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09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南合四句(结束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20 09:5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T  F& \7 v: V* S9 n7 w  _
- S  v& T+ K; \0 N; f& h) K: E                闽南合四句(结束篇)
" V) p5 B8 g! }; g$ O% h
        乡贤姚景良先生,祖籍福建晋江钱仓,长期生活于厦门。先后在公安和政府机关工作,但他从年轻时就对闽南方言充满兴趣,在繁忙的工作中业余搜集了大量的闽南俗语、成语、谜语、歇后语、俏皮话以及故事、传说、民谣、掌故等。几十年间,累积了大量闽南方言材料,并极为认真刻苦地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已经先后出版了《趣味闽南话》、《趣味闽南方言词语》、《闽南歇后语》、《时间丛谭》、《闽台方言集锦》、《厦门成语》等多本“闽南方言”系列书。明至今日,先生虽然已年届八十仍孜孜不倦、日耕不掇,整理出《闽南方言顺口溜》、《闽南合四句》、《闽南风俗》等书,为抢救、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作出巨大贡献。《闽南合四句》是景良先生整理完成尚未出版的又一力作,经作者同意,发在网上与宗亲分享。为了方便宗亲们更好地领略闽南风俗习惯,解读闽南风俗文化,庆礼勉为其难、略尽其力,稍事注释。满心期望宗亲们共同感受,了解闽南的故有特色、景良先生的幸勤与奉献.
* K' b- J! Q4 |  \7 ~9 N1 U
: m- i9 M3 y( N7 s
2 B& V* f  c8 z+ {; A
闽南语大家姚景良先生近照
; G  u  L4 Z- }1 [- B& m9 n+ u: b2 }
- n. b- b7 x+ i4 x
# `7 j4 J& ^1 C
) p8 [( c7 y; n- c; W+ w4 S8 h

' [# Q, [3 i0 o$ ~$ V闽南语系列丛书作者姚景良(中)、钱仓老人会长姚文款(右)、闽南合四句注释人姚庆礼相聚一起畅谈闽南风俗文化
8 x/ @" ~4 \) w* J
6 `, b6 b. X, X0 V+ t- \% y

' a" ]5 m4 j: Z9 R+ f4 b: a4 T% V: 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09:0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0-27 09:48 编辑 8 h# }, S: ^9 N: L- i/ l/ u0 r
yqllz 发表于 2015-10-24 08:38- K1 b* X. @5 [$ B
四句形式:
& C7 K; ^  n. o. C, C' I2 g. U# c                                     (一)
4 {1 C/ x6 n0 Y4 r. g6 X2 z; b                     四句四句,多为喜事; ...

* ^  G. g) V+ \( @, u. ^* a* q合四句有待传承:
! T. C. k+ A! |" A' w7 M0 N$ R                                 (一)
: g, z4 C7 K, ]) I/ D, Q* k$ ]                       合四句形式感人,合四句内容动人,, ?, V6 U' s8 {5 e# R
                       合四句艺术温馨,合四句笑留人间。
, Q" M4 I  C: x8 v. x2 u6 m) G                                      (二)
, L% F# o" C6 T                       四句合了煞,囝仔缀规括。0 @  P0 A( A/ N( ?! w! r
                       大家起哄哗,要求佫讲续。
0 [! k; Y; t. o- b# J5 p2 z8 ~                                      (三)
# m1 b- u" t/ W% B8 E6 ?% d4 `                      四句确实好,众人听了呵。4 v5 R6 \5 y/ U
                      共同来传承,闽南文化宝。
  `9 t3 r/ J; n2 y" c注: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沉重的课题、迫切的要求、历史的责任,需要社会的共识、人们的参与,政府的重视、资金的投入。真心希望有关部门、有识之士共同来传承,闽南文化宝”。# V) K( u  V! f, z* _*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08:3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0-27 09:50 编辑 % y* ^. O5 u$ c: p* y
yqllz 发表于 2015-10-23 08:43; k/ W5 n) h$ x7 W# [1 \6 d7 s
感知合四句:- A# a5 A: z* w' z# u
                                 (一)
( {& t$ A- i* p6 ]# v                     四句合法真特殊,民间习 ...

