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63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省唐河县姚氏族谱(百显后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30 14:49: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河南省姚六宝 于 2013-6-14 13:05 编辑
# u( d/ D+ |" L0 S' C/ G# N
; Q! ~2 a' o6 L/ k河南省唐河县姚氏族谱(百显后裔)老谱
9 e! n5 `  ]5 n& [查看地址:http://www.yaogens.cn/club/photo/show.php?itemid=71
- C0 _, B. D+ h! i5 r4 T
' S! J/ q$ R8 q2 D. }新家谱http://www.yaogens.cn/club/photo/show.php?itemid=73, _5 J  [8 @0 y: |0 y
- Z8 w  l* J" e) r
姚氏族谱序
% i" w: X1 T5 [! k% R国之有史,与家之有谱,记载虽殊,其所以永垂后世则一也。姚氏出自虞舜,繁衍于天下,在蒲阪者为尤盛。
: ]9 C6 c& I) j' ?9 w! P始祖讳百显,当国朝定鼎之初,由洪洞而迁于唐。向惟族少而无谱,今已二百余年,凡十有二世,族繁人众,散处者多不相识,夫一本之亲,几若路人,皆由亲尽服绝,吉凶庆吊之不通,族渐远而情太疏。焉使不作谱以联之,则世系支派、尊卑长幼,必将自此而紊矣,后之人虽欲敦亲睦族,而家无所纪、宗无可考,将谁问之、而谁知之?同惟凛是,乃访旧闻,上稽始祖而后两代,宗支已多未详,迁唐之时,向谓来自始祖,考其记载流传,我始祖三子七孙,各有名讳,配氏则至三世、分七房矣。及观祖茔碑记,二世以下止有我三世一房之墓,其余六房,坟不在茔、嗣不及载,传者虽能各详其名讳配氏,未尝一指其里居坟墓,茫茫堕绪、苦苦旁搜,六房之众嗣皆失传,唐既无籍,疑乎远在洪洞而不可考也。今阙两代之疑,详本音之支,惟我二世祖讳平者源流有据。
6 T0 p6 g9 a  ^& [( ~三世祖讳景琦一线,仅延至四世而派分焉。是平祖固姚氏相承之宗,而英、忠、成、兴,乃吾族分衍之支也。谨自四世,分详世系支派、尊卑长幼,笔之于谱、藏之于家,俾后世睹吾族谱,因流溯源,体宗族一本之亲、执昭穆累世之序,兴孝悌、识敦睦,永振家声、同向国化,则作谱之意也夫。
* E5 u3 r& Y+ O- D& a同治七年春二月仲浣,九世孙一同谨序。

/ k8 e* f: q4 v- L1 f' ~: F  i
族谱叙例4 `( m0 a6 j) _( C
族谱首分四房,按房分注,每世长幼次序易辩。6 h" q' ]9 L8 R
每名上注自出、下注所出,上下注明,则源流有据也。
  v5 [+ k' a) _! }* ?- Q4 ~* q! W1 y族谱每名之下,本宜注明功名、生卒、坟墓,但有知有不知者,各随自意详注可也。
" C  Z" V$ G0 U4 h; r! I- _族谱之内,凡嫡、继、庶三者,各有定位,按位叙列,不待详注。
5 t; r) s0 U5 b+ w6 w) }3 O+ z凡承继过房,继父之下,注明某房几子为嗣,生父之下,仍注其名于几子之列者,不忘本,生之根也。( X4 I$ j2 w' m# B& K, F, S
族谱之内,有注外戚或妇家姓名、或婿家姓名,今皆不注外戚者,亲无三世,远则难论,且多不知名讳,如有知者,随意注之可也。" U. g6 G: P: {
族谱人众,命名多有重复,有竟犯先祖之讳者,今登族谱之名,概为改正,即有乳名,不录于谱,先起派名,后免重复。
7 i* C5 |, T# c: \族谱之名,一世多不一派,今以五行轮转分派,前人之名五行之中,独无火字,今自火为始,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火又生土,以此轮转,可通万世。' }) y  X  u# T0 k
宗族茔地,有官有私,注在族谱,明证免争也。
% ?8 F, ^7 m6 d. _  V
$ g  V* J$ j/ ~) U, x
茔地官私亩数( w9 X* M+ E4 v0 z6 e6 _- c
李店街南始祖坟,合族官茔地八亩四分。
+ @2 [6 @3 q* e; ~, j# h+ t$ q6 s姚老庄西头合族官茔地。
& n" d( w9 F% h8 W白沙河西长房琯祖本支官茔地。9 [* ]+ S- f& l9 [0 M7 O, F$ F( ^9 \
三里王西经魁祖本支官茔地四亩。
5 Q& L! F' ~' i/ v& p( H) r) f9 M8 Z. c) c蔡岗茔地阶竹祖二房之地。
% S( c7 R1 N$ x杜庄东茔地阶金祖长房三房四房官地。

