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7-22 02:30 编辑
$ |3 a7 ]/ n- @7 [0 z4 ~7 L# g M% q+ u' X* B' J: Y
转姚网--尚海的帖子:
8 A) g/ f! U9 }6 g8 E6 Y5 t @$ @5 [0 ?+ z" y
众姓祖源有虞氏
5 E( C7 k L3 ~. I: Z1 W. v: N, ^7 K6 j4 \0 b) d' c
* i. ^ Z1 \" u' U$ w
一、关于有虞氏4 Y6 M9 V* X, r3 m4 k+ z' t1 X
3 z& w$ H) [. P
(一)、虞) [4 _8 I4 K" B6 `' w' z: c8 X' W
# S2 T3 y. M5 l& M0 X' D2 c3 Q. d
说文解字曰:“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毛传》说:“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 S) B2 g- }4 D/ F3 q% O$ [/ p1 N9 q9 T U# v& r1 ?
(二)、有虞氏起源及融合
# f7 g% X) C E9 i, w0 |$ L8 ^& T6 d+ ?0 G3 k
2 l! D: k1 i& J6 Q
有虞氏部落初起于燕山一带(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内),以后逐渐南迁,到达山东、河南一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虞氏都生活和活动在这一带。在远古时期,这一带属于东夷范围,有虞氏属于东夷部族是理所当然。然而事物总是在变化的,到舜帝青年时期有虞氏部分族人跟随虞舜向国中山西南发展。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淘唐氏地域永济巿东南方中条山山北一带,并在此定居筑寨名曰虞乡,尧帝赐舜虞乡侯并妻之二女于妫汭就在这里。后来,舜帝年五十代摄天子事时,尧帝为加强对虞舜的控制,准重建有虞氏国,赐号虞国,封地在今山西平陆县张店古城附近建都。六十一岁的虞舜登帝位后,无意屈居陶唐要另立国号,虞舜放弃平阳,选择了曾是神农之后烈山氏柱都城,又是尧的旧都蒲坂(今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建都,改国号为虞。
3 p7 J, G0 D* V1 g* R! n& ~ 有虞氏部落与有熊氏部落起源地不一,但起源时间相近。直到黄帝在涿鹿(今属河北)与蚩尤展开决战并战胜蚩尤后,有虞氏部落才有机会加入黄帝所领导的华氏族部落集团。在东夷以蚩尤氏部落力量最大,处东夷范围领头地位。黄帝战蚩尤时,有虞氏部落邦蚩尤的可能性大。蚩尤战败国灭,东夷地区大多数氏族部落投向黄帝族,融为华氏族部落集团是顺理成章的。 0 i' {% B9 I7 O0 ?- G+ \9 m* t
1 S, N0 N+ h6 M3 x9 U1 b (三)、有虞氏图腾之变迁
2 I5 m \6 a/ C# A 1、有虞氏初以虎为图腾
) _$ N) i0 r. M0 i% G 有虞氏原是一个以狩猎为生的部落,古狩猎为生的氏族总有谈虎色变的感觉。有虞氏怕虎又崇拜虎,为壮氏族之威,便以“虎”为图腾。因虎易伤人,有虞氏族人便以“虞”为图腾,借虞似虎非虎之虎威,取仁不杀生来教育族人,向外展示,或假想有这样即勇猛又仁善的动物。
1 U8 x7 X3 p( o2 ] 2、有虞氏传到虞幕时已由仁兽虞变以鸟为图腾。 5 C4 H! j' c* D
《国语·郑语》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即虞幕能分辨音乐指挥乐队,能辨听、协调鸟图腾部落发出的各种信号,虞幕己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
7 m9 ?7 S* u; r6 W 3、有虞氏传到句望时己由鸟变以鸟龙为图腾。 N5 r, C, n- E! U0 ^, P
《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东方句芒(即句望),鸟面人身,乘两龙。”到句望时,有虞氏部落已经从燕山一带迁至今山东、河南一带,所以称为东方句芒。蚩尤战败国灭后,有虞氏部落己融入黄帝族,受到了来自龙图腾部落的影响,将龙纳入自己图腾之中。 9 Q% M8 A1 Q3 J' [
4、有虞氏传到虞舜时己由鸟龙变为凤龙,以凤凰为图腾。
; a4 ^. ^: H0 D' ~4 |! _: k7 S 《洛书·灵准听》曰:“舜受终,凤凰仪,黄龙感。” 《宋书·符瑞态》曰:“舜即帝位,英生于阶,凤凰巢于庭。”《法苑珠林》卷六二引刘向《孝子传》曰:“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补已,言鸡为子孙,视之,凤凰。《黄帝梦书》曰:“此子孙当有贵者,舜占犹也。” + c1 Q+ A& N% J
东汉许慎《说文》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鹳颡鸳思,龙文而龟背,燕颔鸡啄,五色备举。”即凤的前部象鸿雁,后部象麒麟,额头象鹳,腮部象鸳鸯,身上的花纹象龙,背部的样子象龟,下巴象燕子,啄部象鸡,而且颜色种类颇多。 $ H4 W; E6 @# T
世界上本无龙,也没有真正的凤凰。龙图腾的演变是远古时期中原各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结果,凤凰图腾也是远古时期东夷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标记。时至夏朝中华民族才以“龙”为全民族的象征! , }+ s' r9 n! U* e9 X" Y& ]
5 A. E# d: W0 t5 H4 r (四)、有虞氏,是在舜帝之前就有的部落国
6 ^. Q; X& f( k' _" }
. e$ g$ C1 \- }+ t& f 1、不少书籍都说有虞氏自虞舜始,这是大错特错的!童书业在《“帝尧陶唐氏” 名号溯源》中曾指出:“有虞大约本是个时代很长的国家(《韩非子》说:‘虞夏二千余岁’,可证古来的传说虞夏历年是很长的),它的初起当与夏并时。”
& C. ]: h, G( A2 M q6 @2 g, ]! G* g; L+ N* ^9 k; P: J
2、《上海博物館藏战国楚竹書·子羔》中叙述子羔问孔子舜的出身时,“孔子曰:‘有虞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在《子羔》所代表的楚地古史传说系统中,舜的父亲是有虞氏的乐正,这说明至少在舜的父亲的时代,有虞氏这个部族早已存在。7 B7 G$ I: ?% s; R& _
1 Y! S' G" f1 K! `% z
3、《左传·昭公八年》曰:“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 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帝舜。”
/ n" k4 f( N2 o9 n9 l
q) p$ R/ X3 Z# G- M5 K 4、《国语·鲁语上》曰:“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 o8 K0 f! R6 Z: y: @ 幕即虞幕,幕是颛顼时代中后期人,很受到颛顼重用。说明有虞氏至少在颛顼时代即存在,说有虞氏自舜才有是错误的。# x7 A3 n/ {2 C2 p0 A2 A
/ M. b% M0 }* u$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