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33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贵池姚氏源流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8 18: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氏肇于重华,立基中州,其后随战乱而北人南下,由豫章入浙而赣而皖,其首由赣来皖者廿二世裔源清公也。公于唐中叶由江西新建迁来皖南绩溪,而其后先后三支迁来秋浦即今贵池。$ A- p) \9 E' m0 n* s/ W
唐末期,源清八世孙祥七公由新建迁居秋浦,开元而创姚村,宋末源清十五世孙六十二由赣入住秋浦北冲,以?庄村,其族弟六九、国寿则由赣迁建德杨河口;待其子六、贤三复由建德迁秋浦霞湖即今之姚街也。
8 L8 ]; m( b* N& D9 s5 m明初太平,人口繁衍,贵池三姚衍分多支:姚村一分为四,即山里、山外、松树塘、及宋村;霞湖一分为七,即贵池之荡里、堪上、南边、西华、马家坦、及东一保株湖冲、青阳豹儿山;而宋村则一分为四,即九里(上宋村)、福田、(下宋村)、乌沙之舞鸾乡与清溪之麻埠。至明后期南边又一分为四,为南边,为楼华,为毛坦,为殷村。! \  v; P/ Y+ ]/ C
世可谓五姚六门者,姚村、庄村、霞湖、宋村、南边五姚也;后衍为六门者,姚村、宋村、庄村、荡里、南边、堪上、楼村、华庄、山里、山外、殷村、毛坦、九里、马坦,而青阳与外贵池者不与焉,至若山里之支郎冲,荡里之支古仙洞,南边之支坂里、庄屋,则各从所系。
" E, H! l2 K: X" m; Z而今外迁者多,几占七分之四,而住本村者不足七分之三。宋村、福田、堪上、马坦,几绝。今仍存村者,出城之南门而南,顺序为西华、荡里、姚村、殷村、毛坦、及楼华。今均属刘街乡而庄村别属棠溪乡。
$ }4 n0 G, o6 g( `- `姚,古老姓氏也,与姒、妫、姬、姜均诞于民知有母不知有父的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代。
3 T" h- g3 p. z: A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始有史载,而泰古漫远多凭古籍,据最早之氏族专著《唐氏志》载,虞舜生于姚墟为姓,后以为氏。既以姚名墟,则姚则诞于传说时代之前之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矣。1 ]% g* ~9 Z& N* W# q3 T; [6 K
自春秋而后氏,姚者史籍斑斑,《左传》有郑大夫姚匈耳;《汉书》有汉谏议大夫姚乎舜,然史载春秋后期敬仲仕齐为田氏,至田丰莽封代睦侯奉舜祀,子诙避乱居吴郡,改姓妫,孙敷又为姚氏。《左传》亦载舜二姓因姚墟之生而姚,因妫水之居而妫,陈封以奉舜祀,则姚、田、陈、胡均系出一脉,历秦汉,人丁繁衍,才人辈出,蔚为中原望族;世有文士达宦,耕读传家,俗敦流长。
& x: T1 @+ X3 c谱志之学宋而后兴,贵池姚姓始修谱志于元至顺庚午即公元一三三0年,即以远古难考,慨自汉而后始能斑斑可考,乃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汉书》载衮为妫人,妫汭今之豫南,衮子定封武列侯,见《史记》。六世孙期为光武中兴云台廿八将之列,至九世值建安世乱,学、彦、晌三支南迁入浙后定居吴兴,是以郡望吴兴此也。! N8 ~3 L# g( V+ w
衮公廿一世孙思廉乃唐太宗瀛洲十八学士之一,承其父南齐秘书姚察所撰而成梁陈史,其叔辈廷重因隋末之乱由浙南迁皖南山区之江西新建,来秋浦之三支皆由此。" ]$ ~5 y6 B1 O/ g* c7 |
衮公廿三世孙姚崇为唐玄宗开元名相,与宋璟齐名。崇公之叔即衮公廿二世孙源清公,即为由新建来皖之第一人。谱载源清唐时因宦至新安路,经绩溪见其山水清秀,携家居之,分处不一(于绩溪新居);创一僧院,额目“新建”,以志祖籍之所自来明白确凿。所谓“分处不一”系指其后子孙繁衍,由战、商等因散处绩溪、南陵、歙县等地,其先后来秋浦三支亦其一也。是故秋浦姚氏宗谱中云其发脉于妫汭暨吴兴而历新建派绩溪而分秋浦。其言综而明。
3 u1 n, @: T% V' D慨夫史志之功大矣!战而史志修之,又必需即时更勿辍,否则,时愈久而事愈难明,迨夫时久,则求勿详于今而略于古者几希。由于源清之后易详而衮公之后难明,故民国丁丑主编姚冠湖序云,姚氏居贵池二十余世,自元至顺庚午,迄清光绪丁丑,谱凡五修,今以中叶源清公为祖而衮公以下别著于篇,可谓忠于史者,而以首先来贵之衮公之后第卅七世为贵池姚氏第一世。( B5 d2 K; @* |; ]! |
6 ], H# v; E  S) o2 t3 W
*
' {' X, I% f+ h$ @*
) `" N% e( g, {) \! m*
% f$ L! \- {8 H# `7 f! d*$ L  c/ C# c+ e, @7 A
*
- P* w8 }' c7 |6 T7 j1 j2 Z2 Q0 ]*
/ Z$ Q: R( Q* R. {1 o