* D# p# o; X8 R8 m
) \6 t  o/ i. P, Y; k# j3 f四句形式:
2 h; e# @! V$ N3 {# r5 a- a; d                                     (一), c6 |4 N" A2 p! `. \$ O, O- g6 y" ~
                     四句四句,多为喜事;
7 C( w4 |/ ^' Y' f+ F                     又有生活,也有人事。
1 C$ W$ s2 u9 F" s' Q2 p                     佫有饲养,抑有居住;
- Q. X. c. `* s, b0 I6 ]                     再有农渔,少有丧事。
: x# s/ ?9 J4 L+ q7 k                                    (二)
0 _# s0 N& w- A+ p: O                     四句合了有普数,句句好话象食补。
5 l9 G; D- v8 @" p) }                     喜庆佳节时常有,即种语法着保护。
" h4 r# K% L9 b9 R% B) ^$ R注:闽南合四句来源于生活,产生于喜庆,为的是增加热闹气氛,尽管涉猎广泛但对丧事却有所避讳,丧事是合四句的盲区。& Q7 b; B# f* Z% w$ l. I6 n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8:4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0-24 08:45 编辑
3 `$ L" P. e+ u) V: q9 g/ L
yqllz 发表于 2015-10-22 16:18
  c/ ?6 L8 G/ `9 `9 a闽南合四句听着真心适。心情不好时看看,心情好好时看看,有着你意想不到的==

7 P! ]8 k5 E8 ?1 s" d$ v感知合四句:7 q; m+ c5 `7 ?# g' q0 b
                                 (一)
5 Z4 p: u, @6 Q/ ?( G" i                     四句合法真特殊,民间习俗处处有。; ~5 ^; p4 I* N# |$ J
                     尽讲吉祥的佳句,寄托安康合财富。
( B6 X, V3 e+ ^- n                                        (二)$ z# E1 j5 w$ m( W
                      四句形式真可取,好念好听好语句。9 q- \- R8 \3 I; S
                      发展创新应该有,传承弘扬则长久。
  {5 z3 i9 n0 t                                             (三). s6 \9 H5 i( u; c9 u
                      老人听了哙回味,中年听了受启迪。; |4 S/ d$ N1 H  `+ |' j
                      青年听了有所知,少年听着真稀奇。$ b$ D- ]" B6 w1 u+ o% D3 {7 B4 H
注:闽南合四句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所不说、老少咸宜。) P9 X! M# ^. L- o. ^/ i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08:51:1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0-20 15:21+ D9 A. n2 d) a  g) }: }
树江宗亲;我之所以上姚网是钟尧教授指引的。
, s  j) K  E/ T5 U* @
四句语;
' e' b: h0 f7 U" L                            (一)
" G, v& t3 ?$ J, |* m# G$ Q. _( v             四句数句编,句句真简练。) v  A1 O. T* p3 U8 C3 l7 d
             四句随句讲,听着人太爽。0 M1 S4 L' n- c1 d
                             (二)
  u( W* n. \! ~3 A* W/ v$ G4 N             四句合得好,人人拢呵咾。3 B% ?0 P( f& p. B3 F& L
             四句合得宽,个个心头欢。& d1 ]1 s$ l5 K
                              (三)
; H* b- _* T" D% I+ D" Y            合四句,有特色,众人听了真心适。
% k6 `0 D; o4 w& e$ D0 y4 i            合四句,成有趣,闽南文化的财富。  u% ]. d; R* f! c" s  p
                               (四)& J4 b4 }( \( h; w6 [6 v
            四句合得好,听着拢呵咾。
4 R1 n) x2 `' ?! N& F            若是想爱学,开喙共汝讨。
  y6 ~; y- g' q# k注:太爽:心情舒畅,爽快。拢呵咾;都十分称赞,赞赏。心适:很有趣,有趣味。6 p7 j, X: W, s' g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0:39:27 | 只看该作者
编者寄语2 N4 T# B' I, Z6 Q3 P! j1 }9 P

