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43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用我的剩余抢救闽南文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8 13:37: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z' t3 R: H3 W, l# X

0 I2 f* H4 j9 t7 y6 F. l/ Y
; z6 j4 o* y3 X+ e& Q% j姚景良先生口述实录:我用我的剩余价值抢救闽南文化, q" J' z# s0 n4 A
. d; E: n! N4 _) ?
. i7 o  B3 O. {$ O# b' L

" C. F+ ?& u* X( n姚景良2016年1月4日-8日口述(参考网上资料整理)
. C6 C8 ]  D# S3 m! o5 D' o" V4 \! Y1 `3 W9 ~6 L( e/ d
我今年八十周岁了。我一生四次摔伤,脑部和腰部都受过重伤,九死一生啊,曾经被医生断定为不治之症,有药吃到没药,有医生看到没医生,今天能到鹭江讲古场讲古,还有这么多粉丝,算是奇迹。
$ e' n2 F: N9 X) G7 a我那时真的病得很重,一段时间完全没法起床,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自学八段锦,坚持不懈的长跑,三十多年了,现在我的病历卡无任何记录,什么病都好了,现在,仍然坚持每天早上跑十公里。老年人最后的时间就是剩余价值,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将抢救与传播闽南文化作为体现自己剩余价值的最重要工作。

2 ^" Z9 q9 q# m3 H* X, c) R$ H) J% {7 S1 }
我年轻时就开始收集闽南故事了,我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我们晋江乡下,吃饭基本上没有桌子,我们端一碗饭,下面是番薯,上面是番薯叶,夹点萝卜干和咸豆豉,到榕树下听古,(吃饭配故事,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精神享受弥补物质生活的不足),儿时听古,引起我研究闽南文化的浓厚兴趣。
( T* {% R5 T( v

3 |6 T. o/ a7 `这一生一世,我都在研究闽南文化,搜集闽南语故事,辨析闽南方言用词用字,1958年,我从厦门公安局去参军,在部队里还托亲友搜集老故事,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在寻找会讲民间故事的人。有一次去采访一位老先生,第一次,人还在,第二次就不在了,连他自己珍藏的“话本”都烧掉了……闽南有把东西烧给逝者的风俗习惯嘛。
1 K- R. H) a4 Y0 z. w* B: h
, N( X2 b. X1 H
抢救即将流逝的闽南文化,这是和时间赛跑的事儿。
" p8 m$ n# P( M* v: W# Y; m8 P( m# ~

0 ~4 R6 {) f2 p. B我收集整理了数百个闽南近现代故事。这些故事源头多,版本也多,我搜集、整合、校对、考证,一些生僻字尽量查字典核对,比如查《辞海》、《康熙字典》。做这些事是很辛苦的,但不认真不行啊,闽南文化中很多东西,七十岁以下的人已经不懂了,这些东西再不研究整理就没了。

$ K" T0 b# K# Q" O$ Y' M* A$ s' T' ?; h( L: `; ]8 a* V) Y
闽南话用字很有意思,有的字词典找不到,就民间造字,有组字法,有拆分法。我在赖厝埕讲故事,涉及方言问题就一点一点解析,顺带可以谈论许多有趣的民俗问题,说一些老少咸宜的故事。电视台曾经请我去讲古,我讲过一段,但不太喜欢,我最喜欢赖厝埕这款没有拘束,自然互动的民间活动。
7 I6 H  t( L! ]- a
$ g! \4 a! t3 F% X# U
我研究的是原汁原味的草根式内容,民间故事与俗语,原汁原味很难啊,没有深厚闽南文化积淀和持之以恒的采访与收集,坐在书斋里是做不出来的,研究这些东西要接地气啊。我退休十九年,除了锻练就是到处“采风”,回家就写作,有时说一段故事,有时编一个小品。我整理的东西乡土味很重,我个人以为“书呆子”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欣喜的是,我的粉丝们说,他们以前很难听到这样原汁原汁的闽南故事。
4 L! f: _, _& X( ^4 _' [

  e' R, J" `  D! Q/ b9 U) ^我能利用我的“剩余价值”,从事我最喜欢闽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与热爱闽南文化的人“逗阵来讲古”,分享这份文化遗产,也是一款缘份,我活到这个年纪,还能在这里讲古是一种福气,但时间还能给我多久?我们现在是两周一次,一次一小时,就我的积累,说上十年也说不完啊,所以我每次都尽可能多说一些!
6 a$ c! Z' x( @" ^: g
: y1 K+ u2 L! h  B( ~: b
我已经出了几本书,还有十来本没出版。

