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元·許衡撰)《魯齋遺書》# R# i% m6 D! X! h+ y6 @ ?
- E4 O& t) d0 e# W卷三! g* ?; r0 R' h: r! y" A! A/ D
《大學》要略$ ~" p( m( R8 G l( r" u7 h
……如隋煬帝,科天下數萬人夫開河脩路,栽花插栁,打造龍船,准備開了河道,差天下夫都拽船去遊翫揚州,這般害殺天下百姓,壞了國家,至今人都笑罵。將這堯帝讓位與舜帝比呵,堯帝是箇正心的人,認得舜帝也是那正心的人,便肯將那位來讓舜做,若當時堯立丹朱為主呵也由堯帝,堯有這般肯心讓與舜帝,天下都無相爭還報的心,是以正心用正人,天下後世説做仁賢之君。孔夫子教人理會得這《大學》,正要教人行得這《大學》,便是正正當當的人,心若正便有些行不盡的政事,決沒一些箇歪斜偏向處。大凡為人件件,從那正心上行得來,自然有箇主張,不胡亂行事。……
$ o& I* a: M) n6 w7 J/ T
* L, G$ s0 X$ [$ s! g3 j* ]$ V卷四
$ f V* M* @$ n! `& C; c% i《大學》直解
( W+ X- c5 P( _7 o$ p“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堯、舜是自古兩箇聖君,帥是帥領,桀、紂是兩箇無道的君。承上文説堯、舜之為君,他躬行仁愛於上,天下之人見他所行的是仁也,都去學他行仁,這是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之為君,他自行暴虐於上,天下之人見他所行的是暴也,都去學他行暴,這是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P6 G1 j: D# z/ c6 v! q% D! H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令是政令,堯、舜所好在仁,故民從其仁;桀、紂所好在暴,故民從其暴。若人君出令教人以仁,而平日所好却是暴,這是所令反其所好了,下民決不肯從他。此可見人君,不可不先正身以帥天下之人。
% L+ x9 e D) \& [- t0 C* a; _. q5 S
卷五0 {' X9 N+ W# R0 R" D
《中庸》直解
/ M: I2 B0 Q4 H8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舜是虞帝,知是知之明,問是訪問,察是審察,邇言是淺近的言語,隱是不宣露的意思,惡是不好的言語,揚是不隱匿的意思,善是好的言語,執是執持,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中是中道。子思引孔子之言,說有虞帝舜,他是大知的聖人,他凡遇事物之來,好要訪問,雖聞淺近的言語也好要審察,若所言不好的便隱而不發,若言語好的便稱揚於衆。不但如此,於那好言語中間,又執持兩端,自家度量,取其合着中道的用之,這是大舜不自用其知,取衆人之知以為知,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8 K2 O+ f% E3 x5 R% G! D0 p9 c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夀。”位禄名夀是大德的徵驗。子思又引孔子之言,說人君有盛大之德,必然得天下至尊之位,必然得天下至厚之禄,必然得美好的聲名,必然得長逺的夀數。蓋有其德必有其驗,如舜有大孝,能得禄位名夀便是。: [$ y7 y. O$ |. C' S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材是材質,篤是厚,培是培養,覆是覆敗。孔子又説,上天生物必因他材質而加厚他,凡物之栽植的有生長之理,便降雨露以滋養他,物之傾仆的有覆敗之理,便降霜雪以覆敗他。所以明舜之有德,必得位禄名夀,乃是天道自然如此。
$ E5 ^% C3 W' Z( z0 V“故大德者必受命。”受命是受天命為天子。孔子又總結上文之意,說有大德於己者,必受上天之命而為天子,如舜有大德,而得禄位名夀便是。
0 z+ P: `$ I! K0 [' j) H& J1 j$ o9 g8 p" n. }. }/ W8 w% k
6 }' z, U4 P7 z/ k) E+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