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9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的寿州我的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7 13:24: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Q+ o8 N. ^- \
寿县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全县总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万亩,拥有25个乡镇、137万人。 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这里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境内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2个,是安徽省7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2 R: Q7 r; c9 i- b! g& i% x6 V
" f; l: D. z. {$ W1 B. A$ t4 l% D1 T
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州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入于楚。+ e" ]. Y8 v- ^/ v, w
! o. P4 L: g  T3 L% q7 G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破楚克郢,虏楚王负刍,楚亡;越二年秦划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
7 A) k, S9 R% x " M. i" k: n' `  [" p8 k6 n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今六安市),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W% v9 e' g  I( d& Z9 E

% G+ ~, j" ^/ o& w三国时,江淮为战冲,寿春为魏淮南郡治所,兼扬州治所。
, \; e5 k. M8 \# l: }* T  B
# ^8 C; ^1 d( Z3 r/ d* T( z! l8 g西晋初,徙扬州治所于建邺(今南京)。永嘉时划扬州西部地区为豫州,寿春为淮南郡治所,隶于豫州。8 D" g- I+ r& @* S8 y3 l, D

0 \8 m0 ?- Q! l5 w  `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将兵攻占寿阳,淝水之战晋师大破秦兵,收复寿阳。
' v1 V- c3 o4 ]: u$ a. f+ A( K
& k4 Z% f( k3 ~南北朝时,宋改寿阳为睢阳,为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南齐取代宋,复称寿阳,为豫州治所。北魏略淮南,再称寿春,为扬州治兼淮南郡治所。梁克寿春,为南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所;并析寿春南部地置安丰县。东魏据淮南,寿春复为扬州治所。北齐代东魏,扬州刺史镇寿春;及陈,复以寿春为豫州治所。北周拔寿春,为扬州治所和淮南郡治所。
+ R9 R, y" J6 ~$ D! Q% ?6 J/ h' L( V2 u) w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置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寿春;次年灭陈,改行台省为寿州总管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淮南郡,寿春为郡治所。
! M% }- Z! t/ e; _+ x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淮南郡为寿州,隶于淮南道,领3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寿州为淮南郡,领5县。乾元初再为寿州,隶于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唐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都扬州,寿州为吴国地。& W3 L% u$ g( r6 k. \

- H6 @% ^- X$ n五代初,吴王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置寿州忠正军节度使。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南唐代吴,以寿州置清淮军节度使。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拔寿州,置忠正军节度使,徙军治、州治于下蔡,称北寿春,原寿州地称南寿春。3 W. {  _; k0 p4 o6 O1 |
$ z4 `! m9 c* Q' M
北宋太祖时,寿州(治下蔡)隶于淮南西路。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府治所在北寿春(下蔡),领5县,南寿春为其一。& D* A! W+ q/ E  L+ F1 A
% ]5 G" E) n2 T4 |) b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兵渡淮陷寿春、安丰,下庐州,宋军克之。次年,宋金相约以淮河为界,淮北属金。金以下蔡为寿州,置防御使,隶于汴京路(后改称南京路);宋则置安丰军,军治在安丰县,寿春隶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复置寿春府,隶于淮南西路,寿春为府治,领4县,兼制安丰军。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改寿春府为淮南西路安丰军,治所寿春。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复下淮南,占寿春等地;嘉定初,宋金议和,仍以淮水为界,寿春归于宋。
2 ?# j7 L9 D) c9 h; I  m
6 z) U9 q: n5 C3 G' c2 Y元初,置中书省与11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5县。次年改寿春为散府,领3县。二十八年复为总管府治,领1州、5县。元至正二十四年、宋(韩林儿)龙凤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据江淮称吴王,以寿春为寿州治,隶于临濠府(后更名为凤阳府,治今凤阳县)。# L; H3 n' o; I3 Y2 B' s5 X: E# U

