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
我实在不明白以前的族谱是怎样修的,也没有了民国时代的旧族谱流传下来,但我觉得“水有源、木有根”,所以才很认真的考察了我们南垌村的渊源。
在我懂事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是组织到青平镇的大凹村里拜祭二世祖,然后就是村里的鸡冠山的八世祖舜贞祖,其中的34567世祖是真空层。
咨询大凹村里的度长者,回复是不清楚和不知道,年又过年,直到我有能力了,时间和金钱都相对宽裕的时候,我和村里的领导、老人们认真的谈起了这个事情,得出了三个结论:
一、老人们也跟过上一代人去过长山枫树角村拜祭始祖益兴祖,确认源头是在长山枫树角村;至于白泥细径村的祠堂入祠,当时是姓姚的都去而已。
二、舜贞祖在青平镇的大凹村里拥有业场,置有产业的;
三、有几个老人在上一代的带领下,是在长山枫树角村住二天,拜祭完十几个坟山后才回村里的。
因此,对于族谱所注的车板镇南垌村出于细径村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没有一个祖坟在白泥细径村。而老人们口中说起的长山枫树角那边的虎地、燕子卜梁地、横岭祖婆(风水名称),我们在枫树角村确实找到了该风水地,经过咨询枫树角村的长者,他们的查证下,也承认了我们的分支,枫树角的八世祖为舜成(或者是舜生,我一下想不起来了,而我们的是舜贞,字辈一至)。而枫树角那边所有白坟碑记里都是舜成的后裔所立。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随便能猜测的出来,枫树角村,所处的位置是在一个山脚下,对于古人按埠而建(以前交通基本靠的是水路)不太适合,就是马跑也有点难度,最适合的原因是避难,其次是特色产业(例如窑、贡茶之类的),而益兴祖的后几代里能将全部祖墓建成白坟(三合土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碑记所注的都是贡生、佯生等功名,哪怕是捐来的,也需要一大笔财富。
由于没有能力查询到具体的地方历史,因此,这短短的明未清初(1644年)历今(2014年)共计370年,按平均推算至20代,平均为18.5岁,较贴合实际,所以我村出自枫树角村比较可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