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8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省衡阳地区常耒邑 姚氏起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7 14:35: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南省衡阳地区常耒邑) S+ B/ |7 j7 |3 o
姚氏起源
9 T5 R0 N* N& r* c' {

- I* O$ p8 j/ h$ }- W7 Y一、上祖塑源

6 e8 S' g* y& w4 y. C
元朝中期,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姚任远(衡阳地区姚氏先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贤德待世的高尚品德,培育了儿子聘君。

6 N# ]- ^3 A! i$ O! q% \
聘君,字高贤,号竹林。赋生聪明,年轻时即出任南安府学教。婚后生一子名叔华。


  {: b7 M, z5 e 叔华,字岳秀,号青溪。叔华学成后不负先人的培育,以良好的成绩出任江苏南京府户部主事(注:据查证,元朝没有“户部主事”这个职位,可能是修谱时误传,应该类似于该职位),此时已至元朝末期。叔华生一子名似珍。


4 q. ?6 h4 q, M& Z% g 似珍,字国重,号嶷山。因几代单传,叔华把儿子似珍看似掌上名珠,非常溺爱。其时,家中富足,似珍从小就是在爷爷竹林公身边长大,成年后看淡富家生活环境,婚后生有两儿:仁寿,福寿。

; P; Z& L( Y4 v5 q9 ~/ Q# \
至元末明初,似珍公凭着自家富足的家底,携妻带儿从江西遨游出境,一路向西来到湖南。至衡阳郡常宁县衡头,于衡市大树下暂住,时不长。后迁至衡市隔河之东,现仁义乡衡头村及南京乡七景村一带,当时此地皆为荒凉之地,似珍公看中这片土地,带领妻儿来到衡头村白鹭塘边定居,在此搭起草棚,插旗圈地,南北12里,东至横岭,西至凤凰山。由于当时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过惯了富家生活的杨氏祖母带着仁寿,福寿返回了江西陶溪。从此似珍公一人在此,过着天当屋盖地当床、孤苦零丁的生活。后经自己的不懈努力,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勤劳,开垦荒野。不久续妻郑氏,生儿育女,耕耘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不断积累财富。后生4子:志桐、志道、志和、志敏。


) ~  F( L8 ^1 G' l7 X 随着4兄弟逐步长大成人,先后各自婚配成家,从此开启了衡头姚氏四大房,后随着姚姓子孙的繁衍,逐渐扩展移居到各地。


0 w4 @0 v" U1 R! I' L( g* I衡阳郡常耒邑姚氏世系图:" Q* l* n$ N) ]9 B! O* u
                 姚任远(江西卢陵,陶溪先祖,配趙氏)7 c. r8 n5 \6 Z, U. |( ^
                                 ↓- F$ B# m0 d* ^. |6 M2 h6 {* l$ T
                           4 u+ x. _8 ~. \8 v# a# T
                  聘君(字高贤,号竹林,配罗氏)
) ?1 y$ x4 J, J* Q& i2 o                                  ↓      
( g9 V( z; h! z" }/ V0 a                           
' }5 j# y" O# e, w' [& `                  叔华(字岳秀,号青溪,配萧氏)5 k2 ^% J8 y% U( ?. ]2 \6 f6 O2 L
                                 ↓7 q' ?. J( o4 J& e: Q7 Y
              (配杨氏)           似珍(字国重,号嶷山,配郑氏,常耒邑开派)
' h) `4 z  T% i/ m3 ~/ `! c! G                                 ↓                    & d: _9 h7 Q2 b3 B
          仁寿、福寿    志桐、志道、志和、志敏5 t8 M  Y5 I' r+ B
(返回了江西陶溪)/ r, p8 ?1 X9 J7 h& q  @. O& ?' m
                               ↓  c- f' E6 U; G# a) p$ @
                从此开启了衡头姚氏四大房

( P! D: x$ ^9 N- P6 P( i
二、衡头姚氏祠堂记忆


7 O* c/ [3 w* C$ L# U自四大房开启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随着人囗的增加,诸多家族事务纠纷也逐渐增多,根据史料及先人传载,衡头姚氏祠堂应修建于民辈时期,地址位于羊角坵侧边,大门朝东南,三进,单层。后由于地势低洼,社会动荡,无力修缮,至使破败不堪。至民国11年由正纾、玉章主筹迁至现在衡头老小学之地,当时建设耗时五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所有大门大理石墩全部取材于耒阳上堡汉白玉石材。前正门,高九尺,宽六尺;两副门及两侧门高七尺,宽四尺。所有墙角都是青石浮雕包角,共三进,前正大厅高五米,厅两侧用汉白玉石板刻刊功德碑。两边为走马楼,楼顶建有钟楼,全部都是浮雕。正中为大游庭,后进大殿设神台,立有舜像,似珍公灵位,四大房公灵位。祠堂右侧的洪福寺,兴东庙都兴建于民辈时期,往北500米建有炮台。

% M5 @, |5 X6 t  B/ A- t7 Y  a
三、其他名胜古迹

+ t; N8 M2 A* Q* e
现衡头洲上湾湾前古井,能见证老祖宗遗泽后世之物,开挖于天字辈。9 [7 S7 z" [  u7 \1 ]+ _/ ^" ?
舂陵河东岸衡头渡亭,始建于天字辈,几经修缮,完好保存至今。# N3 }' W) _4 ?% T- L4 _5 j
2 n: t1 K# b; R; ^. a5 P
各湾里面的大厅屋正门上方都标注着“徽典第”三字,似珍公开派以来堂号:種德堂。
# v& K0 v: J( B8 K' H2 ?4 z, e; s     
1 g2 {/ J( R  k, u! E/ G排 行

