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2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裔诸姓:束姓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 20: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束(Shù)姓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源流纯正,源出唯一。束姓源于妫姓,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在《百家姓》中排名255位。
8 ~. M) c: e& k: [* B5 A  L3 T- m! M- ^/ O6 X  l
溯源
3 Z9 E9 t8 i: S
出自妫(gui)姓,具体演化是妫姓->陈姓->田姓->疏姓->束姓,是渊源纯正的汉族姓氏,因为历经多次演变,出现在汉代,所以人口较少。
1 V1 V8 y5 j( I4 z源流一
! G6 d1 |/ n# \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 K- ^  x5 \* |# k2 Q+ r4 M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 Z: w- z3 [3 x3 t5 X
3 m2 b! P, S; t3 b* D; s- w
2
家谱
. _: g6 u" I" y: Q; _$ w
随着人口迁徙,束姓家谱各地皆有不同时期编写的版本,例如江苏江都束氏族谱八卷,(民国)束增富主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补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束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图书馆。
1 N: K7 |( [  N5 ^. k得姓始祖
/ j6 W. i6 P1 v1 n疎广。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战国时代,齐国有疎氏,西汉太傅疎广即为其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自东海避难,迁居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的沙鹿山,遂将“疎(古“疏”字的异体字)”去左偏旁改为“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南阳郡为战国时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设置,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地区。治所在宛县,即今河南省南阳市),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B% j. D$ m- H- \0 f# V
5 q% ^# G8 G6 T& K( u5 A
3
迁徙分布+ C9 N! `8 m, \6 M4 S
束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载于《百家姓》第255位。束姓起源于古代战国时,和颐姓等一起派生出的,当时属于皇家姓氏。齐国田氏疏族,很昌盛,他们是束姓较早的起源。后来到了西汉时,博士疎广是当时有名的贤大夫,他就是齐国时候疎族的后代。他的曾孙叫孟达,为了避王莽之难,从东海一带迁居到阳平(今山东省境内,一说迁居到河北省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迁居以后,就去疋改疎姓为束姓,此为今天束姓的起源。束姓在全国皆有分布,尤以江苏、安徽等省较多。8 F* p" V8 K+ L; ^/ t

