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傅抱石善于求变拓荒新山水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6 19: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江西傅抱石善于求变拓荒新山水画
  • 时间:2013-07-22 09:44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杨波 责任编辑∶涂晓珺
    5 J% x9 ]1 d+ ^' j. b
( a& X9 @9 `* O- s+ l
  •     人物简介:
    1 H0 G- G, d' z* D    傅抱石(公元1904年~1965年),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祖籍江西新余,出生于南昌。早年留学日本,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开创“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8 u) O$ l  ?2 n! e- e
        与93岁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和90岁的近代画家黄宾虹相比,他的艺术人生是“短暂”的,只走过了61个春秋,但他自学成才所取得的成就却是惊人的:他一生共有150多篇(部)学术著作,约240多万字;篆刻印章2000多方;创作国画2000多幅,另外还有300多幅未完成的画稿和数十篇书稿。他就是与齐白石合称为“南北二石”的现代山水画大家傅抱石。  v8 J, v; h+ F. L& s0 b$ D

    & l0 I& w+ S2 v▲傅抱石3 m( n  F: y! B2 f

    + q7 X- k; s" r" t9 ~8 o# [' M% M获徐悲鸿赏识留学日本
    " B$ g; b+ d& n
        1931年,对于傅抱石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时任国立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带着学生来到江西庐山写生,返回南京时在南昌短暂停留,由于当时的报纸报道了徐悲鸿的行踪,因此许多人慕名前来争相向他请教,傅抱石也在其中。* T1 i- Z9 G+ V: F& V6 U! M
        当时的傅抱石失业在家,处境非常困窘。当他得知徐悲鸿到了南昌后,连忙带上自己刚刚出版的《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和撰成不久的《摹印学》及数幅绘画作品前去拜访。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徐悲鸿非常欣赏比自己小9岁的傅抱石,并决定推荐他出国深造。
    3 B  F" r9 e" _; [* M    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傅抱石于1933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他师从东方美术史的权威金原省吾。1934年5月,他在日本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参展作品包括篆刻、书法、绘画等共170余件。. \+ A* |- w3 J! y
        其实,徐悲鸿对于傅抱石的帮助不仅于此。傅抱石在东京生活困难到快要辍学的时候,写信向徐悲鸿求助。徐悲鸿立即四处奔走,用自己的作品筹得了一笔钱,才使傅抱石得以在东京完成学业。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与傅抱石同在中央大学任教,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给了傅抱石极大的帮助。6 e; v! M$ B6 D2 \
        1945年9月17日,徐悲鸿五十寿辰之际,傅抱石为他精心绘制了一幅《仰高山图》,以表达自己对恩师的崇敬之情。( @) E" J$ m$ e2 b' h1 m1 z6 P7 e4 P
    : g0 X7 I, O9 H" N
    “磨墨妇”罗时慧
    5 `6 v+ l9 [5 W5 t/ h% A* a! ~0 T
        说到傅抱石,如果不提及他的夫人罗时慧,那是不完整的。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个撑起半边天的女人。”罗时慧便是傅抱石背后那个为他撑起了半边天的女人。她是真正的“识金人”,一直站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傅抱石。傅抱石也认同,自己的成功有一半属于夫人。+ p' T. c) W+ f0 X
        罗时慧出生于南昌大户人家“豫章罗府”,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而傅抱石只是出生于一户修伞匠人家,与罗时慧门不当户也不对。但最终,傅抱石的艺术才华打动了罗时慧,她怀揣着父亲陪嫁的2000元下嫁傅抱石,足见她的慧眼独具。/ Z# ~. ~3 D0 r$ C) I- k2 R
        婚后,傅抱石夫妻情深意笃。夏日夜晚纳凉时,他们常常夫拉妇唱,罗时慧唱着《四郎探母》《乌龙院》等经典曲目,多才多艺的傅抱石则拉着京胡为她伴奏。5 D/ E* V( W9 j' v8 r
        傅抱石准备东渡日本时,罗时慧考取了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现为湖北艺术学院),有心想在绘画领域做一番尝试。但自1935年傅抱石因母亲病逝回国后,罗时慧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一心料理家务,助丈夫一臂之力。( G9 S' h% M1 c+ H0 v! s( x
        因傅抱石作画用墨量惊人,罗时慧便每日为丈夫磨墨抻纸,还戏说自己是“磨墨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傅抱石一家八口东奔西走,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艰辛,为了使傅抱石安心创作、著述,罗时慧将一切家务揽了下来,毫无怨言。: S9 ^0 K" b" u' |
        于是,在1945年罗时慧生日那天,傅抱石特地创作了一幅《柳荫仕女》送给妻子作为生日礼物,上有长跋,备说入蜀六载的艰辛,称赞妻子“哺育之苦”“忍受所不能忍者”的精神,自己的成绩则是“时慧之所助成也”,一往深情由此可见。
    ' z% e4 `2 _% l* b0 @- u
    4 u4 l0 B! s" z& I" G独创“抱石皴”打破笔墨约束
    ) G; ]  z/ j: n9 e$ \- n8 g* Z
        清代山水画家石涛是傅抱石最崇拜的画家,因此他改名为“抱石”。他的画作主要是学习石涛而来,不过与旁人的学习却有些不同。2 q! `6 c; }' u2 b1 b5 f
        学石涛的人很多,比如张大千、吴湖帆,他们能够临摹到可以乱真。张大千临摹的八大山人、石涛的作品,旁人都当作是真迹——这是一种临摹。
    0 O6 w0 y. X! v% v( ]" |3 c% Q* M    而另一种临摹,就类似于傅抱石,学得“很不像”,却取其大意,这也正是傅抱石对石涛的敬仰所在。石涛说,“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当然这无关于好坏,只是个人想法和追求的不同而已。
    " J* ]( g7 [9 A8 g: T    值得庆幸的是,傅抱石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道路,他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也因此被业界称之为“新山水画的拓荒者”。4 f* r$ `% {% S2 c- w5 l
        傅抱石深入研究日本绘画艺术,并在继承中国传统技法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他受蜀中山水气势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并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皴法——抱石皴,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因而成为他“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I+ K) q7 L+ R3 M" U6 T2 J5 n
    ( s1 |1 C4 x) d8 _7 O
    最善于画雨5 b- Q: i# l0 l' a, B" L4 Y8 E
        2011年,傅抱石的《巴山夜雨》以2200万元起拍,最终以3220万元成交,一时成为业界谈论的热点。而此前,这幅作品在2009年也曾以1848万元拍出。对于这幅《巴山夜雨》,很多四川的画家在看了之后,都感慨地说:“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也没觉得四川的雨有什么特别的,但傅抱石画绝了!”因此,有人评价傅抱石是“最喜欢画雨,最善于画雨”的画家。% g( m& S! J+ S( Z# k4 C# W
    # }- Y& G4 X5 d
    • [url=]共2页:[/url]5 s; B/ @& K' }; w$ b8 }; I* d/ V* N
    ; i5 }& d) D* v3 ^3 ^. Q9 H
    ; ?# ]  c: ~! M6 c1 y" m
    1 t+ \7 w8 N0 k  a
" R- U- j: C2 `2 g8 g: ~
$ {- B& \) H/ S, s( H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9:03:44 | 只看该作者
  • 江西傅抱石善于求变拓荒新山水画(2)
  • 时间:2013-07-22 09:44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杨波 责任编辑∶涂晓珺
    / P5 b( J9 \1 U5 W

