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yq666666 于 2015-12-19 23:28 编辑 - a/ ?* q! g4 R2 x
" i6 t. ?4 V. |/ T/ ]1 u% }不要一听到说中医不科学 就觉得是否定了我们老祖宗的神器, C7 M% `0 Y J3 m% G! Z% g$ d: |
. C9 l9 F$ f( L' T4 V, j( ?姚永庆
' g. T2 d* j9 { ' `! z9 G$ }1 n( V5 \
; A% T0 N/ J: G7 g1 _$ q/ G6 U) r/ d 我们说某事科学不科学, 这是我们在借助西方思维来看待事情。
. ~+ A9 c/ x! X7 ~3 b 当有人说某事不科学时,或许有人就吓着了,以为这个被说成不科学的事就是错了,这个被断定不科学的东西就是个坏东西。其实,这大谬不然。不科学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没有了价值,并不意味着它是个不好的东西。我们万不可大惊小怪的就觉得我们被否定了,不,不是这样的。我们很多经验性的东西并不是科学,但生活中一样管用,因为这是个方法问题,是个认知问题。有人援引科学概念,说它是什么规律之类的理念,而中国人自古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以寻找规律为归宿的。因为要找规律必须有很多的统计样本要操作,我们要在眼下解决事情,这些是办不到的。于是我们有一套中国人的方式,并且用这种方式来做事,尽管这其中出现很多偏差,但大数情况下我们是对的,这就可以了。中医,就是这样。
0 [% X: Z# \! P/ H
当一个人病了,郎中就按经验下了方子 ,如果按西医的方式,这种方剂要通过无数临床试验来取得数据并证明它准确无误,那我们只好眼瞧着病人无救了。于是,这个方剂就成为经不起检验的处方,就是说它的功效剂量是不可能被准确量化的。所谓科学就是要经得起检验,而所有的剂量成分都必须有绝对可靠的根据。这就是科学的涵义。显然,中草药是做不到这点的,甚至连中成药也没做到。但这并不能说明中药的完全不可信,因为我们的中医态度是一种哲学方式。比如中医说你上火了,小孩子就觉得奇怪,问:“我的火在哪儿呢?”,西医也说中国人很荒谬,人怎么会上火呢?西医管这个叫炎症呀!但我们说人上火了是指一种人的身体的燥热感受,我们凭借这种认知方式来把握病症状况,而且更多是以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来说病理。看病时它以宽泛的认知见解并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来把脉问症,而不是靠化验和仪器来取得数据。所以,说它不是科学不是不认同中医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9 V7 G. I/ n/ \" {
再聊补一例:笔者虽不太年青了, 但牙口极好。一天我去买核桃我嘎崩一下就咬开了硬壳,人家直夸我牙厉害;我也至今还是满头青丝没有白发,这都表明我的肾力旺。按中医的说法叫做“肾主骨,其华在发”,意思是说,肾脏主管着骨格的生长发育,它的华美之处体现在头发上。但西医就纳闷了,你肾好跟牙和头发有什么关系?你说肾主骨,肾是怎么主的骨?肾与骨之间、肾与头发之间怎么能扯上联系?若有因果关系,你中医能给一个可信的证据吗?因为在西医看来,肾就是那个腰子,人体解剖是可以看到这个器官的。而你们中医说的那个肾是指整个泌尿系统,甚至是一个泛指,无法准确定位在某个地方,解剖学上找不到那个具体器官的。但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中医关于那个肾藏的巨大功用我们是清楚明白的。肾好的人就是骨格好头发青,精神饱满,精力旺盛。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若按科学的说法,我们却是荒谬的。这时,你还捧着西方人的科学观念不放而对中医糊涂着吗?我们说不科学,在我们的观念中常常指的是某事是个错误的东西。但实际是,不科学并不等于不正确,科学只是一种考量方式,并不是指正确不正确。而我们动不动就科学科学地说着,这是现代中国人用现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说事呢!我们掉进了人家的认识陷阱还不知道,还自己在那儿伤心,这是大可不必的。 ) ?1 [/ l' e$ r. t
下面引用几个著名大科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给大家一点见识。
9 d( Z* i6 b7 p+ a* o% R
% Q4 Y9 f+ s K8 U
钱学森谈中医: 4 L, y- ]# A+ H7 M+ E
中医的处境现在很困难,有的同志甚至说中医现在已濒于消亡。我想,问题的症结是:中医不是现代科学,是经验。中医治病确实有疗效,但是怎么回事,恐怕连老中医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医书上也说不清楚,无非是阴阳二气,木、火、土、金、水,这些不是现代科学的道理。中医上的东西是知识,但不是科学。也可以用恩格斯的话说,中医是经典意义上的自然哲学,而不是现代科学。自然哲学里虽然有丰富的经验,但包括了很多猜想的因素,因此不是科学。但是我觉得,说它不是科学并不等于就不重要。 2 Q, X4 N2 L# N: T1 I6 @6 I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谈中医:
" {- ]& s/ S6 V 在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与当地大学生对话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医是科学吗?对此,韩启德直言不讳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
( \$ z1 |. Z# [
韩启德认为:“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现代的学问必须包含要素,必须是可质疑的,不断地靠向真理,不断地纠错,必须是能实证的、量化的,必须用逻辑学的方法等等,科学的要素,有很多中医是达不到的。如果硬要把我们的中医跟现代科学去靠,永远使人觉得你不如现代科学,跟现代科学没法儿去比。 7 A+ R- }0 L2 ~* L' O% _3 r