& G$ l$ u/ H$ y/ h( \. T7 ^8 u4 f
2 K" c; L- i9 I3 n$ Y- C盖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焉,所以追祖德、联族谊,衍螽斯于无穷、绵瓜瓞于不替也。如我姚氏者,派衍历山、籍分洪洞,清初奉令迁唐,彼时披荆棘、冒风雨而食垦田者,已多历年所矣。亦阙后而子孙繁衍、族姓众盛者,孰非我先祖贻谋之孔长哉。咸丰初,九世祖一同有志前代,录述往事,所以著述者已详且尽矣,后虽屡经修补,半涉散没。岁甲寅,族众共议,同嘱修补于予。予追维前代,爰采一同祖之所以修补者而续述之。后之族中,贤豪继起,再为补葺,用以光祖德于悠久、恢先业于不堕,是予之所厚望也夫。
0 @6 I, l- m  j( ^1 o  A! }民国三年十月,十一世孙式廉谨序

4 X5 U! c+ e4 v/ k+ L, ~4 X6 k. i' Q: y7 X
民国肇造,五族合一,化种族之畛域、合亿兆为一心,先独立而后合群、由家族主义而后及于国家。自兹以往,国基巩固、种族繁盛,自无不相联络、如一盘散沙之诮矣。夫以一国之大、五族之众,犹当固结团体、同仇敌忾,矧区区一家一姓之近族,相距咫尺,谊等骨肉,而可视同陌路、漠如秦越也哉?今岁之秋,合族协商重续谱书,以继先人未竟之志。众云一同祖前以五行轮转分派,恐流传既久,必不免层叠重复之弊,且至今已传数世,尚未划一,光汉因特商之式廉兄及培樾恺元诸侄等,另为撰定『锡章尚贤明,忠孝崇礼仪』十字,现由十三世起统归一派,不容少紊,阅十世而再为续,以垂之后世、传之无穷,想亦我合族之所以共赞成者也。- M+ i, i  @( J( r/ U6 I2 E+ v
民国三年十一月,十一世孙光汉谨序。

SDC11552.JPG (231.51 KB, 下载次数: 438)

SDC11552.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0-4-30 22:0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4-30 22:14 编辑 & _2 [, a8 l9 ^' D4 M! z

