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32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聚抗日旗帜下 保家卫国洒热血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6 10:55: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5-9-6 01:57 编辑
" b8 q4 K2 K, Q* {4 D
% ]# X0 X' ^  @  v3 d
同聚抗日旗帜下 保家卫国洒热血
4 W* `) ]% ]8 e8 K9 u: K! E' E& o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中原地区,宛西民团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和在全国一致抗日的旗帜下,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中。
    1938年夏,别廷芳就任河南省第六区(宛属十三县)抗敌自卫军司令后,所辖民团开始在宛属其他县城担负起驻守地方和维持地方秩序的任务,后来还逐渐参加了一些诸如修建飞机场和协防的任务。
    1938年底至1939年初,豫东大片领土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即使是中原抗战大后方的宛西地区也日益面临着日军的入侵。日军为巩固武汉外围,于1939年5月初,发动了鄂豫之战(主战场在宛属新野、唐河两县)。在这次会战中,别廷芳从宛西民团抽调骨干7000多人配合国民党军队直接参加战斗,另外还组织后勤运输4000多人,最终取得了新唐御敌的胜利。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时,别光汉(别廷芳继任者)命令内乡、镇平、泌阳民团坚守阵地。1942年秋,宛西民团的首领抽调民团约九个团的兵力到漯河、周口等地参加抗日,并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西峡口战役中,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七十八军、四十七军、五十五军、六十八军等在宛西地方民团配合下,从北起鹰爪山、南至党子口一线设防,与日军殊死战斗,历时5个月,大小战斗逾百次之多,直到日军投降。
    1943年1月,镇平民团抽出精锐部队组成两个团,请缨抗战。这支部队被汤恩伯编为鲁苏皖豫边区第四挺进纵队,任命王金铎为少将纵队司令。1943年3月,王金铎率部前往漯河以北,守卫沙河河防。挺进第四纵队同新四军密切配合,对日作战。
    1943年6月,王金铎部扩编为三个团,移驻新蔡、临泉交界处的龙口集。1944年6月改编为陆军第九军暂编第二十七师,王金铎任少将师长。暂编第二十七师成立后,先后驻防在太和、界首、淮阳、项城、漯河、遂平等地,与新四军保持友好关系,共同对日军作战。王部从1944年6月至12月,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三次。
    1945年春,日军发起豫西鄂北会战。第九军命令暂编第二十七师开赴平汉铁路以东的汝南、上蔡、新蔡等地,开展游击战争。
    1943年到1945年8月,该部共歼灭日伪军2万多人,有3000多名官兵为国捐躯。由于暂编第二十七师抗日爱国,与新四军关系融洽,抗战胜利后王金铎被视为“赤色嫌疑分子”编遣原籍,国民党政府也没有给为抗日牺牲的暂二十七师官兵任何抚恤。
    抗日战争期间,宛西地区的广大民团团丁为了保卫家园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也有少数的民族败类,为了一己私利,在民族大义面前首鼠两端,甚至投敌叛国充当汉奸。
    抗战为宛西地方势力与国民党政权之间的和解带来了契机,宛西地区的地方势力也迎来了其发展的最高峰。但是,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政权对宛西地区的控制,宛西地方武装在抗战中也元气大伤,不得不先后归附于国家政权,日益丧失其独立性。宛西自治的旗帜虽然仍向外打出,但其实质已经名存实亡
. I% L* j& K" j7 w7 F4 P$ h# u
          (本文原载《南阳日报》2015.09.02  是作者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9:18:27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8 00:128 U2 T& i4 N6 ?
枪起卢沟桥,日落西峡口
& {6 E0 p/ q7 Y! O8 Y——八年抗战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内乡西峡口战役