! D+ C" o: x" P         合四句,又叫“念四句、“说四句”、“四句仔”、“四念白”,流行到台湾后,则称“四句联仔”。合四句通常只念四句,多为五言,七言句,字数相等,句意相应,语音有韵,字句施律,平衡舒缓,节奏分明,表意巧妙,有运用四句一韵,过节换韵的;但多为一韵到底,也有两句一韵或 一、二、四句同韵三句无韵的。后来发展到六句、八句和不拘字句,只要有韵便是,故有长短句参差,既有文读雅气,也有白读俗气;既有吉言佳语,也有戏言谑语。4 a) p* ]) J; J- `) d. |+ k
         合四句是历来闽南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交往、谈天说地、喜剧演唱、恭贺祝寿、土木兴建或做某一件事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闽南特有的语言形式,可称为“口头文学”、“语言艺术”。同时也是自古闽南人从都市到乡间的市声、乡声、叫卖声、呼喝声、恭贺声和乞丐乞讨及感谢声,戏剧丑角声逐步发展的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文化。由于题材广泛,蕴藏富有,表述幽默,口舌流利,妙趣横生,意义深刻,因而逗人发笑,引人入胜,久传民间。可惜,明显消失,面临失传。
) D' r  m! \- X* P7 U          合四句既有历史的纪实、文化的写照,也有现实的表现,弘扬的价值,又有未来的传承光大和创新发展的意义。为此,笔者用心选编和创作。' ?. `% E4 _/ i/ T8 _5 ~9 ]" f
          以下着重编入旧式的“合四句”和相应的“合四句”及少量新式的“四句仔”。因内容和归类的关系,有一些“合四句”已在另书《闽南念歌诀》中。; ?- E" G) o; a! |4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10-20 10:27:36 | 只看该作者
          好,弘扬地方文化,宣传姚家人贡献。, `+ N/ u5 A5 k0 S. E' C8 q

9 j3 x  b: i6 L         建议稍微改标题,这一类标题。例如:4 Z1 R9 }5 o9 o: R4 H% E
         闽南合四句(结束篇)——晋江钱仓姚景良《闽南合四句》之“结束篇”# U# B) c, b; i: P7 |. v  Z5 D: S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0:45:2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10-20 10:27
/ d, y& k* K4 N# M8 K好,弘扬地方文化,宣传姚家人贡献。
, u2 P6 [; Y  M, I8 G3 L$ b( z5 E6 d0 g: @' P. n9 d8 K
         建议稍微改标题,这一类标题。例如:

; d$ L: P# L& V说是结束其实是总结、说明,编者是当作文章开头的。由于我在上网前考虑不周,故而作为结束语。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10-20 10:55:53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0-20 10:45
  b* v3 [* O3 R9 T4 a* w说是结束其实是总结、说明,编者是当作文章开头的。由于我在上网前考虑不周,故而作为结束语。
' e% ^6 C& b1 e5 C
        未完全解我意。你已发《闽南合四句》多个帖,要改标题则统统改。

签到天数: 2083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5-10-20 13:26:18 | 只看该作者
钟尧教授对庆礼的文章也是情有独钟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10-20 13:41:01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0-20 10:39
& ]1 |3 L. I% B# l- J编者寄语
0 k/ j! q: T! Q& W . _' t$ S8 v, p/ @' v& |, O
         合四句,又叫“念四句、“说四句”、“四句仔”、“四念白”,流行到台湾后,则称“ ...
( V# s, u. d- a
          合四句,又叫“念四句、“说四句”、“四句仔”、“四念白”,流行到台湾后,则称“四句联仔”。
% @6 R, K0 W% y+ Y* \" b" N9 A; N; Y      可能是潮州的“做四句”,红白喜事时做,没有你讲的广泛和广义。
1 J$ T& T! [/ L' G8 S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3:41:2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10-20 10:551 K. o3 \" H) p/ k" Y
未完全解我意。你已发《闽南合四句》多个帖,要改标题则统统改。

) K3 E& F. E% F7 U& h标题不好改,等到上传景良先生的另一力作《闽南顺口溜》再帮我拟定一个标题,我初定为《闽南语大家姚景良用顺口溜述说历史》。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5:21:23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姚树江 发表于 2015-10-20 13:26
8 w" y7 d) Z9 Z# c9 i" G: u钟尧教授对庆礼的文章也是情有独钟啊

. J( T1 d4 a6 z树江宗亲;我之所以上姚网是钟尧教授指引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8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