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705|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帝陵在哪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17:34: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可能是姚孝民转了姚建中的帖:+ w& f% }+ I/ i5 y: l2 R  U
       说实话,我在姚网知道了舜帝陵不止一个时,很是纳闷,自认为只能是一个,再有,恐怕就不真实了。去年十月借助萍乡会议的机会,我和广西姚小平、姚海才等宗亲,到湖南九嶷山拜谒了舜帝陵,认为那是正宗的,因为有司马迁的《史记》为证。这次谒拜山西舜帝陵后才知道,两地各有所依,山西依据的是《竹书纪年》的记载,这比《史记》还要早,司马迁当年在写《史记》时,也是参考过《竹书纪年》的。到这时,我才有所醒悟:《竹书纪年》也好,《史记》也罢,这都是有了文字之后的事情了,而有文字之前的千余年,凭的什么依据?只能是口口相传了。口口相传就准确吗?就不会以讹传讹?难说!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有一点清楚:无论哪里建有舜帝陵,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因为舜裔子民对舜帝无限的崇拜和敬仰!因此,都是无可厚非的,也因此,不必非要计较谁真谁假。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都应谒拜,更重要的是,要在舜帝精神的感召下,把大德大孝传承好!+ v: A$ q: A! i/ o' {. O( i4 \
: J4 x- N* p5 Y/ n
      别的不议,只议论舜帝陵在哪里?是在湖南零陵(今湖南永州市宁远)九嶷山还是山西?
4 @( {# f0 e/ d" f5 N
- z6 z0 c) @9 F& s5 ^3 k# m3 W& S9 w  b- S/ @  C) c

& {3 v# T4 v! s' O$ p! t, Q/ i$ |5 p0 H* X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2-12-2 17:5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0 S9 N4 g. E* h% L. x' ]/ W. I4 C7 u$ u! e! j
7 y0 Y" Z: K8 D' ~+ j
这段话是孝民宗亲转引我《二省四市九天行》一文中的一段话。% ]( R- E1 q2 A+ s+ c0 _( c
, m/ O* B/ Y6 U
对与《竹书纪年》和《史记》,我都没读过,没这方面的研究。我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思考和态度,大家不能引以为凭。
$ O0 ]2 i: ]/ i* m% j9 D; U1 t, {4 A% E! _4 g

% e" ?+ q! m! _: T) L% S& A7 L司马迁是位严谨的史学家,对于《竹书纪年》中的记载,他肯定也是经过思考、论证的。至于湖南、山西两地的舜帝陵孰真孰假,我不知道。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2-12-2 18:28:06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配合钟尧老这一讨论话题,现把我在湖南九嶷山和山西运城市的两个舜帝陵拍的照片发在这里:
, V8 G9 _* _+ Q: ^
+ Z8 X/ a. S3 j/ f) Z  X3 o) \3 w8 _9 r. r1 {
' F) f2 n) t7 d; a4 e4 c; Y3 J  T# w

, g, Z8 p" ?' U* z% Z) q7 w上图:湖南九嶷山舜帝陵! R5 R/ ]/ c$ ^
4 X. p2 C3 F5 @- V6 L
————————————————————————————————
/ p  V7 q  g/ R6 D1 B$ t/ S
5 n: ?8 O3 }2 {" ^下图:山西(运城)舜帝陵( F- j+ c8 a4 H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20:2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h! s, c/ f4 R+ q9 E, O2 f; \" K
) Z9 [' b8 w3 V; X* l/ O
    “湖南九嶷山舜帝陵,有司马迁的《史记》为证。山西运城舜帝陵依据的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比《史记》还要早,司马迁当年在写《史记》时,也是参考过《竹书纪年》的。”) U! R3 x8 g9 P, p