) J, q! X2 z6 V
      似志  子  天民,舜学绍士應尚文。  
& Z+ u: l4 v% F  c, @7 H       仁道正大希孔孟,义理纯通法周程。# j' C1 z  S) R0 q( L' T& U
      傳儒更新易纪年,继祖美德贵宜先。
' K8 U/ f5 k: q9 m' Y      福缘善慶睦谦旺,忠孝廉家永吉祥。, Z1 s) G2 q' c' r, r# D
赞词:; w; d7 K0 O. n6 K0 a% `& u
      惟占湘岳锺秀逺,国運元良宗嗣興。
9 |  t! h5 b- {8 k 资料汇编:姚爱平  姚银大  姚大索  姚孔英  姚大圭
. X! J6 X$ m% u3 [8 }0 }+ D* L 资料整理:姚国友# i7 ?$ D3 L. R
                                 2016-02-25


# Y5 n8 x  o' x8 S3 G. A


# E, o$ r& K0 v! ]/ q, f

守候会理姚氏


" d+ W( \) t7 K4 Y. _2 S; p    有一种亲情,一直种植在耒阳姚爱平心上,不论族人身影去了何方,心中的牵念,是根深蒂固的思想,无法摒弃,无法遗望。时光如故乡的那条溪流里的水。不知早已流走了多少岁月。同治年间,从耒阳入川,掐指算一算,这已是两百多个年头没找到远去会理的姚氏族亲。心头总会渗出淡淡的忧伤。

* @" b1 D# t- J; `1 g/ p
    适逢老四川姚会走访攀西姚氏之际,远在湖南衡阳的姚爱平宗亲,不知道是不是凑巧还是知道我们将去会东走访。特别委托我们帮助寻找定居会理州北门的耒阳姚氏族亲。并提供了入川世系和资料。说明了在同治年间有信回籍合谱,但因路途遥远,阻隔回故居合谱。受此之托,所以特别关注来自衡阳的姚氏,在查看到接近中午时候,来自会理的姚孔建宗亲带了两本家谱赶到现场,我也迫不及待打开,刚翻到第一页,就发现耒阳谱序,心中也暗自吃惊,不可能这么有缘千里来相识吧!再看几页,几乎肯定是湖南耒阳姚爱平宗亲要找失散多年的族人。马上急不可耐的和姚爱平宗亲询问和求证,前后也不过两分多钟而已,就这么有缘。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让他们互相发送电话,并通话各自互相问候。久违的乡音,亲切的话语。以至于两地通话结束之后,孔建宗亲又急忙往家中报喜,只听到说...“找到了” “找到了”,“还和他们通话了”。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其它话语就没法说出来。有感于此;我不得不留下几句,以对分别多年又重逢的感伤。


( _5 r& \4 s, H- o   一缕乡愁,开始牵念着远方。原来其实我们还有故乡。问世间人为何落叶归根还故乡?为何有乡愁?其实故乡并非一个传说。那些封存已久的记忆,在自己不经意间,悄悄点缀了你的先祖人生之旅。心帆特别荡漾,心海特别徜徉,默默在文字间思量。似水年华,如烟往事,静静回味。以此为记,来了解会理的耒阳姚氏族谱。

/ n) c& s& _8 g0 a. Y

作者:姚爱萍  世界姚氏文化微信号


0 @8 R9 x4 l3 o! E" q2 @

640.jpg (85.12 KB, 下载次数: 167)

湖南省衡阳地区常耒邑 姚氏起源

湖南省衡阳地区常耒邑 姚氏起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6-2-27 22:16:41 | 只看该作者
       站长的1#帖,大概是代发或转发;根据是湖南耒阳姚爱平(在广东中山)等整理的在姚廷明建的编印祠堂群发过2页资料;姚波也在世姚网发了。8 [1 b8 ]! }0 x" ]# b; @1 W, }7 [
      我对2页资料略说过意见。这里再说一句,单标题点评标题“”湖南省衡阳地区常耒邑 姚氏起源”
9 H& B' [7 m2 }4 `- s) o2 c       有多少人能懂“衡阳地区常耒邑”是什么地方?衡阳地区常耒邑”——又是“地区”又是“邑”,常耒邑”。为什么不写为“湖南省衡阳地区耒阳姚氏起源” 或“湖南省衡阳地区耒阳(仁义乡衡头村) 姚氏起源”呢?
, t$ L# g! ^4 |3 ?! M: E, L     写东西或发帖是给人看的,你要为读者着想呀。% ^  G7 q7 }5 v' f" l. b+ n

签到天数: 4393 天

连续签到: 289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6-2-28 12:4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6-2-28 12:55 编辑 . _* o/ F0 M6 R7 u2 K( v7 r

& @+ d  g7 Y2 |! T

当时建设耗时五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所有大门大理石墩全部取材于耒阳上堡汉白玉石材。前正门,高九尺,宽六尺;两副门及两侧门高七尺,宽四尺。所有墙角都是青石浮雕包角,共三进,前正大厅高五米,厅两侧用汉白玉石板刻刊功德碑。两边为走马楼,楼顶建有钟楼,全部都是浮雕。正中为大游庭,后进大殿设神台,立有舜像,似珍公灵位,四大房公灵位。祠堂右侧的洪福寺,兴东庙都兴建于民辈时期,往北500米建有炮台。

, i0 ?6 S' t* R  I, d9 i

以上这段描写真棒!

3 N7 O. e1 d  O5 [0 e6 K; J! O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22 23: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