
# i. g6 G) j, [. o
  民间俗称“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了。) I* z) @5 i3 r  ?! U! y4 X# F
  初十三:上灯日
5 T' S. b" i# \, C( [+ E) r2 |: t% S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6 \  w/ O1 `- B- k2 B& j) O% @
  初十四:接灶神
" O" T+ ^) j' H, O' j& D
  民间旧俗接灶神是祭灶的一部分。. v( h0 Z$ V7 _7 l. h* f% E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各地也有所不同。一些地方的习惯是“送廿三、接十四”。腊月廿四是灶神(也称灶君、灶王爷)上天向报告人间一年的善恶功过之日。腊月廿三,家家户户都会以各种方式祭送灶王爷上天,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正月十四,各家又会迎接灶君回来。
) t5 @4 w$ Y- }' t  送灶神比较隆重,而迎接时略逊于送灶神。迎接灶神还将换上新灶符。: G. t% k! N8 w. V! Z
  初十五:看花灯$ I* h$ G- a9 q' ]6 L' j7 t
  这一天里要看花灯。此外,有些地区农村旧年生了男孩子的要在这一天挂一个灯笼在祖祠里,表示向祖宗报到。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初十挂灯.十一至十五庆灯.十六完灯.这几天敲锣打鼓.舞狮游行.十分热闹!
' t: N: Y6 z+ ~% s0 D2 g! F" J8 D6 P. L: }, Y) J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4-2-4 18:11:4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都不记得了,但年初二回娘家践行!{:soso__243768207940266248_4:}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发表于 2014-2-4 23:53:06 | 只看该作者
  又学到知识了,谢谢小平老!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发表于 2014-2-8 14:43:49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2-4 18:11
+ ~2 C% c8 ?8 |3 Z6 [0 l很多都不记得了,但年初二回娘家践行!
, f1 Z- c7 P& T# ~" L
哈哈哈,你还回娘家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31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