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5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末忠烈人物---姚若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1 19: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宜廷 于 2014-3-21 19:41 编辑 4 l# q4 O4 g, t  X' V$ ?3 C% U
# G% ?: L3 R8 P- l2 Q! |+ y9 {

- t+ K( s, l. E( G  A7 O8 Z" L7 f, N7 |# H* y/ K7 g: @- e
                 望乡楼修建于一平台上,坐北朝南,石砌楼基,青砖白灰筑砌楼体,高18米,宽9.5米,进深5.75米,墙厚0.9米。蓝瓦硬山楼顶,砖仿木结构方椽楼檐。共四层,可通过0.73米宽的特制木梯上下贯通。进入院中,沿三级石阶可进入楼内,底层为圆券楼门,素面无雕饰。二层面南一门,门旁各有一方窗。三层面南一弯形窗,东西山墙上各有一小圆窗。四层山墙上各有一方窗,北墙上有两个弯形条窗,南墙上有三个窗,以便主人观瞻。中间窗稍大,上面砖雕“瞻日望云”四字,两旁有一副砖雕对联,对联采用藏地浮雕牡丹等图案,行书“登阁盼山景巍巍四重瞻日近,凭楼瞻邙岭邈邈三涂望云深。”可惜的是,除一楼通往二楼的木梯仍在,其余的不翼而飞,楼层间的楼板七零八落,只有少数几块在哀叹着残缺的无奈。既无楼梯,加上山墙墙体开裂,故不敢登攀。5 g7 I1 ]! A- U$ v! k  s
       据传,望乡楼乃鲁庄姚氏先祖所建。鲁庄姚姓共有两支,有东门人和西门人之称,此楼原为西门人所有。该支姚氏迁鲁庄后,五世祖姚确公,以农为业,未涉官场,但家道殷实,曾挂过“千顷牌”,从鲁庄一直到登封县的玉皇沟均为其田产。其妻系夹沟村人,思乡成怨,姚确即盖此楼,此慰夫人思乡之苦。另传,说姚确是个大孝子,其婆家居小相村,母亲年迈,不能经常回娘家探望。姚确为除母心病,特为母亲盖了此楼。. q# J* Z) c% m- q
       关于姚确,该地区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他为避盛夏,在登封县玉皇沟内盖了一座山庄,系模仿承德避暑山庄式样,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亭台楼榭,富丽堂皇,上房为五开间。对于他的富有,登封人早就妒火中烧,但他财大气粗,平时也奈何不了他。现在他模仿皇室建筑供自己玩乐,这可是扳倒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一纸举状递到了登封县衙。消息不胫而走,立即传到了姚确的耳中。他灵机一动,将本村玉皇庙中天爷木雕像连夜背到了登封,放到山庄正厅之中,静候消息。第二天,登封县的几十名捕快气势汹汹而来,将山庄团团围住,口口声声捉拿“叛逆”。姚确稳坐“钓鱼台”,不慌不忙。捕快们一见大怒,喝道:“好个姚确,你知罪吗?”姚确问:“不知我身犯何罪?”“你模仿皇室建筑,罪在欺君,还有何话可说?”姚确慢条斯理地说:“我为天爷盖庙,意在弘扬佛法,何罪之有?”众捕快抬头一看,果见天爷木雕像居中端坐,香烟袅袅,帐幔低垂,顿时都像泄了气的皮球,夹起尾巴,灰溜溜地走了。据另传,明代鲁庄村、后林村、偃师夹沟村同时生一小儿,三家不谋而合都为之起名“确”。长大后,三个“确”同时命工匠建楼阁,规模最大的是鲁庄村的“望乡阁”。故当地群众传有“鸡鸡生三确,三确建三阁”之说。# a9 a3 q. |! o* C
       姚确虽未涉及宦海,但其长孙姚若时却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省、县志均有记载.姚若时,是鲁庄姚家历史上的另一位名人。姚若时字揆夫,号海虚。举人,任凤阳通判。分镇颍州时,曾经剿除邻盗陶浪,子民赖以宁,官声很好(《巩县志》载)。在登封李际遇攻打鲁庄时,他正因为丁母忧,在家守孝。听到李际遇义军驻扎在轘辕关,离鲁庄不过二十来里,随时都有可能来犯。他就找到族人姚麟徵商议抵抗。姚麟徵,字瑞乙,廪生,听到姚若时的建议,慨然允诺。姚若时、姚麟徵偕姚涵召集姚氏族人,讲明利害关系,申明忠君拒贼的大义,使族人知道,土寇攻寨,烧杀抢掠,守寨是死,不守寨也是死,其徒手被杀,不若拒贼死节。姚氏族人同仇敌忾,决心抗敌。这年八月,李际遇大军果然攻寨。姚若时、姚麟徵率众坚守,双方相持月余。有一天,忽降大雨,李际遇大军加紧攻寨,姚若时同姚麟徵率众御之,亲冒矢石,拼命死守。由于援兵不至,寡不敌众,寨子被攻破。姚若时犹力战不屈。据民国《巩县志》载,姚若时被俘以后,李际遇因他颇有名望,要他投降。姚若时嗔目曰:“我朝廷命官岂屈贼耶?”大骂不停而被杀,死年七十三岁……民国《巩县志》载:寨破之时,姚麟徵力战受重伤,犹率众血战。李际遇俘虏其弟姚凤徵,碎刀锉割至死。姚凤徵,字羽白,至死不降,大骂至死。麟徵的母亲看到寨破,上吊而死,妻杨氏及妾三人俱投井死。其余家口,麟徵持刀先驱入井,亦投井。死时年五十一。计同时死难者一百四十三口。有司闻于朝,赠麟徵教授,立祠奉祀,荫其子。; e6 R* ^  t4 j7 {% C: b5 O% ]
5 I+ d( E& J' t+ L
姚若时的事迹,《明史》上曾有记载:“时中州缙绅先后死难者甚众。(崇祯)十三年,登封土寇李际遇因岁饥昌乱,旬日间众数万。前风阳通判姚若时居鲁庄,被执,诱之降,大骂死。族诸生不显亦死之。若时子诸生城,思报父仇,数请兵讨贼。贼执之于路,亦抗骂死。”《巩县志》中还记载了姚家烈女:“生员姚麟征母郭氏,居鲁庄寨。郭谕子死守,事近,先自缢死。麟征妻杨氏,见征被难亦死,三妾俱投井殉。”“生员姚城妻王氏闻夫死,泣曰:‘子不负父母,妻可负夫乎!’遂投井死。”可谓死得十分惨烈。3 m; }  Q9 V% K9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303 天