+ o. F! g6 g% n# S, g
西峡口战役:; N) x1 a, ?  ]: d2 }9 L! @
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 k: t9 e0 @0 w) A  y
        “从历史事实出发,完全可以说西峡口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殊死拼杀的重要战场,是抗战后期中国军民粉碎日军进攻的主战场,是象征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最终胜利的日落梦圆之地。”李克实说。
+ N; ]4 _3 Z7 A2 {6 H
          李克实告诉记者,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所著的《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仅直接记述西峡口战场的文字就多达6万字,这从侵略者的角度凸显西峡口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0 c9 P1 I5 {1 j; \; Z" d; i
         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原副会长、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秦俊分析,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西峡口抗战这段血与火锻造的辉煌历史长期鲜为人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才被逐渐重视起来。: D4 }; O$ o* y  n
         西峡口,泛指今天南阳市的西峡县。抗战时期的西峡口战场,以西峡口镇(今西峡县城)为中心,南至淅川荆紫关,北至卢氏朱阳关,纵横75公里,包括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和卢氏县的部分或全部地区,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整个南阳市的区域范围。
# y3 G' J/ S" F8 ~. w
          1945年年初,在西峡口百里大峡谷依然寂静安谧之时,战争的狂涛已在群山之间暗自汹涌咆哮。从当年3月到8月,西峡口战场发生的战斗数以百计。李克实认为,西峡口战场是中国八年抗战最后阶段依然处于战斗状态的唯一正面战场,西峡口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精彩辉煌的绚丽华章。
$ X% g$ |) v; N8 O
          据史料记载,1945年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拟定“湘西芷江战役”和“老河口—西峡口战役”,他宣称这两个战役是“决定日本国兴废存亡之关键”。1945年3月中旬,冈村宁次命日本中国派遣军华南方面军和华北方面军同时发起这两个战役。% ~+ Y! {' A7 d# @" G
          南阳市党史办退休干部、豫西抗战文史专家李保铨说,在纪念抗战胜利的各类文章中,出现了三个“最后一战”的说法:一是缅甸远征军之战,结束于1945年1月;二是湘西雪峰山战役,结束于1945年5月;三是名为“白培计划”的桂西之战,因1945年4月日军主动撤离而未实施。在参阅了《中原抗战纪实》、《冈村宁次回忆录》、《日本国陆军战史》等一系列书籍及南阳抗战相关资料后,李保铨认为西峡口是抗日战争的最后战场。
2 B! w! b/ e+ f
          李克实也说:“许多人都认为‘湘西芷江战役’是抗战最后一战,此役是1945年5月20日以日军的失败宣告结束的,而‘老河口—西峡口战役’从1945年3月底开始,直到8月15日上午中国军队仍在同日军进行战斗。”7 g/ z; E& m1 ]0 g+ u
李克实表示,在日军投降前的两个多月当中,中国的正面战场上只有西峡口依然处于实际战斗状态。日本投降后,日军急于从西峡口撤退,所以不得不接受中国军队的命令。8月24日,当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代表吴凯来到西峡口日军110师团司令部接收日军物资、枪械时,日军第十二军炮兵第三联队联队长吉松大佐表示“我们一定接受你们的命令。”, ^1 C' A" B6 a! l/ D
           李克实说:“从现有史料看,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当面对日军下达行动命令,而骄横的日军第一次表示完全服从中方的命令。至8月29日,日军全部撤出西峡口,成为日本投降后最先败退撤离的地区。由此为‘日落西峡口’添加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感叹号,使西峡口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地点。”+ {! B6 _  O1 x9 F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9:19:56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8 00:12& K8 f7 h1 ^0 A$ @
枪起卢沟桥,日落西峡口
! Q0 L/ ~$ C! m$ i# b——八年抗战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内乡西峡口战役