6 r% }; u5 ~- J! f5 `
  •      
    9 U4 A) Z9 }' s    傅抱石之子傅二石也曾公开介绍父亲的雨景作品,诸如《潇潇暮雨》《山雨欲来》等,“终于明白父亲描绘的雨中山峰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并没有刻意强调奇山怪峰,而是善于营造一种浓郁的‘雨’的氛围。”
    4 I: Q( T( @# M: a2 }: m/ j4 [    其实,雨是不好画的,因为雨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明显的色彩。不仅是中国画,就是在西洋画里,“雨”都一直是困扰画家的难题。但傅抱石画雨却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傅二石曾专门研究过父亲画雨时的状态,“父亲用大笔蘸了明矾水在画纸上进行挥洒,干了后看不出颜色,开始画时,墨色遇到有明矾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雨滂沱的逼真效果。”
    ( W. u- G# O" r! @8 ^. }1 B    正由于傅抱石爱画雨、善画雨,因此许多人也形容他的作品为“一半山川带雨痕”。
    * v. Y3 J1 {' v& \3 Y6 M& ^. K


    4 a5 o9 M. }9 L' k. Z: n; h2 e事业的巅峰生命的低谷& a- s: i2 H) S! @% M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傅抱石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可惜他的生命却走到了低谷。1962年10月,傅抱石开始在杭州疗养,这期间,他并没有停止创作,还出版了《浙江写生集》。. C0 E7 E6 y) o( W8 K1 w
        1963年,傅抱石又专程赴井冈山、瑞金采风。这一行虽然时间短暂,但《井冈山》等一批作品的出现,使人们理解了他此行的真正意义。这一时期,他还集中创作了《冬云》《咏梅》《登庐山》等一系列毛泽东的诗意画。
    7 O7 f8 u( K% D4 Q& |( t: {    在傅抱石不间断地创作和不懈地努力下,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在新山水画中获得了特殊地位,新山水画也因毛泽东诗意画的出现在国画界得到了少有的重视,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n" j2 o- x7 H& ?1 u5 S% H    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突发脑溢血在家中辞世,享年61岁。' X5 f5 t8 M& W- B


    9 k+ V5 r! }2 l, v/ Q$ b% ?- i  F% Y
    • 原文地址http://www.jxcb.net/wenhua/lishi/20130722/20597_2.html
      : g# t. `* Z' v9 u) ~  p( r
    + T4 S0 _# ^( c5 p$ b, ~% j

    * s) l( v8 d2 z, V6 Y# i8 \$ Z5 i% P0 t) j5 P1 A% e5 B0 E- |- J
: q" v3 L+ i  {: o  D

2 ~& U3 ~( Q9 c$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6 14: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