9 [6 Y, t" _* _) X4 l
% f6 {# C" M+ U+ }# S来贵池之三支皆源清公之裔。唐末僖宗乾符战起,源清公之八世孙祥七公由豫章迁秋浦西山,创基开业,以植以丰,至其后德怀公,人以“姚村”称之。虽秋浦姚氏宗谱均以衮公后第三十七世为贵池一世,而姚村一世却为濬六公。
. g! o6 ]+ i! z  ~1 m考源清公四孙除二三无后外,祥七为源清公末孙升一之裔,而后迁贵之太和霞湖二支均源清公长孙震一之后。1 [( t$ S8 a' J; H1 m: E' F
时至北宋震一公十一世孙姚安一任枢密使,安一生三子四二、四三、四五,逢南渡乱世,贵家大族转提不获安居,乃分离以避乱或隐于山林,或混于市井,幼子四五因兵乱由绩溪奔回豫章。南宋初四五子六十二复由豫章迁来池州路秋浦北冲,是为来贵之第二支,曰太和其子原茂、原正创基塘田,孙文卿复迁庄村,故又名“庄村姚”,由赣来贵虽系卅六世孙六十二,而以其子原茂公原正为太和一世。3 p- B6 D; t- Y9 r: k# w0 Q
与六十二由赣迁秋浦冲之同时,其伯四三子六九与国寿也由黄墩迁居建德杨河口,六九子贤三与国寿子濬六因胡元兵拢,复偕子侄由杨河口迁来秋浦石城霞湖。谱志亦以第卅七世濬六、贤三为霞湖一世,至此来贵之姚村、庄村、霞湖世称“三姚”。# ^/ H4 B" a$ M6 E9 p. t

0 r7 H( `/ X( ~& L9 l7 C* d) t*
  P0 \* n* o$ x*6 F6 Q2 o  Z6 N4 K+ d/ A
*2 Q- @3 k9 u" w# }+ |
*- e& @7 G* e" h/ E9 w- ?7 P7 }
*2 U) P0 ]6 ?. `# U8 ?
*
3 [" Z; R5 k. s/ Z' p

