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7149|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的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08:13: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12-7 10:32 编辑

公开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的信
城中村改造,广州杨箕村姚氏宗祠凤仪堂是原址保留还是拆掉异地重建呢?
      
自5月份以来,围绕这个案引发的如何对待岭南古建筑和规划的问题,自5月份以来在广州媒体和论坛中议论纷纷,热闹了一阵,舆论和民间多赞同原址保留杨箕村凤仪堂。我则用静悄悄的方式,在今年9月2日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寄了一封邮政挂号信,表述原址保留和重修姚氏宗祠凤仪堂的建议和请求。至今已两个月有余,没有任何回音。
     
当初写这封信,既希望能得到回应,因为共产党是执政为民的,据说广州政府也是比较开放和听民意的;也做好石沉大海的准备,因为张书记是大忙人管大事的,我讲的是小事一桩,而且我在信封上也没标明“人民来信”。
     既然已写了信,说了了话,就让它公之于世吧。





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的信


                                   姚钟尧



2010.9.2.



张广宁书记:   
     你好。
   
     昨夜读晚报
a2版有关于你和黄华华省长的对话:黄华华边走边赞,还专门拉过张广宁说道:“广宁啊,广州市内的旧城改造也要这样啊,也要保留一点岭南特色的旧建筑。” 张广宁说:“我们现在是这样做的,比如猎德,就有这种岭南水乡的风格的祠堂。” 黄华华接着说:“这就对了,现代化的建筑为主,岭南特色点缀其间,相得益彰。”

读后有感,特写此信给你,请你拨冗关注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宗祠拆迁之事,愿你为广州多保留一处原汁原叶的岭南古建筑格局   
   杨箕村正在拆迁之中。村中有广州文保单位玉虚宫,与之毗连是有近
300年历史的岭南古建筑姚氏凤仪堂,两者仅仅一墙之隔。其实,这是岭南传统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整个越秀区、整个广州老城区(东山、越秀、荔湾、诲珠区)只剩下这一处了!还有一处,便是远在萝岗香雪公园内依山而建的玉岩钟公祠和观音阁。这-格局已是广州文保单位,目前不用担心被拆迁。   
   按照杨箕村或越秀区的拆迁重建规划,必须拆真祠而异地重建假祠。此事早已引起广州各家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议论和批评,特别是《南方都市报》从
5月份到今,一直有系列报道和跟踪报道。民主党派和建筑行业的论坛也谈论和批评此事。   
   杨箕村姚氏宗祠历史比陈家祠历史还久,是典型的广府古祠堂,也是整个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祠堂,具备文物保护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它
有成为文物保护对象。黄淼章,省文史研究馆史学院长,陈家祠前掌门人。他和其他专家曾到杨箕村考察,提出姚氏宗祠与玉虚连片保护的建议,不中(被)用。   
   我本不是广州人,自从四十几年前来广州上学之后,便一直在广州学习、生活和工作,我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平民的城市,愿它好上加好。但愿你这位外地人的广州市长和书记,像朱光市长和欧初书记一样,为广州多保留些真文物和有特色的岭南建筑。谢谢。
   

顺颂
  
安康                                                      
                                                        姚钟尧
                                                    2010年9月2日         
  联系地址、固话、手机、电子邮箱(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0-12-3 09:26:47 | 只看该作者
现代城市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希望我们张市长充分重视大众心声。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发表于 2010-12-3 09:36: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12-3 19:05 编辑

续1楼帖子图片:



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的信


姚钟尧


2010.9.2.



张广宁书记:
    你好。
    昨夜读晚报a2版有关于你和黄华华省长的对话:
黄华华边走边赞,还专门拉过张广宁说道:“广宁啊,广州市内的旧城改造也要这
样啊,也要保留一点岭南特色的旧建筑。” 张广宁说:“我们现在是这样做的,比
如猎德,就有这种岭南水乡的风格的祠堂。” 黄华华接着说:“这就对了,现代化
的建筑为主,岭南特色点缀其间,相得益彰。”