% [* r+ Q6 h# q6 \5 |8 x
( O- p' P/ ^/ T; _1 i* d; E: N: O现在在电台、报纸流行或者刊登的闽南语错误很多,用字太随意,太生硬,我个人认为,闽南语的表述,能与普通话在意思上一致的就尽量保持一致,的确无词可用才用普通中的同音字代替。否则写出来谁也看不懂啊。比如“婚陶麦卵蛋”(烟头别乱丢),这样的句子,谁听得懂啊。

- ^- \' Q% Y+ ?0 Z7 F. N% E, W- h3 b9 e: l! v4 r- M) f& B. ]+ ]
关于方言辨析,大家能提出不同意见更好,我们自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对,说错了,有人提出来可以更正。大家一起来探讨,研究,把这份文化财富留下来,(祖宗的遗产)不能白白让它们流失喽。

" ]) p. R& q7 e5 f- T8 g& M" D( `3 _3 R# v
做点好事可以,出风头我可不要,平淡低调做人一生快活啊,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大和小而已。我这些东西,只要你需要,都可以拿去传播,我这6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如果不传播出去,那就太可惜了,闽南文脉不能到我们这一代就断喽……
" f  x" I* c) _' Q, j- o8 Q
0 J  F, X: ?- g  L  r& e
我的价值观就是贡献自己的“剩余价值”。

! q- m+ _( c) F+ u6 Q/ H! J
- q& }( }! k5 I% `我教电台的人出闽南味谜语,我把自己书房的书捐给故乡的学校,《合四句》这本打印的书稿让他们放到网上去传播,就像我积极传递养生保健信息。我自己练文武结合的八锻锦,练了三十八年,一是为自己保命,静心练功事半功倍;二是将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传授给别人,大家一起锻练,我高兴别人高兴,我健康别人也健康。所谓和谐社会,不就是这样嘛。我结合自己的体会,用心编了《养生保健十二讲》,到社区与街道还有一些单位去讲解并传授八段锦,效果很好。
5 |& w6 B/ R% l) k

, g9 C9 @- X/ m* P+ e我2006年在跑步时被后面的自行车撞成重伤,那时已经七十岁了,后来,有朋友看到我还在长跑,就说,啊,你还能锻练啊,我说我到毛泽东那里报到,他的门刚好关着。
* b% V- \+ l, [  x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好一些,健康一些。我总结出几个字:一是看,就是读书;二是听,走到哪儿听到哪儿;记,笔头要勤;想,就是动脑筋研究问题;最后是讲,老年人不哼不哈,很容易痴呆。看听记想讲,就是这五个字。

  h) c9 V8 v7 ^% x( I  a) L1 K; Q/ U; A' Y
我给你送精神营养,不必吃补药,我自己是从来不吃补药的。

% ], ?% u- t' _& a" @+ o0 y. A) t" M0 _$ O9 y5 g
我很高兴听到别人对我的评价:听你讲话像青年,看你体态是壮年,瞧你的脸部才是老年!我活到老,就要传播闽南文化到老;活到老,要锻练到老,传递健康的养生信息到老……
% K8 i! T% y& k+ ^; z) \! S
% h$ l$ g% f. r% G/ y+ ^, }

姚景良先生和他的宝贝们(图片第二至三张1月4日摄于姚先生家)


& L+ L" d; }' U% O* g- K

泓莹注:姚景良先生学问很深,一生亦颇具传奇色彩,最令人感动是他总是无代价为社会为别人做事,他写了十几本关于闽南文化的书,虽然出版了几本,却不过是沧海一粟!我很希望能帮他做点什么,可惜才疏学浅,不研究闽南文化,古文字功柢差。个人力量又过于单薄。希望有识之士,特别是文化部门或出版社来做这件事。

