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url=]编辑[/url]吧!姚觐元(?—约1902),清代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 字彦侍,又作念慈。浙江归安(吴兴,今湖州)人。
. g$ w# N' Y0 A" [7 |6 C' v7 N
- t) u2 e1 ]9 Q% v# f
( s. }1 U& O, Y6 r9 }. }8 E" e k% \5 K" r* Y1 ^4 |. L: F, ?9 h
中文名姚觐元
e! A1 c4 Z* r1 N8 D8 G% L* s
* U4 p6 d1 N5 ^0 f C* H- H6 I, y, }! J
逝世日期19022 _6 L+ T0 S& T! ?/ w
- ~' E3 g, n- B! ], ~, L: _
4 _# q6 i0 ]5 g& ^$ q# f+ _" e% T% z
5 Q# p8 O/ J4 q1 \
职 业藏书家- z- T3 f9 Z) e! Q
$ A( ]7 E0 e) I* Z. h7 v$ \/ z1 t) [3 e% V0 [7 ?" o0 H
朝 代清代
( T- }8 w( s* W& @& K$ G/ T0 G; Y5 `- Y6 Y. [
0 M j. V& l' y- z. m& y+ q2 k6 n2 L5 \# @# ?; B
& t3 s# {! u+ @6 {9 }" H' W目录
2 U) K6 F2 H$ R! P) Z5 \/ Q
/ g+ S- s$ K" P# v& w b) I. ?5 w% P/ ?6 w4 N
5 i+ r( z2 N4 \9 w# n
1 个人简介编辑姚觐元(?—约1902),清代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 字彦侍,又作念慈。浙江归安(吴兴,今湖州)人。姚晏之子,姚文田之孙,幼承其祖父之家学。“好博览古籍,尤精于声训诂,故搜采独多,皆世间不传之本。勇于流布古籍,又虚怀博访,往往从故家藏本及通人写本辗转録好古之士,有终身求之不得者。”
$ S0 b7 R, y8 o/ Y! \
* u0 S9 Z1 n1 w6 h- F9 j5 a5 p2 事件编辑农曹时,与杨鸿典、董镌翰同为阎朝邑劾罢。侨居关中肖家巷十年,后出任为川东道。
) M4 h( P9 ?5 J0 U- h' A B% w* n1 {9 }$ M& v( n; j
3 职务编辑光绪八年(1882)任广东布政使。
" X; Y' D7 G8 x) s/ C2 g+ Q* E
- |2 A' ]5 j& c* T4 藏书编辑好聚书,有藏书楼“咫进斋”,收藏书画金石之所有“大叠山房”、“晋石堪”、“君子轩”、“咫进斋”等,潘祖荫在其家见其收藏又宋刻《通鉴》大字本、《纪事本末》小字本、《江湖小集》50册,元本《玉山草堂集》皆为珍本。他颇好文字、音韵之学,搜集该方面的书较多。精于目录之学,编纂家藏书目有《咫进斋书目》、《咫进斋善本书目》4卷,著录宋元本、影宋抄本、校本600余种。编撰过《清代禁毁书目》四类8种:《全毁书目》、《抽毁书目》、《禁毁总目》、《军机处奏准抽毁书目》、《浙江省查办奏缴应毁书目》、《外省移咨应毁各种书目》、《违碍书目》等,收全毁书146种,抽毁书181种,禁毁书1 413种,违碍书757种,共2 497种。《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等。姚氏藏书在清末与“积学斋”旧藏同归于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藏书印有“姚氏彦侍”、“毋忘思斋藏本”、“吴兴姚伯子觐元鉴藏书画之印”、“吴兴姚伯号觐元鉴藏书画图籍之印”等。刊刻有《咫进斋丛书》3集,收书37种,以四部为序,选择严格、校勘精善。所抄书颇多,版心有“咫进斋”三字。如汉许慎《说文解字》15卷,唐虞世南《大唐内要》160卷,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15卷,唐陆龟蒙《泽笠丛书》4卷等和宋、元、明人著述30余种;子姚慰祖,字公蓼,亦好藏书,藏书楼曰“晋石厂”。觐元工书法,善治印。辑《汉印偶存》。著《大叠山房诗集》、《集韵》、《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二卷,《咫进斋书目》《咫进斋善本书目》四卷 光绪九年刻《咫进斋丛书》三集三十五种三十册。 [1]
7 L& a; E$ i( A% f藏印有“吴兴姚伯子觐元鉴藏书画之印”、“彦侍籍读”朱方,“咫进斋”、“觐元之印”、“姚氏彦侍”朱方,“毋忘思斋藏本”、“姚字彦侍”等。( |0 T6 m0 P5 j# P. Z# E
$ @) y1 E, l% E, s( }/ `6 @
$ ]" i. A* B" l' d
4 `( E; n( q8 ?/ _, Y6 ?; C参考资料$ z* [: I4 b, Y( D$ B/ g
! D$ H2 p, S u, T u7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