* \) I- r8 R/ F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西晋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的一部分,体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请注意,《竹书纪年》是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出土的竹简(古代史书),记录了从远古时代到战国时代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倒是要感谢盗墓者,不然,可能避不过秦始皇挟书令导致的焚书运动。4 T: ]- @% E. f5 @
     因此,《竹书纪年》虽比《史记》产生得早,但司马迁写《史记》时,不一定参考过《竹书纪年》。
# [) S6 r! n# O9 J3 n5 D1 `/ r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竹书纪年》的版本:《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即使《古本竹书纪年》,也不是晋朝时整理好的《竹书纪年》,因经五代战乱散佚了,《古本竹书纪年》实际是清代学者朱右曾,搜辑西晋以来诸多书籍和注疏文字中引用的《竹书纪年》文字,编辑而成的,称为《古本竹书纪年》,其引书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后,则弃而不取。《古本竹书纪年》是相对于“今本”而言,
# \3 c/ u+ Y5 T4 N9 K    “今本”是指明代嘉靖以后出现的所谓《竹书纪年》二卷本,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由于来路不明以及体例与历来所引《竹书纪年》有所不同,《今本竹书纪年》历来被斥为元明时人之伪作。
2 R% X! W& g0 z    山西运城舜帝陵依据的《竹书纪年》,是“古本”还是“今本”?是哪一部分?我读过“古本”的《五帝纪》,未见有舜帝陵的记载。
) e  n7 d: f5 S) {* ]) p. x( v+ ~& X% Z6 f' y- t

( r5 B3 |; ]. F* m! d% V* c/ i8 D+ T2 O4 X4 b2 Q! z
$ f0 i3 K: Z* c( J
(2)( p+ c& g3 S+ [6 [, V
& t' X% y  K% X5 f  K0 u5 K

$ Q, ]4 O0 W. W2 n
3 a9 z& h0 j$ E3 s! G4 V7 U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2-12-2 20:4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15 编辑
) c$ P' d# ^4 ~, W  K# I! p4 T+ I; q) C  V6 \/ W
回复 4# pszyyao
, Y) i: B* {2 Q9 y: M3 L% z2 C
) _7 |0 \5 F/ z- y- n% C$ B  _
+ T3 V5 X% r" X9 M学习了。3 g* b  n# ?1 F3 |$ h$ v8 B
“山西舜帝陵依据《竹书纪年》而建”,及“司马迁写《历记》时参考了《竹书纪年》”,这都是听馆长和解说员讲的,好像展板上也写了。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2-12-2 21:0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15 编辑 2 E3 T/ v% b% B1 [5 s; o
9 E1 u6 L3 X% T* l, j
如果因《竹书纪年》出土晚,司马迁没见过或没参考过,那他又依据什么?最省事的解释就是依据的传说。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2-12-2 21:0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16 编辑 ( c- E7 {5 _0 ~- L

' N6 y5 f$ z; @4 {8 @9 U3 u) [1 J' |如果山西舜帝陵建的比九疑山的晚,但又依据的《竹书纪年》(先说明我没读过),这就说明当时的山西人(甚或朝廷)是在否定《史记》的记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21: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pszyyao 1 L+ t8 U8 h- T" n) _7 `
+ h  D5 M# |$ b) |
; f" ~$ m; T- V: h" }8 c* `9 E
学习了。
. n/ r1 x0 W, p( {2 V“山西舜帝陵依据《竹书纪年》而建”,及“司马迁写《历记》时参考了《竹书纪年》”,这都是听馆长和解说员讲的,好像展板上也写了。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12-2 20:46
) O1 s" A7 R$ d1 l: {' {

; C# _  i6 j6 ^9 D5 |! R
+ ~% T2 S: H$ b7 P
7 B/ K3 {/ q0 x6 @1 K2 A) R5 ~3 P- C9 v“山西舜帝陵依据《竹书纪年》而建”。!!!* k0 m* l% t8 M5 R
山西舜帝陵什么时候建的?是新建的吗?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2-12-2 21: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17 编辑
( H6 M+ o0 c4 u* s% u  O+ F- \( k7 i8 H; Y
还有一个情况,我也不得其解:以传说中的舜帝110岁高龄,南巡到苍梧这么运,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舜帝是步行?还是乘马车?/ ~' e5 o5 O! Y4 x; [$ t
要知道,当时的华夏文明和政治中心都在黄河流域!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2-12-2 21:2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 11:18 编辑 0 f$ G& m/ A, r9 G4 W6 g+ b
“山西舜帝陵依据《竹书纪年》而建”。!!!
" w- w9 Q" ~; k8 D( w山西舜帝陵什么时候建的?是新建的吗?
" G9 U1 M& I# ]4 L- Epszyyao 发表于 2012-12-2 21:11

# n) D1 W8 v4 g+ e( v3 ~
* N8 P! _: H( p" n( b+ P1 q
3 a5 E" Z% m- h6 }" A我只顾拍照,没考究何时建的。但肯定不很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5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