泓莹博客% X" y4 R! J) d/ w6 B
! h( u) r  ?: G7 l4 C+ o
- L; {5 x8 Q8 \1 z9 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4:57:29 | 只看该作者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6-1-30 13:593 Z" ]7 j4 K9 H7 I' f0 u
这几年我一直和王建设教授学习闽南语。

: v' b+ I, k! P5 F, Q+ O$ V/ P                    为留住闽南文化讲古" s$ a( j2 v5 i6 _" ?" H
       姚景良虽已80岁,他在言谈中却透着老一辈厦门人的精神劲儿——健康、奉献、热爱生活。
7 n: s; k6 w. A        “抢救即将流逝的闽南文化,这是和时间赛跑的事儿,而我的价值就是贡献自己的“剩余价值”。坚持公益讲古的姚景良这辈子都在研究闽南文化,搜集闽南话故事,辨析闽南方言用词用字。他表示,“我收集整理了数百个闽南近现代故事。这些故事源头多,版本也多,我搜集、整合、校对、考证,一些生僻字尽量查字典核对。做这些事是很辛苦的,但不认真不行啊,闽南文化中很多东西,70岁以下的人已经不懂了,这些东西再不研究整理就没了。形成文字,有据可依。”- Y6 c9 j: m- H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2:18:3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6-1-18 17:13
; c7 I( T7 g: W' J: l+ o乡贤姚景良先生,祖籍福建晋江钱仓,长期生活于厦门。先后在公安和政府机关工作,但他从年轻时就对 ...
1 m- b$ ^7 q* O" N! q4 A0 ~1 P
# T+ l* b6 A4 j, i" ^  o4 C

4 O$ H: k9 s. ?: s
姚景良将把60多年的积累分享给大家。
  本报讯 (文/记者 戴懿 实习生 吴鹭飞 图/刘东华)身处讲古场,手执折扇,用生动丰富、风趣诙谐的闽南话讲述曲折变化的故事,这样的讲古不多见了。不过,本报和鹭江街道办事处将联合在大元路老剧场文化公园开办讲古角,讲古场景有望再现老城区。
  讲古角由闽南话公益培训班开设,姚景良将为市民讲古。今后,讲古活动将常态化,每两周举办一次。
  79岁的姚景良已经出版《趣味闽南话》《闽南歇后语》等多本书籍,收集闽南话、闽南文化相关资料逾60年。
  姚景良的方言积累一直没有停止过,就连参军时,也托亲友帮忙收集故事寄给他。时至今日,白发苍苍的他仍在寻访有故事的老人。
  姚景良介绍,以前饭点时,大家都端着饭集聚大树下等公共场所,边吃边听有趣故事。而他的记性特别好,听到的俗语、故事会记心里,张口就来。目前,他已经收集了数百个近现代故事。然而收集故事并不容易。《秀才赴考,渡口相遇》,单单这个故事完成收集就花了10多年。姚景良说,这个故事就有10多个版本,有人只知道故事开头,有人只知道结尾,有的知道大意却说不清楚。姚景良只能将多年累积的资料整合校对。姚景良还收集不少字典,学习查阅不会写的生僻字。
  姚景良说,闽南话的字很有意思,有些字在字典里找不到,于是就用民间造字,有的用组字法,有的用拆分法。在讲古活动中,姚景良每次将讲述一两则故事,涉及的有趣字、词、俗语等,将会详细介绍典故和书写方式,方便听众传播出去。“60多年的成果如果不传播出去,就太可惜了,不能到了我这代就断了。”

