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8 20:39:27
|
只看该作者
“洪武二年”四川移民何其多!
9 q% w% V+ L4 h/ E$ M% e5 i" j) [5 T8 Z8 L! N N% m& e; ^
莱州虽然历史悠久,但现有资料可考的1042个村庄中,明代以前建立者只有64个,明代建立的多达805个,世传洪武二年(1369)建村的即占了579个,多称洪武二年自四川迁居;清代建立的183个村,则多由本地(多是上述移民所建村庄)析出。2+ _/ C. L+ q& w3 X6 E `
莱州存在四川移民是事实,沙河镇佛台子村东农田中,有一株主干粗壮、枝繁叶茂,高9米,冠径14米,胸径1.6米,三个成年人手接手才能合围的古树,专家鉴定是一棵黑弹树,树龄约600年,原产地为四川省宝兴县。这与流传的洪武年间四川移民王舜禹建村无论从时间还是地点上讲,基本上都是相符的。 Y. a) Q" o% Q" J7 n: o& v) A4 e) b- R
但问题是,竟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四川移民村庄,让人不可思议!
$ Q1 C/ {* G6 T; P( d* O以莱州西部的虎头崖镇为例,该镇多数村所立村碑自称明初建村。3
+ d! t1 W- ]; p$ g7 I6 v如:任姓是莱州西部的大族,分布在该镇西原、东大宋、西大宋、东小宋、西小宋、东宋、新庄、前桥等村。据西原村《任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任姓由四川成都府新都县枣林庄迁居山东莱州府掖县。永乐年间,再迁此卜居安宅。左镇游优山,右据马埠寨,前临平原,北倚大海,山明水秀,故名西原。”
6 I2 c6 |, c- x; [6 V该镇这些村的村碑更是惊人的一致:, q( a- C9 b1 {: x5 L! a
尹家村:明洪武二年,尹兴、尹伦兄弟二人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尹家。3 `, M5 X1 u; f5 l4 z Y# I
彭家村:明洪武二年,彭姓由四川成都府华阳县铁碓臼彭家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彭家。$ z& m# q2 ?* ~) v4 P: A8 V
西大刘:明洪武二年,刘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大刘家。一九六二年,分为两村,该村居西,称西大刘。
) z' n% @4 O6 z& `$ Q道刘家:明洪武二年,刘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村中有一条直通小沟的官道,故取村名道刘家。
/ m, f8 e& S0 o贾家村:明洪武二年,王氏姊妹五人由四川迁此,其中一人嫁与周姓居此立村,取名王氏贾家。清末,简称贾家。
9 h* d5 G- t! Y1 ~0 W h, |/ S西十里堡:明洪武二年,杨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古时官府每十里设一堡,该村位于掖县城西十里处,故取村名西十里堡。( i7 i7 c3 R5 W% E, G
小沟:明洪武二年,李、姜二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村中有一条较深的小沟,故取村名小沟。# \& k& v2 c" ^( U$ b/ {
雷沟:明洪武二年,阎、徐二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村中有一条长满雷苇草的沟,故取村名雷沟。
+ b1 s8 y0 y) }/ x朱流:明洪武二年,张、史、刘三姓由四川迁此立村.西倚游优山,每逢汛期,游优山之水便分数股流经该村向北注入渤海,故取村名诸流。清末,演变为朱流。
1 F" p# K U1 c( @9 c7 ]$ R2 o埠后:明洪武二年,张、王二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南临金埠,故名埠后。1 J8 y( u2 ^$ T# v2 f1 F* `
姚家村:明洪武二年,姚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姚家。/ P V% S- Q: j% u. q, U2 _0 z
西高家村:明洪武二年,高姓兄弟三人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高家,也称姚家沟高家。因重名,一九八二年,以其方位更名西高家。" m3 M3 V8 W! `6 J* Q9 ] \
……
9 f7 F6 c6 U5 m% Z* N从以上不难看出,这些村庄的表述方式大多是些既雷同又含混不清的话。莱州其它村,也大都 “明洪武二年自四川成都府东门里铁碓臼某家”、“四川成都府大槐树底下铁碓臼某家”之类,并且流传这次移民大多是由朝廷组织的军户,是“奉旨”移民。
, x( M7 D0 p! Y( B" K2 o1 c7 _; l; ~即便是64个早期村庄中,又有相当多的村仅仅是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而居民仍然是明代移民的后代。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历史悠久,据《莱州市志》记载,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在今莱州市境置掖、当利、阳乐、阳石、临朐、曲成6县,均隶属青州东莱郡,郡治掖县城。临朐故城在今城港路街道朱旺村。《掖县全志》载,“临朐,城北二十五里,汉县”。颜师古云:“齐郡已有临朐,而东莱又有此县,盖各以所近为名也”。《汉志》注云,“(临朐)有海水祠”,即今海庙。明洪武二年,杨姓由四川成都府大槐树底下铁碓臼迁来居住,为吉利取村名朱旺。
! z4 o+ ^$ z H5 ]7 ], h5 w明代以前建村的并且后代延续至今的似乎都不多,如虎头崖镇西葛家、西王家二村都自称是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由临淄迁来。但奇怪的是,这两个毗邻的千年古村,繁衍到今天,竟然都不足百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