! z. Z4 J+ e  f+ y! m1# 河南省姚六宝 ' _# e! V. N6 ^& D. A
六宝兄:你好。
  I3 a& ~, `7 I+ h7 f: A! f" N      你是百显公后几世什么辈字?“锡章尚贤明,忠孝崇礼仪”已用到那个字?你族在唐河有祠堂吗?在民国4年后有续谱吗?唐河县还有其他姚氏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2:16:58 | 只看该作者
唐河县姚氏族谱序 译文, e* P; Z+ l  ^6 U' L* A8 R
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录,和一个家族的家谱,虽然记载的内容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永远流传下去,目的是一样的。姚氏一族,最早来源于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分散居住于天下各地,而在蒲阪的那一枝人口最多。% F5 d& f) [; t4 f
始迁祖姚百显,在清朝初期,从洪洞县迁移至唐州。以前因为家族人丁少,而没有做家谱记载,这种情况,到到同治七年,已经有二百余年了。至今总共有十二代。家族兴旺,人口众多,流散于各地,大多都不认识,就是三代之内的直系亲属,也陌生得像路人。因为不是近亲,超出五服,所以,即使有婚丧嫁娶之事,春节或者清明节等祭祖之事,也不互相来往,这样,因为居住和旁亲的关系而感情疏远了。如果没有家谱作为互相交流的凭据,那么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那一系,辈分就分不清楚了。即使想互相来往、和睦相处,但是因为没有上下辈分、宗族关系可以划分,谁也说不清,谁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为了慎重的写家谱,我就去寻找、探究过去的人和事的,以及相关的传说。向上从始祖以及其后两代开始,各个宗族分支多数已经不太确定了,刚开始迁移到唐河的时候,都说是从始祖开始,根据一些流传的,我唐河姚氏始祖,有三个儿子,七个孙子,都有名字记载,分为七房,他们的夫人也各有姓名传下来。等到查看祖坟的石碑记载,从二世以下,只有我们三世一房有坟茔存在,其余的六房,很多逝去之后没有埋葬在祖坟,后代子孙也没有记载。虽然有人知道他们及其夫人、后代子孙的情况,但是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和埋葬的坟墓。尽最大可能去收集他们的信息,但是其余六房的后代不知所终,在唐河没有户籍可以查,猜测可能在洪洞县有相关的资料,但是太远了,所以没法查证。现在剔除有疑问的地方,考察宗族源流,只有我祖上二代祖姚平能查到详细的记录。3 \$ h& }- z1 s9 S! l' U
从三代祖姚景琦开始,到四代,就因为家族子孙众多而开始分家。二祖姚平是继承姚氏宗族的有据可考的,之后士英、士忠、士成、士兴,是姚氏家族散居各地的支派。现在从第四代开始,根据支派族亲详细分列,长幼辈分次序分明,记录于家谱,收藏到家里,让后世子孙,看到我姚氏家谱,根据家谱论辈分长幼,通过家谱既联系了本家的所有亲戚,分清楚家族亲属关系,又有利于家族兴旺,并且能根据家谱知道家族秩序,合理安葬逝去的老人,在清明祭祖,理清拜祭顺序,还能教育子孙后代孝敬老人,照顾晚辈,使我姚氏一族永远兴旺昌盛,有益于民族强盛。这就是做家谱的原因。
* W. [, d! H6 B大清同治七年二月中旬,姚氏第九代孙姚一同为家谱写的序
9 `0 c" Z1 ~5 f4 g4 j; ~
8 R; g% F3 x$ ~( i虞舜:咱们常说的炎黄尧舜禹,上古五帝,其中虞舜,姓姚,名重华,因其最先立国于虞,故称虞舜。4 d7 [# c& S) c/ s) q5 k( q
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虞乡,虞舜先在妫汭建都,后迁尧旧都蒲阪。5 j; L. y5 z9 \* t+ T
讳:在过去对死去的皇帝,或者逝去的尊长,提名道姓,不太恰当,所以常在名字前边,加一个讳字,以示尊重。
7 E# L6 l* B3 n- H/ f+ V国朝定鼎:国朝,即本朝,就是作者所处的朝代。  x9 ~. s' U/ l2 K7 y# B
同治七年:即一八六八年。/ u; }: _2 t: e  A* u
世系支派:简单的说,就是自己属于家族哪一枝、哪一房。
  K0 K/ h) v0 q2 A$ I自此而紊:紊,就是混乱的意思,在此处,意指辈分不清。& d0 M" Y. L/ L" M' {/ d+ W+ w
敦亲睦族:敦,敦厚朴实,睦,和睦。整体上就是家族和睦,朴实来往。$ x$ s8 x; o  h: l9 u7 N2 ^' A  Y
家无所纪、宗无可考:家,家族,宗,宗族,宗亲,简单的理解为家里没有宗族的记录。
8 P) g0 A- M5 A配氏:配偶,多指妻子。( L! J# U0 \' ?, ]) Q
祖茔碑记:祖坟石碑记载. Z' ]4 X8 e$ \. r6 Y
唐既无籍:籍,籍贯:有祖籍、出生地之意。此处应指当初迁移到唐河时候,没有留下户口
