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9 16:48 编辑
2 D2 t4 [( Z: k; E8 M( a- r5 A
. P2 v- ~0 W6 ~8 X: W; M8 Z回复 29# 姚克保 ! [. [# N1 w H4 D" b
. o# w$ d6 Z; f; X- ^: g1 `8 b
4 w8 N. Q$ w b8 W
以上,我对三不斋主关于新晃侗族姚氏及其族谱的的反评论,主要是: ⑴; Z% U. x- q3 ^( ^) O! e. t+ V4 _
他评论新晃侗族姚氏“攀附中原华胄,伪造始迁源流”,欠事实、欠分析,不能令人信服。 ⑵
$ o* h8 W5 U2 R% B他评论新晃侗族姚氏族谱首修年代较晚,是1944年首修。这个评论与事实不符,新晃侗族姚氏首修谱时间,或者远早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 ⑶; L1 M, _2 P2 B
他评论新晃侗族姚氏使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循环使用具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征”。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至于他评论新晃侗族姚氏族谱“体例较为简略”,“1944年新晃《姚氏族谱》世系前仅冠序二篇、传赞一篇。”我无话可说,因为从姚网读到三公后的族谱,只是零散的谱页,从《中国家谱总目》也只是4部三公后族谱的题录或文摘式报道,故不敢妄加评论。 重庆姚闻闻宗亲认为“清一代的三公谱,对此文的驳论尤显无力,不敢认同。以正史为参照物,看看谱内的矛盾文字,就知事实。不敢多言,不便多言。”江西南垣姚克保宗亲赞同闻闻的看法,说“姚闻闻在和我思考着同一个问题”。 - ]' D& D8 c0 _
我早已指出某些三公谱世系源流有点乱,这是另一问题。三不斋主不是评论新晃侗族姚氏族谱的矛盾或乱,我也只是根据三公后谱指出三不斋主评论的不是而已。
; Z' e, N/ t3 C( Q) p1 W! t6 o; Y s' Q1 I3 k6 S
$ P. V/ h. P' d& ~) {' i+ j7 z- V# G- M1 l) E2 j$ B
" j8 _; \. j0 C$ T1 ]* F& l
2 n; L- I8 C0 S! m' _' q; t+ b+ n' n$ `- k5 A- \
2 K* h3 H) s/ }) K {2 i5 @
4 Y" e: S2 c9 Q+ n1 ](6) |