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8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5 12: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卷首    亲睦堂
                    
, l+ n# K% V5 s$ ]
/ y) ^) O2 P5 }* A
先父朝春公(人称超爹或春爹)在世时,常与人言:民国中,堂兄(朝献)钜卿爹在益阳县泉交河区公所管钱粮,他常到钜卿爹家住,帮忙做事。告诉我:祖父正公四兄弟,都有功名记载老谱,要我笔记了四位祖父的名字。又言及交往甚密的(正峙)泉香公及其后裔。说这些人都是我们一个家族的。我见到大房昭文写给我父的一张《资阳姚氏九甲历代派讳名称》。又听说:我家是前房贵凤公的后裔,与贵鸣公的后裔姚鉴堂共挂山位,前房有生璞、生琾、生瑃“姚三共”,四垣堂,大垣公是主修,还有大房、和房、藕房。大房的竹峰公、丹峰公比较著名。民间还流传:“一五七甲汤、二四八甲陈、三六九甲姚”的说法,……随着家族知识面的扩大,我心里有了家族意识。
2008年退休后,我访寻族谱,自始至终参与倡修、纂修《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的工作,亲眼见到载记自己的祖先、始祖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认真细致地研读老谱,了解我族历史渊源、文化品位、明昭穆、知世序,清源晰流,为修好族谱,我写作了数篇宣传资料。
我族原为江右(今称江西省)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始祖景春公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徙居楚南益阳县二十一里月堤垸,三传分四房。明制每里统十甲,姚姓分三、六、九甲,我族居九。至清朝康熙五十年,废甲编区,“九甲”改称“九区”,而我族一直沿用“九甲”称呼至今不变。
: Y: }& j( ]+ [: O  景春公墓在鲜鱼塘,二世祖元桂公墓在大
坪,大塘房祖宗宪公墓在太山岭,藕塘房祖宗弼公墓在榴树山,和塘房祖宗莹公墓在天鹅山,前塘房祖宗桦公墓在亮山。      
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我族大房中和公、和房言书公、前房方禄公倡建祠宇于益阳县城东(其左有姚氏六甲六亭公寺),并公置祭田于黄山觜。还欲合修谱牒,因费浩繁,乃议先分修各房支谱。   
嘉庆十三年(戊辰,公元1808年)和房支谱刊刻告竣,嘉庆二十年(乙亥,公元1815年)前房支谱完成,嘉庆末年(庚辰,公元1820年)大房支谱修好。而藕房人载记到礼蒞,于嘉庆年间因迁徙失联,下落不明。* j3 v$ ]! s; V! N6 z. ^8 h6 a
  道光五年(乙酉,公元1825年)三房合修出族谱。
因为我族祠宇在嘉庆八年遭回禄,到道光十八、十九年,大房燕山、秉周,和房戴膏、深仁,前房纯玉、鼎甲诸公又重修了祠堂(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又被拆毁,牌头围的分祠七十年代也被拆毁)。& I+ d, K# q! r$ B  j+ o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续修族谱,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三修族谱,民国廿三年至民国廿六年四修族谱未能成功。直到116年后的当今盛世,2012年春寻得怀谅和光华两家保存的两套三修族谱,我们才实现多年来的愿望,认祖归宗,续谱五修,承前启后,告慰寂寞太久的列祖列宗。
这次修谱收族,时空跨度大、知情老人去世、祖宗牌位付之秦火新神龛主牌多难衔接,户主也已记忆模糊。许多族人远离故土,身居他乡,难以联系。还有一些族人家族意识淡漠,不愿意出丁口费入谱,困难重重,但是在所有敬祖归宗族人的支持下,谱局人员奔波劳碌、坚持不懈,在三年内完成五修大业,让我族淹没几近双甲子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重放光芒,我家族文化得以延续。: v2 Y+ V7 s, i0 \* ~
  三修时,编纂们留下殷殷嘱托:希望我们这些后人
到清朝道光五年前就徙居当时四川省直隶酉阳州大江里(今重庆市酉阳县后溪古镇一带)的族人的后裔,让他们回归族谱为此,两年多的时间内,我多次姚网发帖、拜托四川和重庆市的宗亲帮忙查找,向酉阳县人手机发短信、电话联系、邮寄老谱复印件,参加《“世姚会”》成立大会期间,多方打听、散发资料,千方百计查找,可惜,至今未联系上酉阳支人。但是我们会继续竭尽所能去到当地寻访,以期奇迹出现,而完成祖宗的遗愿。
6 P0 v. b0 K* Y2 i3 g- k  由于资金匱乏,我族祠堂
还未兴建。发动全体族人,筹集足够资金,兴建恢宏宗祠,修葺始祖墓地是我族下阶段的重要任务。希望资阳姚氏九甲族的能人精英、祖地村委会的族贤,担负起光宗耀祖的重任,共同努力,让列祖列宗的灵位早日安享敬奉。是为序 。
前塘房廿世嗣孙 纲健(印松)敬撰
/ b- S% e0 Y1 F0 V; L5 x0 d+ o. T
2014年9月9日
5 r. j* f1 k% F" Y8 P. c
《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卷首    亲睦堂
                    
. P8 _7 Q: r* 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6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
发表于 2014-11-5 13:11:50 | 只看该作者
真不容易!付出的心血和精力真不少!
& M, ~, _2 I, @8 {3 J0 \