3 g4 G4 P& Z9 D% J( C8 T/ w
! L0 `0 V/ {, ~# ^来贵三支脉出一源,历元、明、清六百多年,生息繁衍而分衍多支,要以第八世与第十三世分派最多,由“三姚”而“六姚”而“十三姚”,均居处贵池之东南乡者。至若迁外县则各从所系。4 M" |9 Z& w& \; c5 z, [5 t: t. S
姚村传至第三世元三公,由姚村迁居对河开基另立宋村,又名“九里姚”;霞湖传至八世胜祖,折居村之南为南边贤三之后,玉兴村之墈上,而玉兴孙与贤见西华形胜,爱其山水清秀携家居焉。筑室于幽岩之下,读书岩下,创基开业以成“西华(姚)”。是以明初已成“六姚”,即姚村、宋村、庄村、荡里、南边、西华也。或曰“五姚六门”,缘荡里、墈上、西华乃贤三公之后;而南边系濬六公之裔,贤三、濬六共创霞湖者也。. I5 T6 T7 z5 ?% X6 k
明初之太祖至成祖期间即贵池姚氏第八世至第十世之时,乃第一次大分衍期,姚村除分出宋村后,第九世时一分为三,开宗居村外成松树塘,员宗与胜宗以村中黄兔岭为界,一成“山里姚”,一成“山外姚”;宋村第二世时,邦英即外迁清溪;至宋村七世已一分为四,除伯尊、伯春二支仍住祖业又名“九里姚”外,伯缘迁梅街之右,成“福田姚”;伯宽外迁乌沙之舞鸾乡,邦英之后伯良、伯美仍居清溪麻埠。霞湖第八世除分出南边墈上外,玉兴第伯和迁原一保株湖冲墈上,第九世除分出西华外,南边亦一分为三:神保迁往贵阳豹儿山法保开基马家坦,只三保仍住祖居。+ J# r7 X: Z7 G# R: k( E! ~  r
至此,即贵池第十世时,除庄村未分,姚村分为七,山里、山外、松树塘、九里、福田与外迁清溪与舞鸾乡;霞湖亦一分为七:荡里、南边、墈上、西华、马坦与外乡之株湖冲、外县的豹儿山。' O2 |1 \5 A/ `0 t  Z$ Q3 U
传至第十三世即世字派,霞湖南边又一分为四:冕迁黄山岭麓为“楼华姚”,世英迁殷村,世臣迁毛坦,只世荣等仍住原村,世以楼华、殷村、毛坦、南边曰四份,而“十三姚”成。以上乃犖犖大支,另成小自然村者有太和之支坡里檀;荡里之支古仙洞;南边之支庄屋、坂里姚;姚村之支郎冲。而外迁散居成村与祖国各地者更多。2 G5 }% k" a4 X% w

5 w& V, Q! i/ L% h9 i. J*
4 {! t: }/ g. b3 s; k9 T*
! ]; [# G* R/ \3 k, [& N*) f% \7 g  A0 y0 ^8 r% o. ]9 ~
2 J( N' q. f8 }+ u- c
*
5 o7 e) r3 c* ~*
5 _9 K% \# Q$ X0 {5 t! e! r$ o*
. Y! j& a5 u4 W# I

7 O( Y, _9 \) Z. R: ?8 Z: s
; P6 F, ^; c3 y/ `2 Q贵池姚氏姚村来自唐末太和,于北宋最后来者暇湖,但于元方修谱志,至民国十五凡六修。一修于元文宗至顺庚午三(公元一三三0年)年,二修于明穆宗隆庆三年己巳(公元一五六九)年,三修于清高宗乾隆己酉(公元一七六五)年,四修于清宣宗道光七丁亥(公元一八二七)年,五修于清德光绪三年丁丑(公元一八七七)年,六修于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一九二六)年。均未对源起迁徙分衍作一完整概述,致后之阅谱志者难窥全豹,特作此文以作后之研究者之基础,而免后之阅者探索之苦。
1 @' g) D: \9 e$ x) m; n
8 p! J* n  |8 X* D! T2 E& Z; D                             啸月(姚永昌)    初稿于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五日; F. i* K  G7 Z. m) [7 [
定稿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2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0-12-19 09:19:16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了。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0-12-19 10:28:22 | 只看该作者
叙述很详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0-12-19 18:45:13 | 只看该作者
1# 姚维侃
$ a$ d- @6 c6 [; q' s, u贵池姚氏姚村来自唐末太和,于北宋最后来者暇湖,但于元方修谱志,至民国十五凡六修。一修于元文宗至顺庚午三(公元一三三0年)年,二修于明穆宗隆庆三年己巳(公元一五六九)年,三修于清高宗乾隆己酉(公元一七六五)年,四修于清宣宗道光七丁亥(公元一八二七)年,五修于清德光绪三年丁丑(公元一八七七)年,六修于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一九二六)年。均未对源起迁徙分衍作一完整概述,致后之阅谱志者难 窥全豹,特作此文以作后之研究者之基础,而免后之阅者探索之苦。
0 L( T/ ]% M. A3 G2 S0 i! t! ?, [啸月(姚永昌)   {: K4 U0 J6 ~0 b) s9 s! N0 d
初稿于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五日) x( l3 j. ~; R. x
定稿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6 K+ r4 R9 g, D* r) l