% J1 l7 G8 M, X3 r( n阕:一般做词汇是“去除”的意思。! |  a) w8 e4 N, P7 y2 y
分衍:分布" o/ b3 F+ G; N; x2 H
俾:使3 u/ p6 E4 e3 Y( R
仅延至四世而派分焉:派分,像水流一样分支各地。
+ v/ [. p: g/ u% i* t( A昭穆:这个是个典故,在古代,皇亲贵族,埋葬入土,二代、四代、六代,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代、五代、七代,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
- S. ?. i9 ]" f3 l/ m: ^% t仲浣:古代有个说法是,当官的每十天休息洗沐一次,一月是分为三次,叫做上浣、中浣和下浣。而古代常用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伯(孟)、仲、叔、季,所以又把一月三旬,称之为孟浣、仲浣、季浣。
7 |! k5 Y$ }2 ?0 V/ ~8 X1 U0 s1 _& F: t1 U1 }2 b# }& k
/ ?% X- J% @2 ~. |1 P- r2 m
) _+ l( x) W) P: a
家谱列举说明:
8 G9 e! q# I/ N5 X. w8 W4 k一、家谱首先分四房,按照每一房来分开注释说明,这样每一代长幼辈分次序不会乱,容易分清。, \& B! D4 f$ p
二、每一人上边标注是父辈,下边标注子孙。上下都标注的清清楚楚,则亲属关系,条理分明。
! C/ B$ i4 A+ |4 V  w2 M三、家谱每一人名字下,本来都应该注明获得的功名,以及出生年月,逝去的年代,以及埋葬的地点,但是有的有据可考,有的不太清楚,所以,各自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标注,没有统一标准。
* t9 f8 ]9 v% e! T, i7 ~四、家谱里边,正妻所生的,或者过继的,以及非嫡配所生的,各自有他的家族顺序位置,按照家谱来记录,不再特意详细标注了。' d3 c7 I1 F) j( E
五、只要是过继来的,那么继父下边,注明是那一房的哪一子孙过继来的,他的生父之下,仍然注明过继走的是第几个孩子,人不能忘本,这是处世的根本。
# d/ o  m) x: w/ a, P8 y2 Z$ J. h& E六、家谱里边,有的标注了母亲或者妻子的娘家姓名,或者嫁出去的女儿夫家姓名,但是有的都没有标注,因为亲戚过了三代就疏远了,很难查证,并且大多都不知道名字,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标注,没有统一要求。
( u# e" d$ `% q! p3 {' N" P七、家族人丁众多,姓名有不少会重复,有的竟然和先祖的名讳一样,所以这次修订家谱,都改正了,家谱中不记录乳名。家谱先把每一支派的名字确定,然后顺序记录,避免后边的重复出现。! Z1 Z( y6 G- @: N
八、同一时代的人,往往“字派”不一样,这次修订家谱,就以五行运转为准,根据五行分派前人“字派”。这次就从“火”开始,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以此类推,家谱记录可以传万代。
& j* v  t# J' E" ]& l2 Z) ~& r九、家族有坟茔墓地,有的属于家族公共的,有的属于某一房私有,都在家谱中标明,以避免纠纷。
1 }' E- V: g  F, O% _* H
: _& \, Q0 x4 ?8 ^% e) _3 F4 v% P9 \1 s8 G: K* F& M
派:咱们唐河方言称之为“字牌”,其实就是“字派”。是指一个家族,因为从很早以前,家族为了口口相传,就用几句诗,或者某些句子,作为家族延续的连接。当这家族有后代出生时,就会顺著诗句的字为这小生命取名字./ Q( h  y4 q5 R: G* u/ e' e
五行: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物质观,认为生存的空间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而非生活中的简单的“金、木、水、火、土”。
% f2 v1 U- b+ Y; L  [5 P7 e: Y* _4 n3 g9 o4 F5 y/ ?
: P% f9 X- I9 g" M4 c4 G1 c  _
祖宗墓地公共的和私人的数目登记& j: _7 g# @7 ^( Q/ M/ [5 E& Q7 G
李店街南头是始祖墓地,属于家族所有,总共有八亩四分地。
5 l- m) I1 Z' n$ d) T1 k姚老庄西头墓地,是家族共有。  `6 D) e8 q+ _# j# K
白沙河西,归长房姚琯那一房所有
  a  T( u! H8 G8 I5 X7 R: v0 k三里王西四亩地,归姚经魁一房所有。
) n4 _5 q( ]! N8 w8 V6 i8 U; T蔡岗那边的墓地,归姚阶竹二房一支所有。. Q; z! A& C5 ~/ p2 ^" H
杜庄东茔地,归姚阶金长房,三房,四房所属。7 B6 l1 H( v; Q: t7 s

