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3-5 17:34 编辑
“袁”、“爰”、“辕”、“榬”、“援”、“溒” 6姓是“最亲密”的舜裔姓氏 写了“向《舜裔春秋》请教舜裔姓氏”一文后仍有有所思。 查“三姚(姚振宗、姚恩健和姚钟尧)的舜裔姓氏135个表”,表含“袁”、“辕”、“爰”、“薛”,而不见“溒”、“湲”、“薜”。再查 《舜裔春秋》封面“舜帝后裔姓氏109个”,名单含“袁”、“爰”、“辕”、“榬”、“援”、“溒”6个。查李生顺的“舜裔姓氏214个”,含“袁、辕、溒、榬、援”5个,却不见“爰”。再检索,竟然得到“袁”、“爰”等6个舜裔姓氏由来资料: 袁姓列中华大姓第33位。袁氏姓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妫姓,即为虞舜之后。 据《新唐书 宰相世系》和《元和姓纂》诸书记载:陈胡公妫满生申公犀侯,犀侯10代孙名诸,字伯爰(或记为伯辕),其孙涛涂,春秋为时为陈国大夫。涛涂以祖父之字为姓,为爰姓,或记为辕姓。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共尊涛涂为始祖。 袁涛涂所处的时代,正是齐桓公称霸诸侯的时候。当时齐桓公出兵攻伐蔡国,接着又攻伐楚国,大胜而归,在召陵会盟诸侯。齐军回师要路经陈国,袁涛涂为陈国上卿,为陈国利益考虑,因怕对陈国不利,就劝齐桓公向东走东海之滨,东路道险,齐军大陷于沛泽之中。 涛涂因参加齐桓公盟会,被赐封食邑阳夏(今河南太康)。 秦末,涛涂七世孙辕告避难于河洛间,辕告的小儿子辕政将"辕"去"车",以"袁"为姓。 袁氏世居阳夏,在这里发展成大族。阳夏属陈地,故袁姓以陈郡为其地望。此后徙往各地的袁姓多为陈郡袁氏分支。袁氏盛于东汉,自东汉袁安起,累世官宦,四世五公,东汉末袁绍、袁术各据一方,称雄一时。 ——好个(“袁”姓)“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 一姓,是指“袁”姓、还是指“爰”姓、或指“辕”姓? 六字应是“爰、辕、袁、溒、榬、援”。 五族指哪5族(姓)?是“爰”、“辕”、“袁”、“溒”、“榬”5姓,还是“爰”、“辕”、“袁”、“溒”、“榬”、“援”6姓? 反正此资料是“爰”、“辕”、“袁”、“溒”、“榬”、“援”6姓是舜裔姓氏的依据,而且此6姓是世系最亲密的异姓同宗,同一祖源(春秋时期陈国大夫爰涛涂)。然而,同一事实却有有不同的认定! “三姚(姚振宗、姚恩健和姚钟尧)的舜裔姓氏表135个”,未计入“溒”、“榬”、“援”3个,应当加入,为13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