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 20:2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8 w1 G$ z0 h5 y* k. v( l4 ^4 _* [/ `0 k2 H8 H
! _8 g" P4 ~- C “湖南九嶷山舜帝陵,有司马迁的《史记》为证。山西运城舜帝陵依据的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比《史记》还要早,司马迁当年在写《史记》时,也是参考过《竹书纪年》的。”
0 P9 K9 F7 f7 K/ H+ N
; k0 z( H/ ^2 I$ f) o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西晋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的一部分,体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请注意,《竹书纪年》是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出土的竹简(古代史书),记录了从远古时代到战国时代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倒是要感谢盗墓者,不然,可能避不过秦始皇挟书令导致的焚书运动。
, g1 j" v) w1 p+ u0 K9 e/ B 因此,《竹书纪年》虽比《史记》产生得早,但司马迁写《史记》时,不一定参考过《竹书纪年》。8 _9 C N: N7 J7 b! g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竹书纪年》的版本:《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即使《古本竹书纪年》,也不是晋朝时整理好的《竹书纪年》,因经五代战乱散佚了,《古本竹书纪年》实际是清代学者朱右曾,搜辑西晋以来诸多书籍和注疏文字中引用的《竹书纪年》文字,编辑而成的,称为《古本竹书纪年》,其引书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后,则弃而不取。《古本竹书纪年》是相对于“今本”而言,7 l, J, X$ u. ]: V5 N) X
“今本”是指明代嘉靖以后出现的所谓《竹书纪年》二卷本,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由于来路不明以及体例与历来所引《竹书纪年》有所不同,《今本竹书纪年》历来被斥为元明时人之伪作。
1 G8 m; L2 [, X8 |3 O/ w! u& X 山西运城舜帝陵依据的《竹书纪年》,是“古本”还是“今本”?是哪一部分?我读过“古本”的《五帝纪》,未见有舜帝陵的记载。
# } j* Z. r$ I0 b5 S& ?: h/ q# x( }. x6 C( ?6 L2 c4 e6 |
9 R; p" C1 e) t6 ^- p' h( o; e6 {/ s
. h1 q4 c5 l0 Y0 v(2)! {# t* ?$ m: h+ E/ f
9 W( q+ F* w. k2 o+ U9 S* K. ^
$ L: I: [ f4 e, @$ M2 V0 s' i( Q5 [: Q' g)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