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慕姓本源慕容,慕容得之于先祖莫护跋,慕天地之德,继三光之容,以慕容为姓.后有所避,去容为慕.$ |4 }- o/ C1 Y, X; N
9 x7 e: g1 ?. z: K1 T8 Z( a 目前全国慕姓有两大源流,一为慕容廆之后,其后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疆域最大时包括淮汉以北中国北方.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及南方慕姓多为这一支.另一为吐谷浑之后,主要在甘肃一带.如镇原慕姓,敦煌等.吐谷浑与慕容廆是莫护跋曾孙,因牧场之争,吐谷浑远走青海一带,建立吐谷浑王朝,一直延续近350年,疆域最大时达三百万平方公里,以青海湖为中心,包括陇西,西藏,其后人为慕姓,但是很多改它姓. 中唐以后,吐谷浑慕姓后人也很多有迁移内地的. 4 Y: K7 @; H5 Z8 \7 c& P5 h0 X
* l/ K9 V- U0 C3 S/ E2 a6 i现查实慕姓并非单由慕容姓简化而来之说,另有几种慕姓起源说待考证:
$ G% t8 R( J+ r6 w) G% G/ g; R' r1 c3 ?
一、出自远古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 二、慕姓源于晋太子申生(谥号慕君):% B2 E. V. l0 j* n
三、君王赐姓或是他姓改姓而来。' Z+ q* t# {2 q( R, i' e: g
: l# t8 \/ `- c- ^! X/ T
历史学教授雷广臻日前表示:鲜卑慕容氏实际上是黄帝的后人。
$ n: h: c2 D8 U$ F7 k+ r+ f 雷广臻说,鲜卑慕容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凭世代口口相传。但鲜卑慕容氏关于自己是黄帝后人的记忆十分明确,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写道,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轩辕,就是黄帝。除世代口传外,历代典籍中也有关于鲜卑慕容氏身世的记录。例如《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黃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这一说法后来为《晋书》及《北史》所沿用。史称鲜卑慕容氏“邑于紫蒙之野”。经考证,紫蒙之野位于西辽河上游,即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北的地区。这也正是近二三十年考古学者十分关注的红山文化区。 - m) m7 F: W: Y/ p8 }0 j2 G
郡望:敦煌郡。
# \# n/ y4 W$ d' K
8 |, y8 X/ h) R/ A, i X1 R8 B名人:1.持法平允,弹劾峻严 上联说元代新乡人慕完,少年时聪敏而有大志,历官侍御史、刑部侍郎,善于断案,执法平允,至顺年间封魏郡公。下联说元代人慕完,官监察御史,弹劾不畏惧权贵,朝廷内外都称颂他的刚直。慕完先祖慕容恪及其六世孙慕容绍宗自唐宋以降,配享武成王庙
% C7 f0 J+ [1 j1 q5 o, p2 }6 o1 {4 A3 D' }9 S
2.慕天颜:(公元1623~1696年),字鹤鸣,又字拱极;甘肃平凉 静宁人,清初名臣.! y( O4 {0 `' o. A7 @6 ]
6 N6 c' `6 ]( `( Q$ W慕天颜是清初一代名臣。他生性聪颖、才学出众、文武兼备,平生以文章经济为己任。顺治三年即1646年乡试中举,十二年即1655年会试甘肃中进士第一,出任钱塘知县,后任南宁同知、兴化知县。康熙九年(1670),出任湖广上荆南道,后出任福建兴泉道,曾入台,宣示招抚。不久,被提拔为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五年(1676),升任江宁巡抚,康熙十二年(1673),平叛吴三桂,康熙帝派慕天颜负责修造战船,因功加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出任湖北巡抚,二十六年(1687),调任漕运总督.落职后,回归故乡静宁,恰逢当地大旱,本人又疾病复发,遂带家人到江南就医。结果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病逝于吴县(今苏州市)寓中(苏州景点慕家花园,又称荫庐),终年七十三岁。! u6 q M5 r" P3 O
% C2 n4 q1 v# z3 h: `- h P6 a
关于慕姓的分布情况:
4 _4 h2 l1 s1 \+ r5 ^0 n6 J! ?2 B, f' u
慕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5 y4 i9 s7 n( m8 L
/ y. v/ m5 O- A6 m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4 ?1 A$ E' L, V1 A
& {* v' P3 x- K# A!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 县.3 z5 @+ [( n; O1 m% ?
+ r1 Q" y; f. b4 C
安徽涡阳一代有其后裔近万人,而且其居住村庄也大都冠有“慕”字称谓。
1 y6 r/ `0 [* E9 V* D
" y+ y# T3 b) `- s& y- m陕西吴堡慕家原分布慕姓约几千人,
! L" A" E: R% g- O# i( v5 j1 l( n2 N) f6 o
山东栖霞县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
# @* A, @4 G2 \( p( ]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千口人。" D1 B$ E! V, F& l) E3 m
e2 Q# p3 R& Q! [+ D, n山东龙口(原来叫黄县)也有几个村姓慕的,但不知族上从何地迁此。山东龙口(原黄县)慕姓主要分布在原丰仪包括慕院夼、大慕家、丰仪炉、西店等村,另外兰高慕家也以慕姓为主,丰仪慕姓据传是从栖霞铁口搬迁过来的,后来修王层水库西店等村的慕性村民外迁至东江附近的也有一部分。/ b b8 _( u1 Z6 Q0 c
6 T) b0 Q' ~( U. Q. z+ J
8 X5 D2 `( c7 W( j: y4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