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铁树宫”并非“铁柱宫”之误读,而是“铁柱宫”之别称 本人在《“铁树宫”实为“铁柱宫”亦今之南昌“万寿宫”》一文中写到:近考南昌万寿宫历史,才知“铁树宫”实为“铁柱宫”之误读,亦今之“万寿宫”,在“洗马池”与“筷子街”中间偏西的翠花街西,形成今之“马家园”社区的南、西、北三边,其东边为今之“马家巷”。自此,“江汉马氏”源于南昌“马家园”无疑矣。
2 T7 ]* P z- a$ q9 ~
5 o O8 o7 k, p l 近考证与铁树宫有关的外姓各谱,均将“铁柱宫”写为“铁树宫”,可见“铁树宫”并非“铁柱宫”之误读,而是“铁柱宫”之别称,特此更正。2 h+ {$ s1 y7 q5 E" n
& {' T$ O9 L* `, b4 f5 u3 ]* U6 t
附外姓各谱相关内容: 杨勇家谱:湖南浏阳《浏南杨氏族谱》十卷,民国五年(1916年)“关西堂”木活字本,杨常享、杨常仕等纂修。十册。 杨氏原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始祖杨定才,世居城内铁树宫棉花街,元至正二十五年始徙居湖南长沙府浏阳南乡柞木岭,生二子,德政、德星,再迁居杨公段杉木桥。杨勇为始祖杨定才二十一世孙。曾祖常以胞兄子富澜兼祧,富澜生三子四女,归宗后又以次子贵蟾承常祧,杨勇即为贵蟾第三子。杨氏一门世代务农,却出了杨勇这位勇冠三军、独当一面的将才。杨勇,原名杨世峻,字嵘峰,二野第五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上将。与杨得志、杨成武被周恩来并称为“三杨开泰”。 湖北石首义门陈氏德星堂迁籍祖必诚公,字元正,妣刘氏。原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铁树宫,1363年,为避朱元璋对义门的报复,被迫携子妙望(字广誉,妣熊氏。生三子伏一、伏二、伏三)离家避难,后落籍湖北荆州府石首县江北长江岸边荒洲上。择高筑台,结草为庐,逐渐形成老陈家台(现位于石首市新厂镇万家剅村十组堤边),围堤成垸在三易垸之内,至清朝划设政区属石首县北乡百塌坊陈家台。于清朝康熙时建祠堂于百塌坊陀杨树,订班辈为:祖宗有大训,孝义惟先,永正一家典则;孙子守良谋,忠信自立,远宏千载纲常。
$ F" _$ M3 l- U' ?7 t7 ?9 @; H, f: c7 a( K4 U- R* c P2 t
7 F2 @* U @4 R; ~; q7 k
吉氏南昌始迁祖。祖籍山西平阳府。元文宗时(1329—1332)从军,备员总戎,出镇吴(江苏苏州)、豫(江西),因乱遂家豫章(江西南昌)铁树宫旁。昌元公生四子:长子吉求善的后裔形成湖南岳州(今岳阳)吉氏;次子吉永善的后裔形成湖南浏阳吉氏;三子吉忠善的后裔形成湖南安化吉氏;四子吉信善的后裔形成湖南临澧吉氏。今吉氏湖南临澧等支均奉昆元公为一世祖。 宁乡朱良桥涂氏 始祖成二官公,明洪武5年(1372)自江西南昌县铁树宫迁居湘阴新市。传至四派祖衍为八房:瑄、瑶、瓒、璨、瑾、 、 、鳌,其子孙蔓延于长沙、湘乡、宁乡、南县、华容、沅江、安化等县。其中瑄公由湘阴新市迁居宁乡之朱良桥,经两世单传 而至七派祖衍为四房:用光、用宾、用贤、用忠。宗祠在湘阴新市。清乾隆28年(1763)八房始修族谱,1932年续修时瑄房未与。1934年瑄房五修支谱。派语同益阳涂氏。
# Q ^0 F5 r' F% }. M7 C; {! H2 }/ K) _9 B$ w% l
7 V( Q' n) k+ b2 q8 K/ A
湖北江陵铁李的来源是哪里,据说是明朝宣宗年间1436年左右到湖北的。老家是江西南昌铁树宫。但是现在没有找到对应的家谱。知情者请多帮助。根据前辈已传和修谱的规定,铁李氏家族辈份共44代 。(以上是网摘内容)2 r2 w( C- _2 l% i# m. Q# \
9 N: }% I. t3 V,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