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12-3 19:05 编辑
续1楼帖子图片:
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的信
姚钟尧
2010.9.2.
张广宁书记:
你好。
昨夜读晚报a2版有关于你和黄华华省长的对话:
黄华华边走边赞,还专门拉过张广宁说道:“广宁啊,广州市内的旧城改造也要这
样啊,也要保留一点岭南特色的旧建筑。” 张广宁说:“我们现在是这样做的,比
如猎德,就有这种岭南水乡的风格的祠堂。” 黄华华接着说:“这就对了,现代化
的建筑为主,岭南特色点缀其间,相得益彰。”
读后有感,特写此信给你,请你拨冗关注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宗祠拆迁之事,愿你为广州多保留一处原汁原叶的岭南古建筑格局。
杨箕村正在拆迁之中。村中有广州文保单位玉虚宫,与之毗连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岭南古建筑姚氏凤仪堂,两者仅仅一墙之隔。其实,这是岭南传统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整个越秀区、整个广州老城区(东山、越秀、荔湾、诲珠区)只剩下这一处了!还有一处,便是远在萝岗香雪公园内依山而建的玉岩钟公祠和观音阁。这-格局已是广州文保单位,目前不用担心被拆迁。
按照杨箕村或越秀区的拆迁重建规划,必须拆真祠而异地重建假祠。此事早已引起广州各家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议论和批评,特别是《南方都市报》从5月份到今,一直有系列报道和跟踪报道。民主党派和建筑行业的论坛也谈论和批评此事。
杨箕村姚氏宗祠历史比陈家祠历史还久,是典型的广府古祠堂,也是整个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祠堂,具备文物保护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它沒有成为文物保护对象。黄淼章,省文史研究馆史学院长,陈家祠前掌门人。他和其他专家曾到杨箕村考察,提出姚氏宗祠与玉虚宮连片保护的建议,不中(被)用。
我本不是广州人,自从四十几年前来广州上学之后,便一直在广州学习、生活和工作,我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平民的城市,愿它好上加好。但愿你这位外地人的广州市长和书记,像朱光市长和欧初书记一样,为广州多保留些真文物和有特色的岭南建筑。谢谢。
顺颂
安康
姚钟尧
2010年9月2日
附 联系地址、固话、手机、电子邮箱(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