签到天数: 9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3#
发表于 2014-11-6 07:49:14 | 只看该作者
三年的努力终有了成果,可喜可贺!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16-6-15 15:08:3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主修姚望喜。我族始迁祖:派名:景春,号三阳,字渲江,原为江右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公元1321年迁湘。徙楚之先仅传十代派语:其词曰:光镜灿谏静,朋顶受脱钗。而讳与字皆没而不传。可得榰者,则自渲江公始。公娶氏朱,生星湖,湖公娶氏李,生大塘,藕塘,和塘,前塘四公,此四房之所由分。前明永乐19年四公兄弟析居,皆不出里许。我们已经修过五次族谱,第三修是公元1896年,民国二十年启动四修,由于那时局艰难,半途而废。公元2012年启动五修,由于大家共同努力,只用了3年时间已完成。但由于时跨太久还有四川(今重庆酉阳)一支未能入谱。我们这次修谱已入4000人,估计还有近3000人未入,等六修归宿。我们的派语是:旧派,景元宗文笔,万世显才良,荣华生富贵,德礼正朝纲。新派:长怀祖泽,永守家传,敦伦培本,作善承先,时钟俊秀,代启英贤,应贻余庆,发越辉联。续新派:修齐弘志,环宇留芳,诚信廉明,昌运兴邦。主要是想寻找失去联系的藕塘房宗亲,寻找酉阳的宗亲(酉阳宗亲失去联系180年)特别寻找始祖的祖辈。拜托宗亲网的宗亲!- B4 j# W9 P6 h" [) C
1 v& p; |! L# B+ G- ]9 V; h
. p2 o& B  z- J
湖南长沙姚望喜
$ O0 y2 H( J$ J0 p"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6-6-16 16:08:47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6-15 15:08( ~8 j- J# J+ i: |% Q
我是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主修姚望喜。我族始迁祖:派名:景春,号三阳,字渲江,原为江右袁州府宜春县南江 ...

' Q" J+ E: X. y* [3 j8 ]' t: U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主修姚望喜,主编姚印松。2015年付梓。        始迁祖,派名景春,号三阳,字渲江,原籍江西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公元1321年迁湘。# u$ R8 H" i: \7 ?
徙湖南之先仅传十代派语:光镜灿谏静,朋顶受脱钗(而讳与字皆没而不传)。
. X+ W: p* Q1 c0 V% i5 N+ p0 y     可得榰者,则自渲江公始。公娶氏朱,生星湖;湖公娶氏李,生大塘,藕塘,和塘,前塘四公,此四房之所由分。8 K9 J4 h! ~. o7 Q9 l7 B
明永乐19年四公兄弟析居,皆不出里许。
' v7 B2 v% r! ^: k* j" m! g" y      五次修谱时间,三修是公元1896年,民国二十年启动四修,公元2012年启动五修,只用了3年时间已完成。
3 D2 |( j0 y5 P* d/ c5 p' e; J五修,还有四川(今重庆酉阳)一支未能入谱。此次修谱已入4000人,估计还有近3000人未入,等六修归宿。, p, `' O6 S9 N) V6 v/ |7 d( N+ P
派语是——旧派,景元宗文笔,万世显才良,荣华生富贵,德礼正朝纲。新派:长怀祖泽,永守家传,敦伦培本,作善承先,时钟俊秀,代启英贤,应贻余庆,发越辉联。续新派:修齐弘志,环宇留芳,诚信廉明,昌运兴邦。
- b. y5 o- A5 Z3 l, r. n$ ?* d, z6 @7 }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6-6-16 17:29:27 | 只看该作者
        我族原为江右(今称江西省)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始祖景春公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徙居楚南益阳县二十一里月堤垸景春公墓在鲜鱼塘,二世祖元桂公墓在大坪,大塘房祖宗宪公墓在太山岭,藕塘房祖宗弼公墓在榴树山,和塘房祖宗莹公墓在天鹅山,前塘房祖宗桦公墓在亮山。7 T+ ]' I) J% V( U- i/ b
       民谚:(益阳)“一五七甲汤、二四八甲陈、三六九甲姚”
5 N: @/ E2 S# m  T) d       我族,三传分四房。明制每里统十甲,姚姓分三、六、九甲,我族居九。至清朝康熙五十年,废甲编区,“九甲”改称“九区”,而我族一直沿用“九甲”称呼至今不变。$ {; Y' J; T) E: R) I4 R4 J

) E! Z7 S* p& c) O5 U# L0 l       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我族大房中和公、和房言书公、前房方禄公倡建祠宇于益阳县城东(其左有姚氏六甲六亭公寺),并公置祭田于黄山觜。* P7 t+ J( ~/ l" ~' a# Z5 q
: }/ Z0 v/ z3 \6 ~" y3 P1 c
       嘉庆十三年(戊辰,公元1808年)和房支谱刊刻告竣,嘉庆二十年(乙亥,公元1815年)前房支谱完成,嘉庆末年(庚辰,公元1820年)大房支谱修好。而藕房人载记到礼蒞,于嘉庆年间因迁徙失联,下落不明。道光五年(乙酉,公元1825年)三房合修出族谱。
  J& b6 ^, [" L, z# p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续修族谱! n; L; u0 }% W6 `1 D* N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三修族谱。《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2012年春寻得怀谅和光华两家保存的两套三修族谱。
4 P) L% o6 ~0 P  d: u       民国廿三年至民国廿六年四修族谱未能成功。直到116年后的当今2012年开始五修。7 d" F/ i  Y9 b

% A# o8 {0 b1 A, q. j

* x9 g2 @7 D+ l% q/ T* \
" o' p% z: z! n% a  {4 Z( }9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7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