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绍弦:南昌姚氏与姚思廉家族的渊源联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6:30:4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39# pszyyao
) x+ D% f9 u. k) m0 S. R% e* G; l# G+ j: `  x
# _# W3 y2 H* Y( I8 M
     教授,姚家人赞扬姚家人是理所当然的,我始终认为姚勉是一种文学语言,姚勉生活的感山寺在曲江边上,他说曲江,‘此景江南夸第一’,分明也是一种文学语言。曲江这个地方我是经常去的,江南美景比比皆是,说第一绝对说大了。另外说句玩笑话,我小学的时候,作文就写的不错,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本,许多老师还夸我跟姚文元是一家的,都姓姚是真的,正如姚勉与姚思廉的关系,也许差到十万八千里哦。还有,说姚勉好,只是我们姚家人偏爱他,当然他的文章是不错的,但是宋史里面并不把他立传,还是有自身原因的,起码官方是不认可他的。他的侄儿园至虽然没有中状元,可是他的诗论是远远超过姚勉的,宜春地区推举了八位高僧才子,其中就有园至,他也是为我们姚家争了光的,从地区文化史上,园至不在姚勉之下,说句实话,实在是因为宜丰的出的文化人不多,才有了姚勉的地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3-1-6 16:3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pszyyao
% E( q+ c' y) `, f9 Y$ Q3 l
$ x6 t3 A; o4 {9 _+ A' }
3 n0 x; ~1 x8 V# `    教授,我是在反向思考也,给你的资料绝对真实可靠。放心。
+ n; l& h# F: H8 y姚闻闻 发表于 2013-1-6 16:28
9 W- l6 Z* Q8 m

3 N% M$ S$ C& b) V% h( Q4 C% Y* c6 O+ B8 J5 A
    姚勉示侄诗歌颂的是弘文馆大学士姚思廉——“我家鼻祖思廉公(?,还是丰城公?记不清了。)
, ]& F  ~# B1 G    反向思考可不能这样表达,容易引起误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3-1-6 16:3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1-6 16:38 编辑
: m$ G  t; v1 S! r% q( t
" l. b1 {7 q0 }回复 39# pszyyao
3 S. l7 ^- J9 Q9 \4 I& m
1 {2 ~. p: O2 C
" {8 v9 p' m- K+ \- W( d  P7 N) U    《侄阿钟觅字与诗》

作者 姚勉 朝代:宋代 体裁

http://shici.911cha.com/poem_eXhnbQ==.html
" I' g, v  Q9 U9 U5 A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8 n! [: Z! D0 K+ T% A2 ^% p5 a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1 E: |% a. |3 N6 \0 B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9 O  B: S0 m# i2 e. R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1 F! d9 i/ B% g9 X. l&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  B" E/ N! j; ?: u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0 O! c* S# O( f6 U8 |  S/ [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
" b; i. D2 a% Z' _1 X- |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1 q4 M) f7 ^( z2 G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 k: f2 b) r- f! a0 G/ y
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
' D$ w" |1 D, ]$ W" D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
; x5 x% R- o8 O  [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5 M! w" G- K9 o2 Q/ b$ s
贯经窗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十驽骥子一跃过。) ?4 e+ B2 _; R) d" j
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俱高科。0 f# w( q& |6 g, W8 ~# W
汝今群从多兄弟,勋业相期各如意。/ C+ y0 r0 y0 J& l0 s2 r! Q  K
家塾相师学圣贤,庙堂再拜传忠义。! ^- d$ \9 o& e! s
羲献帖,李杜诗,遗踪虽在不必追。& l+ e% {  x( I% Z4 H/ X
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3 F  X+ S. e%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3-1-6 16:3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闻闻,“我分析问题点有几巧,第一巧,巧就巧在思廉与彦国是同一时代人,隋朝。第二巧,巧就巧在姚勉自己说是思廉后。第三巧,巧就巧在灵源两个谱都记有相同的人。第四巧,巧就巧在子明称丰城公,思廉也称丰城公”。这四巧不为巧,一,彦国公与姚察 不是同一年代的人,彦国公要大姚思廉30多岁,姚思廉与彦国公子年令相仿,二,姚勉只是说出自丰城(或说丰城公),并没有指名说是姚思廉的后人,三,灵源两谱所记相同之处,不止是姚勉相同,而是近十代相同。四,子明是不是也叫丰城公,不好说,但在谱系中把他说成了丰城公。五,在方里现行的谱中,尽管说姚尚忠由硖石迁入,但他们的谱明确写着:远祖,姚思廉。以上得出两个结论:一,明说姚思廉与灵源姚是直系关系是近代人说的。古人没说,古人只说到了丰城公为止。二,两谱在认姚思廉或丰城公时,走了姚思廉——丰城公——子明这样一个圈,在这三者之间在偷换着概念。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3-1-6 16:4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pszyyao
+ \! `, e8 \8 d! s3 h# h
5 \) @2 {6 G5 L) S, |
/ p5 q4 j1 @( A2 z7 \' P7 i    我的反向思考,说巧,就是回答没有这么巧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3-1-6 16:43:07 | 只看该作者
“庭叱百万无虓雄”,就是说的姚思廉的史事。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6:5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1-6 17:04 编辑   `2 ?5 s2 c6 |  C  q+ k% U+ q% P

$ E) P% \3 p) z1 ~; c回复 43# 姚闻闻 9 A' {$ V% h+ `6 \! |' y

% _4 s( w# l3 Y0 _7 ]6 C/ e$ {
% m6 g7 ^- J  P- \# {0 @8 N      我曾经发表过关于这首诗与闻闻宗亲不一致的看法,第一,丰城、宜丰这一带确实没有用阿xx的称呼人的习惯;第二,姚勉的侄子中找不到诗中的阿钟。后来我也请教过我的老师们,得到的答复是,姚勉的这首诗应该算是古风,用阿xx的也是说得过去的,至于侄子中没有这个人,这样写诗也是不错的。但是以诗歌推断历史,“诗不及文”,这应该是判断历史问题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3-1-6 16:50:59 | 只看该作者
说明我们想到一起去了,同时,如果姚勉不是这两谱的人,总不会又出现第三谱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3-1-6 16:56: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条,你看错了我说的是巧就巧在思廉与彦国是同一时代人,隋朝。南昌谱这样说的“彦国隋朝进士”第二条巧就巧在姚勉自己说是思廉后,“庭叱百万无虓雄”,就是说的姚思廉的史事。第三条巧就巧在灵源两个谱都记有相同的人。就是你说的意思,不止是姚勉相同,而是近十代相同。第四条巧就巧在子明称丰城公,思廉也称丰城公,是你此帖所说,我采信了。克保宗亲看我说的与你意思是否一致。这是在交流哈,让你知我意。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6:5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姚闻闻
5 |5 u7 U7 m& j
6 d0 V/ k& `1 \. D
2 _( S8 e& y% }    “庭叱百万无虓雄”,就是说的姚思廉的史事。
, @! \0 X% l/ m9 F0 ^" D' o      也可能姚勉把姚思廉和丰城公混为一谈了,如果是这样,姚勉在这首诗中的一错,弄得我们后人颠三倒四,争论来争论去,想起来也是挺有味道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5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