读后有感,特写此信给你,请你拨冗关注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宗祠拆迁之事,愿你为广州多保留一处原汁原叶的岭南古建筑格局
    杨箕村正在拆迁之中。村中有广州文保单位玉虚宫,与之毗连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岭南古建筑姚氏凤仪堂,两者仅仅一墙之隔。其实,这是岭南传统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整个越秀区、整个广州老城区(东山、越秀、荔湾、诲珠区)只剩下这一处了!还有一处,便是远在萝岗香雪公园内依山而建的玉岩钟公祠和观音阁。这-格局已是广州文保单位,目前不用担心被拆迁。
    按照杨箕村或越秀区的拆迁重建规划,必须拆真祠而异地重建假祠。此事早已引起广州各家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议论和批评,特别是《南方都市报》从5月份到今,一直有系列报道和跟踪报道。民主党派和建筑行业的论坛也谈论和批评此事。
    杨箕村姚氏宗祠历史比陈家祠历史还久,是典型的广府古祠堂,也是整个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祠堂,具备文物保护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它沒有成为文物保护对象。黄淼章,省文史研究馆史学院长,陈家祠前掌门人。他和其他专家曾到杨箕村考察,提出姚氏宗祠与玉虚宮连片保护的建议,不中(被)用。
    我本不是广州人,自从四十几年前来广州上学之后,便一直在广州学习、生活和工作,我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平民的城市,愿它好上加好。但愿你这位外地人的广州市长和书记,像朱光市长和欧初书记一样,为广州多保留些真文物和有特色的岭南建筑。谢谢。
    顺颂
安康
                                                    姚钟尧
                                                                                                     201092
  联系地址、固话、手机、电子邮箱(略)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0-12-3 09:36: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令人纠结。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52:16 | 只看该作者
3# 闽南姚斌
谢谢阿斌,谢谢诸位宗亲的支持。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1:13:03 | 只看该作者
江西姚新华发帖报道:2010年10月16日江西新干县沂江乡南溪村姚氏宗祠落成大典,南溪村位于县105国道,距县城15公里,全村就一个村委会,有580户2300人,据说大典盛况空前。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新干县沂江乡南溪村姚氏是广州杨箕村凤仪堂姚氏的同宗。当年杨箕村凤仪堂族人到新干县寻根,匆匆一行,没到南溪村去。我已发帖指出:
    杨箕村凤仪堂神龛联:
            新淦派分来粤海  下泉盛姓启杨箕
    杨箕村姚上始祖姚存耕,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新干县)路口司下泉村人,元进士,官广东宣慰廉访司副使。新淦县,今新干县。下泉村与南溪村是邻乡,两村姚氏是同宗。
    一边是新祠建成隆重入伙,一边是古祠可能被拆,令人感叹!
    我打字很慢。待我将给张广宁的信慢慢打出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7#
发表于 2010-12-3 13:51:18 | 只看该作者
天朝的ZF都钻钱眼里了,在利益与古迹前,大人们的选择是一贯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5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12-3 16:08 编辑

3# 闽南姚斌
给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的信


姚钟尧


2010.9.2.



张广宁书记:
    你好。
    昨夜读晚报a2版有关于你和黄华华省长的对话:
黄华华边走边赞,还专门拉过张广宁说道:“广宁啊,广州市内的旧城改造也要这
样啊,也要保留一点岭南特色的旧建筑。” 张广宁说:“我们现在是这样做的,比
如猎德,就有这种岭南水乡的风格的祠堂。” 黄华华接着说:“这就对了,现代化
的建筑为主,岭南特色点缀其间,相得益彰。”

读后有感,特写此信给你,请你拨冗关注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宗祠拆迁之事,愿你为广州多保留一处原汁原叶的岭南古建筑格局
    杨箕村正在拆迁之中。村中有广州文保单位玉虚宫,与之毗连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岭南古建筑姚氏凤仪堂,两者仅仅一墙之隔。其实,这是岭南传统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建筑格局,整个越秀区、整个广州老城区(东山、越秀、荔湾、诲珠区)只剩下这一处了!还有一处,便是远在萝岗香雪公园内依山而建的玉岩钟公祠和观音阁。这-格局已是广州文保单位,目前不用担心被拆迁。
    按照杨箕村或越秀区的拆迁重建规划,必须拆真祠而异地重建假祠。此事早已引起广州各家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议论和批评,特别是《南方都市报》从5月份到今,一直有系列报道和跟踪报道。民主党派和建筑行业的论坛也谈论和批评此事。
    杨箕村姚氏宗祠历史比陈家祠历史还久,是典型的广府古祠堂,也是整个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祠堂,具备文物保护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它沒有成为文物保护对象。黄淼章,省文史研究馆史学院长,陈家祠前掌门人。他和其他专家曾到杨箕村考察,提出姚氏宗祠与玉虚宮连片保护的建议,不中(被)用。
    我本不是广州人,自从四十几年前来广州上学之后,便一直在广州学习、生活和工作,我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平民的城市,愿它好上加好。但愿你这位外地人的广州市长和书记,像朱光市长和欧初书记一样,为广州多保留些真文物和有特色的岭南建筑。谢谢。
    顺颂
安康
                                                    姚钟尧
                                                                                                     201092
  联系地址、固话、手机、电子邮箱(略)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0-12-3 16:15:38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有理有据、言肯意切啊。
完全赞成钟尧老的见解!坚决支持钟尧老的主张!

9楼文中有三个错字,晚生冒昧替您老修改了。

签到天数: 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0#
发表于 2010-12-3 16:26:2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完全赞成钟尧老的见解!支持钟尧老的主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0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