* X# L2 E; H" A# v
2 c' m3 ?6 _- h* H$ s+ \; b
; k5 H% \/ I5 y - z6 q- ^1 x# a' s
5 }8 z' F/ I8 V5 h* `
请问:二修于明穆宗隆庆三年己巳的族谱,你族有吗?北京图书馆有此谱。3 x8 }0 {9 [; W. K& K
      三修、四修、五修和六修谱你族都有吗?: ?" L( Q  o4 n; {7 X9 I) }
      啸月(姚永昌)是什么人?啸月是号还是字?常用是永昌吗?他有二修以来的族谱吗?能提供他的联系方式吗?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2: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0-12-20 12:12 编辑 " X  A1 }- y7 G( Q0 ]& g
6 p4 @. F4 T4 s
4# pszyyao
" K, Y, ?- E+ ]$ K" L
1# 姚维侃
4 h3 }/ _. x, y1 ^( P0 h请问:二修于明穆宗隆庆三年己巳的族谱,你族有吗?北京图书馆有此谱。2 P2 H' q1 d: C! ~- R
      三修、四修、五修和六修谱你族都有吗?
. G  T: ^$ |2 ~$ w; o  Q2 I$ M      啸月(姚永昌)是什么人?啸月是号还是字?常用是永昌吗?他有二修以来的族谱吗?能提供他的联系方式吗?
回复pszyyao宗亲:我只得到贵池姚氏的七修宗谱,其余皆无从得识。关于“啸月”,是姚永昌的号。姚永昌是七修宗谱的主编,本是惟字辈宗亲,50还是60年代的大学生,史地专业的,现在应该是古稀之年了。他的联系方式我暂时没有,但我可以通过老家人得到,不过我反复思量,目前觉得不能和他联系。因为他在老家七修宗谱后,原来非常具有才能和发展前途的儿子、孙子先后遭受不幸,现在已经是老境凄惨了,老家有些人认为他在主修宗谱中有可能疏漏或是怠慢了某祖宗,确实还有一位姚克学先生,虽然识字不多,但记忆力惊人,也是七修宗谱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样也在七修宗谱之后患重病离世了。这让人们更加相信了那些流言,以至于居住一地也迫切地想重修宗谱的刘姓没有一个人敢于领头来修他们刘氏宗谱。我以为姚永昌可能也会受这些流言的影响,不再敢涉及这方面的事。
, z: v4 X! c/ y9 O& \姚永昌在七修宗谱中采用了新的体例,其中有他自己的“志”,如果pszyyao宗亲对啸月感兴趣,俟我有空,我把啸月的“志”发到我们宗亲网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0-12-20 13:21:54 | 只看该作者
5# 姚维侃
: J0 }$ Z' M) k- a  L谢谢。你的用心好。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7#
发表于 2012-1-1 01:51:56 | 只看该作者
细读之后,发现在时间上有矛盾。也许是历史等原因,难考吧。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8#
发表于 2012-1-1 02:09:33 | 只看该作者
二 十一世:思皎  思明  思哲    思廉。 思明迁新建,思哲 迁陕郡。                                                                                                                                                二十二世:传名   果宏   果毅     怀道。      问:源清公迁绩溪,源清公是谁?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2: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姚春林 ) v5 `. D! _/ p! @7 V4 o
+ l! g1 G* C! e3 B( ]

1 V9 v9 n: [0 @% p2 i) H        春林宗亲终于注册成功了啊!祝贺!! & o! ~, B. X: F9 J
        西汉姚衮,孝武帝时为龙骧将军。是我支姚氏始祖(安徽桐城也以姚衮为始祖,姚网站长姚尚明曾述);按《源流述》所言,源清公与姚衮、姚崇是以下关系:衮公廿三世孙姚崇为唐玄宗开元名相,与宋璟齐名。崇公之叔即衮公廿二世孙源清公,即为由新建来皖之第一人。”注意到后面一句了吗?姚衮的第二十二代孙源清公是从江西新建迁来安徽的第一个人,也是安徽姚氏的始迁祖。濬(xùn)六公是迁安徽贵池之第一人,可参看我上传姚网的《安徽贵池姚氏宗谱•传•濬六公传》。3 S& D! Q% S& P0 D

7 C6 p4 }/ d$ Q* i! b- u0 }      过后我抽时间找一找源清公的传记,找到我会上传到姚网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