  W( _9 P* s8 [6 a. k  C8 n. y0 {5 h1 `6 f

! N% n% d+ E& K: \3 V4 e6 y# T
% ~& j1 a; ^) C% b) v. d3 `& t因为家族有家谱,就像国家有史料记载一样,借助家谱,可以继承祖宗功德,联系本家所有亲戚,使得亲族来往,互相扶助,和和睦睦,子孙后代延绵不断,世世代代以祖宗为楷模并相继践行。我姚氏一族,源自炎黄,而有户籍可考,则在洪洞县。清朝初年,奉令迁徙到唐河。初到唐河,先祖披荆斩棘,顶风冒雨,开垦荒田,经历多年,才安家立身。在唐河建立家业,家族昌盛,子孙满堂,全赖我姚氏先祖治家有方,教育有法。大清咸丰初年,姚氏九世祖姚一同有感于祖先德泽,就开始重修家谱,记录姚氏过去的事情,写的非常详细,后来有族人继续添加修补,但是,随着时光推移,生活艰难,家谱丢失了很多记录。甲寅年,族中人共同商议,最后嘱托我修补续写家谱。我根据九世祖姚一同所写家谱,进行修补、增添、续写以后的家谱。将来家族中会有贤人才子,继续修补增添家谱,可以传承祖先优秀的品德和美好的意愿,这是我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 Y$ c1 f0 W+ |民国三年十月,姚氏十一世孙姚式廉恭敬作序。1 q4 F8 F0 m1 b$ v
- H$ d1 r9 B! M% Z3 T7 m

5 Q% j. _8 `+ g; r: {4 W. z* g# j8 o螽(音钟)斯:昆虫,就是农村所说的“蝈蝈”,或者不想仔细划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蚂蚱”,出自《诗经:螽斯》:/ r" e. j. L7 _+ W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1 u% X( C) i7 e# d4 D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p! A, t, v$ `) q* v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 G+ U) L. d& @" R3 S意思就是:# S& v2 m( S* s/ n3 n8 |
蝈蝈绿翅振,聚来鸣好音,你的众子孙,多得连成群
' e+ \3 _* \. ^- ^蝈蝈绿翅振,轰轰唱好音,你的众子孙,绵长如彩云。
' P  ^3 k/ Y+ j- e  \蝈蝈绿翅振,相聚共纷纷,你的众子孙,多得如星群。
* n/ n4 P* H: b0 e' C0 [0 Z/ @蚂蚱繁衍速度和数量极大,此处借喻蚂蚱,来表明姚氏宗族人丁兴旺,子孙众多。
- K! W* t( u+ d
4 `+ r8 E8 k- C瓜瓞(音叠):瓞,指的是小瓜,也是引自《诗诗·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翻译就是:大瓜连小瓜,当初我们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 @0 G; H( U5 v: E* W
比喻亲族繁衍,子孙满堂延绵不断,
+ C' S# H8 @+ O0 H+ _
7 g. [4 P) K5 ~8 g  V. h! L这两句“衍螽斯于无穷、绵瓜瓞于不替也”放在一起,就是祝颂子孙、繁衍不息。  d. f! h0 x. ]1 Q% T

+ G) T  |8 [2 e7 W历山:据说中华五帝之一,舜曾经在山西历山耕种过,所以常指祖籍和故乡。3 J8 w9 Q# i& \8 C, g$ ~
贻谋:父母对子女的训诲。
, R) H: _) ]- J1 w5 m" I9 {半涉:半涉而击之。宋襄公的典故,不再赘述,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行军篇中的提到“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 @4 e! w: R# t) f- n- q
此处意为家谱大半丢失。, e* _) h( j5 f) T) [/ k& b5 U: L* A

