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按旧式家谱模式来修谱十分繁难、费时、费力,必须进行改革。回顾中国家谱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国家谱的体例,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完善。现代人不应当盲目照搬已传承了上千年之久的旧式家谱体例来修谱。 ; u! k. P7 Z V' m. t0 Z, W) `, u
这是摆在任何一个想修家谱的人们面前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 _' ~! }* M; Q: E" r. |1 A; |
1.“欧苏体例”家谱并不是一成不变 # e' J4 p" P T( q) ]
宋代欧阳修、苏洵创制了“欧苏体例”家谱,在创修之初只有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辩五项内容。到了元朝,在五项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为11项。到了明代、清代,家谱的内容已经发展到30余项。
9 f8 k1 b% _' x1 C7 }6 f
“欧苏体例”近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修谱的范本摹仿照搬沿袭至今。我们在肯定和承认“欧苏体例”家谱对中国家谱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事,也清楚地看到“欧苏体例”家谱的确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 q4 k+ b, ?2 E. Q0 K
2.“欧苏体例”家谱的重大不足之处
* D) O3 X( B# O* ^7 |2 b7 H }
(1)受自身格局限制,纸张浪费大 4 j `) \" n: T: ?7 p% _0 p
由于受“欧苏体例”自身格局的限制,加之字体较大,所以每页纸排印的人数较少,以致不少页面只有几个人,甚至只有1、2个人。因此。一些人数上万或者几万人、十余万人的大家庭的家谱有几十册,甚至上百册也不足为奇。
- J) A, U G4 X# M
显而易见的是在当今印刷条件下,再也不能走千年以前的老版式这条路了
6 g# X& E0 v% E. D5 j7 W
(2)翻查费时、难查 + Q. Q. X3 Y, C3 \
很多人查“欧苏体例”家谱时都感到费时、难查。虽然查某个人及子孙肯定能查到,但是对全套谱册有几十册以上的大家族来说,要查一个人,往往很费时间。 ' Z$ ^# s _, X9 q4 U3 j8 g* n
3.“欧苏体例”家谱难查的主要原因
! I3 V/ q! ?+ j2 d
主要原因在于从5世到9世、9世到13世……所在页面的头一行只标明了父XX,而页面的末一行只标明了子XX。 . Y# g8 a2 w9 i
因此要在大家族的几十册、上百册的家谱中寻根问祖是很费时的。如果说只知道某人的名字和代数,但不知道他是哪一房的人,那就更难查、耿费时了。 : h3 N" o h6 D8 n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