  n& c- m  B) E( Y7 _( [
大华山之战:
抗击日寇战略进攻的最后一战
         豫西抗战期间,西峡口属内乡县治,是扼守由豫入陕通道的天然屏障。而今天西峡县的西坪镇,当时归淅川县管辖。淅川县西北部的“豫之屏障”荆紫关,是另一条重要的入陕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需要,决定了西峡口是日军由豫入陕必欲夺取的战略要地。
0 @4 R% q- C  B  o          据《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记载,日军在豫西鄂北战役部署时反复强调“把作战焦点置于该地,举行重点进攻”。而1944年中原沦陷后,南阳成为中国军队正面抗击日军的最前线。李克实表示:“正因为如此,才能以西峡口战场作为南阳抗日战场的代名词,以西峡口抗战概括和展现南阳大地上的辉煌抗战篇章。”
* q; L7 I% u3 e4 s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凯歌频传,日本战败在即。时任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的冈村宁次认为,只有占领重庆,“攻西援东”,才能解救日本的本土危机,于当年3月下旬发动了“老河口—西峡口”战役,在3月底攻下南阳城和西峡口镇,占领了南阳所有县城,4月8日攻下老河口镇(今湖北老河口市)。1 H1 ^% l2 G* E9 N. f! s4 H
           此时冈村宁次荐举原十二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回到日本国内任职,另调老牌侵华分子鹰森孝为十二军司令官。鹰森孝4月17日到南阳,立即组织4万兵力,在4月29日发动“向西突进”战役,向西坪镇南北线推进,进行孤注一掷的突破作战。至5月20日,“突进作战”以日军死伤6500人,“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而告终”。
  @$ `* T6 c3 M( B; J" n% I2 r“突进作战”失败后,日军表面上固守防御,实际上却在窥测时机。1945年6月20日至26日,鹰森孝趁国民党军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调部分兵力回陕西休整之机,集结20000余名日军,向国民党驻淅川守军发起进攻,意图占领荆紫关,打通入陕通道。日军115师团85旅团旅团长三宫满治亲率旅团主力,全力攻打位于淅川县毛堂乡的战略要地大华山。驻防西峡口的国民党军第85军和78军及当地民团部队,在国民党军31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的指挥下,对日军以坚决阻击。坚守大华山及相关阵地的国民党守军85军110师,在中共特别党员、110师师长廖运周的指挥下,浴血苦战,成功阻敌于大华山以东。日军损失惨重,至6月26日,以损兵折将3450人的代价,被迫结束此次战役行动,其中日军军官死亡21人,士兵死亡2261人。
1 q9 K5 ?$ Z7 b) B7 x" T/ G            李克实说,偷袭荆紫关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性战役行动,也是日军当时在中国战场上进行的唯一一个进攻性战斗。因主要战场在淅川大华山,故称作大华山阻击战。大华山阻击战中,日军具有明确的战略进攻图谋,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到战役规模,其开战和终战日期毫无争议,战斗以日军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此后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上,再也没有发动过此类战役行动。因此大华山阻击战宣告了日军战役进攻行动的终结,是中国军队最后一次挫败日军战略进攻的辉煌一役,是中国军民抗击日寇战略进攻的最后一战。( ^0 F$ t0 z, t5 I4 W/ H' \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9:21:11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8 00:127 ]7 c6 ?+ w$ c" ^* S% a5 P2 }
枪起卢沟桥,日落西峡口
& g8 w, s9 i. g5 ~——八年抗战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内乡西峡口战役
* d7 D1 G& C' n
西峡口抗战:
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
          李克实表示,西峡口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中国最为激烈的正面抗敌战场。国民党军队,宛西地方武装,豫西民众,都对西峡口抗战做出了贡献;八路军、新四军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屡屡对日军以袭扰和打击,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
4 j  H. o- T, c* N, v9 ]' `1944年日军占领河南后,中共中央作出“挺进敌后、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组成河南人民抗日军,由王树声任司令员,进驻豫西开展抗日斗争。1945年3月,毛泽东亲自为河南抗日武装募集到1000万元伪联币,支援豫西的抗日斗争。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率主力由湖北进入河南,“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并派出大批干部回到南阳,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仅芳林酒精厂(今南阳天冠集团)就在五师派回人员和地下党员邰士芳等人的努力下,组织起2000多人枪的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和南阳人民的敌后斗争,有力地支援了西峡口战场作战。0 M, _: y! C1 w5 x5 r
               秦俊说,西峡口抗战能够取得辉煌的战绩,还在于聚集了一大批有血性的中国军人。日军哀叹,西峡口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士兵“行动积极”、“坚决抵抗”。在西峡口战场上与日军浴血作战的国民党军将领,除个别人外,最终都转向了人民的一边。
. S3 F% T* L# O' S: |; D3 Z据李克实搜集整理史料,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军110师师长廖运周,西峡口抗战期间一直战斗在最前线,110师内部的一批共产党员同仇敌忾,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驻守南召的国民党军第39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在内战前线第一个率部起义;南阳城守军师长黄樵松1948年11月在山西太原起义未遂,被秘密杀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参与西峡口作战的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蔚如、23师师长黄子华、62师师长鲍汝礼、28师师长王应尊、119师师长刘广信、55师师长李守正,或在内战前线起义,或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此外,两支国民党军主力部队78军和85军的军长都是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中国军人:78军军长赖汝雄抗战胜利后拒绝打内战,3次辞去军职;85军军长吴绍周清正廉洁,为人正派,在淮海战役中坐等被俘,之后直接参与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事业;西峡口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李宗仁,也在1965年回归祖国大陆。
. Q2 \$ T% ]7 l1 ^! n9 H              南阳市政协主席刘朝瑞表示,实事求是地确定西峡口抗战的历史地位,能够使人们全面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行程,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这一极不平凡的峥嵘岁月。/ j1 n9 \$ h& J9 m  C7 j8 _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29:30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6 07:28* }4 Q. u6 L) I0 ~+ d7 v. |5 n
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向敌人冲杀

