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320 天 连续签到: 281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7-2-19 10:16 编辑
9 s8 v0 ~4 E3 i1 c/ f; x+ {) U, O
4 Q/ V. `. E; r3 @在凤阳姚氏交流群(QQ群)里读到姚兆林宗亲的关于始祖舜帝婚姻的如下文字内容,原文转发过来供大家探讨:
2 @* t- b! S3 D7 Y
$ W4 z! `- s4 _( W; j1 r7 S \, f3 u5 W+ V3 @% b# z6 `
姚兆林(1752021265) 9:11:23/ `1 y" p) C9 a3 t5 r2 W
关于帝舜的这段“老夫少妻”的政治婚姻,特别的传奇。# t/ f5 W o: }% \
' I) H+ k" g- R. t9 C以至于先秦文献提及帝舜,很少不提及帝舜的私生活。" F1 ]( o4 k6 h* x: |
& G, @# n$ R$ T
说起来,帝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生活被狗仔队蓄意曝光的政治家。
% p V2 _# J$ p5 I* E0 Y# t' t. ?8 x. A) E Y# z& t
瞽叟出于将帝舜和本族族内长老隔绝之目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之一就包括帝舜明显老大不小,却没有安排他娶亲。
- H9 x& z6 J1 p' N: g9 t/ V A$ K) G$ H3 e$ F( j# t
因为以帝舜在有虞氏本族之地位,肯定要找个黄帝王朝的大族通婚。而一旦通婚了,帝舜有了强大的母家做后援,政治资本一雄厚,帝舜的弟弟象就更难招架了。( j# h9 z% o ~3 q$ y% x
7 k. b; h5 O6 h" ~0 W( y7 ~
因此瞽叟对于帝舜的婚事,是能拖就拖,一直拖到帝舜都五十岁了,还打光棍。
+ Z7 }- [9 K1 _+ D7 J; P1 [ w7 a9 _. [0 o
(当然,帝舜这个光棍,以他的身份地位,是一点也不用担心性生活的问题滴!他的性伴侣应该还挺多的,读者们就不要在这方面提古人担忧啦。)
9 I: k- w# f2 Q( f: I7 P0 X8 P( f) G! |6 s( |0 c/ i
瞽叟可谓是千算万算,可是从来“人算不如天算”。, G2 t/ S/ [) D& h2 l5 f. g
; a0 \) n- F- O9 K9 W4 C
帝尧是何等身份,他将两个女儿许配帝舜,这个消息对于瞽叟简直就是一记晴天霹雳。
/ t* y3 H; d# _. w2 k4 }0 Y; k* d6 D! N, Y, G) U! [6 _" s% t+ s
然而,在表面上,他无力抵抗来自黄帝王朝最高老大帝尧的直接压力,只能“欣然”操办起帝舜的婚事,将帝尧之两女迎入有虞氏一族的根据地妫水湾。[1]( T( w* D; q6 |, _1 i
: S: i! G/ e( T9 U' `( P帝舜回归本族多年,对于父亲的胸中那点算计应该是了然于心了。) T' h* X3 u1 F9 D% p+ l9 y
a$ h$ x+ z: \
根据当时之传统,作为儿女,有了结婚的对象,自当请示双方之父母。
+ c9 |. F$ U' s4 `5 u7 ~$ D" g
即便是今日21世纪之中心,我想多数人结婚,都是要告知双方父母的。9 Z; \/ s+ D# Q
2 l0 r$ w7 g' l7 p
然而帝尧下令之下,帝舜并没有请示瞽叟,也是当即接受。
, j! q4 N& R9 [# @5 o L' a4 T, F6 h/ `" l# d B# g3 N
然而帝舜之决定,也承受了一个伦理问题,那就是不告而娶。& C) m5 ~2 w+ D0 O K$ Z. J
& ~( k6 j; F& N2 _# V8 W8 O
这是个很严重的指控,更何况结亲的对象是帝尧之女,不知道真相的人,难免有疑帝舜为了权位富贵,竟至不请示自己父母,实在是大大的不孝。
- U+ t/ T; k2 O7 n$ P" l% h4 s9 E/ [ I4 A
对此后世之儒家是百般辩解,其主流意多见以孟子的看法为代表。
- R2 P6 X; _/ I$ ]$ V. m3 R% ?- G% z$ [
孟子有个追随了他一生的高足弟子万章。
+ y! A6 y8 G4 X x k3 o/ W7 ~* M; H9 i
到了孟子晚年,他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孟子》七篇之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而万章的名字还出现22次之多。* b o% \3 i; V4 L9 s( R
4 C- T: K' G+ E1 G可见,孟子是很喜欢这位弟子,对他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 c9 W3 @9 h( u& L1 h& `! _6 b3 U; `
关于帝舜“不告而娶”这件公案,孟子是如此辩护的——
% h6 P3 D0 S' g a8 J2 G' `, V6 l# o0 O( `1 ?9 M& b
万章问道——
" K6 H2 b! F3 z: R: v
+ \: e8 `: E& k0 o! D$ f“《诗经》上说,‘娶妻应该怎么做?一定先要禀告父母’。信守这道理的,应该没有人能比得上舜的。(可是)舜不禀告父母就娶妻,这是为什么呢?”