1 S1 T  r- O' y8 i! T : |" _# c# V9 w
明代,寿州属南直隶凤阳府,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以寿州直隶于京师中书省。四年,省寿春、安丰、下蔡三县,合并为寿州,领2县,隶于中都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迁都北平府(迁都后更名为顺天府),凤阳府直隶于南京。: N# E) r, c7 S$ K2 J, ]
2 I. G+ S2 S) _  C- p9 j- x
清初,寿州属江南省凤阳府,领2县。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凤阳府隶于左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地置安徽省,原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仍驻江宁(今南京市)署理安徽各府、县政事。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定寿州为散州,不领县。十一年,析寿州所属故下蔡县地暨州城北门以外地置凤台县,并划州城东北隅6坊为凤台县治;其界:自宾阳门北侧西行入箭道巷,沿东侧向北经准提庵巷入西大寺巷,沿北侧向西入北大街,沿东侧向北越街入紫城街,沿北侧西行至街尾向北止于城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置寿春镇总兵署于寿州城,制两淮军事。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迁省会安庆,为抚院的属衙(称藩台衙门),州、府均听命于抚院。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徙凤台县治于下蔡镇,原治所辖州城6坊还属寿州;同年,安徽置3道,寿州隶于凤颍六泗道(后改为皖北道)凤阳府。
( D! A0 ^+ o) y/ `, \# V5 {+ `# z% {9 w' p. P) l

. C$ w  i' p8 p) Q+ L. A- {$ |2 o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道府,改寿州为寿县,直隶于安徽省。3年,复置道,寿县属淮泗道(治凤阳县)。17年撤道,复隶于省。21年10月,寿县划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寿县;27年12月改属第三区,专员先后驻立煌(今金寨)、六安;29年冬,第三区改为第二区。1949年元月,寿县和平解放,军管时期受中共江淮区党委二地委领导;同时,以寿县瓦埠湖以东与合肥、定远县毗连地区建置寿合县。2月,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民主政府成立,寿县改隶于皖西行政公署;同时将凤台县所属的城北各山村划归寿县,置八公、北外2乡。6月,撤寿合县建制,原划出的瓦东地区仍归寿县;寿县隶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1952年8月隶于安徽省六安专区。1954年2月将县东北的二十店乡与隗店、北外乡的部分行政村划交淮南市;10月,肥西县土山区斗镇乡靠近吴山庙的3个自然村划归寿县,入三义区吴山乡。1958年12月,析寿县真武庙至正阳关一线以南、瓦埠湖南部以西地区建置安丰县,县治设石家集,隶于六安专区;其余地区仍为寿县,改隶于淮南市。次年4月撤安丰县,地复入寿县,寿县再隶于六安专区。1965年7月将寿县东部的下塘、杨庙、水湖、杨公4区划交合肥市长丰县。[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4-5-7 16:15:30 | 只看该作者
        山清水秀,好地方!

签到天数: 4340 天

连续签到: 283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4-5-7 16:4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5-7 16:50 编辑 % Y6 l+ R' c, |$ k

- {% B; ~) \9 U& }% l- i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h- X; b% s& q8 g6 ^  S# p8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4-5-7 18:2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5-8 09:29 编辑
+ x0 }% K3 O  D8 r2 a: h1 h/ r' i7 d" P' _% E7 y# S0 z
+ M+ k0 _  Z( y
        安徽省始置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初,寿州属江南省凤阳府,领2县。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凤阳府隶于左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地置安徽省,原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仍驻江宁(今南京市)署理安徽各府、县政事。
3 h% G0 x9 ?- ?. v1 T5 t$ ^7 Q4 r9 i: N( c
+ o8 {7 @0 {% Q" D8 V$ w
        清代有话,  “江南无二姚”(qing yao zhen zong )。其时还应包括 yi 不 zai 江南省的安徽省。0 {2 F( w' {8 L+ m7 {' S

( T4 D% X! k* G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4-5-8 08:20:51 | 只看该作者
古城新貌 皖中粮仓 淮河名珠

签到天数: 404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4-5-8 15:02:26 | 只看该作者
旧貌换新颜,更美了!

签到天数: 4066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4-5-8 15:16:49 | 只看该作者
山好水好人更好!

签到天数: 9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8#
发表于 2014-5-9 08:26:15 | 只看该作者
         多美的地方呀!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7:49:4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5-7 18:226 i# ]6 S; R  T* R
安徽省始置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初,寿州属江南省凤阳府,领2县。顺治十八年(公元1 ...
6 O) @  Z! B1 M$ g3 K) p
江南无二姚,全国都无二姚呀。呵呵~
! P7 S0 X2 k0 L! z3 [" R, @: f% k

! r) Z2 w) B/ I* K3 W9 X2 _江南省,以前不知道。
+ w4 _& p$ o! ~9 N
) Y; I- Q$ l8 z: m6 P'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30 16: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