0 J; e! U" Z* K: y2 b( n- a2 q% p) B: J) j, X! E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7:1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18 22:13 编辑 6 S; R# o$ J  E. N) X
% [* b5 Q2 j  K& H$ U4 N# w. e9 o
        乡贤姚景良先生,祖籍福建晋江钱仓,长期生活于厦门。先后在公安和政府机关工作,但他从年轻时就对闽南方言充满兴趣,在繁忙的工作中业余搜集了大量的闽南俗语、成语、谜语、歇后语、俏皮话以及故事、传说、民谣、掌故等。几十年间,累积了大量闽南方言材料,并极为认真刻苦地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已经先后出版了《趣味闽南话》、《趣味闽南方言词语》、《闽南歇后语》、《闽台方言集锦》、《厦门成语》等多本“闽南方言”系列书。明至今日,先生虽然已年届八十仍孜孜不倦、日耕不掇,整理出《闽南方言顺口溜》、《闽南合四句》《闽南风俗》等书,为抢救、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作出巨大贡献。《闽南合四句》是景良先生整理完成尚未出版的又一力作,经作者同意,发在网上与宗亲分享。为了方便宗亲们更好地领略闽南风俗习惯,解读闽南风俗文化,庆礼勉为其难、略尽其力,稍事注释。满心期望宗亲们共同感受,了解闽南的故有特色、景良先生的幸勤与奉献。
' x3 o" Y1 V! S  r  T6 M4 ], v& t! b2 c' ]) c  W0 W/ ^
9 s9 Q+ \7 ?' l% p: E# i5 S
; T) I9 p: [; L, a9 A4 d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8:39:43 | 只看该作者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6-1-27 22:48
( i( B6 ?) I! b9 q( P$ T0 {' [/ d2 {保护闽南语就是保护闽南文化。
. ?: Y- E6 q3 H' W1 A
                  到处采风回家写作4 [. i; p, C8 p, R$ I2 ?
                  只为抢救闽南文化
5 b, W/ |5 Z0 u# ]5 t* x5 A* Z     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姚景良不像80岁老者。他说“人生都是有价值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人到老,只有“剩余价值”,我退休后就考虑如何奉献“剩余价值”。
7 p; a5 n: }) I. z( m/ E. d# b      “我觉得自己健康是幸福,让更多人健康才能更幸福。所以,我花了很大力气编写12讲保健常识。"姚景良还到单位、街道、社区开讲座,让更多人受益。
. {/ `) l6 x5 w: g4 U7 ]       退休19年来,姚景良还到处采风,回家写作,抢救闽南文化,在多个平台上宣讲。”做好事可以,出风头我不要。我的东西,只要你需要,都 可以拿去传播。闽南文脉不能到我们这一代就断了。“
3 l  u0 ?$ o& d

签到天数: 4322 天

连续签到: 281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6-1-18 19:10:2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6-1-18 17:13
$ G. Q# o, Z7 T: `' a- n乡贤姚景良先生,祖籍福建晋江钱仓,长期生活于厦门。先后在公安和政府机关工作,但他从年轻时就对闽南方 ...

% W' p  P6 Q* L9 D) C' }姚景良先生实在了不起!他有着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理想,所以要做伟大的事业。用自己的“剩余价值”抢救闽南文化,这就是伟大的事业!
) z: U. Y  ]: x' p2 H

签到天数: 4047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6-1-18 20:22:57 | 只看该作者
赞景良宗亲!

签到天数: 3692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6-1-18 21:19:13 | 只看该作者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1-18 20:22
- S$ [8 W# p& a1 }; `$ d7 J2 \赞景良宗亲!
* i( ^0 t5 c  `+ w- H
赞景良宗亲!

& o5 d; A' G# v( N" t+ X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2:15:23 | 只看该作者
4 U. V. y2 G4 @: f
万分感谢先登、小平、郑保宗亲浓浓的亲谊。0 u5 _  l, U7 v# Z6 h! @8 x8 G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6-1-18 22:35:24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漏词。

签到天数: 4027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6-1-19 08:01:23 | 只看该作者
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事,点赞!2 i# o* x5 ^9 _% c" Q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1:1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19 11:19 编辑
; ?0 i4 T$ z, g% z6 ~5 Q
pszyyao 发表于 2016-1-18 22:35; A1 z, A( N# t8 M8 n
标题漏词。
4 L/ l% w7 t5 I+ N, s
原文标题是:“我用我的剩余价值抢救闽南文化”庆礼用的是:“我用我的剩余抢救闽南文化”看似“标题漏词”个人认为:还是采用“我用我的剩余抢救闽南文化”作为标题比较适当。
6 o( {  b+ D* Z- U“剩余价值”词义比较局限,而“剩余”比较宽泛。剩余可以包容诸如:生命、岁月、精力、热情、爱好、爱心、能力、学识等等,不一而足。% @& t8 ]+ x7 W* w& Y' v* }$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2 04: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