连续签到: 280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4-3-21 20:3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3-21 20:37 编辑
6 {" O+ f% \4 p- Z( q( r! h6 X9 y7 c) g+ z! \/ T0 v* m7 z' C$ @
学习了,十分感人。谢谢宜廷宗亲!  H) ]) X. a( e: G+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8:58: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先登宗亲的光顾,多多指导。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4-3-22 11:51:34 | 只看该作者

, p0 K% V' b4 R( g0 @- M! d8 z5 J7 N6 W0 v# X
/ S& a/ B' r9 |  p0 Y7 _, ^
       关于姚确,该地区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他为避盛夏,在登封县玉皇沟内盖了一座山庄,系模仿承德避暑山庄式样,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亭台楼榭,富丽堂皇,上房为五开间。对于他的富有,登封人早就妒火中烧,但他财大气粗,平时也奈何不了他。现在他模仿皇室建筑供自己玩乐,这可是扳倒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e* H6 `; m( K+ R; t

# ^( I, x  m& x- R$ i* U
5 ^. ~4 r6 k4 P3 \. ~        姚确虽未涉及宦海,但其长孙姚若时却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省、县志均有记载.姚若时,是鲁庄姚家历史上的另一位名人。姚若时字揆夫,号海虚。举人,任凤阳通判。分镇颍州时,曾经剿除邻盗陶浪,子民赖以宁,官声很好(《巩县志》载)。
. u1 z  _& X7 C/ }" A9 U/ ^+ {2 g$ d/ {" Y) ^; W' }* w; t, Z; |7 \4 w5 z- |4 h, b
       姚若时的事迹,《明史》上曾有记载:“时中州缙绅先后死难者甚众。(崇祯)十三年,登封土寇李际遇因岁饥昌乱,旬日间众数万。前风阳通判姚若时居鲁庄,被执,诱之降,大骂死。族诸生不显亦死之。若时子诸生城,思报父仇,数请兵讨贼。贼执之于路,亦抗骂死。”7 h/ g3 N* `8 {( L5 o
, v3 j& m6 x# g( }. h; ?. S# N( _

$ E) c4 N6 V9 \6 i/ g" b       特别注意加红的文字。是不是穿越了——承德避暑山庄,何人何时建?
* S" j8 M$ N3 v& H* [#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4:0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的阅览,请多多指导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4-3-22 14:54:46 | 只看该作者
姚宜廷 发表于 2014-3-22 14:06
4 Z. R9 `# s, r4 o5 @1 r' \& K+ A谢谢您的阅览,请多多指导
9 Z- @+ h3 v' k- s2 P- E& F% a; ?6 r
          清康熙帝不修长城,在热河(承德)建避暑山庄及周围八大寺。有人评论,这比长城还厉害,却是以慈眉善眼出现的。因此,明末的姚确不可能在登封县玉皇沟内盖了一座山庄,是模仿承德避暑山庄式样的。
$ U* i1 B  Q1 X2 Q       1#的故事一穿越,便显得无趣。! s5 \3 h0 {6 G. @  R+ Z

; E" h  o2 r' ]( O; G2 k/ R  f$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5:32:3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理是这个理,这是咋姚家人的故事,不能忘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4-3-22 16:12:30 | 只看该作者
姚宜廷 发表于 2014-3-22 15:32
0 j5 A0 q4 _. R0 w) _4 M呵呵理是这个理,这是咋姚家人的故事,不能忘啊

; b3 E# `, q4 T$ s; q! @7 J                        "这是(咱)姚家人的故事,不能忘啊"——也是一说。) `$ k" _4 u. G% G4 H1 z: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6:22:1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您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4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