医学界的专家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 [* H- Y+ T) ~$ e' I: I3 |
中医药超越了现代科技的认知度
8 C2 k8 v+ V) C( C- y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光荣看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独有的医学科学,既古老又现代。古老,是指其传承历程久远而延伸;现代,是指其理念与方法在诸多方面超越了当代理化生物等现代科技的认知度,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 6 e: t" c9 ?* ]
“中医药学具有天人合一的认知特征、整体相关的诊察特征、动态平衡的思维特征、辨识正邪的思辨特征以及燮理中和的施治特征,而这些都是用现代理化检查达不到的元素,是从化验单无法看到的结论,但却恰恰是中医辨证思维的重要元素,是中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进行整体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 ^/ S2 Y1 O9 L- g$ |
孙光荣认为,“中医学、西医学,都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科学,目的一致,但又是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学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西医学追求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医学则讲究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是在还原论的指导下,基于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子和精确病变定位,然后采用对抗式思维,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学则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素和正气、邪气的消长定位,然后采用包容式思维,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而是通过扶正祛邪、补偏救弊使机体恢复健。 + U0 W. `- d( Z w1 C5 L
卫生部长 陈竺认为: + d1 b) V; s* {' t6 {4 }9 v3 g
“尊重中医药学,前提是要科学地认识它。而搞清这两种认知方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医。”但他同时坦言,中医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停留在经验和哲学思辨的层面,没能跟上现代科学体系相伴随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的发展。同时,现代科技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远未尽善尽美,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中医理论无法用现代语言来描述、中医与西方医学无法互通互融的局面。 ?/ K7 v7 Z6 S2 G
对此,陈竺建议,如果能将更多的中医典籍精华用公众能理解的现代学术语言来表达,那么它必将为现代医学提供更多的治疗思想和方法手段。
: R; p7 A6 [1 Q5 I) l 事实上,陈竺的建议与韩启德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昆明与大学生对话时,韩启德就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就我的了解,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等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我们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绝对正确联系起来。
& I, m! s+ F8 D3 J9 D 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在这几百年里面,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之间的长处。”: t: E' v+ w# ^/ ~- x; `3 [' l( I' i
( A0 b6 T* e! i% _3 ]" k7 S8 \$ n看到了吗?这可是权威们的意见呀!——我可没有什么狐假虎威的把戏!
以上观点并不是否定中医,而恰恰是力挺中医,并且告诉人们:不要用西方的思维来审视我们的中医,不要用科学概念来匡正中医。
9 J7 N# h) R% Z) b: o1 `& Z 中医不是科学,这不是坏事,而可能还是比科学更重要的认识呢!这或许就是本世纪有关中国意识在世界革新全球精神的契机。就如这时有人说你不优秀,你可能很生气,但他所要肯定的也许是比优秀更高的一种格局,比如他说你这人很有气象,这是一个高人对你内在气质的欣赏以及对你未来可能性的预料,这比表面的优秀浮夸要重要得多,比优秀高一个大的层次了。你万不可为此伤心,而是要大喜过望才对。
( q2 s- q7 z+ {. j/ x4 z" ?' n; c8 E) _- R6 O0 G- w
+ k j1 D0 Q0 N( K0 T
8 N6 p: Q6 S$ ]1 O+ ~( M+ j
& {) Q2 Q9 N& I' ?4 W: ~! \, U( W5 x3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