( {% ^4 p: _6 o" I6 Q- f/ N
4
历史名人
8 G$ a3 |$ L" L- a
疎广西汉臣。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字仲翁。明《春秋》,宣帝时征为博士,为太子大傅,居五岁,以老辞。宣帝与太子赠遗甚厚,而他尽散送诸故旧,不治田产,或劝学子孙计,他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疏广著有《疏氏春秋》,见《儒林传》,《艺文志》未载.3 T( m' d3 e3 Q# t* D1 _  s# |
束晳(约264-303),西晋文学家、文献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馆陶南)人。一云本姓踈,其先于汉末避难,因去其“足”旁而改姓。祖、父均为郡守。武帝咸宁间在国学,博士曹志誉为好学不倦,人莫及之。还乡,以其兄获罪于石鉴,久不得辟。皙本不慕荣利,乃拟东方朔《客难》作《玄居释》。太康中,郡大旱,皙为邑人祈雨,三日而降,众谓皙至诚所感,作歌颂之。与卫恒善,惠帝永平元年(291),恒为楚王玮所害,皙自本郡赴丧。元康四年(294),石鉴卒,张华始召皙为掾,又为司空下邳王晃所辟。六年,晃卒,张华为司空,又以之为贼曹属,上疏请因地制宜,广畜牧,兴水利,辟西土。转左著作郎,撰《晋书》帝论、十志,迁转博士,著作如故。永康元年(300),赵王伦为相国,召为记室,辞疾罢归,教授门徒。旋卒。年四十,一云三十九。门生故人为立碑墓侧。皙博闻广识,著名于时。咸宁五年(279),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为蝌蚪文,为魏国史书。因盗墓者烧简照明,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命他和荀勖等人校缀编目整理,他“随疑分释”,皆有义证。有《纪年》十三篇,《国语》三篇,《琐语》十一篇,《穆天子传》五篇,《师春》一篇,《公孙段》二篇,《易经》二篇,《大历》二篇,《国诗》一篇,《杂书》十九篇等凡七十五篇。其中七篇简书折坏,不能辨识名题。对每篇中所言之事,均加注释。由此,汲冢书由他和荀勖编次后,方为后世所知。事毕,迁尚书郎。其作品文笔幽默,为张华所赏识。撰有《五经通论》、《七代通记》、《晋书纪志》、《三魏人士传》、《发蒙记》等,皆散佚。明人辑有《束广微集》。6 M2 G0 x) g# G- l( a6 n: w% T
束长孺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三)。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为宣德郎充陕西路提举学事司管勾文字(《金石萃编》卷一四三)。
; g" G( z  Y$ ~4 u8 q束庄(生卒年待考),宋朝大臣。任万州知州时,境内多发生火灾,他组织民众筑水渠、断火道,预防了火灾。1 f% W1 n) \8 N- b# |# @) A- {: M. U4 e5 B
束从周元代诗人。存世词:小重山 珊瑚木难卷二【杨柳丝丝两岸风。前村溪路远,小桥通。人家依约水西东。舟一叶,移过荻花丛。清景迥涵空。好山青未了,暮云重。是谁惊起几征鸿。天然趣,却在画图中。】
. N. r1 j3 j. H3 q束遂菴[元]合淝(今合肥)人,官学正。善画山水,有君山酹月图,王逢题之。《梧溪集》
' ]* `: L) U, i7 _' L* C: D) |束宗庚[元]字章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善人物。《画史会要》、《玉山草堂雅集》
3 V; u; c# H+ ]# g束清(生卒年待考),江苏丹徒人。明朝清官。性廉介,明洪武初年任万载知县,清廉而俭约,遇到有人交不起租赋,他甚至变卖自己的衣物代人交,深受百姓爱戴。“民右逋租自鬻衣带以代偿,其爱民如此。”7 L/ R5 y* K0 f% }; i5 }
束蘅清词人。字君佩,一作佩君。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乌程沈宋圻之妻。长于填词,著有《栖芬馆词》行于世。
% j4 v' F  w" m! I6 K2 k
( K5 E' q8 o4 L3 S" }6 V4 i7 ^: \. |0 `% |3 W- a
郡望堂号! g! s6 `4 t, ?( c/ ^5 b
郡望河南郡:汉置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阳郡:设置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南阳郡辖境在汉代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初复废,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邓州为南阳郡。$ ?" i6 j6 s8 b5 ]* j/ s/ c
堂号束姓的主要堂号有:“河南堂”、“南阳堂”、“补经堂”等。0 C4 o) ]* k- e4 d3 n- E
& {  @6 b  t. o8 f
6
字辈
- t, b" ?- `" \! P: @% L
河南项城束氏字辈:培希子松盛,至兆汝本然,唐钦鸿楷照,增镇法乐天。' u7 Q% N5 F( {4 j; G& T1 J) L
安徽舒城束氏字辈:玉志克学,永庆传家宝。
) B& o7 F+ o, |3 G江苏兴化、盐城束氏字辈:子时文定远,富继应有余,诗礼成本大,天加华必长,方正传裔厚,可是在同仁,颜章绍盛举,荣山庆广生。
! H+ U9 s! R  Q安徽庐江束氏字辈:大广宗成,裕志克学,仁义礼智信。7 u% S0 Z) G2 I! m9 x$ M
江西九江束氏字辈:斯时应自昌,国德日延长。( y6 U/ c. E4 O$ P
安徽桐城枞阳疏束氏:斯时应自昌,国德日延长, 仁义礼智信 (十一世 - 二十五世); h7 d3 M& a0 S, l3 D
安徽合肥束氏字辈:元仕为从道,开明建得中。- R5 l0 D/ D4 B6 f; g
安徽无为束氏字辈:业德日言昌,仁智礼志信! v; ?5 M+ R: N; e
江苏丹阳束氏字辈;成有国- ^1 X3 a2 b5 ]. G

3 v" Z5 Y4 E2 A* |+ ?3 W6 y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5-8-2 21:10:55 | 只看该作者
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些姓氏源起于南阳。# c- [  Y, X$ Y" U

签到天数: 4284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5-8-2 21:28:31 | 只看该作者
山东苍山县已改为山东兰陵县,以“兰陵”酒闻名于天下!
! G1 o7 _# R" z8 I0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5-8-2 21:36:09 | 只看该作者
好,姚恩健《姚氏衍生繁姓纂》(见《八闽姚氏源流》P55~59)指出束姓是舜裔之姓氏,但没有这里详细。

签到天数: 3676 天

连续签到: 1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5-8-2 22:35:47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又长見识了.
* c0 r# ^7 U& x; Z- H# ]( B5 h-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13: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