3 ?) `- `, {: r. J5 V
( o( g) }' R( J* j, P# n4 o3 W
# ?. `2 [( `2 s" J5 }
  J# Q. v* {8 v民国初年,全国统一,没有了民族界线,全民族同心同德共建家园。国家先独立,民族就和解,而家族和睦更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唯有强盛,民族和睦,家族繁盛,族人就能互相联系,不会再像一盘散沙而互相责备没有来往。作为一个国家,有满、蒙、回、藏,汉这么多民族,尚且需要一个团体来领导,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致对外。何况我姚氏一族更应如此,以往大家居住这么近,犹如亲人,但是见面却像路人一样淡漠。今年秋,全族协商,重续家谱,完成祖先的志愿。九世祖姚一同续写家谱,用五行轮转分派“字派”,这种方法虽然简洁,但是也有弊端,因为家族流传长远,会出现名字重复,并且到现在经历了好几代,仍然还没有统一家族“字派”,达到一致。因此,姚光汉特意和姚式廉兄以及姚培樾、姚恺元诸侄商量,遵循“锡章尚贤明,忠孝崇礼仪”这十字顺序,从姚氏第十三代开始,统一为一“字派”,就不会有混乱。当经历了十代以后,让后世子孙商定新的“字派”,这样流传百世,昭示我姚氏族亲百代诚信,德泽四方。这也是姚氏族人共同期盼的。/ B' z  l) i- [2 f- q
民国三年,十一月,姚氏十一世孙姚光汉恭敬作序。
6 s' k1 B$ o1 t  n; m  X( F: M
& y+ j6 D1 K6 B7 x* B
9 `( J1 v+ m  e" Y肇造:建国开始
4 g% T7 n) p6 n6 ~五族:孙中山先生创建民国,提出五族共和,这五族,就是满、蒙、回、藏,汉。
% T; A! i3 l2 q5 X! k畛域:畛,音枕。田间小路,其实就是指的边界,界限。
( M3 W. X: k+ e( z# {' M" `矧:音审,何况,何况。0 K, _6 @9 Z  D  w$ I
秦越:古时候秦朝在西北,就是现在西安附近,越国在东南,两国相距甚远,很少有来往。常用来比喻关系疏远,不相往来。6 c; R6 l' h: p* b# f" _

签到天数: 4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0-4-30 23:03:19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将你们的世系表传到网上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1:0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南省姚六宝 于 2010-5-6 11:06 编辑 ; Q- Z2 S9 s) `
  }2 k7 P/ K% E* D' B0 l' W) Y
2# pszyyao # d& s$ r/ f( ^. f  b6 \3 Z# N4 w

" l9 \- M6 W) K7 _, Z3 p你好宗亲,百显公始祖,我是第十六世,我是(贤)字辈的。" \- e! i: Z+ Q$ o( J
3 |* L4 R/ ~6 p- N6 s
唐河还有几大支姚姓,有从河北来唐河的,另外几只支我不熟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1:11:35 | 只看该作者
3# 姚旭元 4 C4 h2 F& E& F0 E" o
! m/ T7 x+ M# I' X# I
你好宗亲,少等,有朋友在帮我排版,因手头的是照片拍的原版的,不清晰!

签到天数: 4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6#
发表于 2010-5-6 20:33:18 | 只看该作者
好的,谢谢姚六宝宗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0-8-11 08:47:33 | 只看该作者
六宝宗亲:- b( b$ C6 k5 h
      现在新建姚氏祠堂,如果是在本村建的话,只要群众商量好了,一切都好办.我觉得不必新征地,也不必办什么手续,也可不讲什么程序,最好在废弃的老宅子上建设,资金由宗亲共同筹措,就可以办了.资金充足了建豪华一些,反之就简陋一些。
+ }* Z& z( H3 t, I      祝你早日付诸实施。  ! @) Y9 W0 m, _  m
      另外,希望你能把你们的世系表传到网上。            
& c% }/ d" |% s- W( E: N3 }; i2 L2 M  I1 L. A, a
                                                               南阳宗亲  8月11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04:00:12 | 只看该作者
7# 姚河予 3 Y0 Z$ @) x1 a1 A2 o+ D$ _

$ ]; l: g- @7 {
* }/ c' W. Z# n/ c; K; ?3 x5 M" f谢谢!但没有政府的签批,是否属违章建筑!. h, x. s$ y: U' A  W2 Z; ~
想建仿古式的,没有参照,也不到经费需要多少!
( ?  C% v! R/ t  {- l) c0 f' c& g, i0 o: v; E7 @+ L
家谱我朋友帮我排的版,只是民国4年原版的,电子档。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9#
发表于 2013-6-4 16:36:47 | 只看该作者
河南省唐河县姚氏族谱(百显后裔)老谱! T, e9 z- f7 n- j5 Q
查看地址:http://www.yaogens.cn/club/photo/show.php?itemid=710 m; a% G! R: o& s- E( u

: n# o0 f$ A# W7 _六宝宗亲,你所在的谱已收藏于姚网“姚图谱”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姚尚明 : x% o# t" X5 A# \5 q5 \9 K
. ^! r" F% w4 H# k& P6 E" A
- s; L! N$ `  u7 J8 G5 ?
    你好尚明站长,希望你帮忙把新修的家谱也上传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对准备要续家谱的宗亲也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R' n9 R6 j' v  P! Q
百显公的后裔我们河南省唐河县的只是一支,其它支系的还没有联系上也不知道在何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