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帖说明:新浪博客中看到的文章,转发过来代表一种观点,供大家交流。以下为博客原文:0 X, n3 E& b, [& J
. B9 o- T8 T# X. k) E8 {; P/ [ f 姚姓,是中华民族人数颇多的一个姓氏,也是潮汕主要姓氏之一。宋代出版的姓氏小百科全书《百家姓》中指明“姚吴兴”明确指出姚姓起源于三国时期江吴地区。
' U, [' n5 Y4 K4 ~8 D 如许多中国姓氏学家、历史学家所指出:姚姓的得姓,源于秦代以前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瑶族,与众多族属一样,同属“南越族”,统称“百越”。公元前395年以后,“南越”纳入楚国统治。
7 q- n; K% h3 p
2 e% G3 a. G: N6 [6 M. d" y, A
; |8 x0 M# u8 n: ^ 公元前206年,西汉高祖刘邦称帝,把百越分为南、闽、东三部。建元6年(前135年),汉武帝刘乇派海陆士卒进攻闽越。自此,开始有东南百越民族进入江淮地区定居,与当地居民融洽、同化。后汉献帝建发5年(200年),孙权依靠江淮地区世袭的官僚、地主、军阀,建立吴国。正是在少数民族和汉人的长期融洽、冲突中,产生了一个保持着古老文化渊源的氏姓——姚姓。' ]! g" A$ o% `2 F' q: F5 i) P
7 r# s. M. @( I! I8 s7 `
! C7 [% Y2 D0 Z" J9 [ e
三国时代的呈兴地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各地区文化、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手工业有青铜镜、青瓷器等,商业方面依靠长江水道,空前繁荣。姚姓由于长江下游流哉的开发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迅速成为不地新兴的地主阶级,以善经商著称。
" ]% n, p, i- V D' a. u* m' [% r$ Q- K) v! m: E' n2 N# L& M
$ i }* i! V# P" l$ w% H7 Z' _
东晋年间,已有江吴姚姓士族迁居福建。北宋年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移,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其后,潮汕经济、文化更趋繁荣,陶瓷、木雕、石刻、发饰品等行业应运而生,土城、湘子桥、韩祠、文庙、金山、西湖等工程促进商贸发展。自宋代定居闽江流域的姚姓,由闽中,闽南进入粤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地潮汕地区的产业、贸易,蔚为大族。: m- N3 a' u6 a8 p/ `
8 H/ ?" k2 x* N0 e, O: L' x
2 r9 R" K3 f- m" e6 j# o9 U+ E
潮阳的井都,揭阳的地都、渔湖,地处练江榕江腹地,宜渔宜耕,鱼粮物产丰阜,是潮汕姚姓定居地,至今人文荟萃。明嘉靖42年(1563年),澄海县治后,少数姚姓迁入澄海。
6 L1 N3 q4 T1 t, K7 {# B6 ^) U
3 X6 \2 n) ^$ k3 E1 N5 k
7 \2 f* [! D, `& j+ R) m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汕姚姓保持着吴越、江淮文化儒雅、纤细清丽的特点,溶入潮汕文化,在文化、教育、商业、贸易乃至政治等领域中崭露头角,显露才能,作用日益重要。20世纪50至70年代,先后出现了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著名超声电子专家姚锦钟等知名人士,在文化、科技事业上各据一绝。至今,背倚桑浦山、面临榕江的揭阳地都,沿有“大瑶村”,有如潮汕先民迁移历史的化石,诉说沧桑。, p, |5 s5 r1 A( ]0 Q
4 K, a: }* G6 f8 R
9 Y& q1 b2 r% c& L- N6 T原文:姚国斌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6379b0100b3a2.html4 L! _& m, u8 w( Y* S) f
' c e; L% `$ n2 ~
% E2 R* n/ @( D! P8 A
4 H1 a; L7 P% F5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