; O6 m/ A& L/ [) j. a4 P2 C4 O4 v
, {" M k/ o0 @, o孟子说:“禀告了,就娶不成了。男女成婚,是人类重大的伦理关系;如果舜禀告了(而娶不成妻),就废掉了这种伦理关系,反而引起对父母怨恨,所以不禀告。”
( u) ^7 [9 a) [0 ^2 J$ g0 C
8 ^7 x1 o" n" f0 ~万章接着问道:“舜不禀告就娶妻,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帝尧把女儿嫁给舜,却也不告诉舜的父母,为什么呢?”& V$ `! N+ a: ]: u& f
" \6 U; J; P8 n# I( X孟子说:“帝尧也知道,告诉了他们就嫁不成了。”[2] M; f* t* @2 f: N& Z V5 ?
5 T% Q0 m6 a! L( [
当然,万章是孟子的弟子,自家人,容易说服。对于其他学派的弟子,就必须的拿出更过硬的理论基础来。
+ @3 A7 U& }7 d& P, U- @; U
2 k$ t/ }* @) a W《孟子》一书另有《离娄》一篇,也谈到了——
* ?" i6 N* m' n- a$ X, _9 d5 f# T3 P) T8 }: f# s; n1 [5 e
孟子声称:
4 Q& b% D7 ]+ b2 H+ i6 I4 r1 J: D
“天底下最大的不孝的事有三件。
) g+ \% P4 A1 Q+ O+ \# S+ U' w+ S6 O7 ?, T2 U/ b
而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为最大的不孝。
1 A( Y0 H) ` I7 }2 a
' u. k( Z# m9 t% X0 q7 a2 ?1 F9 W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3], @2 ?. m' W* O# t$ x! r
+ F0 Q' o5 p1 V: O0 q这就是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7 e3 s x; l4 C- }9 o1 o/ u
2 ^/ d/ J0 S M" D/ v8 Z5 ^) x
; @8 ?/ ?6 Q- H$ R% M2 I& n$ t
5 g0 p9 e/ l# ?& o% `7 B/ Q ?4 D' [0 w; L& a1 D8 N( W9 E! g1 u
/ d7 v3 v& m: U
% A! Q6 ~$ t5 s* C
[1] 关于帝舜成为帝尧女婿之前的个人资料,《尚书·尧典》是这样记载的——
' R3 s5 V1 J! P8 ~' L; y7 O3 U; p- d% k R+ @6 r
“有鳏在下,曰虞舜。”鳏,就是独身。
9 W, ~$ s. z, Q0 y' d5 y
; q% R# j2 H. L: }2 ]所以《尚书大传》上说: m9 J3 A) K9 O: u0 o
" t7 W! t6 t; G. j
“孔子对子张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舜父顽母嚚,不见室家之端,故谓之鳏。”3 k+ o" _' Q! j
8 j0 z/ R: }/ k- ^4 h
然而屈原《楚辞·天问》则有一个问题——5 a0 {3 r5 `) a( ?2 r
+ L9 F5 ~6 ]+ j* a# a
“舜闵在家,夫何以鳏”
{& s7 L0 @. z/ E' O- k6 r/ h/ ^6 u: q2 [$ o+ @
这是什么意思呢?
$ e2 ?0 c( I" N) u7 ]
$ C1 E* _( j$ A G( o# C——舜已婚配在家,怎么还说他是独身无妻呢?* A! w. m# E! k- x% [7 T
, f7 G g. f0 {: P' N1 Z而根据《山海经》之记载——
. \7 t6 h$ l. X9 u5 W% @6 s; M1 A7 ~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黄河)大泽(雷泽),二女之灵能照比方所百里”。 一曰登北氏。* i1 `: |5 q" q6 g5 j# R
+ e4 G E! W, M; U" t: M- f1 V
也就是说,帝舜除了娥皇女英之后,尚有一位妻子,叫做登比氏,这位妻子还为他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叫做宵明、烛光。
# |; U9 G8 a% q
: T7 N, \3 ]' X( ^+ T5 g3 c8 R. P她们住在黄河边上的大泽中,两位神女的灵光能照亮这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另一种说法认为登比氏其实应该叫做登北氏。
+ b" T0 m* E$ J0 A% W4 ^# M
* B2 F9 Z, j, Z+ k然不知这位登比氏是帝舜在和娥皇女英结婚之前还是之后娶得。
; b: t2 S, }( R9 ]) Y; h4 [5 X# L) {: o$ k( i7 P
而《帝王世纪》对于帝舜之婚姻家庭情况记载如下——/ u/ w* V$ c) C q3 i* K
$ T4 @) w# S) Z* c7 Z; n“有虞氏有三妃(原作二妃,依《书钞》二十三改,与下文合)。元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商均,次妃登北氏(《檀弓》疏作癸北氏)生二女宵明、烛光。有庶子八人,皆不肖(《书钞》二十三引,舜纳三妃而生九子,即约此文)。故以天子禅禹。
. U# J7 {0 ^1 @( {) p# a" J* Q: Q" K' e7 r0 c/ C4 {3 T9 M, t
我这里只采用《尚书》的说法。
& A! w y+ p" v. p5 H6 Y0 x: |1 D2 o
[2]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懟(dui怨恨)父母,是以不告也。——《孟子·万章上》
- T% |1 ^9 D& ~" _& l1 V
0 C$ ]/ y H8 E[3]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
* Z& a9 m0 ^: Z% Z4 m. V- y: o! k+ B! c& V w6 w7 @
0 d: g- k2 ~/ E' j4 R$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