9 X5 T( e9 `5 k* @9 b       别廷芳实质上是一个打着自治旗号行宛西割据之实的封建头子。他不容国民党染指他的地盘,更不允许共产党在他的统治下闹革命。但在1938年,别廷芳盘踞的内乡县西峡口镇多次遭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惨不忍睹,别家经营的商铺门市和工厂在日机轰炸中损失惨重,国仇家恨,别廷芳在爱国抗战思想上有所触动。在此情况下,彭雪枫利用其叔父彭禹廷(已故宛西自治派领袖人物,与别廷芳有交情)的名望,以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的身份,书信一封,派刘贯一副主任到内乡面见别廷芳。刘贯一到达内乡后,受到了别廷芳的盛情款待,别不仅认真拜读了彭雪枫的信件,邀请刘贯一副主任参观其老巢——内乡县西峡口镇,而且,对其团队在1938年1月攻打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驻地邓庄铺一事一再道歉。事后,又派人送还了抢走的军服物品。/ T$ \* I6 u! R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9:16:36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8 00:12# `, p  [% z- y& C6 D/ z8 ~' A& l
枪起卢沟桥,日落西峡口6 X6 ^. q$ W& t# H# {. I
——八年抗战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内乡西峡口战役
& T9 v% q' i% `6 f( k- [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陕西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          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南阳市政协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有关西峡口抗战的历史资料。南阳市政协副秘书长彭廷政说:“文史资料可以存史资政育人,研究西峡口抗战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正本清源。”7 x. q9 ^) F+ I7 r0 V* I+ ]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2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5-9-6 07:27 编辑
/ e9 i% }( o. ~# e) e" m# m7 m, A$ d+ A8 b% |: ~( K6 v& r; Z) r

0 U6 i/ z9 q1 @1 v: b/ |流亡在南阳的河南大学师生下乡宣传抗日
8 [/ n: f/ d# U4 a+ O9 t! y" X% C* c. A0 o( v! h$ a& L! z

* V$ s9 K( J# R
7 ?) j! v' d& a9 k* R+ _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28:11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6 07:25
  B2 v4 P' F8 y" Z' I: D+ O流亡在南阳的河南大学师生下乡宣传抗日

  T" ?' ~2 U1 p* Y0 a ; ^6 `3 R, e, C7 d- a" a

7 u5 h$ |6 t5 C  u: B1 T3 Q+ N2 o- Z
4 m/ U) F2 O7 ?9 Y! J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向敌人冲杀
* p+ A3 L% ?7 h" P8 n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31:14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6 07:29
& x7 t( M1 k* d7 n- g/ k/ h# M别廷芳实质上是一个打着自治旗号行宛西割据之实的封建头子。他不容国民党染指他的地盘,更不允许 ...
; |/ Q" ?& n9 S5 k3 _

. }* L" W) j: m, S5 a  q: {6 a# Y" j( K+ R1 \: j

+ t9 _  E9 K. q4 |1 v保家卫国浩气长存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34:23 | 只看该作者
宛西自治在极其严酷的内外环境下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彭禹廷在自治的道路上探索了一条以“三自主义”为核心内容,自下而上,由农村人治理农村的乡村突围之路!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38:39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6 07:34/ d) g7 l( v) n* D$ z
宛西自治在极其严酷的内外环境下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彭禹廷在自治的道路上探索了一条以“三自主义” ...
" p: f9 w; {4 J  n
& I# |+ n/ m2 W, v* w" a8 L

/ n$ D) n9 Z* _" O" W+ A8 t2 K* V; ?0 w3 R' o
南阳抗日英雄王永行4 f8 b" e: @* _( N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39:48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9-6 07:38+ _+ |  f+ E% W- V
南阳抗日英雄王永行

1 m3 K6 D6 `1 k7 A+ x& c  m王永行不顾年迈,为南阳日报“踏访红色征程见证沧桑巨变”庆祝建党90周年专栏挥毫泼墨:革命征程迈九旬,烽火硝烟沥肝胆(上图)。

签到天数: 4331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5-9-6 16:54:1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好图片,为抗日英雄点赞!!
. T9 @; c' Q- X# c3 o. e1 s4 O5 k

签到天数: 3982 天

连续签到: 14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5-9-6 22:3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9-6 23:42 编辑
8 R# O7 q  r8 C! v; l# l' _
8 @% E, ?" \$ D" V    铭记历史,尊重先贤,缅怀勇士,鞭挞汉奸,
8 b4 b  w0 O( I; ^( g/ w3 G           前世之亊,后世之师,爱国兴族,以为己任。
6 b+ K/ U5 K) e" Q" n8 B2 l! W
  k5 A* p/ ?; D5 H3 s6 S: L  z; @- b* c(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8 15: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